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瀋陽:我家空氣最新鮮

瀋陽晚報2018-04-23 08:36

多想每一天醒來, 你在, 愛情在, 藍天在, 陽光在。

核心提示:你擁有的最大財富是什麼?有人說, 人生就是100分, 財富、權力都是0, 只有健康是1, 沒有了1, 你的人生就什麼都失去了。

近年來, 全國多個城市PM2.5爆表, 霧霾天氣引發嚴重呼吸道疾病, 嚴重影響著人們的健康。 每天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 已成為現代人的奢侈品。 一組來自4月4日瀋陽市各區的空氣品質資料表明, 瀋陽市的PM2.5為59,

細化到各區, 渾南東路為59, 文化路為62, 太原街為54, 沈遼西路為68, 空氣品質均為良。 而當日, 沈北新區的PM2.5為31。 全市只有沈北新區的空氣品質為優。

藍天、白雲、綠樹、紅花。 每天推開窗, 就有清新的空氣相伴, 這樣的幸福, 你不嚮往嗎?

沈北優質空氣治好了愛人的氣管炎

在沈河區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的馮潔是一位運動達人, 跑步、爬山、徒步都非常喜歡。 去年春天, 馮潔出乎所有人意料地在沈北新區買了一套三室一廳的二手精裝房, 而且迅速搬了過去。 面對同學朋友的不解, 馮潔說, 她就是看中了沈北新區的環境和良好的空氣。 馮潔的愛人患有慢性氣管炎, 只要空氣品質稍差, 就會胸悶、咳嗽。 而熱愛戶外運動的自己, 也常常不堪忍受空氣品質差之苦。

經過幾番比較、考察, 馮潔發現, 瀋陽市空氣品質最好的地方在沈北新區。

“事實證明, 在沈北的這個房子買對了。 住了差不多一年, 我愛人的氣管炎幾乎沒犯, 我每天沿著蒲河跑步, 看著周遭的美景, 心情特別棒。 ”馮潔說。 以前她還體會不到空氣品質好有多重要, 現在看著家人身體健健康康, 覺得幸福感爆棚。

在沈北新區人傑水岸生活了7年的退休教師尹文良精神矍爍、紅光滿面, 看起來不到60歲, 而實際他已經72歲了。 尹文良逢人便說, 他在沈北居住算是撿到大便宜了。 “我以前身體不好, 有嚴重的高血壓, 降壓藥吃了二十多年, 一天都不敢停。 自從搬到人傑水岸居住後, 這裡的環境太好了, 空氣也新鮮, 我每天堅持游泳、快走,

現在早已告別高血壓, 藥也徹底不吃了。 ”

尹文良說, 活到他這個年紀, 更懂得健康的重要。 “家裡千金, 不如有個好身體。 ”

沈北優良空氣引發購房者討論

2013年10月23日, 沈北新區八十三中學大氣自動監測點位資料顯示沈北新區優良天數為223天。 這與當年沈城多數地區仍被不良空氣困擾相比, 顯得格外耀眼。 這組資料也引發了購房者的討論, 在沈北新區安家, 或許是遠離霧霾天氣不錯的選擇。

沈北新區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 是都市人所嚮往的。 生態蒲河、遼河濕地、萬畝花海、幽幽青山……山水相依, 碧波環繞, 讓居住在沈北的人們, 有種依山傍水的濃濃幸福感。 碧桂園太陽城、明華香峪蘭溪、亞泰城等知名房企紛紛落地。 有品質的建築與沈北的美融為一體,

每天在家, 就能呼吸到市中心無法比擬的清鮮空氣。

“有些市內的朋友, 選在週末或假期, 開著車到沈北來一場醉氧之旅, 可我們卻在家門口隨時就能享受到。 ”馮潔說, 在她看來, 每天睜開眼睛, 就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 是最簡單的幸福。

來自沈北新區環保局的最新資料表明, 2016年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249天, 2017年達到256天。 沈北的空氣品質越來越好。

污染類企業被沈北新區拒之門外

3月28日, 在一汽普雷特公司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產業基地落戶沈北的簽約儀式上, 沈北新區區長劉樹敏表示, 沈北新區歡迎新能源企業入駐沈北, 但對於那些有可能污染生態環境的化工類企業, 不管投多少錢, 沈北新區都不歡迎。

劉樹敏區長的一番話,是幾代沈北人對沈北新區生態環境高度重視的一個縮影。

沈北新區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三同時”制度,堅決做到達不到環保要求的專案不入區、不符合產業方向的專案不入區、不符合規劃的專案不入區,鼓勵低污染、高科技、高產出專案入區。

建立區、街道兩級環境監管網格化責任體系。在抓經濟必須抓環保理念的基礎上,延伸環境管理觸角,組建了輝山、虎石台、財落等12個環境監察所,將環境監管力量下沉到各街道,實現城鄉環境監管全覆蓋。

“藍天碧水工程”打造美好沈北

好的環境、好的空氣並非一朝一夕就能輕易實現的。它見證著沈北新區各個部門的努力。建成15個大型集中供熱熱源,拆除了200餘台20噸以下燃煤鍋爐。實施能源結構調整,大力推廣天然氣、石油液化氣、沼氣、秸稈燃氣等清潔能源,推進煤改清潔能源100餘台。

投入5億多元,建成新城子、蒲河北(一期、二期)、虎石台(南、北)、道義(一期、二期)5座日處理能力總計19.5萬噸的城鎮汙水處理廠和9個鄉鎮汙水處理設施,並開展了動力汙水處理設施的社會協力廠商運營。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0%以上。

關閉耀華玻璃等50家重污染企業,搬遷20餘家不符合規劃的企業,對30餘家重點企業實施清潔生產改造。目前,高消耗、高污染企業已經全部退出新區,工業污染源實現達標排放。

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 張曉甯 李慶海 攝影 王勇

沈北新區都不歡迎。

劉樹敏區長的一番話,是幾代沈北人對沈北新區生態環境高度重視的一個縮影。

沈北新區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三同時”制度,堅決做到達不到環保要求的專案不入區、不符合產業方向的專案不入區、不符合規劃的專案不入區,鼓勵低污染、高科技、高產出專案入區。

建立區、街道兩級環境監管網格化責任體系。在抓經濟必須抓環保理念的基礎上,延伸環境管理觸角,組建了輝山、虎石台、財落等12個環境監察所,將環境監管力量下沉到各街道,實現城鄉環境監管全覆蓋。

“藍天碧水工程”打造美好沈北

好的環境、好的空氣並非一朝一夕就能輕易實現的。它見證著沈北新區各個部門的努力。建成15個大型集中供熱熱源,拆除了200餘台20噸以下燃煤鍋爐。實施能源結構調整,大力推廣天然氣、石油液化氣、沼氣、秸稈燃氣等清潔能源,推進煤改清潔能源100餘台。

投入5億多元,建成新城子、蒲河北(一期、二期)、虎石台(南、北)、道義(一期、二期)5座日處理能力總計19.5萬噸的城鎮汙水處理廠和9個鄉鎮汙水處理設施,並開展了動力汙水處理設施的社會協力廠商運營。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0%以上。

關閉耀華玻璃等50家重污染企業,搬遷20餘家不符合規劃的企業,對30餘家重點企業實施清潔生產改造。目前,高消耗、高污染企業已經全部退出新區,工業污染源實現達標排放。

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 張曉甯 李慶海 攝影 王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