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全區12個盟市實現民用運輸機場全覆蓋

“辦法總比困難多!”

時間:4月8日

地點:烏蘭浩特機場(電話連線)

工程:烏蘭浩特機場改擴建工程

人物:楊雲飛

“現在的機場今非昔比!”烏蘭浩特機場總經理楊雲飛回想起這些年來興安盟烏蘭浩特機場改擴建時的種種場景,

不禁感慨萬分。

烏蘭浩特機場始建於1958年, 機場雖“簡易”, 可也一直運行到1992年才進行新機場的籌建。 “歷經3年時間籌建的新機場於1995年4月通航了, 2000多平方米的候機室, 1800米的跑道, 當時覺得真敞亮。 ”楊雲飛說。

然而, 隨著飛速發展的腳步, 2012年, 烏蘭浩特機場輸送量突破20萬人次, 曾經設計年輸送量11萬人次的“新”機場已滿足不了旅客的需求。 “那時, 每到旺季, 機場就人山人海的。 不僅航站樓內擠滿了人, 還有很多旅客排到了候機室外面辦理乘機手續。 停車場的車位更是不夠用, 辦公區、生活區甚至馬路上, 停的到處都是車。 ”楊雲飛回憶道。

2013年, 烏蘭浩特機場航站區、飛行區進行了新一輪的改擴建。

按籌建設者的話說, 這次改擴建比之前的新建難度大了太多。 最頭疼的, 還屬不停航施工。

“所謂不停航施工, 簡單地說, 就是在不影響機場安全、正常運行的情況下, 在機場飛行區內進行施工和維護作業。 一邊是各類機械、幾十個施工人員的忙碌, 一邊是運載著旅客的航班保障, 兩項工作決不能有任何交集!”楊雲飛強調。

據他介紹, 為了保障航班的安全運行, 機場公司上上下下做了大量細緻工作。 機場每天都要安排工作人員到施工現場全程監管, 從施工人員資質、操作是否規範到可以行動的範圍, 都做了嚴格規定。 此外, 還對施工單位開展安全教育, 一旦發現隱患, 立即協調整改。

“除了這些, 讓我記憶最深的是, 為了避免施工車輛和航班保障車輛進出隔離區的相互影響, 機場開了一條臨時道口。 為了守好這個通道, 不管是寒冷的冬季, 還是酷熱的夏天, 安檢員每天都24小時堅守在停於道口處的救護車裡。 ”雖然付出的辛苦多, 但回報更大。 令人自豪的是, 在改擴建期間, 烏蘭浩特機場從未發生影響安全運行的事件, 所有航班都實現了安全起降。

2015年1月8日, 隨著國航CA1283北京飛往烏蘭浩特的航班平穩降落在機場新建跑道上, 烏蘭浩特機場新跑道順利投入運行, 機場新舊跑道成功切換, 使用20年之久的舊跑道退役為滑行道使用。

同年7月30日, 改擴建後的烏蘭浩特機場正式啟用。 新候機室面積達18000平米, 新建跑道2600米。

“監控從最初的幾個點升級為全覆蓋, 值機、安保也都智能化了。 候機室能容納1200多人同時候機, 停車場也足夠大……”楊雲飛不斷數著新變化。

至此, 烏蘭浩特機場告別了飛行條件差、保障能力弱的歷史, 安全力度大大提升。 值得驕傲的是, 烏蘭浩特新機場2015年投入使用後, 年輸送量達到了45.3萬人次, 比2014年增長了69%。 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 更是突破了56萬人次。

“今年夏秋航季, 烏蘭浩特機場將開通運營航線15條, 日均起降26架次, 通航城市18個。 隨著興安盟經濟、旅遊的進一步發展, 我們將更好地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 保障更多旅客平安出行。 ”楊雲飛說。 (梁亮)

為了臨空經濟的騰飛

4月的呼倫貝爾依然春寒料峭。 位於海拉爾東山上的呼倫貝爾機場擴建工程工地上,

到處活躍著建設者忙碌的身影。

4月10日, 走進建設工地, 記者見到已在這裡工作一年的北京城鄉建設集團外裝設計師趙曉勇。 2016年4月, 他離開北京來到呼倫貝爾機場擴建工程工地, 投身到機場擴建工程的建設中。

“新航站樓的幕牆工程是我們設計、施工的。 工期緊, 任務重, 一兩個月才能回次家。 今年臘月二十三回去過春節, 在家休息了10多天就回到工地。 ”趙曉勇說。

正在加快發展航空產業, 做大做強臨空經濟的呼倫貝爾, 機場擴建工程為世人矚目。

呼倫貝爾市城投集團黨政辦副主任杜國輝介紹, 呼倫貝爾機場擴建專案總投資4.76億元, 主要包括近5萬平方米的站坪工程, 新增7個停機位;新建航站樓及連廊16972平方米;新建貨運庫及海關監管倉庫等附屬工程及道路、停車場等總圖工程。

海拉爾地處高寒地區,有效施工期短,在機場不停航的情況下施工,更加大了施工難度。專案開工以來,城投集團作為專案建設單位,與城鄉集團強強聯合,嚴格管控專案品質、安全、進度、投資和安全文明施工。

在保證工程品質的前提下,根據總工期要求,城投集團對各階段單位、分部、分項工程進行目標分解,以確保各節點工期的順利完成。

為加快工程進度,城投集團堅持科學管理、周密計畫,與施工單位周密安排施工進度,減少了“窩工”現象。去年11月,新建航站樓供暖工程完工,保障了室內工程冬季施工。現在,有400多名建設者奮戰在建設工地上。

機場擴建工程2015年10月開工建設。目前,擴建工程完成投資3億元,已完成總工程量60%。按照計畫,今年6月底,新建站坪、航站樓、貨運倉庫及飛行區道口、附屬工程的新建改建工程等部分投入使用;12月末,力爭整體工程通過行業驗收。

2016年,呼倫貝爾機場旅客輸送量突破188萬人次,位列“三北”支線機場第一位。

呼倫貝爾民航機場公司副總經理楊德偉展望:機場擴建工程投入使用後,保障能力可達到年旅客輸送量300萬人次,貨郵輸送量2萬噸,每年飛機起降達到30000架次,機場保障能力和服務水準將得到大幅提升。

趙曉勇雖然在海拉爾工作僅僅一年,但他卻深深愛上了這個地方:“呼倫貝爾雖然冬季寒冷,但夏季的草原風光秀麗。更主要的是,親自參與了機場擴建工程建設,看著新航站樓在自己的手中一天天建成,心裡又多了一份成就感”。(李玉琢)

記者手記

截至2016年底,內蒙古有民用機場24個,其中幹線運輸機場1個,支線運輸機場15個、通勤機場3個、通用機場5個,實現了12個盟市民用運輸機場全覆蓋。

2016年,內蒙古機場集團公司全年共運營航線277條(其中國際航線18條、地區航線4條),較2015年增加了21條;通航點93個,較2015年增加9個。

2016年內蒙古民航建設穩步推進。烏蘭察布機場建成並通航,自治區民用運輸機場實現盟市全覆蓋。呼倫貝爾機場開展平行滑行道改造,通遼機場、錫林浩特機場開展改擴建前期工作。呼和浩特機場航班備降保障工程獲得民航局批復。紮蘭屯機場建成並通航,烏拉特中旗通用機場通航,新巴爾虎右旗機場建設基本完成,阿魯科爾沁旗機場飛行區工程基本完工,鑲黃旗機場完成選址批復,巴林右旗、巴林左旗等機場正在開展選址工作。霍林河機場竣工驗收和飛行校驗完成,正藍旗和東烏旗新建機場開展前期工作。

2017年,力爭開工建設呼和浩特新機場,建成莫力達瓦、滿歸、阿魯科爾沁、陳巴爾虎4個通用機場。赤峰啟動玉龍機場改擴建和林西支線機場新建工程。

初步規劃“十三五”期間投資300億元,重點推進幹線機場、支線機場、通用機場建設,爭取民用機場總數達到59個,實現合理半徑有機場、構建形成“1幹19支4個通用機場群”的目標。

(責編:張雪冬、曾曉強)

海拉爾地處高寒地區,有效施工期短,在機場不停航的情況下施工,更加大了施工難度。專案開工以來,城投集團作為專案建設單位,與城鄉集團強強聯合,嚴格管控專案品質、安全、進度、投資和安全文明施工。

在保證工程品質的前提下,根據總工期要求,城投集團對各階段單位、分部、分項工程進行目標分解,以確保各節點工期的順利完成。

為加快工程進度,城投集團堅持科學管理、周密計畫,與施工單位周密安排施工進度,減少了“窩工”現象。去年11月,新建航站樓供暖工程完工,保障了室內工程冬季施工。現在,有400多名建設者奮戰在建設工地上。

機場擴建工程2015年10月開工建設。目前,擴建工程完成投資3億元,已完成總工程量60%。按照計畫,今年6月底,新建站坪、航站樓、貨運倉庫及飛行區道口、附屬工程的新建改建工程等部分投入使用;12月末,力爭整體工程通過行業驗收。

2016年,呼倫貝爾機場旅客輸送量突破188萬人次,位列“三北”支線機場第一位。

呼倫貝爾民航機場公司副總經理楊德偉展望:機場擴建工程投入使用後,保障能力可達到年旅客輸送量300萬人次,貨郵輸送量2萬噸,每年飛機起降達到30000架次,機場保障能力和服務水準將得到大幅提升。

趙曉勇雖然在海拉爾工作僅僅一年,但他卻深深愛上了這個地方:“呼倫貝爾雖然冬季寒冷,但夏季的草原風光秀麗。更主要的是,親自參與了機場擴建工程建設,看著新航站樓在自己的手中一天天建成,心裡又多了一份成就感”。(李玉琢)

記者手記

截至2016年底,內蒙古有民用機場24個,其中幹線運輸機場1個,支線運輸機場15個、通勤機場3個、通用機場5個,實現了12個盟市民用運輸機場全覆蓋。

2016年,內蒙古機場集團公司全年共運營航線277條(其中國際航線18條、地區航線4條),較2015年增加了21條;通航點93個,較2015年增加9個。

2016年內蒙古民航建設穩步推進。烏蘭察布機場建成並通航,自治區民用運輸機場實現盟市全覆蓋。呼倫貝爾機場開展平行滑行道改造,通遼機場、錫林浩特機場開展改擴建前期工作。呼和浩特機場航班備降保障工程獲得民航局批復。紮蘭屯機場建成並通航,烏拉特中旗通用機場通航,新巴爾虎右旗機場建設基本完成,阿魯科爾沁旗機場飛行區工程基本完工,鑲黃旗機場完成選址批復,巴林右旗、巴林左旗等機場正在開展選址工作。霍林河機場竣工驗收和飛行校驗完成,正藍旗和東烏旗新建機場開展前期工作。

2017年,力爭開工建設呼和浩特新機場,建成莫力達瓦、滿歸、阿魯科爾沁、陳巴爾虎4個通用機場。赤峰啟動玉龍機場改擴建和林西支線機場新建工程。

初步規劃“十三五”期間投資300億元,重點推進幹線機場、支線機場、通用機場建設,爭取民用機場總數達到59個,實現合理半徑有機場、構建形成“1幹19支4個通用機場群”的目標。

(責編:張雪冬、曾曉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