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南京市與南京大學校地融合對接項目成功簽約

3月29日下午, 圍繞構築“優勢學科-創新集群-高品質發展”新通道, 南京市與南京大學舉行校地融合發展對接活動, 成功簽約12個校地融合項目。 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 市長藍紹敏, 南京大學黨委書記張異賓、校長呂建出席。

今年1月南京市與南京大學舉行工作會商以來, 南京市科委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校地融合發展的新理念新戰略, 與南京大學開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洽談對接, 全力以赴精心籌備此次集中簽約活動。 活動現場共簽約的12個專案, 包括南京微結構實驗室、南京大學產業技術研究院總院、南京大學南欣醫藥技術研究院、南京大學人才圖譜創新研究院、南京大學醫藥與生物技術創新研究院、南京大學智慧製造軟體新技術研究院、南京大學人工智慧創新研究院、南京大學先進光電集成技術研究院、南京大學傳感與成像技術研究院、南京大學—倫敦國王學院聯合醫學研究院與醫學院、南京大學鼓樓醫院臨床醫學研究院、科創實驗室等。

這些項目的簽約體現了南京市瞄準世界科技創新前沿方向, 力求打破創新鏈到價值鏈的壁壘, 將學科優勢轉化為創新優勢, 實現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決心和意志。

張敬華代表南京市委市政府對南大積極參與校地融合發展表示感謝。 他說,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 “發展是第一要務, 人才是第一資源, 創新是第一動力”。 南京市與南大共同實施的這批校地融合專案, 瞄準科技前沿、瞄準市場需求、瞄準雙方需要, 是落實總書記“三個第一”的具體舉措, 體現了優勢學科、創新集群、高品質發展的有機統一。

張敬華強調, 項目簽約只是起點, 加快建設才是關鍵。 要把專案落下去, 南京市各板塊和部門主要領導要親自主抓、親自調度, 主動靠前服務, 加強要素保障, 全力以赴推動。 要把成果抓出來, 突出市場化、產業化導向, 實行清單化管理、專案化調度, 以實績論英雄。 要把政策用到位, 深入宣傳貫徹市委1號檔, 切實釋放創新名城建設的政策紅利。 要繼續深化校地合作, 合力推進“兩落地一融合”,

挖掘潛在項目, 培育新的項目, 加快形成梯次建設、滾動發展、常態推進的良好態勢;合力抓好“雙一流”建設, 全力支持南大引進國際化人才、開展國際化辦學,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合力打造“兩個中心”, 共同推進綜合性科學中心和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建設, 努力實現名城與名校共生共榮。

張異賓表示, 此次校地融合對接專案簽約, 充分體現了南京市委市政府幹事創業與謀求發展的魄力。 南大將認真履行好簽約內容, 引領創新方向, 探索創新機制, 落實創新責任, 切實把南大的人才優勢、科研優勢、創新優勢轉化為雙方的發展優勢。 希望和南京市一起, 攜手全面推進南大內涵式發展, 為高品質建設“強富美高”新南京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南京市領導羅群、楊學鵬、蔣躍建, 南京大學校領導楊忠、王志林、王明生, 中科院院士祝世甯出席活動。

成果招商 難題招標 專家診斷

線上展會 技術評估 創業輔導

專利代理 科技金融 品牌推廣

檢驗檢測 項目申報 人才培訓

法務諮詢 財務審計 戰略研究

單 位:黑龍江省科技成果轉化中心

客 服:0451-82310884 / 13895771405

長按下面的二維碼可以關注我們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