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常甯白沙這座古村落,青磚黛瓦驚豔了時光!

位於常甯大義山的虎形嶺東面官陂曹家的名稱, 據說因面積達150畝的官陂塘和約3000畝的官陂垌而得名。

據清道光年間的官陂曹氏族譜記載, 從明嘉靖年算起, 官陂曹家至今已繁衍十八代(不包括外遷族人), 共計3000餘人。 至今尚存明清建築40餘棟, 保存完好的有21棟, 仍有2000多人居住。

曹氏祖堂“相國世家”

坐落在常甯市白沙鎮光榮村的官陂曹家, 有著非常顯著的明清建築風格特徵, 歷經500多年。

建築上仍留有箭眼

“星光民居群”始建於明嘉靖年間

官陂曹家全灣都姓曹。 虎形嶺東面山腳下有口面積達150餘畝的水塘, 人們稱為官陂塘。 自官陂塘往東直至春陵河邊的河谷平原, 當地人稱作官陂垌, 面積約3000畝。 據說官陂曹家名稱即來自官陂塘和官陂垌。

相關資料記載, 官陂曹家始祖是雲正公、雲蓋公及母親吳氏三人。 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官陂曹氏族譜顯示, 大約在明嘉靖年間(1507—1567年), 原籍在今常寧市蓬塘鄉蓬田村的雲正公、雲蓋公和母親三人沿春陵河上溯流動養鴨為生。 當他們來到官陂垌的時候, 隨行的看鴨犬竟不願意再往前行, 於是母子三人遂在犬蜷宿地(今官陂曹家)搭棚定居。 從曹氏雲正公、雲蓋公算起, 官陂曹家至今已繁衍十八代,

共計3000餘人, 今天仍有2000多人居住。

經過官陂曹家的官道

官陂曹家於2002年被常寧市人民政府定為文物保護單位, 2015年被衡陽市人民政府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因2015年之前行政上屬白沙鎮星光村, 官陂曹家取名“星光民居群”。 至今尚存明清建築40餘棟,

保存完好的有21棟, 天井近30個, 古塘5口, 古井6口。 其中保護最完整的有曹氏宗祠、曹氏祖堂“相國世家”、忠信第等。

官陂曹家“星光民居群”, 由坐北朝南排列整齊的四排房屋和坐東朝西的三排房屋構成。 每排房屋前都有青石板砌就的寬約1.5米至2米的階級, 共計6條。 每兩棟房屋之間除一條3.5米寬被稱為大巷子外, 還有寬約1米的小巷, 共計近40條。 所有房屋橫直對齊, 階連階, 巷對巷, 整個古灣儼如棋盤。 建築群的防火性也好。 每棟房子都是獨立成棟的小四合院, 四向都無共牆。 所有牆頭都是山字馬頭牆, 任何一棟房屋失火都不會蔓延到四周其它建築。 建灣500年來, 從未發生過大的火災。 同時, 這些建築每面牆有四個箭眼, 具有良好的防盜性和採光,

讓每棟房子既是一座小型四合院, 也是一座小型碉堡。

整個建築群中, 尤以曹氏宗祠最為突出。 據瞭解, 該建築始建于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 有屋頂房梁刻字為證, 亦有石碑為證。 大門上的“曹氏宗祠”四字為顏體, 遒勁有力。 大門上方的防雨簷下天花板刻有太極圖。 屋頂亦由12根直徑約0.3米的株樹作支撐, 整個祠堂建築雄偉壯觀。

祠堂裡的八字家訓

家訓激勵曹氏族人

500多年來,官陂曹家逐漸形成了“忠孝、和睦、勇毅、勤儉”八字家訓。這八字家訓至今仍懸掛於宗祠中,激勵著曹氏後人。

“忠”就是要把心放在中間,忠於國家,誠實守信。“孝”是指孝敬父母,尊敬師長。500年來,官陂曹家從沒有出現過不忠不孝之事。“和睦”就是相互幫助,平等待人,共同致富。雖然官陂曹家擁有良田4000餘畝,卻沒有大地主,也極少出乞丐。“勇毅”是指官陂曹家每逢春節、清明等傳統節日,曹家文燈(戲班子)武燈(武術隊)齊上,曹家男丁幾乎人人都會幾路拳腳。“勤儉”主要體現在堅決打擊偷盜賭博惡習和集中力量辦大事上。宗祠中至今保留著1919年所立的禁賭碑。碑文既規定了對賭插頭、擲骰子、擲三清等情形的罰款標準,也規定了拿獲舉報者的獎勵標準。

在官陂曹家,自古就有四門不安鎖,白天敞開大門的純樸習俗。即使出門勞作,也只是把室內小門象徵性地鎖一下,有時鑰匙就掛在門楣上,很是有些“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味道。

明清以來,沿著春陵江,從松柏出發,經煙洲、白沙,過桂陽直達連州,建有陸地官道。經過曹家的這條官道至今還保存了約一公里的石板路,當地人稱“太路”。曹氏宗祠至今保留了立于清道光十九年(1840年)的三塊石碑,清晰地記載了曹氏先祖群策群力,集資修建官道的經過以及組織者和捐款者名單。

星光民居群外景

官陂曹家仍保留神聖的“開祠堂”儀式

在官陂曹家最神聖的儀式是“開祠堂”。所謂“開祠堂”並非簡單地把祠堂大門打開,而是在先祖牌位前報告重大事項,作出牽涉全族共同利益的重大決策。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官陂曹家只舉行過三次“開祠堂”儀式。

第一次是1985年,曹義長考取蘭州大學時。作為全灣的第一個大學生,家族舉行“開祠堂”儀式表示慶祝。雖然當時經濟條件有限,但灣裡出錢演了兩個晚上的電影,在祠堂擺酒兩桌,支部書記親自為曹義長佩戴“上海”牌手錶。曹氏家族集體買鞭炮沿路不停燃放,送曹義長到縣城坐車。

第二次“開祠堂”是在2012年清明,為慶祝宗祠維修完工和重立先祖牌位。那天,不僅全灣成年男丁到齊,而且從官陂曹家遷居外地多年,已獨立開灣的陽歧嶺、樓梯背、茶亭子、社公山等灣的成年男丁悉數到齊,還邀請了平田灣、勝橋曹氏族人觀禮。

第三次“開祠堂”是2015年清明,全族600余名成年男丁齊聚祠堂,在全族男女老幼共同見證下,在先祖牌位前,人人簽字宣誓遵守“忠孝、和睦、勇毅、勤儉”八字家訓,場面較為壯觀。

新修的水渠

近年來,官陂曹家人繼承先祖遺風,陸續集資修建了環灣公路、廣場、進灣牌坊、仿古戲臺,還維修了祠堂、水塘、學堂,恢復環灣小溪2公里,為村裡安裝路燈220盞。目前正組織力量整修官陂塘,擬投資70萬修築至虎形嶺和至春陵河的公路,擬投資100多萬元將大義山上的山泉水引至每家每戶。

祠堂裡的八字家訓

家訓激勵曹氏族人

500多年來,官陂曹家逐漸形成了“忠孝、和睦、勇毅、勤儉”八字家訓。這八字家訓至今仍懸掛於宗祠中,激勵著曹氏後人。

“忠”就是要把心放在中間,忠於國家,誠實守信。“孝”是指孝敬父母,尊敬師長。500年來,官陂曹家從沒有出現過不忠不孝之事。“和睦”就是相互幫助,平等待人,共同致富。雖然官陂曹家擁有良田4000餘畝,卻沒有大地主,也極少出乞丐。“勇毅”是指官陂曹家每逢春節、清明等傳統節日,曹家文燈(戲班子)武燈(武術隊)齊上,曹家男丁幾乎人人都會幾路拳腳。“勤儉”主要體現在堅決打擊偷盜賭博惡習和集中力量辦大事上。宗祠中至今保留著1919年所立的禁賭碑。碑文既規定了對賭插頭、擲骰子、擲三清等情形的罰款標準,也規定了拿獲舉報者的獎勵標準。

在官陂曹家,自古就有四門不安鎖,白天敞開大門的純樸習俗。即使出門勞作,也只是把室內小門象徵性地鎖一下,有時鑰匙就掛在門楣上,很是有些“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味道。

明清以來,沿著春陵江,從松柏出發,經煙洲、白沙,過桂陽直達連州,建有陸地官道。經過曹家的這條官道至今還保存了約一公里的石板路,當地人稱“太路”。曹氏宗祠至今保留了立于清道光十九年(1840年)的三塊石碑,清晰地記載了曹氏先祖群策群力,集資修建官道的經過以及組織者和捐款者名單。

星光民居群外景

官陂曹家仍保留神聖的“開祠堂”儀式

在官陂曹家最神聖的儀式是“開祠堂”。所謂“開祠堂”並非簡單地把祠堂大門打開,而是在先祖牌位前報告重大事項,作出牽涉全族共同利益的重大決策。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官陂曹家只舉行過三次“開祠堂”儀式。

第一次是1985年,曹義長考取蘭州大學時。作為全灣的第一個大學生,家族舉行“開祠堂”儀式表示慶祝。雖然當時經濟條件有限,但灣裡出錢演了兩個晚上的電影,在祠堂擺酒兩桌,支部書記親自為曹義長佩戴“上海”牌手錶。曹氏家族集體買鞭炮沿路不停燃放,送曹義長到縣城坐車。

第二次“開祠堂”是在2012年清明,為慶祝宗祠維修完工和重立先祖牌位。那天,不僅全灣成年男丁到齊,而且從官陂曹家遷居外地多年,已獨立開灣的陽歧嶺、樓梯背、茶亭子、社公山等灣的成年男丁悉數到齊,還邀請了平田灣、勝橋曹氏族人觀禮。

第三次“開祠堂”是2015年清明,全族600余名成年男丁齊聚祠堂,在全族男女老幼共同見證下,在先祖牌位前,人人簽字宣誓遵守“忠孝、和睦、勇毅、勤儉”八字家訓,場面較為壯觀。

新修的水渠

近年來,官陂曹家人繼承先祖遺風,陸續集資修建了環灣公路、廣場、進灣牌坊、仿古戲臺,還維修了祠堂、水塘、學堂,恢復環灣小溪2公里,為村裡安裝路燈220盞。目前正組織力量整修官陂塘,擬投資70萬修築至虎形嶺和至春陵河的公路,擬投資100多萬元將大義山上的山泉水引至每家每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