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禪城明年底前公車全部純電動化

珠江時報訊4月20日, 佛山市, 並通過一批人事任免。 據悉, 禪城將在2018年年底前淘汰全部柴油公車, 2019年年底前將公車全部更換為純電動化。

禪城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馬志強主持會議。

》環境保護

年底前淘汰全部柴油公交

會議聽取和審議區政府關於2017年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審議2017年度備案審查工作情況報告;聽取和審議區政府關於實施《職業病防治法》情況的報告。

環境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和熱點。 禪城區環境保護局局長蒙海濤介紹, 雖然總體而言, 近年來禪城區環境品質持續改善, 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 但污染防控形勢依然嚴峻, 2017年大氣環境品質出現了反彈變差的情況, 環保工作還任重道遠。

其中, 大氣環境方面, 與考核基準年(2013年)相比, 禪城區PM2.5和PM10濃度分別下降28.1%和35.3%, 下降(改善)幅度居五區之首, 高品質完成國家“氣十條”的考核;水環境方面,

近年來總體持續向好, 42條主幹內河湧水質達標比例逐年提升, 廣佛跨界區域內的主要河流九江基湧、郊邊湧、南北大湧、佛山湧、吉利湧水質良好, 同比2016年水質有所改善;總量減排方面, 2017年禪城區上報化學需氧量減排量173.39噸、氨氮減排量48.462噸、二氧化硫減排量29.175噸, 氮氧化物減排量52.321噸, 預計完成市下達的減排任務。

對此, 蒙海濤提出, 下一步, 禪城區環保工作繼續以提升環境品質為核心目標, 將重點抓好機動車燃料清潔化的改造, 加快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站和充電樁, 2018年年底前淘汰全部柴油公車, 2019年年底前將公車全部更換為純電動化。

在水環境治理方面, 將深度排查全區污水收集系統, 查清污水管網分佈情況,

2018年底前要精准制定污水管網現狀及建設規劃圖, 實行汙水處理廠和配套納汙管網“一張圖”管理、生活污水集中式和分散式處理全覆蓋“一張圖”管理。 並實行“一河一策”, 加快推進三批共42條重點河湧整治, 要確保到2020年全面消除黑臭水體。 今年要繼續推動黑臭水體鄱陽環村湧整治, 實現長治久清。 鞏固第一、二批22條內河湧整治工程效果, 實施第三批20條河湧整治專案, 實施截汙、活化、生態修復、清淤、岸線整理綠化等工程措施, 確保重點內河湧水質持續改善。

深入開展村級工業園區環境專項整治也是今年環保工作的重點。 蒙海濤說, 今年要建立村級工業園區環境准入清單和負面清單, 實施分類指導、疏堵結合, 嚴格限制高污染、粗放式、低效益企業的入駐。

要將村級工業園區企業納入“雙隨機”日常監管中, 各監管部門要加大執法力度, 堅決清理取締觸犯安全紅線、不符合產業政策、治理無望的“散亂汙”企業, 對能夠提升改造的企業要強化引導和服務。

針對當前污染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的情況, 區人大常委會城建環資工委主任朱文鋒建議, 要加快產業升級換代, 優化產業結構, 加強共管共防共治的執行力, 形成高壓治理常態化, 並樹立新的環保觀, 完善和提升環境保護和治理方式。

》職業病防治

無重大職業危害事故發生

在職業病危害基本現狀方面, 禪城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局長侯樂平介紹, 目前, 禪城區存在職業病因素的規模以上企業和重點監管企業3466家,

職業病危害嚴重的主要行業有衛浴潔具、陶瓷建材、化工、木質傢俱等行業, 主要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有雜訊、粉塵、有毒有害化學物質、重金屬等。 接觸有毒有害因素勞動者約7萬人, 其中接觸雜訊約3萬人、粉塵約2萬人, 其它有害因素約2萬人。 據統計, 禪城區歷年確診的職業病病例為322例。 近三年(2015年至2017年)沒有發生重大職業危害事故, 共報告職業病人90例, 同比2012年至2014年職業病發病(100例)人數下降10%。

侯樂平介紹, 近年來, 禪城區大力整治陶瓷製造等粉塵危害嚴重的行業, 職業病發病率中塵肺病發病率連年降低;而職業性雜訊聾發病率有升高的趨勢, 是第一高發的職業病種, 占近三年職業病發病率的50%。 其次是塵肺病, 占47%。

為減少職工職業病的發生,區人大常委會委員伍啟樂建議,要加強對企業負責人及職工的職業病防治知識培訓,積極推進作業場所健康教育,切實提高職工的職業病防治意識和法制意識。

占47%。

為減少職工職業病的發生,區人大常委會委員伍啟樂建議,要加強對企業負責人及職工的職業病防治知識培訓,積極推進作業場所健康教育,切實提高職工的職業病防治意識和法制意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