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廣東新招聚力共贏:打造深莞惠經濟圈協同發展試驗區

近日, 深莞惠經濟圈, 明年的生產總值是110萬元, 那麼其中100萬元就是存量, 10萬元就是增量。 深圳能參與按比例分成的只是10萬元這部分”。

由經濟合作區到都市圈的區域全面合作

無論如何, 深莞惠區域協同發展試驗區的提出, 意味著三地合作將進入新的階段。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新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曹鐘雄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 深莞惠的合作最早始於珠三角規劃綱要, 從概念到行動, 基本已經走過十年的時間。

具體來說, 深莞惠的合作是從初期的環境治理, 到基礎設施對接等逐步過渡,

到今天提出要發展成區域協同發展試驗區。 試驗區的提出, 標誌著深莞惠合作由過去的經濟合作區逐步演變成深莞惠都市圈的區域全面合作。

深莞惠區域協同發展試驗區的由來和合作動力是什麼? 曹鐘雄說, 首先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在次區域方面的深度合作和時間。 中央層面將粵港澳大灣區納入國家戰略, 為深莞惠的合作打開了政策通道。 其次, 深莞惠三地都逐步由過去各自的開放區、高新區、城市中心區的開發轉向城市邊緣區域的開發。 三地的經濟勢能均到了一定高度, 特別是深圳和東莞, 具備了輻射帶動全域開發的實力。

深圳要成為全球城市這一戰略定位也促成了試驗區的推出。 曹鐘雄說:“深圳要位居全球城市前列,

那麼就需要進一步拓展都市經濟的腹地, 也需要城市群作支撐。 沒有世界級的城市群, 就沒有世界級的城市。

未來, 深莞惠需要如何合作, 以推動試驗區的發展?對於三地的發展又將帶來哪些影響?曹鐘雄認為, 首先要在產業上建立產業梯度, 避免過去的單打獨鬥。 三地需要形成各自的產業特色, 具體來說就是, 深圳更應聚焦科技創新, 東莞需要在科技轉化和創新合作方面進行發力, 惠州則需要在協同創新、加強科技轉換和應用、發力智慧製造等方面為深莞惠城市群向更大經濟圈層和城市圈層集聚勢能。

曹鐘雄補充道:“三地需要在更高層面、更廣緯度去加強合作, 形成合力, 集聚世界級的科技、產業和城市基礎設施。

未來, 在深莞惠可能會形成若干個合作型城市。 但也需要注意的是, 三地需要真正的同心協力, 在試驗區聚三地之力引進和佈局超大的、更大的產業平臺和重大專案。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