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加大免疫規劃,40年山西省共免疫適齡兒童近3億

黃河新聞網訊 2018年4月25日是第32個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 今年兒童預防接種日的主題為:“預防接種, 守護生命”。 4月23日, 記者從山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瞭解到, 今年是我國實施免疫規劃政策40周年, 40年全省共免疫適齡兒童近3億, 共減少麻疹、百日咳、白喉、脊灰等四種疾病的發病400余萬人次, 總發病率由實施計畫免疫前的年均413.2/10萬, 下降到實施計畫免疫30多年後目前的年均4/10萬左右。

本周全省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將組織轄區疾控機構、接種單位開展形式多樣的系列宣傳活動, 採取多種形式重點宣傳國家免疫規劃政策、措施和防病知識,

讓國家免疫規劃政策深入千家萬戶, 讓每個適齡兒童都能按時接種到疫苗。

據瞭解, 從2008年開始, 山西省認真貫徹落實衛生部的部署, 全面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劃, 從原來免疫規劃的“7苗防9病”, 擴大到“12苗防12病”。 免疫規劃所有疫苗的報告接種率已連續多年保持在95%以上,

乙肝疫苗報告首針及時接種率全省平均達到95%以上, 繼續保持了無脊灰狀態, 我省已連續25年無本土脊髓灰質炎野病毒報告病例;連續32年無白喉報告病例;麻疹、百日咳報告發病率分別由1978年的83.01/10萬和48/10萬下降到2017年的0.049/10萬和0.5324/10萬, 分別下降了99.94%和98.89%;2006年調查的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降低到2.41%, 較1992年調查的10%降低了75.90%, 特別是5歲以下兒童乙肝表面抗原的攜帶率降低到0.70%, 較1992年調查的10.87%降低了93.56%。 2014年全國1~29歲人群乙肝血清學調查顯示, 我省1~29歲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為0.39%。

2018年, 我省將在現有資訊系統的基礎上將進一步優化系統功能, 加強疫苗在衛生計生系統內的使用管理, 做到疫苗儲運、使用過程可追溯,

提升冷鏈系統安全性, 保障疫苗品質, 提高保障疫苗接種效果。

相關連結

1.哪些疫苗收費, 哪些疫苗免費?

目前我國常用疫苗分為兩類:

第一類疫苗:由政府免費向公民提供接種的疫苗, 目前包括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百白破三聯疫苗、白破二聯疫苗、含麻疹成分(麻風、麻腮、麻風腮)疫苗、新生兒乙肝疫苗、流腦A群和流腦A群C群疫苗、乙腦減毒活疫苗及甲肝減毒活疫苗。

第二類疫苗:由公民自費自願接受接種的疫苗, 目前主要有流感嗜血桿菌疫苗、水痘疫苗、輪狀病毒活疫苗、人用狂犬疫苗、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及部分可替代上述第一類疫苗的收費疫苗等。 目前我國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的劃分分類依據主要只是一種行政分類,

而不是醫學分類, 是國家根據財政狀況和防病規劃而做出的一種分類。 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的劃分也不是絕對不變的, 比如甲肝疫苗、麻腮風疫苗, 在2008年以前它們都屬於自費的二類疫苗, 但隨著近年來國家經濟實力的提高增強, 這兩種疫苗在2008年起都成為免費的轉變為一類疫苗。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防病需求的變化, 今後也還會有越來越更多的自費二類疫苗成為轉為一類疫苗。

2.我省現有的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種類有哪些?

目前我省兒童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即一類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滅活疫苗、脊灰減毒活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風疫苗、麻腮風聯合疫苗、流腦多糖疫苗A群、流腦多糖A群C群疫苗、甲肝減毒活疫苗和乙腦減毒活疫苗共計12種,

此類疫苗主要服務於6周歲以內兒童;。 二類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費, 並且自願受種的其他疫苗, 根據2016年修訂的《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 每年省疾控中心都會根據全省傳染病流行趨勢、疾病防控需求、產品生產供應情況、群眾接種需求, 組織專家組制定《山西省第二類疫苗採購目錄》, 經談判准入後由縣級疾控中心通過“山西省二類疫苗網上陽光採購平臺”進行採購並供應給轄區接種單位。 2018年在我省入圍的疫苗有人乳頭瘤病毒疫苗、水痘疫苗、流感疫苗、人用狂犬病疫苗等30多種。

3.二類疫苗有必要打嗎?

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在醫學上的劃分只是一種行政分類, 而不是醫學分類具有同等的防病功能,在按照國家規定接種一類疫苗的前提下,接種二類疫苗的接種對於預防傳染性疾病能起到一定的補充作用,有條件的家庭還是可以適當接種。同時,二類疫苗也並不是價格越高就越好,進口的就一定比較國產好,接種二類疫苗還是要選擇符合自身機體、體質。

4.兒童怎樣辦理預防接種手續?

(1)孩子出生後,家長應帶孩子到居住地附近的預防接種單位去辦理接種手續,建立兒童接種卡和預防接種證。家長須保存好接種門診發給的預防接種證,每次去給孩子接種時須隨時攜帶。並憑此證辦理入園、入學手續。

(2)在外地出生但在本市居住的孩子,也應儘快到接種門診辦理預防接種證,讓孩子儘快的補種各種疫苗。若在原地區已接種過疫苗,應帶上原來的預防接種證,根據已接種過的疫苗,安排補種未種的疫苗。

(3)兒童遷移時,原接種單位應將兒童既往預防接種史的證明交給兒童家長或其監護人,轉入遷入地接種單位。

(4)家長在辦理預防接種手續時,要把住址和聯繫電話告訴醫務人員,以便聯繫。

(5)接種證若有遺失,應及時到原辦理接種證的接種單位進行補辦。

5.哪些情況下不宜接種疫苗?

有發熱、急性傳染病或慢性病急發期、免疫缺陷病、過敏性疾病、嚴重皮膚病、癲癇和嚴重的心、肝、腎臟疾病者及疫苗說明書注明不宜接種疫苗者。

6.接種疫苗後要注意什麼?

(1)接種後要在現場至少休息30分鐘,以便可以及時治療發生的不良反應。

(2)接種後多休息、多飲水,不宜劇烈運動,注意接種部位的清潔,不要弄濕、弄髒注射部位,以防局部感染。

(3)空腹和過度疲勞時不宜接種疫苗,以防引起“暈針”。

(4)接種疫苗後極少數兒童可能出現低燒或接種部位輕微的紅、腫、熱、痛現象,經對症處理後1—2天即可恢復;若體溫超過38.5℃並伴有其他較重反應時要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以防延誤病情,同時要及時與接種單位醫生聯繫。

而不是醫學分類具有同等的防病功能,在按照國家規定接種一類疫苗的前提下,接種二類疫苗的接種對於預防傳染性疾病能起到一定的補充作用,有條件的家庭還是可以適當接種。同時,二類疫苗也並不是價格越高就越好,進口的就一定比較國產好,接種二類疫苗還是要選擇符合自身機體、體質。

4.兒童怎樣辦理預防接種手續?

(1)孩子出生後,家長應帶孩子到居住地附近的預防接種單位去辦理接種手續,建立兒童接種卡和預防接種證。家長須保存好接種門診發給的預防接種證,每次去給孩子接種時須隨時攜帶。並憑此證辦理入園、入學手續。

(2)在外地出生但在本市居住的孩子,也應儘快到接種門診辦理預防接種證,讓孩子儘快的補種各種疫苗。若在原地區已接種過疫苗,應帶上原來的預防接種證,根據已接種過的疫苗,安排補種未種的疫苗。

(3)兒童遷移時,原接種單位應將兒童既往預防接種史的證明交給兒童家長或其監護人,轉入遷入地接種單位。

(4)家長在辦理預防接種手續時,要把住址和聯繫電話告訴醫務人員,以便聯繫。

(5)接種證若有遺失,應及時到原辦理接種證的接種單位進行補辦。

5.哪些情況下不宜接種疫苗?

有發熱、急性傳染病或慢性病急發期、免疫缺陷病、過敏性疾病、嚴重皮膚病、癲癇和嚴重的心、肝、腎臟疾病者及疫苗說明書注明不宜接種疫苗者。

6.接種疫苗後要注意什麼?

(1)接種後要在現場至少休息30分鐘,以便可以及時治療發生的不良反應。

(2)接種後多休息、多飲水,不宜劇烈運動,注意接種部位的清潔,不要弄濕、弄髒注射部位,以防局部感染。

(3)空腹和過度疲勞時不宜接種疫苗,以防引起“暈針”。

(4)接種疫苗後極少數兒童可能出現低燒或接種部位輕微的紅、腫、熱、痛現象,經對症處理後1—2天即可恢復;若體溫超過38.5℃並伴有其他較重反應時要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以防延誤病情,同時要及時與接種單位醫生聯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