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探尋電影之美高峰論壇 展現銀幕背後的魅力

國際線上消息:2018年4月21日, 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探尋電影之美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 本屆論壇主題聚焦電影“配音之魅”, 旨在瞭解銀幕背後的奧秘。

中國電影博物館黨委書記、副館長、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副主席陳志強, 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副巡視員、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副秘書長、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卞建國, 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出席論壇並致辭。

“探索電影之美高峰論壇”對於挖掘電影作品中的文化內涵、追尋電影美學的藝術品格具有重要意義。 配音藝術家童自榮, 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副院長王勁松, 著名配音演員、配音指導晏積瑄, 著名配音演員、配音導演姜廣濤, 中國臺灣著名配音演員劉小芸, 印度導演阿德瓦·香登以及羅馬亞洲電影節主席、電影配音專家伊塔洛·史賓納利帶領觀眾一起瞭解了銀幕背後的奧秘。

談及“配音之魅”, 童自榮表示, “配音的魅力在於我們待在幕後, 給觀眾的感覺永遠是神秘的, 令人充滿想像的。 觀眾會把配音演員想像成電影中的角色, 而不是配音演員本身。 ”也正是因為這樣, 配音演員往往被觀眾所忽略, 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揣摩、醞釀角色, 以至於給出的配音作品比較粗糙。 童自榮希望可以給配音演員足夠的時間, 去創造出更經典的作品。

那麼, 如何鑒定配音的好壞呢?晏積瑄提出, “並不是好聽的聲音就是好的配音, 把角色塑造好才能說好, 厚實的聲音、沙啞的聲音都是需要的。 ”劉小芸則表示:“沒有配的好不好, 只有適不適合, 表演得好不好。 ”在她心中稱職的配音演員首先要通過配音增加戲劇張力,

強化演員表現力。 此外, 還要對自己的工作負責, 讀懂劇本, 用自然合理的聲音去演繹出來。

近年來, 印度電影在中國取得了不錯的票房和口碑, 談到為什麼中國人會對印度的一些電影產生共鳴, 印度導演阿德瓦·香登表示, “優秀的翻譯和配音演員為中印文化架起了溝通的橋樑, 雖然我們語言不同, 但是他們説明我們更好的瞭解彼此, 減少了文化和語言的障礙。 ”

配音是一種語言藝術, 它作為電影聲音元素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電影作品的貢獻不容小覷。 通過配音, 電影人物形象塑造得更為立體飽滿, 電影氛圍被烘托得更加淋漓盡致。 正如王勁松所說:“好的配音, 可以昇華電影的主題, 讓觀眾感受到電影畫面之外的東西。

”他表示, “一個演員臺詞好的話, 他的戲也一定會好!年輕演員應該將配音作為一個崇高的藝術職業來看待, 不斷提升自己, 向老藝術家們學習, 重視聲音在電影中的重要性, 更好地發展中國電影。 ”

據悉, 本屆論壇除了主題研討, 還舉辦了第九屆少兒電影配音大賽啟動發佈會。 以電影配音的方式弘揚傳統文化, 促進兩岸三地兒童文化交流, 為實現電影強國的“中國夢”打下堅實的基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