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四世同堂為九旬老人祝壽 母慈子孝是其長壽秘訣

全媒體記者 張苗苗 實習生 王宇紅 文/圖

從呱呱墜地到牙牙學語, 從蹣跚學步到結婚生子, 子女的成長過程, 母親傾注了太多的心血。

4月14日是市民郗秀英老人的90歲生日, 當天, 四世同堂的一家近50口人齊聚一堂, 以家庭聚會的形式為老人祝壽。 這場以豫劇演唱開場、以“感恩母親 為母親祈福”為主題的家庭聚會洋溢著濃濃的愛意, 中華傳統孝道在這愛意中流淌。

戲曲聯歡帶給老人驚喜

4月14日上午, 郗秀英老人的生日聚會在豫劇《朝陽溝》選段的戲曲聲中拉開了帷幕。 臺上, 豫劇演員聲情並茂地唱著;台下, 郗秀英老人看得認真、聽得仔細, 嘴裡還跟著哼唱著, 一曲結束, 她激動地為演員鼓掌。

看到老母親入神、開心的表情, 郗秀英老人從事文化傳媒、婚慶工作的兒子鄧喜慶告訴記者, 平時自己的工作主要是為客戶策劃、佈置活動, 也參加過不少客戶的婚禮、壽宴,

雖然每年都組織家庭聚會為老母親慶祝生日, 但都沒有特別之處。 他知道老母親喜歡聽豫劇, 平時喜歡收看河南電視臺的《梨園春》, 這給了他這次家庭聚會的靈感:辦一場母親喜歡看的家庭戲曲聚會。 3月初, 在3個姐姐的吩咐下, 他便開始著手托朋友邀請了身邊的豫劇演員, 為母親的壽宴做準備工作。 得知他及家人的一片孝心後, 我市豫劇團的3名演員及曾參加河南電視臺《梨園春》欄目打擂的戲曲愛好者答應前來為老人演唱豫劇。

生日聚會現場, 《朝陽溝》《穆桂英掛帥》等郗秀英老人喜歡的豫劇曲目輪番上演, 熟悉的豫劇引得老人和在場的親朋跟著唱了起來, 一時間, 為老人祝壽的家庭聚會成了“梨園”現場,

現場氛圍熱鬧而歡快。

“我上年紀了, 不再操孩子們的心了, 反而讓孩子們為我操心不少。 ”郗秀英老人笑著說, 在得知孩子們要為她做九十大壽, 擔心鋪張浪費的她有些反對, 但兒女告訴她只是簡單的家庭聚會, 不會大操大辦, 她也就欣然同意了。 在現場看到孩子們精心為她準備了喜歡的戲曲節目, 她內心是滿滿的感動和幸福。

晚輩不同形式送上祝福

在老人的生日聚會現場, 電子顯示幕上播放著老人在兒女的帶領下到不同地方旅遊的照片, 在海邊、城牆上……照片中, 老人或在兒孫的陪伴下散步, 或在女兒的攙扶下觀光, 雖然陪伴在身邊的親人不盡相同, 但臉上洋溢的幸福笑容都是一樣的。

生日聚會當天, 郗秀英老人70歲的大女兒鄧林木代表姐弟4人向老母親送上了生日祝福信,

信中感慨母親的個人修養給了他們姐弟最好的心靈滋養, 教會他們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回想母親這些年的教養, 真是有太多想說的話, 為了準備這封生日祝福信, 我一晚上沒睡好, 總覺得沒把母親的好寫到位, 沒把母親教給我們的東西思慮周全。 ”鄧林木笑著對記者說。

為了表達對婆婆濃濃的愛, 郗秀英老人的兒媳婦黃海燕為老人寫了一首詩——《寫給母親》, 在詩中她寫道:“是誰?是誰將您的秀髮 變得斑白如霜/是誰?是誰把人世的滄桑 寫滿您的臉龐/我們流浪的足跡 踏在異鄉的路上/您的眼淚 也開始流淌/我們遠行的腳步 走遍天涯海角/但我們的心 永遠在您的身邊徜徉/母親啊!我們的歡樂 是您臉上淺淺的微笑/我們的痛苦 是您眼底神聖的憂傷/我們可以走的很遠很遠/卻總也走不出您深情的目光/母親啊!我們是您丟不下的掛牽/您是我們永遠的依戀/您就是我們生命的家鄉。

”在現場, 她聲情並茂地為老人朗誦, 感動得在場的所有人都潸然淚下。

同時, 郗秀英老人遠在深圳、北京等地的外孫女、外孫也攜全家紛紛趕了回來, 並以書法作品“福壽康寧”為老人送上他們內心的祝福。 老人遠在國外的兩個侄外孫無法來到現場, 一個通過微信視頻送上祝福, 另一個特意錄製了一段VCR, 為老人送上生日的祝福。 在場的外甥、外甥女還為老人準備了康乃馨、百合等鮮花花束, 表達他們對老人美好而溫馨的祝福。 最後,郗秀英老人的七八個重外孫、重外孫女等幼兒圍在老人的膝前,奶聲奶氣地為老人唱《生日快樂》歌,並為老人送上了壽桃裝點的生日蛋糕。看到晚輩們的祝福和笑臉,郗秀英老人笑得更燦爛了。

老人及家人大方分享其長壽秘訣

在生日聚會現場,記者看到郗秀英老人總是笑眯眯的,對任何人都和藹可親,讓人接觸起來感覺很舒服。雖說已經90歲高齡,但老人身子骨硬朗。說到她的長壽秘訣,老人說是兒女孝順、作息規律,而子女都說是因為她心地善良、性格開朗。

說話思路很清晰的郗秀英老人說,她每天吃飯睡覺很有規律,每天早飯和午飯吃的量一樣,均是一些酥軟的食物,晚飯則吃得少一些,通常一碗粥就可以了;白天她還要出門散步,每天不僅早睡早起,還保持了午休的好習慣。老人身邊24小時不離人,平時兒女對她都是百般照顧,想著法兒地做好吃的給她,擔心她孤獨,兒女輪番陪她,照顧她的飲食起居,還帶她出門遊玩。

郗秀英老人的二女兒鄧永萍告訴記者,之前老人在曹門附近居住,每次下雪天,她總是起得很早,拿起鐵鍬、掃帚把整條街上的雪都掃得乾乾淨淨。後來搬到西坡街附近社區居住,每次下雪,老人依然會將樓前的積雪清掃乾淨。老人喜歡乾淨,住在二樓的她總是把一樓到二樓的樓梯也清掃得乾乾淨淨,和鄰里相處得都很融洽。

“我媽媽雖然沒有多少文化,但她很律己,凡事總是替他人著想,而且對我們姐弟要求也很嚴格。”郗秀英老人的三女兒鄧永芳告訴記者,她帶母親去澡堂洗澡,看見洗澡人多時,別人總是搶著找淋浴頭趕緊洗,母親卻總是以別人帶有孩子或是要上班為由,讓別人先洗,自己則再等等;還有一次在公車上,看到一位白髮的老人上車,當時車廂內已沒有空位,原本坐在車廂前排的母親站了起來,要讓座給白髮老人。令鄧永芳記憶深刻的還有出嫁前母親的一番話,當時母親又拿出教育大姐、二姐的話來教育她,讓她到婆家勤快些,要孝敬公婆,要和丈夫的兄弟姊妹處好關係。此外,老人還經常教育經商的弟弟要誠信經營等。

郗秀英老人的子女們從未見過她與任何人紅臉或是發生爭執,凡事她總是笑一笑就過去了,而且好像從沒有任何煩心事一樣。去年老人因眼疾住院,擔心子女為她操心,即便是做治療,她也沒有一刻是愁眉苦臉的,她的臉上總是掛著和平時一樣慈祥的笑容,還安慰看護她的子女們放寬心。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看到在郗秀英老人的教育和影響下,她的子女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取得的成績、在家庭生活中獲得的幸福,人們的羡慕之情油然而生,祝福之聲也更加衷心、誠懇。

最後,郗秀英老人的七八個重外孫、重外孫女等幼兒圍在老人的膝前,奶聲奶氣地為老人唱《生日快樂》歌,並為老人送上了壽桃裝點的生日蛋糕。看到晚輩們的祝福和笑臉,郗秀英老人笑得更燦爛了。

老人及家人大方分享其長壽秘訣

在生日聚會現場,記者看到郗秀英老人總是笑眯眯的,對任何人都和藹可親,讓人接觸起來感覺很舒服。雖說已經90歲高齡,但老人身子骨硬朗。說到她的長壽秘訣,老人說是兒女孝順、作息規律,而子女都說是因為她心地善良、性格開朗。

說話思路很清晰的郗秀英老人說,她每天吃飯睡覺很有規律,每天早飯和午飯吃的量一樣,均是一些酥軟的食物,晚飯則吃得少一些,通常一碗粥就可以了;白天她還要出門散步,每天不僅早睡早起,還保持了午休的好習慣。老人身邊24小時不離人,平時兒女對她都是百般照顧,想著法兒地做好吃的給她,擔心她孤獨,兒女輪番陪她,照顧她的飲食起居,還帶她出門遊玩。

郗秀英老人的二女兒鄧永萍告訴記者,之前老人在曹門附近居住,每次下雪天,她總是起得很早,拿起鐵鍬、掃帚把整條街上的雪都掃得乾乾淨淨。後來搬到西坡街附近社區居住,每次下雪,老人依然會將樓前的積雪清掃乾淨。老人喜歡乾淨,住在二樓的她總是把一樓到二樓的樓梯也清掃得乾乾淨淨,和鄰里相處得都很融洽。

“我媽媽雖然沒有多少文化,但她很律己,凡事總是替他人著想,而且對我們姐弟要求也很嚴格。”郗秀英老人的三女兒鄧永芳告訴記者,她帶母親去澡堂洗澡,看見洗澡人多時,別人總是搶著找淋浴頭趕緊洗,母親卻總是以別人帶有孩子或是要上班為由,讓別人先洗,自己則再等等;還有一次在公車上,看到一位白髮的老人上車,當時車廂內已沒有空位,原本坐在車廂前排的母親站了起來,要讓座給白髮老人。令鄧永芳記憶深刻的還有出嫁前母親的一番話,當時母親又拿出教育大姐、二姐的話來教育她,讓她到婆家勤快些,要孝敬公婆,要和丈夫的兄弟姊妹處好關係。此外,老人還經常教育經商的弟弟要誠信經營等。

郗秀英老人的子女們從未見過她與任何人紅臉或是發生爭執,凡事她總是笑一笑就過去了,而且好像從沒有任何煩心事一樣。去年老人因眼疾住院,擔心子女為她操心,即便是做治療,她也沒有一刻是愁眉苦臉的,她的臉上總是掛著和平時一樣慈祥的笑容,還安慰看護她的子女們放寬心。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看到在郗秀英老人的教育和影響下,她的子女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取得的成績、在家庭生活中獲得的幸福,人們的羡慕之情油然而生,祝福之聲也更加衷心、誠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