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終身職業技能培訓政策與以往有何不同?人社部這麼回應

4月23日,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表示, 這次推出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政策跟以往職業培訓政策有七個方面不同:一是政策目標上;二是在重點群體上;三是在培訓類型上;四是在培訓供給上;五是在人才的評價上;六是在機制的創新上;七是在經費的保障上。

國務院新聞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介紹《關於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意見》有關情況。

湯濤表示, 職業技能培訓是全面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提高就業品質的根本舉措,

是適應經濟高品質發展、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在要求。

他指出, 在下一步實施中, 人社部將著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完善配套政策。 二是發揮企業主體作用。 三是狠抓工作落實。 四是加大宣傳力度。

文字實錄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以往國家政策提出的是對勞動者開展各類職業培訓, 這次強調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 請問湯部長, 終身職業技能培訓與以往職業培訓政策相比, 有哪些新變化?

湯濤:謝謝, 我剛才還說新聞媒體需要多關注一下職業技能培訓工作, 恰好你關注的就是政策變化的問題, 我們以前有職業培訓政策, 不是沒有, 這次推出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政策跟以往有什麼不同,

我想主要有七個方面:

一是政策目標上。 這次要擴展到建立覆蓋、貫穿、適應勞動者需求這樣一個職業培訓制度, 政策拓展設計更加完善。

二是在重點群體上。 對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群體等等, 分別實施專項職業技能培訓, 同時也突出強調了職工培訓和高技能人才培訓。 我希望各位記者關注兩個點, 就這次研究政策的過程當中, 特別強調企業職工培訓, 發揮企業主體作用。 還有, 我們現在技能人才的結構, 除了人才結構本身以外, 比如現在有六支人才隊伍, 技能人才在整個人才當中是比較短缺的, 而從技能人才內部的結構看, 高技能人才又比較缺。 所以我們現在關注兩個點, 一個是企業, 一個是高技能人才。

三是在培訓類型上。 在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和創業培訓這三大培訓類型的基礎上, 這次的變化是增加了工匠精神培育和職業素質培養, 還有把創業培訓跟創新培訓結合。 所以我也希望各位記者關注這些變化。 比如說剛才說三大類型培訓, 一個是就業前, 一個是崗位技能提升培訓, 還有一個是創業的培訓, 但這次特別強化了工匠精神的培育、職業素養的培養, 還有創業培訓當中, 把創業創新融合結合得更緊。

四是在培訓供給上, 強化企業主體作用的發揮, 要求採取政府補貼培訓、企業自主培訓和市場化培訓, 在這樣一個基礎上實現大規模的職業技能培訓。 因為我們一直強調大規模、高品質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在研究這個政策過程中, 我們深切地感受到, 企業的培訓針對性更強, 而且效果更好, 所以特別強化培訓的供給。

五是在人才的評價上, 我前麵點到了, 人才評價制度的改革是很重要的改革, 這樣來激發勞動者更多地往成長成才的路上走。

六是在機制的創新上。 提出了要建立職業技能培訓市場化、社會化的發展機制, 包括人才評價機制、品質評估機制和技能提升的激勵機制。

七是在經費的保障上。 將資金的管道擴大為建立政府、企業、社會多元投入, 通過就業補助資金、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社會捐助、個人繳費等多種管道, 來籌集培訓的資金。

目前失業保險基金也開使用於參加失業保險職工的技能提升培訓,

可能有記者也關注到了, 這項政策是從去年開始的, 實施效果非常好, 有些地方還將地方教育附加, 用於職工技能培訓, 比較典型的是上海。 經濟發展程度越好的地方, 越是用這部分經費比較多。 我們說的各項工作內容最後都離不開一項保障, 就是資金的投入。 所以這次的制度跟以往比較, 在這樣七個方面有一些新的變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