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CEITC 2018丨張泉靈、劉明……該不該讓人工智慧為人看病?

聚焦資訊技術領域 為產業發聲

導讀

4月21日, 由中國電子學會主辦的第十三屆中國電子資訊技術年會在蘇州召開。 本次大會以“大資料+”為主題, 開展學術交流、技術研討和成果轉化、展覽展示等系列活動。 在4月21日下午, 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機器人研究所所長王田苗教授與中國科學院院士劉明女士、蘇州市政府副秘書長盧淵、紫牛基金聯合創始人張泉靈、科沃斯集團董事長錢東奇、著名投資人祝曉成等嘉賓共同論述“戰略前沿技術與產業融合”發展。 下面是九州連線整理的部分實錄:

王田苗:為了推進人工智慧在醫療上的應用, 各位能否從協力廠商的角度, 從政府、患者來看, 中國在推進這個事情應該注意一些什麼?在中國推進醫療機器人在臨床的應用應該注意一些什麼?比如, 醫生每天看肺癌的片子, 很累, 然後有一個電腦利用人工智慧的演算法把這個醫院的資料全拿回來,

包括還有其他的醫院資料, 可以給你識別, 醫生的識別率是80%, 電腦的識別率是95%, 然後企業說趕快放開CFDA, 你說我都已經比醫生的識別率高了。

盧淵:讓人工智慧看病需要從法律法規完善

雖然沒想過這個問題, 但是我本科專業是學醫的, 所以還是有點體會, 我覺得這裡面通過讀片以後, 專項技術的突破對於提升診療能力確實有説明, 而且大資料的積累, 解析度, 拿讀片裡講, 一個醫生每天讀片, 一輩子讀多少可以算得出來, 電腦不一樣, 只要你有足夠的資料, 這就是大資料魅力, 他的解析度比醫生肯定會高。 包括現在的科大訊飛, 用他的機器人參加醫師的考試, 通過率都達到80%, 比我們的醫生考試通過率高。

但是另一方面帶來法律方面的問題, 想像一下, 原來是由醫生來看病, 現在機器來看病了, 出了事誰來負責?有法律方面的風險, 這些對我們政府的整個監管模式帶來了挑戰, 怎麼來判斷?智慧醫療、移動醫療跟我們現在的醫療怎麼有機結合?撇開技術層面不說, 我自己的判斷, 它還只是作為一個輔助型的提醒系統, 還不能說最後的絕對性的醫療, 但需要從法律法規去完善。

王田苗:那到底會出現什麼問題呢?出了問題誰負責呢?檢查完了, 醫生說看了87%, 電腦看了90%, 說有癌還是沒癌, 誰簽字, 誰負責?這是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 出現了什麼問題, 這個電腦識別的適應度是利用了無數的病人, 病人的資料歸醫院所有還是歸國家所有?就這兩個問題。

張泉靈:人工智慧的輔助診療相當於鬧鐘

這兩個問題我特別想說, 我先補一下剛才秘書長的例子, 我們知道這一代的人工智慧其實是資料驅動的, 在資料驅動的情況下, 我覺得單一的結果都不能作為最終的結果,

舉個例子來說, 任何的公司說我今天參加一個考試, 我能超過60%的通過率, 那我們試著改題庫, 我們把後面的題庫是否還有60%, 但是改了60%, 有可能人的變化是不大的, 所以在這一點上還需要對人工智慧真實的狀況要有清醒的認識, 這是第一。

第二件事情到底人工智慧的輔助診療, 我們拿它來輔助什麼?儘管它在一定的資料集內, 還是我說的, 你背後如果換資料集呢?是比人可能更高一點。 我覺得它的作用, 也不難區分它的作用是什麼, 你把它當個鬧鐘好了, 比如說今天你輸液, 可能四個小時要輸完, 護士也有一個鬧鐘, 到時間去尋訪, 看看液體有沒有輸完。 所以人工智慧輔助這一部分輔助的是大夫, 多了一個鬧鐘可以給大夫警示, 如果大夫認為不是,人工智慧認為是,大夫至少多看兩眼來提高整個事情的效率和最後結果向好的趨向。在這個使用上,我認為跟目前的法規也沒有衝突,就把它當一個鬧鐘就好了。所以我覺得這是既能夠上人工智慧快速落地,幫助到人類,又不會過早地去形成其他的安全上的風險的一種方法。

還有一件事情,就是正是因為這一代的人工智慧是資料驅動的,所以我認為政府在製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下要起到特別大的作用,這所謂的公平環境不僅僅是資金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資料的公平,資料是誰的?特別是醫療的資料,這個問題特別重要,醫療的資料是誰?醫療的資料是病人的,連醫院的都不是,醫療的資料只是政府方便管理而已,為什麼可以授權給某幾家公司,由他成為所謂人工智慧+智慧的領頭羊,僅僅因為他在過去的戰績當中是比較有名的。

我理解不了這個事情,為什麼有這個權力做這個事情呢?我認為至少要有公開資料集的模型,而不是只授權於幾家企業,我認為在人工智慧的領域當中,大家的起跑線沒有差別特別大,在這種情況下,維護市場公平和保護資料隱私安全的角度,比如說這個資料病人自己願意捐獻,角膜都有人捐獻,為什麼資料不可以捐獻拿出來貢獻呢?這種情況下要不然把病人的隱私去掉,我把它編號,比如說A185對應的是誰,你不知道,這又是隔一層的資料。做了這樣的處理之後,變成公開資料集,大家都在公開資料集的角度上完成競爭和基礎的研究,我們再討論誰有資格進到醫院裡面成為科研專案的對象,而不是說我今天政府為了快一點,說我能夠讓這個地方在健康和人工智慧交界的領域中有所突破,我就可以擅自把一批資料授權給一些聽起來比較有名的公司,這件事情我認為是非常不公平的一件事情。

劉明:智慧醫療更重要的是改變大醫院的就醫環境

我完全同意這個觀點,我補充一點,我覺得智慧醫療更重要的是改變大醫院的就醫環境,在這方面可以有所作用,作為我們會生病的人,醫生能做的絕大部分是做不了的,絕大部分時間是安慰,少部分是自愈,這是醫療的不變法則,所以大家不要希望人工智慧會改變這一點,智慧醫療能改變這一點。

聲明:

部分圖片及視頻來源於網路

文章根據現場資料整理,未經本人校對

九州連線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如果大夫認為不是,人工智慧認為是,大夫至少多看兩眼來提高整個事情的效率和最後結果向好的趨向。在這個使用上,我認為跟目前的法規也沒有衝突,就把它當一個鬧鐘就好了。所以我覺得這是既能夠上人工智慧快速落地,幫助到人類,又不會過早地去形成其他的安全上的風險的一種方法。

還有一件事情,就是正是因為這一代的人工智慧是資料驅動的,所以我認為政府在製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下要起到特別大的作用,這所謂的公平環境不僅僅是資金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資料的公平,資料是誰的?特別是醫療的資料,這個問題特別重要,醫療的資料是誰?醫療的資料是病人的,連醫院的都不是,醫療的資料只是政府方便管理而已,為什麼可以授權給某幾家公司,由他成為所謂人工智慧+智慧的領頭羊,僅僅因為他在過去的戰績當中是比較有名的。

我理解不了這個事情,為什麼有這個權力做這個事情呢?我認為至少要有公開資料集的模型,而不是只授權於幾家企業,我認為在人工智慧的領域當中,大家的起跑線沒有差別特別大,在這種情況下,維護市場公平和保護資料隱私安全的角度,比如說這個資料病人自己願意捐獻,角膜都有人捐獻,為什麼資料不可以捐獻拿出來貢獻呢?這種情況下要不然把病人的隱私去掉,我把它編號,比如說A185對應的是誰,你不知道,這又是隔一層的資料。做了這樣的處理之後,變成公開資料集,大家都在公開資料集的角度上完成競爭和基礎的研究,我們再討論誰有資格進到醫院裡面成為科研專案的對象,而不是說我今天政府為了快一點,說我能夠讓這個地方在健康和人工智慧交界的領域中有所突破,我就可以擅自把一批資料授權給一些聽起來比較有名的公司,這件事情我認為是非常不公平的一件事情。

劉明:智慧醫療更重要的是改變大醫院的就醫環境

我完全同意這個觀點,我補充一點,我覺得智慧醫療更重要的是改變大醫院的就醫環境,在這方面可以有所作用,作為我們會生病的人,醫生能做的絕大部分是做不了的,絕大部分時間是安慰,少部分是自愈,這是醫療的不變法則,所以大家不要希望人工智慧會改變這一點,智慧醫療能改變這一點。

聲明:

部分圖片及視頻來源於網路

文章根據現場資料整理,未經本人校對

九州連線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