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藍綠空間占70%:未來的雄安新區是這樣一個生態城市

《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21日晚對外發佈。 規劃綱要明確, 未來雄安新區“藍綠空間占比穩定在70%”“嚴格控制建設用地規模”。

去年, 雄安新區被明確定位于“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交融的生態城市”, 這在以往的城市建設中是首創。 我國2015年城市建成區綠地率為36.34%, 到2020年將達到38.9%。

雄安新區的藍綠交織, 藍色主要是指“華北明珠”白洋澱, 綠色則是大面積的植樹造林。 確保新區藍綠空間占比70%以上, 這意味著, 新城的綠色生態面積非常大, 基礎設施、生產生活占地則不能超過30%。

有專家表示, 實現藍綠空間高占比, 有助於優化生態環境, 是實現城市宜居夢、提高市民生活品質和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前提, 更是雄安治理城市病的最大亮點。

雄安新區擁有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澱, 漕河、南瀑河、萍河、南拒馬河等多條河流在區域內交匯。 九河下梢, 彙集成澱, 星羅棋佈的葦田,

搖船入澱, 但見浩渺煙波, 蒼蒼蘆葦, 悠悠小舟, 岸上人家, 宛若“華北江南”。 生態狀況總體良好。 但也面臨著大氣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地下水位下降等問題。

國家環境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環境資源法研究會副會長孫佑海說, 雄安新區只有有效破解這些制約因素,

才能實現新區的發展願景。

規劃綱要提出, 雄安新區建設將澱水林田草作為一個生命共同體進行統一保護、統一修復。 通過植樹造林、退耕還澱、水系疏浚等生態修復治理, 強化對白洋澱湖泊濕地、林地以及其他生態空間的保護, 確保新區生態系統完整, 藍綠空間占比穩定在70%。 嚴格控制建設用地規模。

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 加強各類規劃空間控制線的充分銜接, 統籌土地利用、環境保護、文物保護、防洪抗震等專項規劃, 實現多規合一。 嚴守生態保護紅線。 先期劃定以白洋澱核心區為主的生態保護紅線, 遠期結合森林斑塊和生態廊道建設逐步擴大。

雄安新區党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剛此前表示,

新區建設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努力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新格局。

專家分析, 實現70%以上藍綠空間的奮鬥目標任重道遠。 一般來說, 為擺脫土地資源短缺之困境, 只有將道路等地面基礎設施轉移到地下, 實行人口低密度等新措施, 才能確保城市藍綠空間的高占比, 但容易出現土地高消耗和城市低效率等新問題。 雄安開發必須以創新為先導, 不僅要在2000平方公里市域範圍內實現藍綠高占比, 更應該在寸土寸金的100平方公里起步區, 完成70%藍綠占比的新壯舉。

對此, 規劃綱要也提出, 雄安新區建設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剛性約束條件, 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為重點,

科學確定新區開發邊界、人口規模、用地規模和開發強度, 形成規模適度、空間有序、用地節約集約的城鄉發展新格局。 控城鎮開發邊界和人口規模。 劃定起步區、週邊組團、特色小城鎮開發邊界, 實行戰略留白, 為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城市可持續發展預留空間。 合理控制人口密度, 新區規劃建設區按1萬人/平方公里控制。

同時採用近自然綠化及多種混交方式,突出鄉土樹種和地方特色,在新區綠化帶及生態廊道建設生態防護林和景觀生態林,形成平原林網體系,實現生態空間的互聯互通。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將新區森林覆蓋率由現狀的11%提高到40%。

“新區建設要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先行一步,在綠色發展上先行一步,在生態宜居上先行一步。”天津大學中國綠色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胡保林說,綠色、迴圈、低碳、清潔、節約、均衡、安全發展是雄安新區建設應有之意,要以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引領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生態安全、社會和諧的新型發展模式。

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執行副會長李慶瑞表示,中央要求的雄安新區建設七項任務中,第一項任務是建設綠色智慧新城。李慶瑞認為,在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之初就應當將生態文明文化道德、制度框架等方面目標納入其中,這是雄安新區與其他經濟特區發展路徑的重要區別,也是雄安新區將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作出的重要貢獻。

在生態環境部19日召開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上,水環境管理司司長張波對記者表示,加強雄安新區的水污染防治對保護白洋澱及周邊水生態環境,構建雄安新區生態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張波表示,生態環境部將指導雄安新區全面治理水污染,推動高污染行業企業退出,提升白洋澱周邊區縣城鎮汙水處理能力,完善城鎮污水管網體系建設。恢復和保護水生態,督促嚴守紅線,嚴控開發行為。

同時採用近自然綠化及多種混交方式,突出鄉土樹種和地方特色,在新區綠化帶及生態廊道建設生態防護林和景觀生態林,形成平原林網體系,實現生態空間的互聯互通。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將新區森林覆蓋率由現狀的11%提高到40%。

“新區建設要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先行一步,在綠色發展上先行一步,在生態宜居上先行一步。”天津大學中國綠色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胡保林說,綠色、迴圈、低碳、清潔、節約、均衡、安全發展是雄安新區建設應有之意,要以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引領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生態安全、社會和諧的新型發展模式。

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執行副會長李慶瑞表示,中央要求的雄安新區建設七項任務中,第一項任務是建設綠色智慧新城。李慶瑞認為,在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之初就應當將生態文明文化道德、制度框架等方面目標納入其中,這是雄安新區與其他經濟特區發展路徑的重要區別,也是雄安新區將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作出的重要貢獻。

在生態環境部19日召開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上,水環境管理司司長張波對記者表示,加強雄安新區的水污染防治對保護白洋澱及周邊水生態環境,構建雄安新區生態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張波表示,生態環境部將指導雄安新區全面治理水污染,推動高污染行業企業退出,提升白洋澱周邊區縣城鎮汙水處理能力,完善城鎮污水管網體系建設。恢復和保護水生態,督促嚴守紅線,嚴控開發行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