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級建造師專案管理之第五章考點梳理2

26、預警體系實現的功能:預警分析、預控對策、預警分析和預控對策的關係。

27、預警信號的表示方法:1級預警用紅色表示、2級預警用橙色、3級用黃色、4級用藍色。

28、預警體系的運行:監測、識別、診斷、評價。 考順序。

29、安全控制的目標包括:減少消除人的不安全行為的目標、減少消除設備材料的不安全狀態的目標、改善生產環境和保護自然環境的目標。

30、施工安全技術措施的一般要求:技術措施必須在工程開工前制定、技術措施要有全面性、針對性、技術措施要全面具體、必須包括應急預案、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31、安全生產檢查監督的主要類型:全面安全檢查、經常性安全檢查、季節性安全檢查、專業專職安全人員檢查、節假日檢查、要害部門重點安全檢查。

32、個人的不安全因素:心理上、生理上、能力上的不安全因素。 人的不安全行為:操作失誤、個人防護等、物體存放不當、使用不安全設備。 。 。 。 。 等等。

33、物的不安全狀態:防護裝置缺陷、設備設施缺陷、個人防護用品缺陷、場地環境缺陷。

34、安全事故隱患治理原則:冗余安全度治理原則(圍護後再設置警示紅燈等措施)、單項隱患綜合治理原則(要教育培訓啊 監控啊 防護啊綜合)等。

35、工作活動分類—危險源識別—風險評價。

36、應急預案體系的構成: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現場處置方案。

37、以上三類方案的編制對象:綜合應急預算編制物件是企業,

專項應急預算物件是具體的事故類型, 現場處置方案物件是具體的裝置場所工作或崗位。

38、應急預案應當報同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安全生產管理部門備案。

39、每年至少一次綜合應急預防或專項應急預案演練, 每半年至少一次現場處置方案演練。

40、安全生產事故類型按照事故後果嚴重程度分類:輕傷事故(每個人員1個工作日到105個工作日)、重傷事故(每個人員105個工作日以上的失能傷害)、重大傷亡事故(1-2人死亡)、特大傷亡事故(死亡3人及以上)。

41、事故調查組 60天內提交事故調查報告, 30天內做出批復。 事故調查報告的內容:上面有提過。

42、文明施工的內容:良好的作業環境、衛生環境、工作秩序。

43、施工現場圍擋高度市區主要道路或景觀路段不低於2.5米, 其他不低於1.8米。

44、五牌一圖:工程概況牌、管理人員名單及電話牌、消防保衛牌、安全生產牌、文明施工牌、施工現場總平面圖。

45、施工現場100人以上的食堂要設置隔油池。 雜訊污染限值白天70, 晚上55Db。 46、晚上10點到早上6點算夜間施工時間。

47、固體廢物的處理方法:回收利用、減量化處理、焚燒、穩定固化、填埋。

48、施工現場宿舍淨高不低於2.4米, 通道大於0.9米, 每間宿舍居住人員不超過16人。 食堂的防老鼠擋板高度0.2米。 灶台要貼瓷磚高度不小於1.5米, 糧食距離牆和地面大於0.2米。

49、施工現場發生法定傳染病、急性職業病中毒等, 2個小時內要向上級報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