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喧囂方家胡同重歸寂靜,建築師眼裡的“理想城市生活樣本”消失了

提起方家胡同, 建築師李虎最近很傷心。 當初由衷讚美的“理想城市生活樣本”, 眼睜睜地消失了。

2006年, 李虎離開十年後回到北京。 兩年後, 他決定把在紐約和建築師黃文菁共同創辦的OPEN建築事務所帶回中國。 同時作為Studio-X哥倫比亞大學北京建築中心負責人, 為Studio-X選址的時候, 他一眼看中了位於北京二環內老城區的方家胡同46號院舊廠房。

李虎剛搬來那幾年, 方家胡同是一條安靜的“背街小巷”, 路兩旁就是民居、小學、廢舊寺院。 46號院在建國後的40年裡作為中國機床廠廠房, 隨著城市發展、產業轉移, 2008年, 這裡的舊廠房以“文化創意園區”的名義正式對外招租。

咖啡館搬進來了, 還有陸續入駐的餐廳、小劇場、表演團體、設計公司、新媒體團隊等。 院子熱鬧了, 引來在附近幾條胡同閒逛的遊人, 開始有店主主動找到居民, 以較低廉的租金租下沿胡同的院落空間, 改造後對外營業。

胡同裡的店鋪越做越火, 形成集聚效應, 更多店主從租金飆漲的南鑼鼓巷轉移過來。

口碑很好的西餐廳、形式隨意的小酒吧吸引了大量年輕人, 胡同西邊一塊小空地上, 時常有人拿瓶啤酒, 或站或坐, 呼朋引伴, 聊上大半夜。 這類在歐美大城市常見的場景,

通常很少出現在北京街頭, 喜歡的人覺得這種氛圍既親切又新奇。

方家胡同北邊有五道營胡同、國子監街, 南邊有鼓樓東大街、南鑼鼓巷, 步行可達。 這一區域成為北京老城區最有商業活力的地方, 代表著傳統的胡同、四合院與現代都市生活要素如咖啡館、西餐廳、酒吧、精品商店等相融合,

本地居民、文化創意工作者和遊客各取所需。

當然, 問題也一併出現。

首先, 酒吧餐廳的噪音擾民問題。 酒吧常常營業到淩晨, 酒客們也往往控制不住聊天的音量大吵大鬧, 據說胡同居民曾報警多次, 效果甚微;其次, 商鋪和客流導致大量垃圾堆積, 衛生條件變差;第三, 商鋪需要進貨、人流需要交通, 陡然增加的來往車輛難免占道、造成道路堵塞。

方家胡同的喧鬧在2015年前後走向頂峰, 到了2017年5月戛然而止。

去年年初, 北京市全城啟動“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 東城區“百街千巷環境整治提升工作”是行動的一部分。 據報導, 方家胡同在過去一年中總共有10處違法建設、135處“開牆打洞”完成拆堵, 恢復院內開門23處, 對6家住改商、違法開設的小餐飲、小零售吊銷營業執照。

現在的方家胡同徹底安靜下來。 原先的幾十家店面被磚牆封上, 有的裝上統一規格的防盜門、統一樣式的小窗。 垃圾沒了, 占道的車沒了, 吵鬧的酒客也沒了。

艱難營生的小店

46號院門口有一家“如故照相館”,臨胡同那面牆跟別家不同,沒有砌實,而是以灰磚砌成鏤空花牆,走進院子裡才能發現一扇窄小的門。半圈落地玻璃窗掛了白紙,用來遮擋好奇的視線。

老闆馬楠是一位攝影師,2016年租下這個原本是烤串店的兩層小樓,想開一家專門做復古攝影的照相館。上下兩層加起來總共200平方米,他找來專業建築師進行改造,扒開內飾發現這基本上就是個“危樓”,框架非常脆弱,為此他花了十幾萬元加固房梁。

半年後,以前那個粉紅色的小吃店轉眼變成品味高雅的藝術空間。(一樓設有咖啡館,外面兩個大玻璃櫥窗用來展示照相館的攝影作品,裡面還有塊區域不定時舉辦小型展覽,二樓則是拍攝棚、暗房、工作室以及會客區。

2016年6月正式營業後,有很多遊客偶爾走進來,馬楠特地為他們推出了價格適中的產品系列。2017年5月整治開始,施工隊要封正門,除非能出具當年的建築圖紙證明那個門已經超過30年。“我還真去了北京市城市建設檔案館,瞭解到在唐山大地震之前的許多建築圖紙都沒有留存。”馬楠說。門封了,遊人少了,他決定取消低價位產品,只接受網路或電話預約拍攝的客人,咖啡店也臨時關閉,節省人工費。

馬楠以商業攝影為生,這裡暫時就成了個人工作室,來來去去的只有朋友和陪著他的四隻小貓。

跟照相館相鄰的“紅葉拾楠”咖啡館,可能是整個胡同裡最老資格的商戶。2008年,46號院剛剛對外招租,咖啡館主人晨哲母女就決定在這邊開店。整治行動對他們影響不大,店面沒有臨胡同的部分,而且十年來累積起許多熟客。“從2010年開始周邊陸續出現更多的商鋪,2014、2015年左右胡同熱鬧起來了,但是垃圾問題也出現了,我常常看到路邊有隨手丟棄的飲料瓶。”晨哲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說,“我反而覺得現在的胡同更加整潔了,打車也可以直接定位到院門口,不會像以前那樣很多車進不來。”

跟以上兩家尚且延續的店鋪相比,無茗茶具店遇到了難題。店主宋盼2014年在方家胡同靠東邊的位置租了一個小屋,售賣自己從各地收集來的茶具和茶葉。整治行動後她捨不得離開,趁46號院對面賣墨西哥雞肉卷的小店轉租,趕緊搬了過來。新店保留了一扇防盜門和一扇小窗。門離地十公分,輕薄得像紙一樣,施工隊統一安裝,原本是深紅色,後來又漆上了磚灰色,她的寵物狗在刷漆那天發生嚴重的過敏反應。茶具店搬遷後只能關著門,全靠認識的朋友關照生意,才能勉強平衡收支。開春前,店裡舉辦小型茶具展覽,門外的小海報沒多久就被勒令撕掉。

胡同裡店主們常來常往,彼此熟悉。他們說,一家賣古董傢俱的小店投入重金改造空間,剛開業就被勒令拆除,店主短期內不再有開設實體店的計畫。另外還有家做漆器的小店,名叫“單獨”,也是營業一個月就被封了門,現在已經搬走。還有擅長做比薩的RAMO餐吧,老闆趕在施工隊動手之前主動封了窗,最後還是難以堅持徹底離開。

城市更新的一場實驗

李虎在胡同裡辦公近十年,看著店鋪一家家出現,遊人越來越多,共用單車也出現了。晚上大家聚在一起喝啤酒的露天桌椅,到了白天鄰居大爺大媽圍坐一堆曬太陽。來北京工作的老外對這裡也情有獨鍾,租住在附近的舊房子裡,沒事就到這邊跟小朋友踢球。

李虎認為,老北京城裡出現了最理想的城市生活。“豐富便利的集體生活是區分城市與鄉村的一個重要特徵。北京原本就是個路網密度過低的城市,這就意味著城市裡街道商業空間非常有限。”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說,“胡同內自發形成了商業服務空間,是人們適應現代生活需求的自然狀態。這是非常寶貴的。”

方家胡同從東側的雍和宮大街到西側的安定門內大街,總長度近一公里,從北側國子監大街到南側東直門內大街也是近一公里,商業如果只發生在四面規劃好的大街上,其密度遠遠不足以應對胡同裡的需求。

城市一定會隨著歷史而不斷地發展變化。在封建社會,方家胡同周圍都住著達官貴人,出門坐轎子,在四合院裡過的是有僕人伺候的生活,對街道商業沒什麼需求。“那時候的北京只不過是個美麗鄉村的放大版本,沒有城市的文化與精神,比如共用、包容、共生。”建築師說,“今天胡同裡的是單位大院、學校、高密度的大雜院,以及八十年代之後陸續建設的多層住宅。這個區域近年來發展起豐富的商業和文化,其實反映出這個多元國際化社區的實際需求。”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方家胡同之所以成為新興聚集區,還有個原因是周圍的五道營胡同、國子監大街、南鑼鼓巷商業化發展太快,導致文藝創意小店因為承受不了高漲的房租而搬遷。這也同樣可以歸咎於商業密度過低。

作為建築師,李虎當然明白在街道商業發展過程中會遇到的問題。違章搭建、噪音污染、垃圾亂扔、私車占道,這些都是負面效應,說明了城市管理的複雜性。“酒吧被拆,居民重獲安靜,但也失去了生命力、便利與安全。城市如同大自然,需要在不斷發展演變中保持平衡。城市管理是門科學,需要學習和不斷改進政策來適應複雜變化的城市生活。”他說。

一刀切的管理方式可能導致與預期相反的效果,比如店鋪堵上之後,胡同居民反而會更隨意地把私車、三輪車、雜物亂停亂放,反正也沒有店主會出來說他們。“如今胡同內的商業幾乎都消失了,白天胡同成了一個線性停車場,夜晚昏暗的路燈下是一種不安全的寂靜,大雜院內的艱苦生活依舊。”

李虎說,“如果方家胡同的改造的確是政府對北京城市更新的一場實驗,並且要作為內城更新改造的一個標杆樣板的話,請千萬不要認為這場實驗已經接近尾聲並且對目前的狀態進行歡慶。因為這場實驗還遠遠沒有成功。”

建築師認為,實驗的實質關乎城市未來。決策者需要廣泛聽取代表不同利益訴求的市民的意見,也要徵求持不同學術觀點的城市建築文化學者的專業意見;縱向比較以方家胡同為代表的北京內城歷史與現狀,橫向比較世界範圍內有參考價值的城市經驗教訓——在此基礎之上修正策略,這才是這場難能可貴的城市實驗所能做到的最大貢獻。

(本文圖片由OPEN建築事務所提供)

46號院門口有一家“如故照相館”,臨胡同那面牆跟別家不同,沒有砌實,而是以灰磚砌成鏤空花牆,走進院子裡才能發現一扇窄小的門。半圈落地玻璃窗掛了白紙,用來遮擋好奇的視線。

老闆馬楠是一位攝影師,2016年租下這個原本是烤串店的兩層小樓,想開一家專門做復古攝影的照相館。上下兩層加起來總共200平方米,他找來專業建築師進行改造,扒開內飾發現這基本上就是個“危樓”,框架非常脆弱,為此他花了十幾萬元加固房梁。

半年後,以前那個粉紅色的小吃店轉眼變成品味高雅的藝術空間。(一樓設有咖啡館,外面兩個大玻璃櫥窗用來展示照相館的攝影作品,裡面還有塊區域不定時舉辦小型展覽,二樓則是拍攝棚、暗房、工作室以及會客區。

2016年6月正式營業後,有很多遊客偶爾走進來,馬楠特地為他們推出了價格適中的產品系列。2017年5月整治開始,施工隊要封正門,除非能出具當年的建築圖紙證明那個門已經超過30年。“我還真去了北京市城市建設檔案館,瞭解到在唐山大地震之前的許多建築圖紙都沒有留存。”馬楠說。門封了,遊人少了,他決定取消低價位產品,只接受網路或電話預約拍攝的客人,咖啡店也臨時關閉,節省人工費。

馬楠以商業攝影為生,這裡暫時就成了個人工作室,來來去去的只有朋友和陪著他的四隻小貓。

跟照相館相鄰的“紅葉拾楠”咖啡館,可能是整個胡同裡最老資格的商戶。2008年,46號院剛剛對外招租,咖啡館主人晨哲母女就決定在這邊開店。整治行動對他們影響不大,店面沒有臨胡同的部分,而且十年來累積起許多熟客。“從2010年開始周邊陸續出現更多的商鋪,2014、2015年左右胡同熱鬧起來了,但是垃圾問題也出現了,我常常看到路邊有隨手丟棄的飲料瓶。”晨哲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說,“我反而覺得現在的胡同更加整潔了,打車也可以直接定位到院門口,不會像以前那樣很多車進不來。”

跟以上兩家尚且延續的店鋪相比,無茗茶具店遇到了難題。店主宋盼2014年在方家胡同靠東邊的位置租了一個小屋,售賣自己從各地收集來的茶具和茶葉。整治行動後她捨不得離開,趁46號院對面賣墨西哥雞肉卷的小店轉租,趕緊搬了過來。新店保留了一扇防盜門和一扇小窗。門離地十公分,輕薄得像紙一樣,施工隊統一安裝,原本是深紅色,後來又漆上了磚灰色,她的寵物狗在刷漆那天發生嚴重的過敏反應。茶具店搬遷後只能關著門,全靠認識的朋友關照生意,才能勉強平衡收支。開春前,店裡舉辦小型茶具展覽,門外的小海報沒多久就被勒令撕掉。

胡同裡店主們常來常往,彼此熟悉。他們說,一家賣古董傢俱的小店投入重金改造空間,剛開業就被勒令拆除,店主短期內不再有開設實體店的計畫。另外還有家做漆器的小店,名叫“單獨”,也是營業一個月就被封了門,現在已經搬走。還有擅長做比薩的RAMO餐吧,老闆趕在施工隊動手之前主動封了窗,最後還是難以堅持徹底離開。

城市更新的一場實驗

李虎在胡同裡辦公近十年,看著店鋪一家家出現,遊人越來越多,共用單車也出現了。晚上大家聚在一起喝啤酒的露天桌椅,到了白天鄰居大爺大媽圍坐一堆曬太陽。來北京工作的老外對這裡也情有獨鍾,租住在附近的舊房子裡,沒事就到這邊跟小朋友踢球。

李虎認為,老北京城裡出現了最理想的城市生活。“豐富便利的集體生活是區分城市與鄉村的一個重要特徵。北京原本就是個路網密度過低的城市,這就意味著城市裡街道商業空間非常有限。”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說,“胡同內自發形成了商業服務空間,是人們適應現代生活需求的自然狀態。這是非常寶貴的。”

方家胡同從東側的雍和宮大街到西側的安定門內大街,總長度近一公里,從北側國子監大街到南側東直門內大街也是近一公里,商業如果只發生在四面規劃好的大街上,其密度遠遠不足以應對胡同裡的需求。

城市一定會隨著歷史而不斷地發展變化。在封建社會,方家胡同周圍都住著達官貴人,出門坐轎子,在四合院裡過的是有僕人伺候的生活,對街道商業沒什麼需求。“那時候的北京只不過是個美麗鄉村的放大版本,沒有城市的文化與精神,比如共用、包容、共生。”建築師說,“今天胡同裡的是單位大院、學校、高密度的大雜院,以及八十年代之後陸續建設的多層住宅。這個區域近年來發展起豐富的商業和文化,其實反映出這個多元國際化社區的實際需求。”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方家胡同之所以成為新興聚集區,還有個原因是周圍的五道營胡同、國子監大街、南鑼鼓巷商業化發展太快,導致文藝創意小店因為承受不了高漲的房租而搬遷。這也同樣可以歸咎於商業密度過低。

作為建築師,李虎當然明白在街道商業發展過程中會遇到的問題。違章搭建、噪音污染、垃圾亂扔、私車占道,這些都是負面效應,說明了城市管理的複雜性。“酒吧被拆,居民重獲安靜,但也失去了生命力、便利與安全。城市如同大自然,需要在不斷發展演變中保持平衡。城市管理是門科學,需要學習和不斷改進政策來適應複雜變化的城市生活。”他說。

一刀切的管理方式可能導致與預期相反的效果,比如店鋪堵上之後,胡同居民反而會更隨意地把私車、三輪車、雜物亂停亂放,反正也沒有店主會出來說他們。“如今胡同內的商業幾乎都消失了,白天胡同成了一個線性停車場,夜晚昏暗的路燈下是一種不安全的寂靜,大雜院內的艱苦生活依舊。”

李虎說,“如果方家胡同的改造的確是政府對北京城市更新的一場實驗,並且要作為內城更新改造的一個標杆樣板的話,請千萬不要認為這場實驗已經接近尾聲並且對目前的狀態進行歡慶。因為這場實驗還遠遠沒有成功。”

建築師認為,實驗的實質關乎城市未來。決策者需要廣泛聽取代表不同利益訴求的市民的意見,也要徵求持不同學術觀點的城市建築文化學者的專業意見;縱向比較以方家胡同為代表的北京內城歷史與現狀,橫向比較世界範圍內有參考價值的城市經驗教訓——在此基礎之上修正策略,這才是這場難能可貴的城市實驗所能做到的最大貢獻。

(本文圖片由OPEN建築事務所提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