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個客家洋女婿的環保夢

法國人Olivier一邊跑步一邊撿垃圾。

Olivier仔細地撿起東江邊的垃圾。

大洋網訊 上週六下午,天氣悶熱陰沉,大雨即將來臨。 在惠州市區東江公園岸邊,一個外國人帶著十多個年輕人和幾個小孩,蹲在釣魚愛好者附近撿拾垃圾。

這個外國人,是來自法國的客家女婿Olivier。 一年多前,他開始在東江邊一邊跑步一邊撿垃圾,跑步“裝備”包括環保袋。 受他在朋友圈曬撿垃圾的快樂瞬間的影響,越來越多人加入跑步撿垃圾的隊伍中。

Olivier的身體力行,讓撿垃圾變成了一種快樂的運動。 在他看來,這不僅能讓人保持健康,還能保護地球的“健康”。

對塑膠污染有一種天生的敏感

Olivier是一位身材高大的法國人,雖然聽不懂中文,但待人十分熱情。 他的愛人鐘靈玉介紹,Olivier在2004年來中國做旅遊生意,他倆在香港一家牙醫診所認識,相識並相愛後,經歷了多年跨國戀。 直到2012年,Olivier去北京工作,兩人終於團聚,經營了一家公司。 2014年底,他們在惠州開設了分公司,由此來到這個城市定居並組建了家庭。

鐘靈玉說,選擇在惠州定居,主要是因為她曾經在這個城市工作,喜歡惠州的優美環境。 而Olivier也對惠州的秀美山水和濃郁人文氛圍非常著迷,將惠州當作第二個故鄉。

隨著混血寶寶的出生,Olivier成為真正的惠州市民。

由於家住東江邊,Olivier喜歡每天中午去東江公園,沿著江邊綠道跑步鍛煉。 他漸漸留意到在城市一些難以發現的“死角”,比如江邊釣魚愛好者聚集的地方,經常看到不少塑膠垃圾,讓他有所觸動。

Olivier說,由於從事旅遊業,為了考察遊客出行路線,他和小夥伴們幾乎走遍全世界。 他們發現中國不少城市出現了塑膠污染的問題,這個情況在很多歐洲國家同樣存在。 Olivier一直對塑膠污染有一種天生的敏感,或者說是環保情結,看見垃圾就忍不住要撿,再送去垃圾桶。 為此,他從來不喝帶包裝的飲料,更不習慣使用一次性塑膠品。

隨身攜帶環保袋跑步

在Olivier看來,隨處亂丟的垃圾對生態環境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比如很多人可能沒有意識到,塑膠最終會變成一個個無法降解的微粒,人們肉眼看不見,但海裡、河裡的魚會吃進肚子裡,最終魚又會被人吃掉,實際上垃圾還是影響到人類。 這種危害是天長日久的。 ”Olivier說道。

Olivier每天都利用午休時間去跑步。 當他跑步時看到東江邊釣魚愛好者丟棄的垃圾,就會習慣性地彎腰拾起。 後來他就專門隨身攜帶環保袋,裝滿垃圾後就倒在公共垃圾桶裡。

一開始,Olivier是跑步時順便撿垃圾,後來他組織了自己的公司員工一起撿。 他喜歡在朋友圈裡曬撿垃圾的快樂,越來越多人也跟著加入撿垃圾的跑步隊伍中。

Olivier後來從外國朋友處獲悉,邊跑步邊撿垃圾是一項在歐美國家新興的運動,名字叫“plogging”(慢跑與拾起的組合)。

“這種全新的跑步模式起源於瑞士。 ”Olivier介紹,這項運動不僅能讓人保持健康,同時也是在保護地球的“健康”。

曾在鄉村撿垃圾鬧笑話

撿垃圾已經成為Olivier的生活習慣。 每次外出考察旅遊線路或組織朋友郊遊、爬山,他都會隨身攜帶回收袋,隨手撿垃圾。 Olivier笑著回憶道,有一次因為撿垃圾鬧了笑話。

Olivier和幾個朋友不久前相約到惠東鄉村去觀賞具有客家特色的建築古圍屋。 在一些圍屋門前,有不少生活垃圾。 Olivie和朋友們就下意識地彎腰撿拾。 結果,他們的舉動被當地看熱鬧的村民看到了,覺得他們很“可疑”。 警惕性高的村民還叫來了村幹部。 後來知道外國人在做好事,村民們都笑開了。

“可能把我們當成‘特務’了。 ”鐘靈玉每逢提起這件事就笑顏逐開,因為那一幕太有戲劇性了。

撿垃圾運動無形中影響圍觀者

一眼看上去乾淨整潔的東江兩岸跑道,兩側卻藏著不少垃圾,甚至包括書包、鞋子,還可以看到江面漂浮著塑膠袋、飲料罐等。在活動現場,Olivier三歲的兒子和一個同學在大人身旁幫忙提垃圾,會奶聲奶氣地說“垃圾要丟進垃圾桶”。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清理,江邊的垃圾裝滿了十大袋。相當一部分垃圾是江邊釣魚愛好者產生的。

“這是你的?”Olivier指著漂浮在江面的裝魚餌的空袋子,問一位釣魚愛好者。看到一個外國人在撿垃圾,釣魚愛好者顯得很不好意思,他馬上拿過鉗子幫忙在河裡夾出垃圾。“有時候在釣魚時,會因為一時疏忽,忘記把垃圾帶走。”他表示,以後會提醒同行的夥伴不要亂丟垃圾。

十多人在東江邊撿垃圾的舉動,吸引了不少路人駐足圍觀。有一個年輕的媽媽當即教導小朋友不能亂丟垃圾,“不然這些姐姐撿垃圾會很辛苦”。還有路人諮詢怎麼參加活動,並為他們的行為點贊。

第一次參加這個活動的陳小姐覺得,撿垃圾並沒有想像中的窘迫,撿了整整一袋垃圾反而“充滿成就感”。“當然希望以後不要有這種成就感,大家都能自覺把垃圾丟進垃圾桶。”

“環境要靠自覺才會變好”

“我認為決定了要做某一件事,就要有人起帶頭作用,比如這個活動。這裡的人們會因為一個外國人開始在惠州做清潔(撿垃圾、環保)而驚訝,他們可能會自我反省。”Olivier說。

幼稚園園長來女士說,其實很多人都有環保意識。“如今看到一個外國人這麼愛惠州,極大地推動了我們,要為環保出一分力。”

在Olivier看來,惠州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城市,大道、公園都挺乾淨。“但是,有的釣魚愛好者為了享受自然環境,卻在美麗的江邊隨手亂扔垃圾,這太矛盾了。環境是要靠每個人自覺才會變好的。”Olivier說,針對平時撿到最多的塑膠瓶,他希望尋找一種更好的處理方式,比如將塑膠瓶變成藝術品,或者借鑒柬埔寨的做法,將塑膠垃圾融入建築中。

文、圖/廣報全媒體記者秦仲陽

”鐘靈玉每逢提起這件事就笑顏逐開,因為那一幕太有戲劇性了。

撿垃圾運動無形中影響圍觀者

一眼看上去乾淨整潔的東江兩岸跑道,兩側卻藏著不少垃圾,甚至包括書包、鞋子,還可以看到江面漂浮著塑膠袋、飲料罐等。在活動現場,Olivier三歲的兒子和一個同學在大人身旁幫忙提垃圾,會奶聲奶氣地說“垃圾要丟進垃圾桶”。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清理,江邊的垃圾裝滿了十大袋。相當一部分垃圾是江邊釣魚愛好者產生的。

“這是你的?”Olivier指著漂浮在江面的裝魚餌的空袋子,問一位釣魚愛好者。看到一個外國人在撿垃圾,釣魚愛好者顯得很不好意思,他馬上拿過鉗子幫忙在河裡夾出垃圾。“有時候在釣魚時,會因為一時疏忽,忘記把垃圾帶走。”他表示,以後會提醒同行的夥伴不要亂丟垃圾。

十多人在東江邊撿垃圾的舉動,吸引了不少路人駐足圍觀。有一個年輕的媽媽當即教導小朋友不能亂丟垃圾,“不然這些姐姐撿垃圾會很辛苦”。還有路人諮詢怎麼參加活動,並為他們的行為點贊。

第一次參加這個活動的陳小姐覺得,撿垃圾並沒有想像中的窘迫,撿了整整一袋垃圾反而“充滿成就感”。“當然希望以後不要有這種成就感,大家都能自覺把垃圾丟進垃圾桶。”

“環境要靠自覺才會變好”

“我認為決定了要做某一件事,就要有人起帶頭作用,比如這個活動。這裡的人們會因為一個外國人開始在惠州做清潔(撿垃圾、環保)而驚訝,他們可能會自我反省。”Olivier說。

幼稚園園長來女士說,其實很多人都有環保意識。“如今看到一個外國人這麼愛惠州,極大地推動了我們,要為環保出一分力。”

在Olivier看來,惠州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城市,大道、公園都挺乾淨。“但是,有的釣魚愛好者為了享受自然環境,卻在美麗的江邊隨手亂扔垃圾,這太矛盾了。環境是要靠每個人自覺才會變好的。”Olivier說,針對平時撿到最多的塑膠瓶,他希望尋找一種更好的處理方式,比如將塑膠瓶變成藝術品,或者借鑒柬埔寨的做法,將塑膠垃圾融入建築中。

文、圖/廣報全媒體記者秦仲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