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成為下一個紮克伯格?秘訣都藏在家庭教育裡!

網上有一副廣為流傳的圖片, 被人調侃說:“最牛逼的人生莫過於有一個馬雲這樣的爸爸和紮克伯格這樣的男朋友。 ”

馬雲的故事,

我們已經耳熟能詳。 紮克伯格的故事, 真正熟悉的人就不多了。 但毫無疑問的是, 女孩子們都喜歡把紮克伯格當作自己的白馬王子, 男孩們都想成為紮克伯格這樣的人生贏家。 如何成為下一個紮克伯格?答案是從娃娃抓起!不信?看過紮克童年時的家庭教育你就信了。

在瞭解紮克的家庭教育前, 我覺得有必要先重新認識下紮克伯格到底有多牛。

中學時程式設計出全球最早的社交網路, 比AOL的第一款聊天軟體還要早一年, 並且順便開發了一款音樂軟體。 喜歡古典文學, 所以專門拿了這門課的證書。 在朋友眼裡, 紮克“背誦奧德賽和伊利亞特史詩段落, 跟玩一樣···”但如果你認為紮克是文弱書生那就大錯特錯了, 他同時還是學校擊劍隊的隊長。

即使在哈佛, 紮克也同時學習IT和心理學兩個幾乎沒有關聯的專業。 20歲用一個星期創造出facebook, 26歲當選為《時代》週刊年度人物, 28歲為慈善事業捐贈了價值4.988億美元的facebook股票。 29歲為教育事業捐出1億美元現金, 創下美國青年人慈善捐款紀錄。 2016年, 紮克聯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開發“突破攝星”計畫。 2017年春節, 紮克在facebook曬出自己和妻子包餃子的照片, 並豪言網友找不出哪個是自己包的。

形容紮克伯格時, 很多網友都直言這是“開了掛一般的人生”。 小編說過, 紮克伯格的秘訣都在他的家庭教育之中, 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紮克出生于美國紐約州白原市, 是猶太裔美國人。 全世界都知道猶太人會養孩子, 紮克的父母也不例外。 除了紮克, 紮克的父母還養育了3個女兒。 這兄妹四人, 不僅紮克是大牛, 3個女兒也毫不遜色。

紮克的姐姐蘭迪, 曾經是紮克公司Facebook的產品經理發言人, 自己創業的公司也名列“美國前50數碼玩家榜”。 妹妹唐娜是名校普林斯頓大學博士生, 小妹艾瑞爾也是網路交互領域的資深產品經理。

小編曾經很納悶, 莫非紮克出生在世家貴族, 是深藏不露的富家公子, 所以他們家的娃娃才像是開了掛一般?懷著爆棚的好奇心, 小編認真扒了紮克的家族, 結果大出意料之外, 紮克的家族史非常簡單——紮克的爺爺還是一個普通的郵遞員, 奶奶則是家庭主婦;紮克的老爸是牙醫, 媽媽是精神科醫生;到了紮克兄妹四個, 人生就都開了掛。

SO, 好奇不僅沒有減少, 反而更多了。 因為我開始意識到, 紮克的出身如此普通, 但取得的成就卻如此耀眼, 那麼其中一定有著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也許, 我們在參考之後, 也能培養出下一個紮克伯格(且容小編小小地YY一下)。 重新梳理之後, 小編我果然發現了其中的秘訣所在。 想知道?請繼續閱讀。

上世紀, 電視機還不普及。 即使有錢人, 也不一定捨得花錢買電視。 即使買了之後, 也會當作寶貝疙瘩一樣珍藏起來。 然而, 紮克的爺爺在全鎮第一個買了電視機。 買來之後就讓兒子(紮克的老爸)看。 紮克的老爸也不是個安分的傢伙, 看著看著就把電視給拆了!用紮克老爸的話說就是:“我想搞清楚它是怎麼畫畫的!”

如此不安分的紮老爸,最喜歡的學科就是數學和自然科學,但在那個年代還沒有“程式猿”這種生物,所以紮老爸在紮老爹(紮克爺爺)的指導下去了紐約大學口腔學院。打動紮老爸的是,紮爺爺對他說的一句話:“兒子,咱得先定一個小目標,然後再幹其他事兒。”這個小目標就是,紮老爸得脫貧致富,奔小康。

帶著這個使命,紮老爸和紮老媽在一所灰色小房子裡結婚了。婚後,紮老爸和紮老媽開了個診所,辦公地點就在他們的小房子裡。

紮老爸得意地說他們是有意這樣做的,因為這種環境非常有利於融入孩子的成長環境。一開始,紮老爸也和其他猶太人一樣,期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為受人尊敬的律師,但後來他發現這種思維不太對,於是給自己定下了養娃的幾條基本原則:

一、發現和支持孩子的長處,絕不粗暴干涉;

二、用事實和道理教孩子懂規矩,拒絕體罰;

三、為孩子創造積極學習的良好環境。

在這三個基本原則的指導下,紮老爸和紮老媽致力於觀察紮克兄妹四個真正喜歡的東西,鼓勵他們做富有激情的事情。當紮克兄妹們變身“熊孩子”開始闖禍時,紮老爸和紮老媽立刻制止他們的行為,並且耐心跟他們“擺事實,講道理”。為了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紮老爸更是不遺餘力。不僅診所在全美最早用數碼拍片(比普通拍片輻射小),也是全美最早的電腦用戶——當年IBM一台電腦需要1萬美刀,而且只能用來列印發票!去購買的人會被認為是“腦子被驢踢了”。

在被問及為何會積極使用數碼產品時,紮老爸回答說是受到了父親(紮克爺爺)的影響。紮克爺爺當年買的那台電視機,幫助紮老爸擁有了出色的眼光,所以他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過上小康生活。而他相信,現在的高科技產品能最大限度的説明孩子打開眼界,哪怕這些產品剛上市時還十分簡陋。

“重要的是眼光”,紮老爸最喜歡這樣對娃娃們念叨。在紮老爸看來,他和紮老媽在家庭教育中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在培養孩子們的眼光。

為了培養孩子的眼光,紮老爸沒少陪他們瞎胡鬧。比如紮克曾經在看完《星球大戰》後居然想拍電影,紮老爸真的為他買了一台手持攝像機,並且幫助他拍了一部片子。

為了培養孩子的眼光,紮老爸把當時還是奢侈品的電腦配置給四個孩子,當作日常用品。因此,紮克十歲就開始學習程式設計——這時候,多數中國人還不知道電腦是什麼。在紮克對程式設計入迷後,就對學校教育沒興趣了。紮老爸不僅沒逼他做作業,還給他請了個家教專門教程式設計——在很多父母看來也是一件瞎胡鬧的事情。

很快,紮克就證明紮老爸並不是陪著自己瞎胡鬧,而他確實具備了不同凡響的眼光。在家教老師沒有東西可以教給他之後,紮克決定自己程式設計,而他的想法是“把家裡所有的電腦連起來”。程式開發出來後,紮克的家人都很喜歡,經常坐在自己房間用電腦給彼此發消息聊天。當時所有人都不知道,紮克開發的這個程式是“最早的社交網路”,比AOL公司的第一個聊天軟體還要早一年——紮克此時還是一名中學生。讀中學的時候,紮克還順便開發了一個音樂軟體,因為他是泰勒·斯威夫特和嘎嘎姐的粉絲。隨後的故事,你們都知道了。

那麼,你找到隱藏在紮克伯格家庭教育中的秘訣了嗎?

youwineducation

看著看著就把電視給拆了!用紮克老爸的話說就是:“我想搞清楚它是怎麼畫畫的!”

如此不安分的紮老爸,最喜歡的學科就是數學和自然科學,但在那個年代還沒有“程式猿”這種生物,所以紮老爸在紮老爹(紮克爺爺)的指導下去了紐約大學口腔學院。打動紮老爸的是,紮爺爺對他說的一句話:“兒子,咱得先定一個小目標,然後再幹其他事兒。”這個小目標就是,紮老爸得脫貧致富,奔小康。

帶著這個使命,紮老爸和紮老媽在一所灰色小房子裡結婚了。婚後,紮老爸和紮老媽開了個診所,辦公地點就在他們的小房子裡。

紮老爸得意地說他們是有意這樣做的,因為這種環境非常有利於融入孩子的成長環境。一開始,紮老爸也和其他猶太人一樣,期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為受人尊敬的律師,但後來他發現這種思維不太對,於是給自己定下了養娃的幾條基本原則:

一、發現和支持孩子的長處,絕不粗暴干涉;

二、用事實和道理教孩子懂規矩,拒絕體罰;

三、為孩子創造積極學習的良好環境。

在這三個基本原則的指導下,紮老爸和紮老媽致力於觀察紮克兄妹四個真正喜歡的東西,鼓勵他們做富有激情的事情。當紮克兄妹們變身“熊孩子”開始闖禍時,紮老爸和紮老媽立刻制止他們的行為,並且耐心跟他們“擺事實,講道理”。為了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紮老爸更是不遺餘力。不僅診所在全美最早用數碼拍片(比普通拍片輻射小),也是全美最早的電腦用戶——當年IBM一台電腦需要1萬美刀,而且只能用來列印發票!去購買的人會被認為是“腦子被驢踢了”。

在被問及為何會積極使用數碼產品時,紮老爸回答說是受到了父親(紮克爺爺)的影響。紮克爺爺當年買的那台電視機,幫助紮老爸擁有了出色的眼光,所以他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過上小康生活。而他相信,現在的高科技產品能最大限度的説明孩子打開眼界,哪怕這些產品剛上市時還十分簡陋。

“重要的是眼光”,紮老爸最喜歡這樣對娃娃們念叨。在紮老爸看來,他和紮老媽在家庭教育中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在培養孩子們的眼光。

為了培養孩子的眼光,紮老爸沒少陪他們瞎胡鬧。比如紮克曾經在看完《星球大戰》後居然想拍電影,紮老爸真的為他買了一台手持攝像機,並且幫助他拍了一部片子。

為了培養孩子的眼光,紮老爸把當時還是奢侈品的電腦配置給四個孩子,當作日常用品。因此,紮克十歲就開始學習程式設計——這時候,多數中國人還不知道電腦是什麼。在紮克對程式設計入迷後,就對學校教育沒興趣了。紮老爸不僅沒逼他做作業,還給他請了個家教專門教程式設計——在很多父母看來也是一件瞎胡鬧的事情。

很快,紮克就證明紮老爸並不是陪著自己瞎胡鬧,而他確實具備了不同凡響的眼光。在家教老師沒有東西可以教給他之後,紮克決定自己程式設計,而他的想法是“把家裡所有的電腦連起來”。程式開發出來後,紮克的家人都很喜歡,經常坐在自己房間用電腦給彼此發消息聊天。當時所有人都不知道,紮克開發的這個程式是“最早的社交網路”,比AOL公司的第一個聊天軟體還要早一年——紮克此時還是一名中學生。讀中學的時候,紮克還順便開發了一個音樂軟體,因為他是泰勒·斯威夫特和嘎嘎姐的粉絲。隨後的故事,你們都知道了。

那麼,你找到隱藏在紮克伯格家庭教育中的秘訣了嗎?

youwineducation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