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垃圾去哪了?——追蹤一盤武漢“油燜龍蝦”垃圾殼的去向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武漢4月22日電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目前多地正落實中央精神探索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 將愛護地球、保護環境落實到行動中。 這項工作進展如何?回收的餐廚垃圾去哪了?“地溝油”真能因此減少?針對這些民生關切, 記者在生活垃圾分類首批試點城市武漢展開探訪。

儲運:餐廚垃圾有了“智能”垃圾桶

淩晨2點多, 熱鬧了一天的沙湖路漸漸安靜下來。 這裡是武漢有名的“美食一條街”, 僅數百米的街道上彙集近30家餐飲店鋪, 每天吸引著大量食客慕名前來,

因此這裡也是餐廚垃圾的“生產大戶”。

送完最後一波食客, 沙湖路靚靚蒸蝦店經理陳佳開始安排打烊, 她讓服務員把一盤盤龍蝦殼倒入街邊的藍色垃圾箱。 一天下來, 這家“網紅”龍蝦店的餐廚垃圾足足裝滿3大垃圾箱。

這不是一般的垃圾箱, 而是城管專門為餐飲企業配備的餐廚廢棄物專用桶。 箱身加裝了電子標籤, 配備了射頻晶片。 晶片綜合運用無線射頻、車載稱重、感測器、GPS及物聯網技術, 實現對餐廚垃圾源、去向、產生量、清運量、處理量的即時線上監管, 能在收運過程中實現自動讀取資料、自動識別餐廚廢棄物垃圾的來源。

淩晨4點左右, 武昌區城管委垃圾收運員葉師傅和同事前來, 將路邊一箱箱餐飲垃圾收走。

當垃圾桶被推到運輸車附近, 駕駛室的智慧識別系統讀出了桶所屬的區域和酒店, 並記錄下桶內的重量。

葉師傅把餐廚垃圾桶掛在車載升降裝置上。 一按按鈕, 垃圾桶被升到車頂, 餐廚垃圾全部傾倒入密封罐裡。 隨後, 司機必須按照規定的線路將餐廚垃圾運送到指定的處理廠。

餐廚垃圾會不會半路“失蹤”, 進了黑作坊?葉師傅說, 他駕駛的垃圾收運車輛上裝有GPS定位, 確保司機必須按照規定的線路將餐廚垃圾運送到指定的處理廠。 收運員是否按時收運、是否按照收運路線工作、收運過程是否規範等情況, 在後臺都一目了然。 運輸途中, 車輛安裝的4個攝像頭會全程監控車輛的一舉一動, 避免餐廚垃圾漏灑, 杜絕非法倒賣。

加工:厭氧發酵用於發電、煉油

餐廚垃圾收運後, 被運往位於武漢郊區的鄭店餐廚垃圾集中處理廠。 到達處理廠後, 工作人員先是使用地磅對車載的餐廚垃圾進行稱重。 過磅後, 車輛開到生產車間, 將收集來的餐廚垃圾傾倒在預處理車間的儲料池裡。

經泵機抽取, 原料首先進行固液分離, 得到固體料和液體料。 初篩後的固體料, 再經一道輕質雜質和重質雜質分離, 其中的金屬、塑膠、玻璃、塊頭較大的塑膠瓶、飯盒等雜物被剔除, 將被送往焚燒廠無害化焚燒發電。

而液體料經油水分離後, 成為厭氧發酵漿料。 在鄭店餐廚垃圾集中處理廠, 油燜大蝦餐廚垃圾中含有的油水隨同其他回收的厭氧發酵料, 被收入儲料罐中。

經厭氧菌35天發酵後, 廢棄物就變成了“寶”:發酵產生的沼氣, 在燃氣發電機中燃燒轉化為電能。 目前這家處理廠年生產4至5萬度電, 目前是自用, 後期將實現餘電並網。 發酵殘渣則是優質有機肥料;而最終分離出的工業油脂, 被送往武漢漢川一家環保企業用於煉製生物柴油, 以及其他產品。

“每個生產環節的廢料都是下一環節的原料。 ”企業負責人介紹說, 處理廠每天處理200噸餐廚廢棄物, 經過環保處理後, 最終可產生1.6萬立方米沼氣、約10噸生物柴油, 另外, 還可產生20噸左右的生物肥料, 可謂變廢為寶。

記者看到, 這裡的餐廚垃圾處理流程自動化程度高, 幾名技術人員在電腦前輕點滑鼠就能實現滿負荷運轉。 處理車間內有專門除臭風道,

厭氧發酵過程則是全封閉, 站在廠區外, 聞不到異味。

武漢市城管委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專班負責人蘇宇光說, 像這樣的餐廚垃圾集中處置廠, 武漢市一共有3座, 均採用了以“預處理+濕式厭氧發酵+沼氣發電利用”工藝, 總處置能力達到800噸/日。

源頭:用“協議”堵住“地溝油”

武漢市的垃圾處理工作一直走在前列。 2011年, 武漢被列為全國餐廚垃圾處理試點城市。 2013年, 該市出臺地方法規, 並于當年年底實施。 2017年3月, 武漢市被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列為強制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的46個城市之一。

武漢市環境衛生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喻曉說:“武漢市目前大型餐飲企業大概有2萬家。 ”

為了從源頭上防止不法分子撈潲水提煉地溝油, 武漢城管部門分期分批推進,與餐飲企業簽訂《餐廚廢棄物收運協議》。據瞭解,按照協議,第一年免費收運,第二年按物價部門核定的處置費的30%收費,此後收費逐年增加。

“雖然今後要為垃圾處理而付費,但能從源頭上減少地溝油,對整個餐飲行業來說,是一件好事。”武漢靚靚蒸蝦負責人說。

武漢市武昌區城管委中南清潔隊相關負責人范連生說,武昌區啟動餐廚廢棄物專項管理工作,目前全區已有千餘家餐飲企業陸續簽訂收運協議。“這項協定傳遞的信號很明顯,處理好餐廚垃圾是餐飲企業應盡的義務。很多酒店簽訂協定後,產生的餐廚垃圾不斷減少,三年來總量下降了約一半。”

同時,武漢市城管委加大對非法倒賣餐廚垃圾行為的查處力度。按照武漢市餐廚垃圾管理辦法規定,餐飲單位將餐廚垃圾銷售給無資質處置單位的,對個人可處最高3000元罰款,對單位可處最高3萬元罰款。

記者瞭解到,針對武漢市民生活產生的廚餘垃圾,武漢市正按照“有害垃圾、濕垃圾、幹垃圾、可回收物”四分法實施垃圾分類回收,今年內,武漢市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覆蓋率有望達到30%、社區和行政村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有望達到15%。

武漢城管部門分期分批推進,與餐飲企業簽訂《餐廚廢棄物收運協議》。據瞭解,按照協議,第一年免費收運,第二年按物價部門核定的處置費的30%收費,此後收費逐年增加。

“雖然今後要為垃圾處理而付費,但能從源頭上減少地溝油,對整個餐飲行業來說,是一件好事。”武漢靚靚蒸蝦負責人說。

武漢市武昌區城管委中南清潔隊相關負責人范連生說,武昌區啟動餐廚廢棄物專項管理工作,目前全區已有千餘家餐飲企業陸續簽訂收運協議。“這項協定傳遞的信號很明顯,處理好餐廚垃圾是餐飲企業應盡的義務。很多酒店簽訂協定後,產生的餐廚垃圾不斷減少,三年來總量下降了約一半。”

同時,武漢市城管委加大對非法倒賣餐廚垃圾行為的查處力度。按照武漢市餐廚垃圾管理辦法規定,餐飲單位將餐廚垃圾銷售給無資質處置單位的,對個人可處最高3000元罰款,對單位可處最高3萬元罰款。

記者瞭解到,針對武漢市民生活產生的廚餘垃圾,武漢市正按照“有害垃圾、濕垃圾、幹垃圾、可回收物”四分法實施垃圾分類回收,今年內,武漢市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覆蓋率有望達到30%、社區和行政村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有望達到15%。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