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權威解讀→我省2018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政策,你關心的問題都在這!

20日, 省教育廳印發《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黑教規〔2018〕2號, 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明確了我省2018年中小學招生政策。 就政策規定及相關問題, 省教育廳作出如下解讀。

1

《通知》出臺的背景是什麼?

2

做好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各地要重點加強哪幾方面統籌?

一是統籌落實管理主體責任。 《通知》要求各地切實從實際出發, 依法依規制訂具體工作方案, 明確工作目標, 完善相關政策, 細化具體措施。 特別在壓實工作責任方面, 《通知》明確規定:將民辦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納入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管理, 嚴格規範招生計畫和招生方式管理, 引導其合理確定招生範圍, 並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 高等學校附屬中小學以及省屬、市屬中小學校招生入學要納入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門招生入學工作統一管理。

二是統籌做好學校佈局規劃。 《通知》要求各地積極適應新型城鎮化、全面二孩政策和實現教育現代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需要,

按照統籌規劃、以縣為主、科學合理、方便就學的總要求, 統籌考慮城鄉人口流動、學齡人口變化, 以及當地農村地理環境及交通狀況、教育條件保障能力、學生家庭經濟負擔等因素, 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成長規律, 處理好提高教育品質和方便學生就近上學的關係, 合理規劃佈局中小學校, 採取加快新建和改擴建校園校舍等辦法, 保障足夠學位供給。

三是統籌學校管理模式改革。 要通過學區制管理、集團化辦學、學校聯盟、名校辦分校、委託管理、九年一貫制學校等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普通高中優質特色發展, 努力從根本上解決“擇校熱”問題。

通過開展城鄉對口幫扶、加強鄉村校長教師培訓、利用資訊技術共用優質資源、將優質高中招生分配指標向薄弱初中和鄉村初中傾斜等方式, 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 補齊鄉村教育短板。

3

圍繞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有哪些新提法、新要求?在目標導向方面, 《通知》要求各地按照確保公平和就近入學原則, 為每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科學劃定服務片區範圍, 積極穩妥推進免試就近入學政策全覆蓋。

在機制構建方面, 要求各地積極推動形成更加公平完善的就近入學規則, 重點強調:實行小升初對口直升的, 要按照強弱結合原則合理配對初中和小學學校。 實行學區制管理的地方, 要合理劃分學區範圍,

將熱點小學、初中分散至每個學區, 確保各學區之間優質教育資源大致均衡。

4

在保障特殊群體入學方面提出了那些舉措?針對進城務工隨遷子女, 要求各地建立和完善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義務教育隨遷子女入學政策, 切實簡化入學流程和證明要求, 合理確定入學條件, 確保符合條件的應入盡入, 不得隨意提高入學門檻, 並進一步落實和完善升學考試等相關政策措施。

針對適齡殘疾兒童少年, 主要是推進融合教育, 重點強調依法保障能夠接受普通教育的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就近就便隨班就讀。 同時, 落實和完善烈士子女、符合條件的現役軍人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犧牲傷殘員警子女及其他各類優撫對象的教育優待政策。

5

破解義務教育“大班額”問題有哪些剛性要求?

6

我省在規範完善普通高中考試招生方面將採取哪些舉措?

首先, 加強招生管理。 合理確定普通高中招生總體規模和每所普通高中具體招生計畫並嚴格執行。 進一步明確公辦普通高中學校招生範圍、招生時間, 嚴格控制跨地市、縣區招生的學校數量。嚴格規範普通高中學校自主招生辦法和程式,自主招生一般安排在中考後進行。自主招生物件應為招生區域內初中學校在籍在讀應屆畢業生,招生計畫不超過本校當年招生計畫總數的5%。同時,完善優質普通高中招生名額合理分配到區域內初中的辦法,嚴格控制存在大班額學校的招生計畫。

其次,推進中考改革。積極探索將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作為普通高中學校招生錄取的重要依據或參考。尚未全面取消體育、藝術等加分項目的地方,要從2018年初中起始年級開始執行。提高中考命題品質,依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確定初中學業水準考試內容,提高命題品質,減少單純記憶、機械訓練性質的內容,增強與學生生活、社會實際的聯繫,注重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加強考試管理。完善考務管理規章制度和保密措施,認真做好試卷命題、運送、保管和閱卷等環節工作,確保試題試卷安全、閱卷評分客觀公正。細化考務人員的職責,加強對考務人員的警示教育和業務培訓。加強考場巡視巡查,嚴肅考風考紀,維護正常的考場秩序。

7

如何進一步規範民辦學校招生行為?

規範民辦學校招生行為,主要涉及兩個學段。在普通高中階段,《通知》主要強調各地要根據核定的招生計畫和確立的招生範圍加強監管,堅決制止違規跨區域爭搶生源、“掐尖”招生行為。

在義務教育階段,核心是通過“一紅線、兩機制、兩辦法”,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個別民辦中小學校提前組織招生、變相“掐尖”選生源等嚴重擾亂正常的招生和教育教學秩序等問題。

“一條紅線”,即民辦義務教育學校不得採用統一筆試或者,任何變相形式的知識性考試方式選拔生源。

“兩個機制”,一是實施民辦學校面試(面測)內容(包括面測方式、面測題目)備案制度,凡是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招收學生的,由教育行政部門依照有關規定給予核減下一年度招生計畫、停止當年招生直至吊銷辦學許可證的處罰。二是實行民辦學校招生公開承諾制度,即在招生前所有民辦學校須通過學校網站等向社會承諾:不以任何競賽、考試證書、榮譽證書或學習等級等作為招生入學依據或參考;不與任何社會培訓機構合作,提前選拔、特殊培養學生;面測內容不包含任何知識性內容。

“兩個辦法”,一是從2018年秋季學期開始,對於報名人數超過招生人數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在現有工作基礎上,引導學校採取電腦隨機派位元方式招生,隨機派位元比例由各市(地)教育行政部門確定,並逐年提高。

二是結合全面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有關要求,堅決查處擾亂我省中小學招生工作秩序的違規違紀行為。從2018年開始,各地須在電視、網站、報紙等媒體開設專欄,對違規機構及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通報一起,並點名道姓公開曝光,持續保持高壓態勢,不留死角、不留尾巴。

8

教育部和我省通知中強調的“十項嚴禁”紀律的內容是什麼?

⑩嚴禁出現人籍分離、空掛學籍、學籍造假等現象,不得為違規跨區域招收的學生和違規轉學學生辦理學籍轉接。對於造成不良影響或嚴重後果的學校,視情節輕重給予約談、通報批評、追究相關人員責任等處罰。

9

在加強招生入學宣傳和保證和諧穩定方面有哪些要求?

要有序推進。出臺重大改革舉措前,要廣泛徵求群眾意見,加強風險評估,切實做好新聞宣傳引導。要完善應急預案,健全應急機制,及時發現並妥善處置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確保招生入學工作平穩有序。

要主動公開。《通知》要求各地要進一步健全科學、明晰、便捷的義務教育招生入學秩序,主動向社會公開招生入學諮詢方式、監督舉報平臺、信訪接待地址,暢通舉報管道。要在招生入學關鍵環節和關鍵節點,就關鍵政策、群眾關心的疑難點做好宣傳釋疑工作,取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要及時傳達。《通知》要求各市(地)教育行政部門要立即將此通知傳達到區縣教育局和所有中小學校(含民辦),並於4月30日前將本市(地)義務教育、高中招生工作指導意見(或方案)和公、民辦學校同步招生工作方案(或計畫)報省教育廳備案。

嚴格控制跨地市、縣區招生的學校數量。嚴格規範普通高中學校自主招生辦法和程式,自主招生一般安排在中考後進行。自主招生物件應為招生區域內初中學校在籍在讀應屆畢業生,招生計畫不超過本校當年招生計畫總數的5%。同時,完善優質普通高中招生名額合理分配到區域內初中的辦法,嚴格控制存在大班額學校的招生計畫。

其次,推進中考改革。積極探索將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作為普通高中學校招生錄取的重要依據或參考。尚未全面取消體育、藝術等加分項目的地方,要從2018年初中起始年級開始執行。提高中考命題品質,依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確定初中學業水準考試內容,提高命題品質,減少單純記憶、機械訓練性質的內容,增強與學生生活、社會實際的聯繫,注重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加強考試管理。完善考務管理規章制度和保密措施,認真做好試卷命題、運送、保管和閱卷等環節工作,確保試題試卷安全、閱卷評分客觀公正。細化考務人員的職責,加強對考務人員的警示教育和業務培訓。加強考場巡視巡查,嚴肅考風考紀,維護正常的考場秩序。

7

如何進一步規範民辦學校招生行為?

規範民辦學校招生行為,主要涉及兩個學段。在普通高中階段,《通知》主要強調各地要根據核定的招生計畫和確立的招生範圍加強監管,堅決制止違規跨區域爭搶生源、“掐尖”招生行為。

在義務教育階段,核心是通過“一紅線、兩機制、兩辦法”,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個別民辦中小學校提前組織招生、變相“掐尖”選生源等嚴重擾亂正常的招生和教育教學秩序等問題。

“一條紅線”,即民辦義務教育學校不得採用統一筆試或者,任何變相形式的知識性考試方式選拔生源。

“兩個機制”,一是實施民辦學校面試(面測)內容(包括面測方式、面測題目)備案制度,凡是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招收學生的,由教育行政部門依照有關規定給予核減下一年度招生計畫、停止當年招生直至吊銷辦學許可證的處罰。二是實行民辦學校招生公開承諾制度,即在招生前所有民辦學校須通過學校網站等向社會承諾:不以任何競賽、考試證書、榮譽證書或學習等級等作為招生入學依據或參考;不與任何社會培訓機構合作,提前選拔、特殊培養學生;面測內容不包含任何知識性內容。

“兩個辦法”,一是從2018年秋季學期開始,對於報名人數超過招生人數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在現有工作基礎上,引導學校採取電腦隨機派位元方式招生,隨機派位元比例由各市(地)教育行政部門確定,並逐年提高。

二是結合全面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有關要求,堅決查處擾亂我省中小學招生工作秩序的違規違紀行為。從2018年開始,各地須在電視、網站、報紙等媒體開設專欄,對違規機構及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通報一起,並點名道姓公開曝光,持續保持高壓態勢,不留死角、不留尾巴。

8

教育部和我省通知中強調的“十項嚴禁”紀律的內容是什麼?

⑩嚴禁出現人籍分離、空掛學籍、學籍造假等現象,不得為違規跨區域招收的學生和違規轉學學生辦理學籍轉接。對於造成不良影響或嚴重後果的學校,視情節輕重給予約談、通報批評、追究相關人員責任等處罰。

9

在加強招生入學宣傳和保證和諧穩定方面有哪些要求?

要有序推進。出臺重大改革舉措前,要廣泛徵求群眾意見,加強風險評估,切實做好新聞宣傳引導。要完善應急預案,健全應急機制,及時發現並妥善處置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確保招生入學工作平穩有序。

要主動公開。《通知》要求各地要進一步健全科學、明晰、便捷的義務教育招生入學秩序,主動向社會公開招生入學諮詢方式、監督舉報平臺、信訪接待地址,暢通舉報管道。要在招生入學關鍵環節和關鍵節點,就關鍵政策、群眾關心的疑難點做好宣傳釋疑工作,取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要及時傳達。《通知》要求各市(地)教育行政部門要立即將此通知傳達到區縣教育局和所有中小學校(含民辦),並於4月30日前將本市(地)義務教育、高中招生工作指導意見(或方案)和公、民辦學校同步招生工作方案(或計畫)報省教育廳備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