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承德避暑山莊——自有山川開北極,天然風景勝西湖

避暑山莊始建於1703年, 歷經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耗時89年建成。 避暑山莊以樸素淡雅的山村野趣為格調, 取自然山水之本色, 吸收江南塞北之風光,

成為中國現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

避暑山莊分宮殿區、湖泊區、平原區、山巒區四大部分, 整個山莊東南多水, 西北多山, 是中國自然地貌的縮影, 是中國園林史上一個輝煌的里程碑, 是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傑作, 是中國古典園林之最高範例。

宮殿區

宮殿區位于湖泊南岸, 地形平坦, 是皇帝處理朝政、舉行慶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 占地10萬平方米, 由正宮、松鶴齋、萬壑松風和東宮四組建築組成。

正宮是宮殿區的主體建築, 占地一萬平方米。 包括9進院落, 採用了漢族宮殿傳統 的中軸對稱格局,

與北京故宮一樣, 也分為"前朝”"後寢”兩部分。 正宮的主殿稱為“澹 泊敬誠”, 初建於康熙五十年(1711 ), 原為松木結構, 至乾隆十九年(1754 )改建時, 完全替換為珍貴的楠木, 故俗稱"楠木殿”。 澹泊敬誠殿採用的是金絲楠木, 除梁頭上略 有綠色彩畫外, 全然不施彩飾, 粗看起來像是樸實的北方普通人家。 但細看起來, 楠木 紋理猶如金絲, 木香清馨, 實為大雅。 澹泊敬誠殿的後面, 還有屬於前朝部分的四知書 屋和19間照房

後寢正中是皇帝的寢宮煙波致爽殿, 康熙曾說這裡"四圍秀嶺, 十裡澄湖, 致有爽 氣”, 此殿因而得名。 煙波致爽殿面闊7間, 外部裝飾同樣樸實淡雅。 殿內正中設有寶座, 陳設有金、銀、銅、鐘錶、玉器、琺瑯、書畫、傢俱等各種古玩1000多件,

富麗堂皇。

寢宮後是兩層的雲山勝地樓, 面闊5間, 不設樓梯, 而以假山為磴道。 因其踞崗背湖, 居高臨下, 是眺望山莊和遠處山巒景色的絕佳之處。

正宮東面是供皇太后居住的一組8進院落, 名為“松鶴齋”, 建於乾隆十四年(1749)。 松鶴齋的東面是東宮遺址。 東宮的主體建築原有門殿7間、正殿11間,

以及清音閣、 福壽閣、勤政殿、卷阿勝境殿等。 1945年, 東宮失火, 原建築全毀, 現僅存基址。

松鶴齋後面的建築群叫"萬壑松風”, 格局十分獨特。 主殿萬壑松風坐南朝北, 面闊 5間, 經殿前的假山石蹬可通向湖邊。 正殿左右和南部交錯佈置著門殿、靜佳室、鑒始齋、

蓬莨鹹映、頤和書屋等小型建築,由短牆和半封閉回廊相連,空間層次十分豐富。在參天古松的掩映下,這裡形成一個靜謐的小環境,是皇帝批閱奏章、誦讀古書的佳境。避暑山莊宮殿區建築風格獨特,沒有紫禁城宮殿的華麗,建築基座與民宅相似,青磚素瓦,裝飾古樸淡雅,不施彩繪,顯得格外清爽、恬靜。

湖泊區

避暑山莊由清代康、乾兩皇帝對景點取名共有七十二景(康熙36景,乾隆36景),其中一半景點在湖泊區,因此山莊的勝趣在湖水。若站在山莊西山嶽區的制高點,登高俯瞰避暑山莊湖泊時,可清晰見到,其景點由碧水和綠島構成,島靠湖增色,湖靠島添姿。整個湖泊顯得錯落有致。島與島相通,渾然一體。

整個湖區是避暑山莊的主要旅遊景區,湖區占地約62公頃,占全園面積11%。湖區內有九湖十島一說。整個湖區波光粼粼,洲島橋堤,亭榭樓閣,花草樹木溶為一體,步移景異。居然在塞北草原上呈現一派江南水鄉景色,如;在湖泊區中見到仿浙江嘉興的“煙雨樓”,還能見到仿江蘇鎮江的金山寺以及仿蘇州滄浪亭、獅子林等園林景色。這樣的大挪移,也只有在皇家園林中才能現出皇家的氣概。同時也佩服古人的對園林的設計理念及能工巧匠的高超手藝。

平原區

平原區位於山莊北部,占地60.7萬平方米。平原區分佈著草原和林地。草原以試馬埭為主體,是皇帝舉行賽馬活動的場地。林地稱萬樹園,是山莊內重要的政治活動中心之一。乾隆經常在此召見少數民族的王公貴族,宗教首領和外國使節。

蒙古包 Monggolian Yurts

乾隆十九年(1754年)為接見漠西蒙古杜爾伯特首領“三策淩”而建,最大的為皇帝禦幄。禦幄兩側有眾多的小蒙古包,是當年接見蒙古王公、宴請賓客的地方。

永佑寺塔 Temple of Everlasting Blessing

在避暑山莊平原區北部,有一座挺秀高大的古塔,坐落於熱河泉北岸萬木蔥蘢的原野當中,就是避暑山莊標誌性建築之一的永佑寺舍利塔,又名“六合塔”。

這座古塔始建於乾隆十九年(1754年),完工於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塔身高21丈6寸,約70余米,九層八面簷,整座塔由塔基、塔廓、塔身、寶頂組成,塔身用北京運來的方磚並用鐵料加固,磨磚對縫,採用古建收分法,層層遞進內收,砌成九層磚體塔身,是現存惟一永佑寺建築。

此塔行制是仿了杭州六合塔。六合取自“天地東西南北”空間六合。也有的稱為“六和”,其來歷在江浙一帶有種種傳說,最貼切的當屬佛教的“六和敬”,即僧侶團結的六個方面:身和敬,同禮如來;口和敬,同贊佛德;意和敬,同信彼岸;戒和敬,同守戒律;見和敬,見解同空;利和敬,衣食均等。

文津閣 Literary-Ford Library

文津閣位於康熙三十六景之一的曲水荷香以北,坐北朝南,門殿、假山、樓閣、曲池,錯落有致,曲徑通幽。

文津閣建於乾隆三十九年,是仿浙江寧波明朝藏書家範欽天一閣而建,占地面積3600平方米。它和瀋陽故宮的文溯閣,北京紫禁城的文淵閣,圓明園的文源閣合稱為“內廷四閣”。是貯藏乾隆年間編纂的最大百科全書《四庫全書》的地方。

文津閣外觀為二層,內部其實為三層,這是明二暗三的古建築結構。當年的四庫全書就貯藏在中間暗層中,它有四大好處,第一是上下通風,防潮濕黴變;第二是裡面的書架,書格採用楠木製作,英石墊角,四季室溫保持十度以下,防蟲蛀;第三是廊簷之內光線射不進,當年採用黑色琉璃瓦覆頂,防日曬,不使書頁發脆變黃;第四是上層一通間,下層六間,《易經》說天生水,地六成之。這是古代藏書家對火的恐懼與無奈,精神上的防火。而實際防火,是閣前閣後的水池。這一池碧水,明淨照人,一彎新月,融入水中,晴空麗日,跳躍水面,兩廂媲美。日月同輝景觀的形成是把假山疊石作為影牆壁,將光遮擋住,假山石洞的斜上方開一下弦月行石孔,光線由石孔穿過,入射至水中,反射到平臺觀月處,就看到水中一彎新月了。

山巒區

山區占了避暑山莊面積的五分之四,富家大戶造園林,弄幾座小假山點綴多得是,真正把莽莽群山圈進來的,卻聞所未聞,康熙在造避暑山莊時的深意,大概是叫後世子孫不要忘記自己的民族來自遙遠的群山之外,也不要忘記群山之外虎視眈眈瞧著自己版圖的外族。

一路坐環山車會經過不少景點,但是只能在車上看看,會放遊客下來遊覽的只有“四面雲山”,“二馬道”,“青楓綠嶼”三站。三站中比較有意思的是“二馬道”,站在避暑山莊的圍牆上,可以看到外八廟(為與清朝會晤的少數民族建立的宗教場所)中的普陀宗乘之廟(俗稱“小布達拉宮”)和普寧寺,小布達拉宮的金頂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尤為顯眼。

蓬莨鹹映、頤和書屋等小型建築,由短牆和半封閉回廊相連,空間層次十分豐富。在參天古松的掩映下,這裡形成一個靜謐的小環境,是皇帝批閱奏章、誦讀古書的佳境。避暑山莊宮殿區建築風格獨特,沒有紫禁城宮殿的華麗,建築基座與民宅相似,青磚素瓦,裝飾古樸淡雅,不施彩繪,顯得格外清爽、恬靜。

湖泊區

避暑山莊由清代康、乾兩皇帝對景點取名共有七十二景(康熙36景,乾隆36景),其中一半景點在湖泊區,因此山莊的勝趣在湖水。若站在山莊西山嶽區的制高點,登高俯瞰避暑山莊湖泊時,可清晰見到,其景點由碧水和綠島構成,島靠湖增色,湖靠島添姿。整個湖泊顯得錯落有致。島與島相通,渾然一體。

整個湖區是避暑山莊的主要旅遊景區,湖區占地約62公頃,占全園面積11%。湖區內有九湖十島一說。整個湖區波光粼粼,洲島橋堤,亭榭樓閣,花草樹木溶為一體,步移景異。居然在塞北草原上呈現一派江南水鄉景色,如;在湖泊區中見到仿浙江嘉興的“煙雨樓”,還能見到仿江蘇鎮江的金山寺以及仿蘇州滄浪亭、獅子林等園林景色。這樣的大挪移,也只有在皇家園林中才能現出皇家的氣概。同時也佩服古人的對園林的設計理念及能工巧匠的高超手藝。

平原區

平原區位於山莊北部,占地60.7萬平方米。平原區分佈著草原和林地。草原以試馬埭為主體,是皇帝舉行賽馬活動的場地。林地稱萬樹園,是山莊內重要的政治活動中心之一。乾隆經常在此召見少數民族的王公貴族,宗教首領和外國使節。

蒙古包 Monggolian Yurts

乾隆十九年(1754年)為接見漠西蒙古杜爾伯特首領“三策淩”而建,最大的為皇帝禦幄。禦幄兩側有眾多的小蒙古包,是當年接見蒙古王公、宴請賓客的地方。

永佑寺塔 Temple of Everlasting Blessing

在避暑山莊平原區北部,有一座挺秀高大的古塔,坐落於熱河泉北岸萬木蔥蘢的原野當中,就是避暑山莊標誌性建築之一的永佑寺舍利塔,又名“六合塔”。

這座古塔始建於乾隆十九年(1754年),完工於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塔身高21丈6寸,約70余米,九層八面簷,整座塔由塔基、塔廓、塔身、寶頂組成,塔身用北京運來的方磚並用鐵料加固,磨磚對縫,採用古建收分法,層層遞進內收,砌成九層磚體塔身,是現存惟一永佑寺建築。

此塔行制是仿了杭州六合塔。六合取自“天地東西南北”空間六合。也有的稱為“六和”,其來歷在江浙一帶有種種傳說,最貼切的當屬佛教的“六和敬”,即僧侶團結的六個方面:身和敬,同禮如來;口和敬,同贊佛德;意和敬,同信彼岸;戒和敬,同守戒律;見和敬,見解同空;利和敬,衣食均等。

文津閣 Literary-Ford Library

文津閣位於康熙三十六景之一的曲水荷香以北,坐北朝南,門殿、假山、樓閣、曲池,錯落有致,曲徑通幽。

文津閣建於乾隆三十九年,是仿浙江寧波明朝藏書家範欽天一閣而建,占地面積3600平方米。它和瀋陽故宮的文溯閣,北京紫禁城的文淵閣,圓明園的文源閣合稱為“內廷四閣”。是貯藏乾隆年間編纂的最大百科全書《四庫全書》的地方。

文津閣外觀為二層,內部其實為三層,這是明二暗三的古建築結構。當年的四庫全書就貯藏在中間暗層中,它有四大好處,第一是上下通風,防潮濕黴變;第二是裡面的書架,書格採用楠木製作,英石墊角,四季室溫保持十度以下,防蟲蛀;第三是廊簷之內光線射不進,當年採用黑色琉璃瓦覆頂,防日曬,不使書頁發脆變黃;第四是上層一通間,下層六間,《易經》說天生水,地六成之。這是古代藏書家對火的恐懼與無奈,精神上的防火。而實際防火,是閣前閣後的水池。這一池碧水,明淨照人,一彎新月,融入水中,晴空麗日,跳躍水面,兩廂媲美。日月同輝景觀的形成是把假山疊石作為影牆壁,將光遮擋住,假山石洞的斜上方開一下弦月行石孔,光線由石孔穿過,入射至水中,反射到平臺觀月處,就看到水中一彎新月了。

山巒區

山區占了避暑山莊面積的五分之四,富家大戶造園林,弄幾座小假山點綴多得是,真正把莽莽群山圈進來的,卻聞所未聞,康熙在造避暑山莊時的深意,大概是叫後世子孫不要忘記自己的民族來自遙遠的群山之外,也不要忘記群山之外虎視眈眈瞧著自己版圖的外族。

一路坐環山車會經過不少景點,但是只能在車上看看,會放遊客下來遊覽的只有“四面雲山”,“二馬道”,“青楓綠嶼”三站。三站中比較有意思的是“二馬道”,站在避暑山莊的圍牆上,可以看到外八廟(為與清朝會晤的少數民族建立的宗教場所)中的普陀宗乘之廟(俗稱“小布達拉宮”)和普寧寺,小布達拉宮的金頂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尤為顯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