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樓裝電梯如意社區先“如意” 最晚5月初投用

製圖/張懷博

半島全媒體記者 何毅 報導 盼了很久的電梯終於立起來,如意社區的居民喜笑顏開。

半島全媒體記者 景毅 報導

半島都市報4月20日訊 4月20日清晨,市南區寧夏路139號如意社區的居民驚奇地發現,盼望已久的加裝電梯居然一夜之間立起來了。 為了不影響交通,施工人員連夜吊裝,兩台長臂起重機將電梯井架和轎廂像“搭積木”一樣搭建起來。 據瞭解,電梯全部吊裝工作將于21日淩晨完成,預計4月底5月初就可正式投入使用。

20日零點剛過,兩輛大貨車穩穩停在金湖路如意社區路邊。 兩輛長臂起重機互相配合,將貨車運來的電梯井架和轎廂依次吊裝到位。 為確保施工安全,同時減少施工噪音,整個吊裝工作進展得非常平緩。 經過現場施工人員近6個小時的作業,如意社區加裝電梯主體部分90%順利完成。

老樓加裝電梯問題一直備受島城市民關注。 自2016年12月青島市在全省率先出臺既有住宅加裝電梯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後,島城老樓加裝電梯進入實質性運作階段。 隨後幾個月時間裡,青島市陸續出臺相關細則,不斷推進該項工作向前發展,一些社區樓座也積極參與其中。 但受到居民意願、資金籌集、施工條件等諸多因素約束,至今還沒有一棟樓按程式完成加裝工作。

本報持續關注的如意社區一直走在全市前列。 在政府主管部門的大力幫助下,社區業主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實現了重大突破,電梯加裝工作進入尾聲。

“太棒了,盼了一年多,總算見到電梯了。 ”20日,看著已經拔地而起的嶄新電梯,如意社區的居民們難掩笑意。

據該社區電梯加裝工作主要負責人許明岐介紹,電梯吊裝全部工作預計將于21日淩晨完成。 下一步,電梯安裝公司青島永通電梯工程有限公司將對電梯進行全面調試。 待調試完畢後,再由質監部門進行工程驗收,驗收合格後,電梯將正式投入使用。

“日思夜想,終於看見電梯了”

“真是個驚喜,一晚上沒見,電梯居然豎起來了。

”20日早晨,如意社區業主王先生送孩子上學,剛一出門就看到平臺外的電梯已經豎起來了。 “晚上根本沒聽到動靜,安裝的師傅們辛苦了!”他說。

■驚喜

為保交通,連夜施工

王先生是如意社區老樓加裝電梯的堅定支持者。 從2016年社區有了加裝電梯的想法,王先生就積極參與,建言獻策。 電梯加裝及收費方案出爐後,王先生也在第一時間交了錢。

“家裡上有老下有小,早就盼著有個電梯了,社區有熱心鄰居牽頭,政府有政策支持,我們就是出點錢,上哪找這樣的好事啊!”王先生說。 “日思夜想,終於看見電梯了”,王先生拍了十幾張照片,“秀”在朋友圈裡,引來了眾多好友的點贊。

半島記者在如意社區平臺東側看到,原本被圍擋包裹的施工現場已經豎起了一個十余米高的電梯井架,井架四周都是透明玻璃外牆,電梯轎廂也已經裝入電梯井,電梯雛形已經基本顯現,遠遠看去頗為“高大上”。

現場幾名工人正在電梯架外搭腳手架,方便電梯安裝人員進一步作業。 旁邊空地上還躺著一節電梯井架和一個候梯廳架。 “淩晨吊裝了3大節,還剩頂上最後這一節,21日淩晨應該就能全部吊裝完畢了。 ”如意社區電梯加裝工作牽頭人許明岐告訴半島記者。

由於電梯安裝專案所處的金湖路道路狹窄,為了不影響交通,施工人員在連續考察多日後,決定于淩晨施工。

■施工

機器吊裝,如搭積木

20日零點,電梯井架、轎廂被運到現場,兩輛長臂起重機開始作業。 由於施工現場上空有多條電纜,使得整個吊裝工程難度大增。

兩台起重機就像是兩隻手,將電梯設備高高舉起,繞過電線,然後再輕輕放下。地面的施工人員則配合機器將井架跟預留的安裝槽口對接。安裝完最下方的一節井架後,施工人員開始進行轎廂吊裝。“這是之前最複雜的一個活,耗時將近3個小時。”許明岐說。吊裝時要保證轎廂內的滑軌、零部件與井架完全貼合,差1毫米都可能會給電梯日後的運行埋下隱患。為了完成任務,兩名安裝師傅被淩空吊起,懸在半空進行對接安裝。

就這樣,三大節井架、一個轎廂和樓下的候梯廳被依次裝好,整個過程宛如“搭積木”,只是為了確保安全,搭完這幾節“積木”,時間已經來到早上6點多。

■講述

硬著頭皮,克服困難

據瞭解,該工程的土建部分從2017年12月29日正式開始動工。按照當初的計畫,土建工程將在2018年春節前完成,屆時定制的電梯也應該已經到貨。理想狀態下,社區居民在春節前就可能見到電梯。然而,實際的施工難度大大超出了預料。其中,最大的挑戰來自於地質問題。土建開工後,施工人員挖開地面後發現,電梯安裝位置下方土質為回填土,為了確保電梯地基牢固,設計院接連推翻了多個施工方案。期間,電梯生產企業負責人還專門帶著技術人員來青,與設計院現場研究技術問題。經過反復論證,最終確定了最佳施工方案。

解決完了電梯基坑問題,施工人員在後續工程中又先後遇到候梯廳基坑難題、女兒牆改造難題、二次供水線路移位問題以及電梯電源表加裝難題等一系列問題。

許明岐說,老樓加裝電梯的確是項複雜的工作。施工人員每遇到一個難題,幾乎都找不到可借鑒的先例,只能硬著頭皮一點點克服。

■投入

打造標杆,不計成本

有的人會說,與青島很多社區樓座相比,如意社區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為什麼它卻能搭上政策“頭班車”率先實現加裝?

許明岐是如意社區電梯加裝工作的主要牽頭人,也是推動該工作的主要負責人。他認為,如意社區之所以能夠成為首例,主要源于居民們強烈的加裝意願。據瞭解,如意社區建成於2000年,社區共4個樓座80戶,家裡有65歲以上老人的至少60戶,有10歲以下兒童也超過20戶。該社區4個樓座全部坐落在一個約15米高的平臺之上,即便是住1樓的住戶進出家門也得爬上5層樓的高度。業主們加裝電梯的意願非常強烈。

隨著青島在全省率先推出既有住宅加裝政策,如意社區就搭上了“頭班車”。儘管過程有些坎坷,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如意社區的電梯終於立起來了。

永通電梯負責人宋永光告訴半島記者,如意社區的工程傾注了他和公司的大量心血。為了把該工程打造成標杆專案,公司上下幾乎是“不計成本”地幹。不僅施工中嚴格規範,電梯用料也有了升級。電梯井架週邊採用雙層設計,內層為玻璃,外層為鋁合金包裹。這樣能最大限度地保證電梯內部安全,同時減少運行噪音。

在完成全部吊裝工作後,施工人員將對電梯井架進行了進一步加固,隨後接通電纜進行調試。待調試完畢後,再由質監部門驗收,通過驗收後,電梯將正式交給如意社區業主使用。

[編輯: 張珍珍]

由於施工現場上空有多條電纜,使得整個吊裝工程難度大增。

兩台起重機就像是兩隻手,將電梯設備高高舉起,繞過電線,然後再輕輕放下。地面的施工人員則配合機器將井架跟預留的安裝槽口對接。安裝完最下方的一節井架後,施工人員開始進行轎廂吊裝。“這是之前最複雜的一個活,耗時將近3個小時。”許明岐說。吊裝時要保證轎廂內的滑軌、零部件與井架完全貼合,差1毫米都可能會給電梯日後的運行埋下隱患。為了完成任務,兩名安裝師傅被淩空吊起,懸在半空進行對接安裝。

就這樣,三大節井架、一個轎廂和樓下的候梯廳被依次裝好,整個過程宛如“搭積木”,只是為了確保安全,搭完這幾節“積木”,時間已經來到早上6點多。

■講述

硬著頭皮,克服困難

據瞭解,該工程的土建部分從2017年12月29日正式開始動工。按照當初的計畫,土建工程將在2018年春節前完成,屆時定制的電梯也應該已經到貨。理想狀態下,社區居民在春節前就可能見到電梯。然而,實際的施工難度大大超出了預料。其中,最大的挑戰來自於地質問題。土建開工後,施工人員挖開地面後發現,電梯安裝位置下方土質為回填土,為了確保電梯地基牢固,設計院接連推翻了多個施工方案。期間,電梯生產企業負責人還專門帶著技術人員來青,與設計院現場研究技術問題。經過反復論證,最終確定了最佳施工方案。

解決完了電梯基坑問題,施工人員在後續工程中又先後遇到候梯廳基坑難題、女兒牆改造難題、二次供水線路移位問題以及電梯電源表加裝難題等一系列問題。

許明岐說,老樓加裝電梯的確是項複雜的工作。施工人員每遇到一個難題,幾乎都找不到可借鑒的先例,只能硬著頭皮一點點克服。

■投入

打造標杆,不計成本

有的人會說,與青島很多社區樓座相比,如意社區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為什麼它卻能搭上政策“頭班車”率先實現加裝?

許明岐是如意社區電梯加裝工作的主要牽頭人,也是推動該工作的主要負責人。他認為,如意社區之所以能夠成為首例,主要源于居民們強烈的加裝意願。據瞭解,如意社區建成於2000年,社區共4個樓座80戶,家裡有65歲以上老人的至少60戶,有10歲以下兒童也超過20戶。該社區4個樓座全部坐落在一個約15米高的平臺之上,即便是住1樓的住戶進出家門也得爬上5層樓的高度。業主們加裝電梯的意願非常強烈。

隨著青島在全省率先推出既有住宅加裝政策,如意社區就搭上了“頭班車”。儘管過程有些坎坷,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如意社區的電梯終於立起來了。

永通電梯負責人宋永光告訴半島記者,如意社區的工程傾注了他和公司的大量心血。為了把該工程打造成標杆專案,公司上下幾乎是“不計成本”地幹。不僅施工中嚴格規範,電梯用料也有了升級。電梯井架週邊採用雙層設計,內層為玻璃,外層為鋁合金包裹。這樣能最大限度地保證電梯內部安全,同時減少運行噪音。

在完成全部吊裝工作後,施工人員將對電梯井架進行了進一步加固,隨後接通電纜進行調試。待調試完畢後,再由質監部門驗收,通過驗收後,電梯將正式交給如意社區業主使用。

[編輯: 張珍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