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開拓者為時已晚的覺醒;狼的野球打法;雷霆打的什麼玩意;韋德

開拓者VS鵜鶘

雙方對位:

開拓者:

利拉德VS隆多、特納VS霍樂迪、CJ麥科勒姆VS摩爾、阿米奴VS米羅蒂奇、努爾基奇VS大衛斯

鵜鶘:

霍樂迪VS利拉德、摩爾VSCJ麥科勒姆、隆多VS特納、大衛斯VS阿米奴、米羅蒂奇VS努爾基奇

進攻端, 開拓者終於把問題想清楚了, 可已經為時太晚, 沒有機會再去逆轉系列賽了。

進攻端, 開拓者做了很多事:

1.利拉德遭遇夾擊時, CJ或者阿米奴會上前接應, 保證利拉德可以找到除了掩護人之外另一個接球點。 鵜鶘已經徹底把阿米奴當空氣了, 但阿米奴的回應能力很強——從G2開始, 阿米奴已經在狠狠懲罰鵜鶘的防守策略了, 但利拉德和CJ總是無法把球給到他手上。 這場比賽, 阿米奴終於能接到球了, 拿了27分, 甚至有持球挑戰濃眉打成的球。 雖然利拉德那些超遠距離三分還是投不進, 但開拓者全場比賽6次失誤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資料, 這場比賽他們算懲罰了鵜鶘瘋狂的夾擊;

2.CJ麥科勒姆終於用單挑擊敗了對位者。 G2之後我就提出利拉德和CJ應該做一些無掩護的單挑, 他們有這個能力, 只要不去挑戰霍樂迪。 這個任務應該由CJ來做, 一是因為防守CJ的是摩爾, 防守能力要遠弱于霍樂迪, 二是因為CJ靠節奏和運控投中距離的單挑打法, 比沖框更多利拉德更能躲過濃眉的協防。 CJ得了38分, 打到後面鵜鶘不得不對CJ的面框單打包夾——最高防守禮遇, 另外, 如果利拉德不叫擋拆, 米羅蒂奇有時候也會過來夾擊, 把努爾基奇交給濃眉接管, 完全放空阿米奴, 鵜鶘的包夾是非常徹底而瘋狂的。

3.努爾基奇再次嘗試低位背打米羅蒂奇, 終於成功了。 鵜鶘讓米羅蒂奇與濃眉守換防是整個防守策略非常重要的一環,

而米羅蒂奇能頂住努爾基奇是前提, 之前努爾基奇沒能打成米羅蒂奇造成了鵜鶘整套防守策略得以延續。 開拓者在G4終於再次嘗試這個對位懲罰效果, 竟然非常有效, 努爾基奇打成數次, 而且能看出兩人對抗差距非常大, 努爾基奇在G2沒能多嘗試幾次, 非常可惜, 如果開拓者能早發現這個對位是可以打的, 那麼鵜鶘的夾擊方案就要被迫做出調整。

4.他們打成了更多的無球掩護戰術。 利拉德也嘗試了無球掩護或者手遞手後再接球——然並卵, 還是被夾擊, 但CJ本來就有繞掩護接球投籃的能力, 他在常規賽也會打, G4打的更多了。

但是, 一切都太晚了, 開拓者的進攻回來了, 得了123分, 但鵜鶘已經打瘋了, 開拓者的防守被徹底擊潰,

對位的問題被無限放大, G4一戰, 他們在常規賽引以為豪的護框在鵜鶘面前形同虛設, 甚至努爾基奇在籃下也無濟於事——濃眉太強大了, 霍樂迪這場就像哈登一樣無法阻擋。

開拓者陣容的原罪和鵜鶘獨有的陣容配置摧毀了開拓者。 過去我們提到開拓者, 總會說一個非常明顯又無法解決的問題——後場雙槍都矮, 防守不行, 這一直是限制開拓者上限的問題, 只是這個賽季他們成為了聯盟防守強隊, 人們好想忘記了這個問題。 面對大部分對手, 開拓者可能都不會為這個問題煩惱, 他們可以讓3號位接管後場超級持球人, 但那些後場雙強點的球隊開拓者必然要面臨尷尬, 當然, 他們有護框中鋒擦屁股, 能解決不少問題。

但是, 鵜鶘的配置讓開拓者尷尬。 系列賽打完, 有這些事實:

雙槍都對不上霍樂迪, 誰對誰被爆;

特納最後也對不上了, 開拓者G4打到後面只能讓阿米奴對霍樂迪;

努爾基奇對不上米羅蒂奇——後者飄在外線投三分, 他追不出去, 斯托茨守了幾分鐘4/5換防就被打停了;

努爾基奇實際上也對不上濃眉哥, 但聯盟裡好像沒幾個人能對上濃眉;

這麼一看, 開拓者首發陣容對位真是難做, 可做的變化幾乎沒有, 而且非常容易防守輪轉或者轉換時把雙槍之一暴露給對手, 雙槍防霍樂迪的效率真是慘不忍睹。 鵜鶘的首發陣容有隆多這樣一個可以利用的無球弱環, 按說讓阿米奴對隆多兼顧協防可以解決不少問題, 但開拓者做不到, 因為他們的3號位特納或者哈克萊斯要去對霍樂迪,這樣就沒有人能對米羅蒂奇了,說白了,開拓者首發的防守資源太少了,1、2號位都不能安排太重的任務,3號位如果是特納防守還一般,5號位往下防的能力還沒有,只有4號位是防守全能戰士。

對,這輪系列賽,給我感覺就是,開拓者需要三個阿米奴才夠用。

我知道球迷們不喜歡給失敗者找藉口,是的,輸了就是輸了,我也不替利拉德開脫,他要為系列賽失利負不小的責任,但開拓者的問題也不是利拉德自己造成的。開拓者雙槍被夾擊是常事,雙槍也練就了各種神奇的強攻武器,比如超遠三分,頂著夾擊走邊路後撤步跳投,也具備不叫掩護的對位單打能力,但利拉德自己也說了,鵜鶘這次的夾擊不同,利拉德也應該想不到這次不管是對位者,還是換防到面前的濃眉(其實未必,利拉德自己有點慫了),他都打不了。也許常規賽大家給的夾擊強度不夠,也許常規賽輸掉一些比賽可以歸罪為鋒線給不出回應,也許是連續兩個賽季季後賽遇到不夾擊外線持球人的勇士讓他們沒意識到季後賽會有這個問題,開拓者沒有真正徹底著手解決破夾擊的決心,在遇到如此強度的夾擊挑戰後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才徹底清醒——新賽季,希望他們重新上路,知恥而後勇,捲土重來吧,利拉德是個不服輸的傢伙,不會被這樣的失敗打倒。

最後,說一下努爾基奇。G4之前,我對努爾基奇的表現非常生氣,但G4一戰還是決定原諒他了,在籃下無法兼顧濃眉與霍樂迪本來就是很正常的情況,不管是霍樂迪還是隆多,他們殺入內線只要逼迫努爾基奇面向持球人,那麼他就絕對防不了身後濃眉的順下或者空切了——濃眉太強了,什麼球都能按進去——問題不只是努爾基奇的,開拓者不該那麼容易的放持球人進來,努爾基奇身後也需要有人幫忙協防,但阿米奴被米羅蒂奇牽制,防隆多的不管是CJ還是利拉德都太矮了,協防沒意義。努爾基奇需要加強自己的終結技巧和低位技術,在處理4打3的選擇上還要更加睿智一些,他還很年輕,有成長的空間,但要怎麼續約真是個頭疼的問題,開拓者毒藥合同已經有幾個了(特納這輪系列賽真是持球無球防守全都讓人失望),這筆合同也存在風險。

G4努克犯滿畢業後落寞而沮喪的眼神令人難忘

不要再說我開拓者寫的多,鵜鶘寫的少了,我只是為開拓者這個賽季感到惋惜,所以多寫點,這輪系列賽有關鵜鶘的內容會專開一篇文章來寫,敬請期待。

火箭VS森林狼

雙方對位:

火箭:

哈登VS蒂格、阿裡紮VS巴特勒、保羅VS維金斯、塔克VS吉布森、卡佩拉VS唐斯

森林狼:

蒂格VS保羅、巴特勒VS哈登、維金斯VS阿裡紮、吉布森VS塔克、唐斯VS卡佩拉

小狼們終於贏了,用他們習慣的方式——不做戰術配合,就是持球無限懟,加上三分手感暴擊,戰勝了進攻又出問題的火箭。

G1我就說火箭安排的對位是有問題,後場三個對位都不一定能對上——用橫移最差的哈登對速度最快的蒂格,用對抗最差的阿裡紮對對抗最好的巴特勒,用最矮的保羅對最高的維金斯,剛好用逆向田忌賽馬完美的讓自己陷入被動。

保羅與維金斯這個對位,在G1已經被懲罰幾次,這場維金斯開場更主動要球了。而且火箭有點給保羅防守自由人的意思,保羅放維金斯放的夠狠的,維金斯這場比賽三分給回應非常強力,有點睡曼巴覺醒的意思,三分6中4,得了20分。

森林狼在進攻端沒什麼套路,但這樣可能是他們最好的進攻選擇——常規賽也是如此,就是一個人打,四個人看,幫忙搶搶籃板,靠著失誤少,前板多,還能造殺傷,竟然就打出了聯盟第4的進攻。前瞻裡我們預期森林狼是可以打動火箭的,他們的問題只是防不住火箭,而且是徹底防不住那種,所以G1G2進攻打崩才讓人覺得生氣,畢竟G1火箭是真的給機會了,森林狼這麼好的機會抓不住,本以為系列賽就這樣被掃了,沒想到火箭G3還給機會,這次森林狼沒亂想了,乖乖的按自己習慣的方式進攻,效果很好。

森林狼的陣容,總是能把4~5個持球進攻高手放在場上,以現代籃球觀來說,我們當然覺得不合理,有持球手,有3D射手,有內線終結點,這種搭配資源才能更充分利用。但森林狼現在去說這些沒用了,季後賽只能用手裡有的牌按習慣套路打了。按說森林狼這個陣容有一個好處,就是錯位容易找,因為每個人都能持球攻,可能每個回合都會形成自然錯位,對他們的要求就是,每個回合判斷一下哪個對位有優勢就給哪個點打,如果沒有錯位,製造錯位也比較容易,因為火箭是無限換防,你覺得誰好打,就找誰。

但森林狼不喜歡做這個選擇。他們大概是這樣:

吉布森只打錯位——因為能力所限;

唐斯對位錯位都打,但出現錯位不一定能要到球,他今天終於硬氣了一把,森林狼今天三分准,火箭後面也有點不敢夾他了;

巴特勒會做選擇, 他今天有意找了哈登、格林;

維金斯做選擇少,但他面框和背身都會,而且火箭對位元的都比他矮,基本算天然錯位;

克6,哢哢就是幹,今天負角度跳投都進,簡直無情;

羅斯,他面前通常是格林,不用找錯位就能打。羅斯在森林狼有不少定點突破和空切很精彩;

蒂格,不做選擇的典型,作為核心後衛也不幫大家做選擇,蒂格做的選擇就是擋拆找卡佩拉——然而好難打。但蒂格今天好牛逼,好強勢,把保羅、戈登、塔克、安德森、阿裡紮揍了遍,還一對一能防下保羅,今天有點小爆保羅的意思——今天是個二線後衛全面逆襲一線大咖的日子,霍樂迪(這賽季其實是聯盟前十的控衛,應該算一線了)、蒂格、盧比奧贏了利拉德、保羅、威少。

森林狼就一招,持球單打突破殺籃下,把火箭突的防線全面收縮,森林狼突分到外線全是機會,又任憑誰投都進,用最原始的籃球把火箭贏了。

對,森林狼今天的進攻,就像野球場組五個人一樣,一人打,四人喊666,只不過今天每個人都666...

森林狼的防守也是拼了,防守第一原則就是——不給哈登錯位,堅決不給。任憑哈登掩護找人,巴特勒就是不換防,不惜大延誤漏給火箭其他球員空位三分,也不給哈登錯位單打,甚至讓哈登借掩護投三分都可以——森林狼意識到一個問題,哈登在找到節奏後的持球三分準星,可能比短暫的漏給哈登一個空位出手機會還要可怕。

也許是鵜鶘的瘋狂啟發了森林狼,森林狼底角幾乎都不要了,吉布森經常就站在唐斯身邊幫忙協防——森林狼防守第二原則是,不給卡佩拉空接,被底角投死也不給。畢竟哈登不一定能傳到底角,也有傳球失誤的可能,森林狼這個防守策略還是有效果,卡佩拉得了7分,火箭真心給機會,三分球“只”進了15個——其實跟火箭平均水準差不多,但卡佩拉的分數沒了。

火箭有問題麼?

有,退防從來都有問題,但火箭把節奏降了之後,這個問題變小了,但不代表沒有問題,森林狼向來是被打轉換的,今天成了轉換打high的一邊。

另外,無限換防容易被外線單打手和低位大中鋒制裁,勇士用這個防守策略已經證明了這個弊端,火箭不過是剛好對上了一個兩樣兼備的對手,森林狼在常規賽打火箭進攻效率就很高,只不過森林狼防守也被火箭完全克制,導致了完全打不過,但火箭自己進攻出問題,防守問題也就跟著浮出水面。

巴莫特缺席的問題也被顯現了,輪轉階段防守品質下降,格林和安德森都被森林狼追著打,這兩人今天進攻端都有貢獻,但正負值很難看。

另外,火箭在開場時弱側還有無球掩護的跑動,越到後面越看不到了——大家都站那等吃餅,有點太依賴MVP了,今天MVP“只”得了29分,就贏不了球了。

火箭眾將需要把狀態調到季後賽模式了,可別像某隊那樣,把所有勝利的希望寄託在一個人身上,再強的球員也不會每個夜晚都拯救你們的。

雷霆VS爵士

雙方對位:

雷霆:

威少VS盧比奧、布魯爾VS米切爾、喬治VS英格爾斯、安東尼VS費沃斯、亞當斯VS戈貝爾

爵士:

米切爾VS威少、盧比奧V布魯爾、英格爾斯VS喬治、費沃斯VS安東尼、戈貝爾VS亞當斯

開場還是盧比奧對威少,雷霆發現盧比奧被威少低位元單吃的情況解決不了,於是讓米切爾去對威少——完全能對上,兩個人身材、對抗、速度正是對手,威少突破跟米切爾撞個滿懷,兩個人摔倒在地——我很少看到威少跟同體型的球員相撞後那麼狼狽,米切爾的身體素質可見一斑。

雷霆記吃不記打,跟G2犯了相同的錯誤。

G2提到,雷霆防擋拆喜歡中鋒延誤持球人,收弱側協防籃下,把底角放空。爵士已經吃定了這招,盧比奧壞死了,G3延續了擋拆走邊路的套路,把雷霆球員往強側拽,然後找弱側的英格爾斯或者米切爾——雷霆到現在還沒看出來麼?這是個普通球迷都能發現的陰謀,除了甜瓜有一次抄截了傳球,每次都被盧比奧得逞,簡直輸的活該。

G2和G3各種這樣的球,雷霆所有人都在強側,但盧比奧心系對側底角

這種球弱側不收被空切,收了漏底角,兩難選擇,

但錯誤是亞當斯不該讓費沃斯搶到自己前面,他應該不出來

雷霆到最後做出了調整,終於意識到這個問題,但為時已晚——我發現亞當斯在遇到對面持球人發揮牛逼時,很容易懵逼,上次被哈登打的協防不是,不協防也不是,今天又發生了。盧比奧突破,亞當斯身後有戈貝爾,他怕盧比奧傳戈貝爾打身後,於是乾脆不去護框,就伸手干擾一下。

盧比奧今天除了套路雷霆,中距離神准,各種漂移中投命中,但雷霆不至於完全不會防——威少要少吃點掩護,或者繞掩護都可以,不要被盧比奧那麼容易就突進來,亞當斯不要延誤的太凶,弱側防守球員要時刻關注盧比奧的長傳,至於盧比奧中距離准就只能認了,總不能讓盧比奧不斷給隊友做球,或者上空籃吧。

另外,亞當斯連續兩場陷入犯規麻煩也是夠可以了。沒有亞當斯,雷霆全隊體型對不上戈貝爾和費沃斯,攻防都很難受。籃板球再次敗北,有亞當斯長時間上不了的原因,但安東尼卡不過費沃斯是真的,雷霆面對雙塔球隊無法兼顧護框和籃板也是個問題。

進攻端,雷霆的選擇太差了。沒有亞當斯的時候,威少打擋拆少了最好的夥伴,格蘭特的體型太小,面對爵士內線放不進去,威少與派特森擋拆不傳給外拆空位的派特森,非要挑戰戈貝爾,威少今天在籃下完全沒機會,喬治也有一些強頂著戈貝爾的攻框,太魯莽了。盧比奧對位威少時,威少尚可以低位打一打,米切爾對威少就打不了了。威少和費爾頓一堆中距離投的也不准,也不給系列賽到目前為止,單打費沃斯效果很好的安東尼機會,讓喬治跑跑無球掩護,擋拆持球投一下也行啊——喬治准了一陣,算是續了命,但喬治恐怕要很准才能帶的動今天的雷霆。

哎,今天的雷霆真是打的太差勁了,懶得說了,威少越打越亂,打的什麼玩意。

騎士1-2落後,雷霆1-2落後,火箭狀態也一般,勇士第二輪要打總冠軍球隊鶘人,看樣子今年夏天虎撲要一舉上市了。

76人VS熱火

雙方對位:

76人:

考文頓VS德拉季奇、雷迪克VS泰勒-詹森、西蒙斯VS理查森、薩里奇VS詹姆斯-詹森、恩比德VS懷特塞德

熱火:

理查森VS西蒙斯、泰勒-詹森VS雷迪克、德拉季奇VS考文頓、詹姆斯-詹森VS薩里奇、懷特塞德VS恩比德

對位沒有變化。一場看的肉疼的比賽:

節奏快的令人窒息,節奏資料達到了110.2,不斷的出現攻防轉換;

不斷的出現失誤,熱火的防守令人窒息,不斷的上搶,各種從手裡掏掉的硬搶斷,雖然自己有19次失誤,但讓76人付出了26個失誤;

76人無球掩護各種高難度三分——打鐵太多,但76人造了大量罰球,大帝自己就造了13個,最後靠比對手多10個罰球贏得了比賽。但這場比賽發揮更好的其實是熱火,只是他們罰球丟了12個,76人靠天賦生硬的贏了比賽。

技戰術不談了,這場我看的不夠細,不敢談太深。大帝這場正面打白邊又吃虧了,大帝如果手感不好,打白邊還是不要硬來。76人使用大帝在進攻端最好的效果是——讓熱火不得不擺白邊,然後用無球掩護去針對白邊,而不是大帝硬懟。

最後說一下真正想說的——韋德。

很久沒看比賽能看到熱淚盈眶了,韋德在季後賽第二次站出來拯救他的球隊——實際上,他G3打的也不錯,只是跳投沒那麼准——這次差一點,但今天給我的感動和震撼更加強烈,不只是因為這次韋德在第四節連續CARRY的時間點更關鍵,而是這場快節奏的、火藥味十足的、充斥著各種生硬對抗和強投三分的比賽,韋德的存在顯得那樣特別和另類,他的節奏跟所有人都不同,他的搶斷和慢悠悠的扣籃讓人出戲,仿佛不是這場比賽的一份子——可他卻在統治著比賽。

我說季後賽我不願寫情懷,可韋德不一樣,他從來都不一樣,誰都知道他三分球不夠准,籃子沒那麼好,可是每次我看他打關鍵球,他的投籃都讓人信任——這次我沒去查資料,也許就是巧合,我看的比賽就是這樣,我不知道他怎麼做到的,反正,他就是跟別人不一樣,那種超然的籃球智慧——看穿一切,是的,就是這個詞,韋德已看穿一切,只是有些事情身體做不到了,但意識已經到了。

今天的比賽可以這樣寫題目:

隆多16助攻帶領球隊4-0橫掃對手,邁過首輪

羅斯巴特勒合砍45分,錫伯杜防守策略見成效

韋德末節12分難救主,熱火系列賽1-3落後

金童砍三雙滅三巨頭,他的未來不可限量

看到這樣的標題,感覺自己年輕了好多啊!

因為他們的3號位特納或者哈克萊斯要去對霍樂迪,這樣就沒有人能對米羅蒂奇了,說白了,開拓者首發的防守資源太少了,1、2號位都不能安排太重的任務,3號位如果是特納防守還一般,5號位往下防的能力還沒有,只有4號位是防守全能戰士。

對,這輪系列賽,給我感覺就是,開拓者需要三個阿米奴才夠用。

我知道球迷們不喜歡給失敗者找藉口,是的,輸了就是輸了,我也不替利拉德開脫,他要為系列賽失利負不小的責任,但開拓者的問題也不是利拉德自己造成的。開拓者雙槍被夾擊是常事,雙槍也練就了各種神奇的強攻武器,比如超遠三分,頂著夾擊走邊路後撤步跳投,也具備不叫掩護的對位單打能力,但利拉德自己也說了,鵜鶘這次的夾擊不同,利拉德也應該想不到這次不管是對位者,還是換防到面前的濃眉(其實未必,利拉德自己有點慫了),他都打不了。也許常規賽大家給的夾擊強度不夠,也許常規賽輸掉一些比賽可以歸罪為鋒線給不出回應,也許是連續兩個賽季季後賽遇到不夾擊外線持球人的勇士讓他們沒意識到季後賽會有這個問題,開拓者沒有真正徹底著手解決破夾擊的決心,在遇到如此強度的夾擊挑戰後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才徹底清醒——新賽季,希望他們重新上路,知恥而後勇,捲土重來吧,利拉德是個不服輸的傢伙,不會被這樣的失敗打倒。

最後,說一下努爾基奇。G4之前,我對努爾基奇的表現非常生氣,但G4一戰還是決定原諒他了,在籃下無法兼顧濃眉與霍樂迪本來就是很正常的情況,不管是霍樂迪還是隆多,他們殺入內線只要逼迫努爾基奇面向持球人,那麼他就絕對防不了身後濃眉的順下或者空切了——濃眉太強了,什麼球都能按進去——問題不只是努爾基奇的,開拓者不該那麼容易的放持球人進來,努爾基奇身後也需要有人幫忙協防,但阿米奴被米羅蒂奇牽制,防隆多的不管是CJ還是利拉德都太矮了,協防沒意義。努爾基奇需要加強自己的終結技巧和低位技術,在處理4打3的選擇上還要更加睿智一些,他還很年輕,有成長的空間,但要怎麼續約真是個頭疼的問題,開拓者毒藥合同已經有幾個了(特納這輪系列賽真是持球無球防守全都讓人失望),這筆合同也存在風險。

G4努克犯滿畢業後落寞而沮喪的眼神令人難忘

不要再說我開拓者寫的多,鵜鶘寫的少了,我只是為開拓者這個賽季感到惋惜,所以多寫點,這輪系列賽有關鵜鶘的內容會專開一篇文章來寫,敬請期待。

火箭VS森林狼

雙方對位:

火箭:

哈登VS蒂格、阿裡紮VS巴特勒、保羅VS維金斯、塔克VS吉布森、卡佩拉VS唐斯

森林狼:

蒂格VS保羅、巴特勒VS哈登、維金斯VS阿裡紮、吉布森VS塔克、唐斯VS卡佩拉

小狼們終於贏了,用他們習慣的方式——不做戰術配合,就是持球無限懟,加上三分手感暴擊,戰勝了進攻又出問題的火箭。

G1我就說火箭安排的對位是有問題,後場三個對位都不一定能對上——用橫移最差的哈登對速度最快的蒂格,用對抗最差的阿裡紮對對抗最好的巴特勒,用最矮的保羅對最高的維金斯,剛好用逆向田忌賽馬完美的讓自己陷入被動。

保羅與維金斯這個對位,在G1已經被懲罰幾次,這場維金斯開場更主動要球了。而且火箭有點給保羅防守自由人的意思,保羅放維金斯放的夠狠的,維金斯這場比賽三分給回應非常強力,有點睡曼巴覺醒的意思,三分6中4,得了20分。

森林狼在進攻端沒什麼套路,但這樣可能是他們最好的進攻選擇——常規賽也是如此,就是一個人打,四個人看,幫忙搶搶籃板,靠著失誤少,前板多,還能造殺傷,竟然就打出了聯盟第4的進攻。前瞻裡我們預期森林狼是可以打動火箭的,他們的問題只是防不住火箭,而且是徹底防不住那種,所以G1G2進攻打崩才讓人覺得生氣,畢竟G1火箭是真的給機會了,森林狼這麼好的機會抓不住,本以為系列賽就這樣被掃了,沒想到火箭G3還給機會,這次森林狼沒亂想了,乖乖的按自己習慣的方式進攻,效果很好。

森林狼的陣容,總是能把4~5個持球進攻高手放在場上,以現代籃球觀來說,我們當然覺得不合理,有持球手,有3D射手,有內線終結點,這種搭配資源才能更充分利用。但森林狼現在去說這些沒用了,季後賽只能用手裡有的牌按習慣套路打了。按說森林狼這個陣容有一個好處,就是錯位容易找,因為每個人都能持球攻,可能每個回合都會形成自然錯位,對他們的要求就是,每個回合判斷一下哪個對位有優勢就給哪個點打,如果沒有錯位,製造錯位也比較容易,因為火箭是無限換防,你覺得誰好打,就找誰。

但森林狼不喜歡做這個選擇。他們大概是這樣:

吉布森只打錯位——因為能力所限;

唐斯對位錯位都打,但出現錯位不一定能要到球,他今天終於硬氣了一把,森林狼今天三分准,火箭後面也有點不敢夾他了;

巴特勒會做選擇, 他今天有意找了哈登、格林;

維金斯做選擇少,但他面框和背身都會,而且火箭對位元的都比他矮,基本算天然錯位;

克6,哢哢就是幹,今天負角度跳投都進,簡直無情;

羅斯,他面前通常是格林,不用找錯位就能打。羅斯在森林狼有不少定點突破和空切很精彩;

蒂格,不做選擇的典型,作為核心後衛也不幫大家做選擇,蒂格做的選擇就是擋拆找卡佩拉——然而好難打。但蒂格今天好牛逼,好強勢,把保羅、戈登、塔克、安德森、阿裡紮揍了遍,還一對一能防下保羅,今天有點小爆保羅的意思——今天是個二線後衛全面逆襲一線大咖的日子,霍樂迪(這賽季其實是聯盟前十的控衛,應該算一線了)、蒂格、盧比奧贏了利拉德、保羅、威少。

森林狼就一招,持球單打突破殺籃下,把火箭突的防線全面收縮,森林狼突分到外線全是機會,又任憑誰投都進,用最原始的籃球把火箭贏了。

對,森林狼今天的進攻,就像野球場組五個人一樣,一人打,四人喊666,只不過今天每個人都666...

森林狼的防守也是拼了,防守第一原則就是——不給哈登錯位,堅決不給。任憑哈登掩護找人,巴特勒就是不換防,不惜大延誤漏給火箭其他球員空位三分,也不給哈登錯位單打,甚至讓哈登借掩護投三分都可以——森林狼意識到一個問題,哈登在找到節奏後的持球三分準星,可能比短暫的漏給哈登一個空位出手機會還要可怕。

也許是鵜鶘的瘋狂啟發了森林狼,森林狼底角幾乎都不要了,吉布森經常就站在唐斯身邊幫忙協防——森林狼防守第二原則是,不給卡佩拉空接,被底角投死也不給。畢竟哈登不一定能傳到底角,也有傳球失誤的可能,森林狼這個防守策略還是有效果,卡佩拉得了7分,火箭真心給機會,三分球“只”進了15個——其實跟火箭平均水準差不多,但卡佩拉的分數沒了。

火箭有問題麼?

有,退防從來都有問題,但火箭把節奏降了之後,這個問題變小了,但不代表沒有問題,森林狼向來是被打轉換的,今天成了轉換打high的一邊。

另外,無限換防容易被外線單打手和低位大中鋒制裁,勇士用這個防守策略已經證明了這個弊端,火箭不過是剛好對上了一個兩樣兼備的對手,森林狼在常規賽打火箭進攻效率就很高,只不過森林狼防守也被火箭完全克制,導致了完全打不過,但火箭自己進攻出問題,防守問題也就跟著浮出水面。

巴莫特缺席的問題也被顯現了,輪轉階段防守品質下降,格林和安德森都被森林狼追著打,這兩人今天進攻端都有貢獻,但正負值很難看。

另外,火箭在開場時弱側還有無球掩護的跑動,越到後面越看不到了——大家都站那等吃餅,有點太依賴MVP了,今天MVP“只”得了29分,就贏不了球了。

火箭眾將需要把狀態調到季後賽模式了,可別像某隊那樣,把所有勝利的希望寄託在一個人身上,再強的球員也不會每個夜晚都拯救你們的。

雷霆VS爵士

雙方對位:

雷霆:

威少VS盧比奧、布魯爾VS米切爾、喬治VS英格爾斯、安東尼VS費沃斯、亞當斯VS戈貝爾

爵士:

米切爾VS威少、盧比奧V布魯爾、英格爾斯VS喬治、費沃斯VS安東尼、戈貝爾VS亞當斯

開場還是盧比奧對威少,雷霆發現盧比奧被威少低位元單吃的情況解決不了,於是讓米切爾去對威少——完全能對上,兩個人身材、對抗、速度正是對手,威少突破跟米切爾撞個滿懷,兩個人摔倒在地——我很少看到威少跟同體型的球員相撞後那麼狼狽,米切爾的身體素質可見一斑。

雷霆記吃不記打,跟G2犯了相同的錯誤。

G2提到,雷霆防擋拆喜歡中鋒延誤持球人,收弱側協防籃下,把底角放空。爵士已經吃定了這招,盧比奧壞死了,G3延續了擋拆走邊路的套路,把雷霆球員往強側拽,然後找弱側的英格爾斯或者米切爾——雷霆到現在還沒看出來麼?這是個普通球迷都能發現的陰謀,除了甜瓜有一次抄截了傳球,每次都被盧比奧得逞,簡直輸的活該。

G2和G3各種這樣的球,雷霆所有人都在強側,但盧比奧心系對側底角

這種球弱側不收被空切,收了漏底角,兩難選擇,

但錯誤是亞當斯不該讓費沃斯搶到自己前面,他應該不出來

雷霆到最後做出了調整,終於意識到這個問題,但為時已晚——我發現亞當斯在遇到對面持球人發揮牛逼時,很容易懵逼,上次被哈登打的協防不是,不協防也不是,今天又發生了。盧比奧突破,亞當斯身後有戈貝爾,他怕盧比奧傳戈貝爾打身後,於是乾脆不去護框,就伸手干擾一下。

盧比奧今天除了套路雷霆,中距離神准,各種漂移中投命中,但雷霆不至於完全不會防——威少要少吃點掩護,或者繞掩護都可以,不要被盧比奧那麼容易就突進來,亞當斯不要延誤的太凶,弱側防守球員要時刻關注盧比奧的長傳,至於盧比奧中距離准就只能認了,總不能讓盧比奧不斷給隊友做球,或者上空籃吧。

另外,亞當斯連續兩場陷入犯規麻煩也是夠可以了。沒有亞當斯,雷霆全隊體型對不上戈貝爾和費沃斯,攻防都很難受。籃板球再次敗北,有亞當斯長時間上不了的原因,但安東尼卡不過費沃斯是真的,雷霆面對雙塔球隊無法兼顧護框和籃板也是個問題。

進攻端,雷霆的選擇太差了。沒有亞當斯的時候,威少打擋拆少了最好的夥伴,格蘭特的體型太小,面對爵士內線放不進去,威少與派特森擋拆不傳給外拆空位的派特森,非要挑戰戈貝爾,威少今天在籃下完全沒機會,喬治也有一些強頂著戈貝爾的攻框,太魯莽了。盧比奧對位威少時,威少尚可以低位打一打,米切爾對威少就打不了了。威少和費爾頓一堆中距離投的也不准,也不給系列賽到目前為止,單打費沃斯效果很好的安東尼機會,讓喬治跑跑無球掩護,擋拆持球投一下也行啊——喬治准了一陣,算是續了命,但喬治恐怕要很准才能帶的動今天的雷霆。

哎,今天的雷霆真是打的太差勁了,懶得說了,威少越打越亂,打的什麼玩意。

騎士1-2落後,雷霆1-2落後,火箭狀態也一般,勇士第二輪要打總冠軍球隊鶘人,看樣子今年夏天虎撲要一舉上市了。

76人VS熱火

雙方對位:

76人:

考文頓VS德拉季奇、雷迪克VS泰勒-詹森、西蒙斯VS理查森、薩里奇VS詹姆斯-詹森、恩比德VS懷特塞德

熱火:

理查森VS西蒙斯、泰勒-詹森VS雷迪克、德拉季奇VS考文頓、詹姆斯-詹森VS薩里奇、懷特塞德VS恩比德

對位沒有變化。一場看的肉疼的比賽:

節奏快的令人窒息,節奏資料達到了110.2,不斷的出現攻防轉換;

不斷的出現失誤,熱火的防守令人窒息,不斷的上搶,各種從手裡掏掉的硬搶斷,雖然自己有19次失誤,但讓76人付出了26個失誤;

76人無球掩護各種高難度三分——打鐵太多,但76人造了大量罰球,大帝自己就造了13個,最後靠比對手多10個罰球贏得了比賽。但這場比賽發揮更好的其實是熱火,只是他們罰球丟了12個,76人靠天賦生硬的贏了比賽。

技戰術不談了,這場我看的不夠細,不敢談太深。大帝這場正面打白邊又吃虧了,大帝如果手感不好,打白邊還是不要硬來。76人使用大帝在進攻端最好的效果是——讓熱火不得不擺白邊,然後用無球掩護去針對白邊,而不是大帝硬懟。

最後說一下真正想說的——韋德。

很久沒看比賽能看到熱淚盈眶了,韋德在季後賽第二次站出來拯救他的球隊——實際上,他G3打的也不錯,只是跳投沒那麼准——這次差一點,但今天給我的感動和震撼更加強烈,不只是因為這次韋德在第四節連續CARRY的時間點更關鍵,而是這場快節奏的、火藥味十足的、充斥著各種生硬對抗和強投三分的比賽,韋德的存在顯得那樣特別和另類,他的節奏跟所有人都不同,他的搶斷和慢悠悠的扣籃讓人出戲,仿佛不是這場比賽的一份子——可他卻在統治著比賽。

我說季後賽我不願寫情懷,可韋德不一樣,他從來都不一樣,誰都知道他三分球不夠准,籃子沒那麼好,可是每次我看他打關鍵球,他的投籃都讓人信任——這次我沒去查資料,也許就是巧合,我看的比賽就是這樣,我不知道他怎麼做到的,反正,他就是跟別人不一樣,那種超然的籃球智慧——看穿一切,是的,就是這個詞,韋德已看穿一切,只是有些事情身體做不到了,但意識已經到了。

今天的比賽可以這樣寫題目:

隆多16助攻帶領球隊4-0橫掃對手,邁過首輪

羅斯巴特勒合砍45分,錫伯杜防守策略見成效

韋德末節12分難救主,熱火系列賽1-3落後

金童砍三雙滅三巨頭,他的未來不可限量

看到這樣的標題,感覺自己年輕了好多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