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第21屆“江西青年五四獎章(集體)”入圍公示

“江西青年五四獎章”是共青團江西省委、江西省青年聯合會授予江西優秀青年的最高榮譽, 旨在樹立政治進步、品德高尚、貢獻突出的優秀青年典型, 反映當代江西青年的精神品格和價值追求。 為激勵全省廣大青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富裕美麗幸福現代化江西征程中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 共青團江西省委、江西省青年聯合會決定, 在2018年“五四”青年節期間表彰第21屆“江西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

經4月23日專家評審會評審、洪城公證處公證, 現對入圍第21屆“江西青年五四獎章”的20個獲獎個人、10個提名獎個人和6個獲獎集體進行為期5天的公示。

如對公示的人選和集體持有異議, 請於2018年4月28日前向團省委組織部實名反映。

電 話:0791-88910805

團省委組織部

2018年4月23日

擬獲第21屆“江西青年五四獎章”、提名獎名單公示

入圍個人

餐飲集團總裁、品牌創造人。 他出生成長在農村偏遠貧困山區, 交通封閉落後, 家裡僅靠幾畝農田的收成和山裡的微薄收入, 家境貧寒, 勉強維生, 從小就跟隨父母臉朝黃土背朝天, 辛苦勞作, 過著簡單而拮据的生活, 但作為窮苦人家出身的他, 又跟許多農家少年不一樣, 孝順懂事的他從小就心懷夢想, 目標遠大, 改革開放的春風影響到了餘軍飛, 15歲時他, 背著行囊隻身一人踏上前往上海的火車,

開始了人生打拼, 歷經十餘年的磨礪, 激情與夢想, 跌宕與起伏, 終於讓這個曾經青澀的農家少年逐步成長為今日餐飲界的楷模和青年才俊。 曾獲國家發改委頒發的“2014中國改革優秀人物獎”、江西省政府頒發的“江西省紅十字會博愛大使”、南昌市餐飲協會頒發的“南昌餐飲業金鼎獎·優秀企業家”。

11.沈東京, 男, 漢族,1991年4月生, 中共黨員, 本科學歷, 現任南昌市崛美公益發展中心主任。 堅持公益的5年期間, 他常年奔赴水災救援前線, 為災民協調分發1000余萬的救災物資;他發起送老花鏡專案, 三天籌款22萬餘元, 為1萬名貧困村老人送去了免費老花鏡;他還專門為貧困村無家可歸者建房子, 目前已為扶貧村修路、修房、建屋、安廁、打井35棟(個);近三年,

他通過基金會每年冬天為扶貧村的孤寡老人送去溫暖包, 累計覆蓋40餘個村落, 3000餘人。 截止目前, 他帶領團隊已開展上千場公益活動, 獲國家級公益項目百強獎17枚、金獎5枚、銀獎5枚、銅獎5枚, 曾獲第十一屆中國青年志願者優秀個人獎、2017年江西省脫貧攻堅奉獻獎、江西省第二屆優秀志願者等。

12.陳廷軒, 男, 漢族, 1992年8月生, 中共黨員, 本科學歷, 現任江西科技師範大學專職輔導員。 陳廷軒熱衷於帶領學生從事創新創業實踐。 他帶領學生團隊參加中國“互聯網+” 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多次獲獎, 榮獲國家金獎1次、銀獎1次, 榮獲江西省金獎1次。 2017年被教育部授予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優秀導師獎, 其創業團隊受到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的親切接見。

他指導的“瘋狂芒果城”、“學才教育”等企業已經初步形成規模效應, 產生經濟效益數千萬元。 其中瘋狂芒果城創始人學生劉磊獲2017年度全國大學生就業創業典型人物稱號。 三年來, 他共帶領70余名學生成立企業走向創業道路, 其事蹟被江西日報、江西衛視、都市現場等媒體廣泛報導。

13.範小敏, 男, 漢族, 1982年10月生, 中共黨員, 本科學歷, 現任萍鄉市遠程辦主任、銀河鎮黨委副書記(掛職)、市委組織部派駐紫溪村“第一書記”。 2015年8月任紫溪村“第一書記”以來, 範小敏和村兩委班子成員示範帶頭, 激發村民參與村級建設熱情, 幫助紫溪村一改村級經濟薄弱、人居環境差、基礎設施落後、產業培植難、黨員意識弱化的舊貌。

3天完成全村全部94棟危房的處置工作, 建立從村頭到村尾的蔬菜、臍橙、高產油茶、獼猴桃等基地, 説明建成第一個4A級鄉村旅遊點——綠行生態園,提升改造紫峰茶場和大慶家庭農場, 形成“一園兩場多基地”產業群, 受益農戶430戶, 直接帶動80戶貧困戶脫貧, 撬動村民投入達826萬元, 產品成熟期村年人均預計增收1600多元。

14.林瑞平, 男, 漢族, 1982年6月生, 群眾, 本科學歷, 現任贛州市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副會長、尋烏縣百香果協會會長、尋烏縣西河堂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尋烏縣一口甜百香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從一名農村返鄉創業青年, 到中國首批農特微商實踐者、農村微電商領跑者、尋農會聯合創始人, 他曾創造出一天賣出1000棵贛南臍橙樹的經典行銷案例, 在互聯網+農業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孵化下,勤勞務實的作風多次受到國家、省、市、縣媒體的青睞與報導,已形成了互聯網+農業+金融+社群行銷模式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構建了互聯網雲大資料分析及定位農產品需求和市場行銷商業、農業眾籌金融服務等,他積極推廣的產業扶貧新模式“兩送兩分一幫”,精准幫扶1840多戶貧困戶種植百香果,並帶動全村、全鄉乃至全縣貧困戶一起脫貧致富,為加快贛南農村農業經濟發展做出了表率和貢獻。曾獲尋烏縣“2015年度優秀電商企業”,第三屆“贛南鄉村明星”,第三屆贛州市十大“創業之星”等榮譽。

15.徐詩曉,女,漢族,1992年2月生,共青團員,大專學歷,現為江西省水上運動管理中心女子划艇隊運動員。自進隊以來,一直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嚴格要求自己,保質保量地完成每堂訓練課,同時積極參加全國各項賽事,比賽中奮勇拼搏,比賽成績優異,2007年全國皮划艇春季冠軍賽500米女子單人划艇第二名;2007年全國皮划艇春季冠軍賽200米女子單人划艇第三名;2007年全國皮划艇錦標賽500米女子單人划艇第一名;2007年全國皮划艇錦標賽200米女子單人划艇第三名;2007年第六屆城市運動會2000米女子單人划艇第一名;2007年第六屆城市運動會1000米女子單人划艇第一名;2008年全國皮划艇春季冠軍賽500米女子單人划艇第二名;2008年全國皮划艇春季冠軍賽200米女子單人划艇第二名;2013年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500米女子單人划艇第一名;2013年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200米女子單人划艇第一名。2017年被江西省政府授予“江西省先進工作者”榮譽。

16.翁賢傑,男,漢族,1982年12月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現任省外國專家局主任科員、駐橫峰縣港邊鄉港邊村定點幫扶工作隊隊長、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翁賢傑堅持駐村幫扶3年,一心撲在港邊村脫貧攻堅戰場。在他帶領下,港邊村黨員幹部群眾團結一心、攻堅克難,開展了一系列黨建和精准扶貧工作。三年下來,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由4600元增加到8100元,貧困家庭人均純收入由1528元增加到5580元,貧困人口由793人減少至58人,貧困發生率由16.2%降低至1.2%,成功實現了整村脫貧摘帽。曾獲全國婦女財政貼息小額擔保貸款工作先進個人、省派單位定點幫扶工作先進個人、上饒青年五四獎章、省人社廳機關優秀共產黨員、廳嘉獎1次、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

18.黃娜,女,漢族,1988年10月生,中共黨員,碩士學歷,現任撫州市臨川區唱凱鎮團委書記、東湖村黨支部書記。在村任職四年多來,她紮根基層為群眾辦實事,先後籌集資金600余萬元,新建休閒廣場、老年活動室、農家書屋、衛計室,硬化、綠化環村公路,安裝路燈等,不斷改善村基礎設施建設;建立村、組兩級便民服務中心,形成了“一個視窗對外、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的工作格局,並推行《民事幫辦制度》,已為群眾代辦事項數千件;推行“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發展村農機服務產業,使社員人均增收3萬元,通過產業扶貧為13戶貧困戶脫貧致富鋪平道路;建立多類型志願者服務隊伍,為村貧困戶開展免費農機服務,村留守兒童開展“三點半課堂”、“村級少年宮”等活動。曾獲江西省“優秀大學生村官”,撫州市“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團幹”,2017年當選為黨的十九大代表。

19.梁利華,女,漢族,1979年8月生,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學歷,現任南昌市國稅局稽查局一分局局長,南昌市青年志願者協會常務理事。她紮根基層國稅崗位,歷經多個工作崗位,用16年的青春年華為國稅事業發展添磚加瓦;她全力維護國家利益,黨性堅定、忠於職守,擔任稅收管理員期間無一例漏報錯報,從事稅務稽查更是克己奉公,多次參與四部委聯合打擊虛開騙稅專項行動、“海嘯一號”、全國聯動案件等全國性大案要案查處,與公安機關聯合辦案11起,抓獲犯罪嫌疑人7人,僅2016至2017年就查補稅款4億餘元;她善心溫暖困難群眾,個人先後為困難群眾籌措愛心資金30余萬元,多次組織南昌國稅系統“慈善一日捐”及義務獻血活動,籌得善款726900元,義務獻血125600毫升。多次被評為南昌市優秀共產黨員、國稅系統優秀公務員,3次榮獲南昌市“我奉獻、我快樂”志願服務活動先進個人,榮獲第六屆“南昌青年五四獎章”和南昌市三風青年榜樣人物,南昌市五一勞動獎章。

20.諶烈,女,漢族,1978年12月生,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學歷,教授,博士生導,現任南昌大學化學學院化學系主任,中國材料研究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理事。她積極全身心投入教育、科研和社會服務事業。她在7000名成果貢獻科學家中位列第5位元,為南昌大學化學和材料兩個學科進入ESI世界排名前1%做出了卓越貢獻,推動了國家雙一流學科的成功獲批。她致力於科學前沿研究,使南昌大學有機太陽能電池領域進入全球第10位。她服務於地方經濟,多個專案已經產業化。她發表論文140餘篇,主持國家級專案5項,獲得江西省自然科學二等獎3項。她培養的學生獲多項國家級獎項。曾入選江西省百千萬人才,江西省“贛鄱英才555工程”人才,江西省主要學科學術和技術帶頭人,江西省青年科學家。

提名獎入圍個人事蹟

(以姓氏筆劃為序)

1.李億保,男,漢族,1980年12月生,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學歷,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贛南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副院長。李億保主持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7項省部級基金;作為骨幹成員參與的“血吸蟲病防治關鍵技術”研究成果受到省委書記、省長領導的高度評價;在國際學術期刊ACS Nano, Nanoscale等刊物上發表40餘篇SCI論文,總引用1135,單篇最高引用257,h-index為16。申請專利12項(6項已授權)。入選 “西部之光”訪問學者、省青年科學家培養對象,獲省自然科學獎三等獎(排名第一),贛州市自然科學一等獎(第一),獲得全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校科研特別貢獻獎、“青年五四獎章”、“師德標兵”和“十佳”青年教職工等稱號。他所帶班學生梅榮清獲江西省“龔全珍式向上向善好青年”稱號;指導的5名研究生分別錄取在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廈門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2.李比亞,男,漢族,1989年8月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現任萍鄉市公安局後埠派出所副所長。李比亞同志從警6年來,以崇高的正義感和忘我的敬業精神,破獲各類案件83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00多名,2017年1月14日淩晨,在抓捕犯罪嫌疑人時遭遇暴力拒捕,李比亞左手無名指指尖被嫌疑人咬斷,但他仍強忍劇痛半小時,堅持將嫌疑人擒獲,其英雄事蹟引起全國60多家媒體的廣泛關注和全市人民廣泛學習。曾榮登“中國好人榜”、榮獲省“五一”勞動獎章,先後被評為“最美萍鄉人”、“安源區十大傑出青年”、優秀民警和優秀公務員等。

3.楊誠,男,漢族,1985年10月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現任新餘市公安局渝水分局禁毒大隊教導員。楊誠同志自2015年4月擔任禁毒大隊教導員後,帶領大隊民警共破獲毒品刑事案件103起,抓獲販毒人員135人,辦理毒品行政案件531起,處理涉毒人員737人,社區戒毒205人,強制隔離戒毒178人,繳獲各類毒品34058.30克,易制毒化學品1000餘公斤;全力偵破了新餘市首起公安部毒品目標案件——“6.29特大制販毒案”,摧毀了新餘市首個制毒工廠。曾榮立個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2016年被評選為第十屆新餘市“十大傑出青年”。

4.邱樂安,男,漢族,1984年10月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現任新余都康有機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他積極回應政府號召,大膽嘗試,勇於開拓,帶領農戶闖市場,努力經營,把公司搞得紅紅火火。他將“服務社會、健康市民、誠實做人、踏實做事、品質第一、誠信為本,互惠互利”視為經營標準,擴大有機蔬菜種植面積,通過指導村民學習有機瓜果種植技術,解決農村富餘勞動力,帶領了150余戶周邊青年共同致富,解決當地20余戶貧困戶就業並且每年贊助2個平困學生,同時對當地的敬老院進行不定期的送溫暖,贏得了社會廣泛讚譽。曾榮獲“全國農業勞動模範”、“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江西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新余市蔬菜種植大戶”、“新餘市十大傑出青年”等稱號。

5.羅翀,男,漢族,1988年8月生,中共預備黨員,本科學歷,高級技師,現任國網吉安供電公司行銷部檢驗檢測專責。六年間,他處理電力用戶緊急搶修100餘次,解決用電疑難問題150餘個,説明客戶解決用電問題200餘次,贏得客戶的廣泛好評。他堅持專業學習,六年來累計閱讀技術書籍達150余萬字,創建“青橙學堂”,開辦“今晚8點”夜校,多次參加全國、全省技能大賽拔得頭籌。公司以他的名字命名成立“羅翀勞模創新工作室”“技能大師工作室”,他的一項創新技術為企業挽回近50萬元經濟損失。他組織成立“電力360”青年志願者服務隊,聯繫幫扶留守老人、低保戶等困難群眾28戶。曾獲得1項國家發明專利、6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曾獲“國家電網勞動模範”、“全國電力行業技術能手”、“江西省技術能手”、“江西青年崗位能手”等稱號。

6.周健,男,漢族,1984年10月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現任宜春市公安局特警支隊二大隊五中隊指導員。周健是宜春市公安局唯一一名排爆手,自2002年12月入伍,2005年從事搜排爆工作,已在搜排爆崗位堅持工作11年,先後現場處置爆炸裝置七枚,帶領中隊先後完成贛台會、宜春市兩會會場、宜春市月亮文化節、樟樹藥交會等大型活動重大安保百餘次,2016年2月全程保障習總書記井岡山之行的重大安保任務。先後榮獲“全省優秀人民警察”、 “全市崗位學雷鋒標兵”、 “市青年五四獎章”等稱號。多次獲得宜春市公安局嘉獎以及榮立三等功兩次。

7.胡軍,男,漢族,1992年9月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現任華東交通大學2015級機電研究生黨支部書記,中國發明家協會成員。胡軍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優異、為人樸實,品格高尚,能自覺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胡軍熱愛創新發明,潛心科學研究。在校期間發表科研方向高水準論文6篇(SCI/EI);獲得全國級、省級科技競賽獎項23項,如全國無人機創新設計大賽全國一等獎等;申請創新發明專利30余項,其中,可擕式水果糖度檢測裝置專利已經實現產品的轉化,產生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熱愛創業的胡軍創辦南昌雁翔科技有限公司並擔任公司負責人,公司從事智慧財產權服務,開展大型公益創新發明演講20餘次,與多家企業進行了長期的戰略合作關係。公司的發展得到了時任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時任江西省委書記鹿心社等領導的高度肯定。曾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獲“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提名獎、江西省向上向善好青年、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入圍獎、中國電信獎學金、江西省大學生自主創業事蹟徵集活動第一名等。

8.黃小來,男,漢族,1979年11月生,群眾,本科學歷,現任江西金田糧油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他1996年開始投身大米加工行業並不斷發展壯大,為了幫助農民早日脫貧致富,他帶領著集團公司在黃泥洞打造了1萬畝的井岡蜜柚種植基地,並為周邊農民提供柚苗,並承諾柚果成熟期後採取“公司+訂單+農戶”的產業模式解決果農賣果問題,這一專案的建成增加100多個農民工就業機會,並且帶動周邊2萬多戶農戶脫貧致富。先後榮獲“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江西十佳農業企業”“江西省級民營科技企業”“中國放心糧油示範加工企業”“第十屆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2014年榮獲“全國優秀農業產業化優秀龍頭企業”稱號,2014-2015連續兩年獲得“江西民營企業100強”等殊榮。

9.章傑,男,漢族,1980年2月生,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學歷,現任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副主任醫師。他工作在臨床一線,工作繁重並富有挑戰,年完成手術量近1000台、急危重搶救200餘次、門急診接診病人5000余人次、網路平臺提供免費諮詢及科普宣傳服務病人10000余人;積極參加全國唇齶裂微笑列車免費救治活動,為100餘名先天性唇齶裂患者提供免費救治手術,幫助先天缺陷患兒重獲笑容;科研方面成果豐碩,作為博士後研究員,主持國家自然基金2項、中國博士後面上基金1項以及省部級科研課題6項,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等論文20余篇,有望在頜骨缺損重建組織工程治療方面取得進展。曾獲江西省傑出青年、南昌大學及南昌大學一附院青年崗位能手、贛江青年學者、省“百人遠航工程”培養物件、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10.藍天虹,女,佘族,1993年7月生,共青團員,本科學歷,現任江西天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她于2014年8月成立了江西省天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轄撫州天勢科技企業孵化器,現有一杯(E-bank)眾創空間、中醫藥實驗平臺及辦公園區,總面積近3萬㎡,公司獲評撫州地區唯一一家國家級眾創空間,國家級孵化器、國家級星創天地、是撫州全省科技金融試驗區“6+1”平臺之一。在孵企業51家,成功畢業26家,年營業額近5億元,累計帶動就業4000餘人次,扶貧、帶動脫貧效果顯著;她與省人才專項基金等單位企業創立了省內首支人才基金;參與省青聯項目認領活動、留守兒童微心願活動累計投入資金近20萬元;還開展免費創業培訓、電商培訓等活動三十多場。曾獲2016年工信部領軍人才,2016年撫州市雙創之星,2017撫州市三八紅旗手,2017江西省向好向善好青年。

入圍集體事蹟

(以集體名稱首字筆劃為序)

1.井岡山市茅坪鄉駐神山村扶貧工作組

2017年2月26日,井岡山市在全國宣佈率先脫貧。在茅坪鄉駐村工作組和全村群眾的齊心努力下,神山村實現了全面脫貧。為進一步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圍繞“全民創業、全村美麗、全面小康”的奮鬥目標,神山村繼續鞏固茶竹果產業發展,開發鄉村旅遊扶貧,景色秀美的神山村被評為“中國美麗休閒鄉村”“江西省4A級鄉村旅遊點”;為進一步加強鄉風文明建設,真正實現“智志”雙扶,激發群眾致富奔小康的內生動力,駐村工作組創新“一會兩評三創”管理制度,推出文明風尚積分管理辦法,根據村民的環境衛生、行為道德、家風文明等方面進行積分評比,神山村榮獲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在決勝小康的關鍵階段,神山村將繼續當好排頭兵,爭創老區奔小康的樣板村。

2.龍南縣青年志願者協會

龍南縣青年志願者協會團結引導全縣廣大青年志願者,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志願服務活動,為龍南的文明和諧社會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7年來,協會多次組織開展“學雷鋒”、“保護母親河”、“捐資助學”等各類志願服務活動。協會2010年被團江西省委評為江西省第五屆青年志願服務優秀組織獎,2014年被贛州市授予贛州市十佳志願服務組織,2015年關愛留守孩項目被贛州市評為贛州市十佳注意服務專案,2016年“同心童願、圓夢客家”關愛留守孩志願服務專案獲江西省首屆青年志願服務專案大賽三等獎和江西省志願服務示範專案,“防毒禁毒、共建和諧”項目獲第三屆中國青年志願服務專案大賽銀獎、江西省首屆青年志願服務專案大賽二等獎,第八屆江西省青年志願服務優秀專案獎,2017年龍南青志協被團省委評為第八屆江西省青年志願服務優秀組織獎。協會團隊於2016年入選助人為樂中國好人、江西好人、贛州好人榜單,是全國第一個入選中國好人榜的青年志願者團隊。

3.江西師範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藍天環保社團

江西師範大學藍天環保社團自1996年成立以來,尤其自2007年建立黨支部以來,圍繞專業環保人才和高素質生態文明建設人才,緊扣“綠色環保”主線,堅持“紅色引領、綠色行動、藍色創新”發展理念,構建了環保宣傳、環保實踐和環保創新“三位一體”的綜合實踐活動模式。在環保宣傳和實踐方面,獲全國人大、團中央、教育部等單位授予的各項省部級獎勵60余項,“打造低碳花園島,播撒綠色新希望”入選團中央“中國豐田青年環保專案資助”。在環保創新方面,“鄱陽湖區生態環境保護與監測創新研究團隊”入選團中央“小平科技創新團隊”,並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國家級獎勵5項,人民日報、江西日報等權威媒體多次專版報導,受到了孟建柱、強衛等領導高度肯定。

4.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是省內唯一的心血管病國家臨床重點專科,35歲以下青年醫護人員占全科總人數67.1%。團隊長期致力於志願義診和省市縣共建、精准扶貧、心血管病防控等工作。率先開展10余項新技術,填補了省內空白。青年科研工作成果斐然,承擔國家級課題30多項,部省級課題60多項,獲科研獎勵28項,團隊成員斬獲省醫療行業僅有的兩項自然科學一等獎,科教研水準達國內先進水準。曾獲全國青年文明號,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先進集體,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學科、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畫”創新團隊、教育部心血管介入治療與器械研究工程中心、衛生部心血管介入培訓基地、省內首個國家級胸痛、房顫及心衰中心、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壓專病醫聯體江西中心。

5.南昌市公安消防支隊西湖區大隊八一中隊

南昌市公安消防支隊西湖區大隊八一中隊成立於1949年,歷史可追溯到1910年,曾在朱德指揮下參加了“南昌起義”,是江西省組建最早、出警最多、任務最重的消防部隊。在八一軍旗升起的紅色土地上,一代又一代的八一官兵始終以“傳承紅色基因、永當八一傳人”為己任,秉承“抓團建促黨建、抓黨建帶團建”理念,甘當新時代“八一精神傳承隊、滅火救援先鋒隊、消防知識宣講隊、學習雷鋒服務隊”。近年來,中隊參與處置各類滅火救援戰鬥9600餘起,挽回經濟損失10億多元,成功打贏了萬壽宮商城、贛江遊輪及汶川抗震、唱凱抗洪等大火硬仗。中隊先後榮立集體一等功1次、集體二等功2次、集體三等功4次,榮獲“全國青年文明號”、“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中國好人”集體等省部級以上榮譽20多項。2016年7月,中隊黨支部被中共中央表彰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

6.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

江西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組建於1996年,2006年獨立成科,是省內最早建立的重症醫學科。科室現有工作人員64 人,其中醫生13人,護士51人,其中高級職稱7人,中級職稱人,博士1人,碩士11人。自科室成立以來,始終走在省內重症醫學發展的最前沿,率先在省內開展多種新技術,如PICCO、ECMO等技術,率先完成省內清醒狀態下的ECMO治療、ECMO長途轉運,並將各種新技術在省內各級醫院做積極推廣。江西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除了承擔院內危重病人的救治以外,還擔負著全省各種突發事件急、危、重病人的搶救工作,如2016年奉新重大惡意傷人事件、2017年鷹潭重大車禍以及2018年寧都重大車禍。在2018年寧都重大車禍的危重病人救治中,江西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的醫護人員成功的完成了江西省省內第一例直升飛機救護工作。科室在1998年以來被授予全國青年文明號,是省內鎮靜鎮痛培訓基地,還承擔著省內各級醫院的CRRT、呼吸機等各種培訓帶教工作。

在互聯網+農業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孵化下,勤勞務實的作風多次受到國家、省、市、縣媒體的青睞與報導,已形成了互聯網+農業+金融+社群行銷模式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構建了互聯網雲大資料分析及定位農產品需求和市場行銷商業、農業眾籌金融服務等,他積極推廣的產業扶貧新模式“兩送兩分一幫”,精准幫扶1840多戶貧困戶種植百香果,並帶動全村、全鄉乃至全縣貧困戶一起脫貧致富,為加快贛南農村農業經濟發展做出了表率和貢獻。曾獲尋烏縣“2015年度優秀電商企業”,第三屆“贛南鄉村明星”,第三屆贛州市十大“創業之星”等榮譽。

15.徐詩曉,女,漢族,1992年2月生,共青團員,大專學歷,現為江西省水上運動管理中心女子划艇隊運動員。自進隊以來,一直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嚴格要求自己,保質保量地完成每堂訓練課,同時積極參加全國各項賽事,比賽中奮勇拼搏,比賽成績優異,2007年全國皮划艇春季冠軍賽500米女子單人划艇第二名;2007年全國皮划艇春季冠軍賽200米女子單人划艇第三名;2007年全國皮划艇錦標賽500米女子單人划艇第一名;2007年全國皮划艇錦標賽200米女子單人划艇第三名;2007年第六屆城市運動會2000米女子單人划艇第一名;2007年第六屆城市運動會1000米女子單人划艇第一名;2008年全國皮划艇春季冠軍賽500米女子單人划艇第二名;2008年全國皮划艇春季冠軍賽200米女子單人划艇第二名;2013年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500米女子單人划艇第一名;2013年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200米女子單人划艇第一名。2017年被江西省政府授予“江西省先進工作者”榮譽。

16.翁賢傑,男,漢族,1982年12月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現任省外國專家局主任科員、駐橫峰縣港邊鄉港邊村定點幫扶工作隊隊長、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翁賢傑堅持駐村幫扶3年,一心撲在港邊村脫貧攻堅戰場。在他帶領下,港邊村黨員幹部群眾團結一心、攻堅克難,開展了一系列黨建和精准扶貧工作。三年下來,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由4600元增加到8100元,貧困家庭人均純收入由1528元增加到5580元,貧困人口由793人減少至58人,貧困發生率由16.2%降低至1.2%,成功實現了整村脫貧摘帽。曾獲全國婦女財政貼息小額擔保貸款工作先進個人、省派單位定點幫扶工作先進個人、上饒青年五四獎章、省人社廳機關優秀共產黨員、廳嘉獎1次、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

18.黃娜,女,漢族,1988年10月生,中共黨員,碩士學歷,現任撫州市臨川區唱凱鎮團委書記、東湖村黨支部書記。在村任職四年多來,她紮根基層為群眾辦實事,先後籌集資金600余萬元,新建休閒廣場、老年活動室、農家書屋、衛計室,硬化、綠化環村公路,安裝路燈等,不斷改善村基礎設施建設;建立村、組兩級便民服務中心,形成了“一個視窗對外、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的工作格局,並推行《民事幫辦制度》,已為群眾代辦事項數千件;推行“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發展村農機服務產業,使社員人均增收3萬元,通過產業扶貧為13戶貧困戶脫貧致富鋪平道路;建立多類型志願者服務隊伍,為村貧困戶開展免費農機服務,村留守兒童開展“三點半課堂”、“村級少年宮”等活動。曾獲江西省“優秀大學生村官”,撫州市“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團幹”,2017年當選為黨的十九大代表。

19.梁利華,女,漢族,1979年8月生,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學歷,現任南昌市國稅局稽查局一分局局長,南昌市青年志願者協會常務理事。她紮根基層國稅崗位,歷經多個工作崗位,用16年的青春年華為國稅事業發展添磚加瓦;她全力維護國家利益,黨性堅定、忠於職守,擔任稅收管理員期間無一例漏報錯報,從事稅務稽查更是克己奉公,多次參與四部委聯合打擊虛開騙稅專項行動、“海嘯一號”、全國聯動案件等全國性大案要案查處,與公安機關聯合辦案11起,抓獲犯罪嫌疑人7人,僅2016至2017年就查補稅款4億餘元;她善心溫暖困難群眾,個人先後為困難群眾籌措愛心資金30余萬元,多次組織南昌國稅系統“慈善一日捐”及義務獻血活動,籌得善款726900元,義務獻血125600毫升。多次被評為南昌市優秀共產黨員、國稅系統優秀公務員,3次榮獲南昌市“我奉獻、我快樂”志願服務活動先進個人,榮獲第六屆“南昌青年五四獎章”和南昌市三風青年榜樣人物,南昌市五一勞動獎章。

20.諶烈,女,漢族,1978年12月生,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學歷,教授,博士生導,現任南昌大學化學學院化學系主任,中國材料研究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理事。她積極全身心投入教育、科研和社會服務事業。她在7000名成果貢獻科學家中位列第5位元,為南昌大學化學和材料兩個學科進入ESI世界排名前1%做出了卓越貢獻,推動了國家雙一流學科的成功獲批。她致力於科學前沿研究,使南昌大學有機太陽能電池領域進入全球第10位。她服務於地方經濟,多個專案已經產業化。她發表論文140餘篇,主持國家級專案5項,獲得江西省自然科學二等獎3項。她培養的學生獲多項國家級獎項。曾入選江西省百千萬人才,江西省“贛鄱英才555工程”人才,江西省主要學科學術和技術帶頭人,江西省青年科學家。

提名獎入圍個人事蹟

(以姓氏筆劃為序)

1.李億保,男,漢族,1980年12月生,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學歷,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贛南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副院長。李億保主持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7項省部級基金;作為骨幹成員參與的“血吸蟲病防治關鍵技術”研究成果受到省委書記、省長領導的高度評價;在國際學術期刊ACS Nano, Nanoscale等刊物上發表40餘篇SCI論文,總引用1135,單篇最高引用257,h-index為16。申請專利12項(6項已授權)。入選 “西部之光”訪問學者、省青年科學家培養對象,獲省自然科學獎三等獎(排名第一),贛州市自然科學一等獎(第一),獲得全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校科研特別貢獻獎、“青年五四獎章”、“師德標兵”和“十佳”青年教職工等稱號。他所帶班學生梅榮清獲江西省“龔全珍式向上向善好青年”稱號;指導的5名研究生分別錄取在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廈門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2.李比亞,男,漢族,1989年8月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現任萍鄉市公安局後埠派出所副所長。李比亞同志從警6年來,以崇高的正義感和忘我的敬業精神,破獲各類案件83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00多名,2017年1月14日淩晨,在抓捕犯罪嫌疑人時遭遇暴力拒捕,李比亞左手無名指指尖被嫌疑人咬斷,但他仍強忍劇痛半小時,堅持將嫌疑人擒獲,其英雄事蹟引起全國60多家媒體的廣泛關注和全市人民廣泛學習。曾榮登“中國好人榜”、榮獲省“五一”勞動獎章,先後被評為“最美萍鄉人”、“安源區十大傑出青年”、優秀民警和優秀公務員等。

3.楊誠,男,漢族,1985年10月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現任新餘市公安局渝水分局禁毒大隊教導員。楊誠同志自2015年4月擔任禁毒大隊教導員後,帶領大隊民警共破獲毒品刑事案件103起,抓獲販毒人員135人,辦理毒品行政案件531起,處理涉毒人員737人,社區戒毒205人,強制隔離戒毒178人,繳獲各類毒品34058.30克,易制毒化學品1000餘公斤;全力偵破了新餘市首起公安部毒品目標案件——“6.29特大制販毒案”,摧毀了新餘市首個制毒工廠。曾榮立個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2016年被評選為第十屆新餘市“十大傑出青年”。

4.邱樂安,男,漢族,1984年10月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現任新余都康有機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他積極回應政府號召,大膽嘗試,勇於開拓,帶領農戶闖市場,努力經營,把公司搞得紅紅火火。他將“服務社會、健康市民、誠實做人、踏實做事、品質第一、誠信為本,互惠互利”視為經營標準,擴大有機蔬菜種植面積,通過指導村民學習有機瓜果種植技術,解決農村富餘勞動力,帶領了150余戶周邊青年共同致富,解決當地20余戶貧困戶就業並且每年贊助2個平困學生,同時對當地的敬老院進行不定期的送溫暖,贏得了社會廣泛讚譽。曾榮獲“全國農業勞動模範”、“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江西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新余市蔬菜種植大戶”、“新餘市十大傑出青年”等稱號。

5.羅翀,男,漢族,1988年8月生,中共預備黨員,本科學歷,高級技師,現任國網吉安供電公司行銷部檢驗檢測專責。六年間,他處理電力用戶緊急搶修100餘次,解決用電疑難問題150餘個,説明客戶解決用電問題200餘次,贏得客戶的廣泛好評。他堅持專業學習,六年來累計閱讀技術書籍達150余萬字,創建“青橙學堂”,開辦“今晚8點”夜校,多次參加全國、全省技能大賽拔得頭籌。公司以他的名字命名成立“羅翀勞模創新工作室”“技能大師工作室”,他的一項創新技術為企業挽回近50萬元經濟損失。他組織成立“電力360”青年志願者服務隊,聯繫幫扶留守老人、低保戶等困難群眾28戶。曾獲得1項國家發明專利、6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曾獲“國家電網勞動模範”、“全國電力行業技術能手”、“江西省技術能手”、“江西青年崗位能手”等稱號。

6.周健,男,漢族,1984年10月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現任宜春市公安局特警支隊二大隊五中隊指導員。周健是宜春市公安局唯一一名排爆手,自2002年12月入伍,2005年從事搜排爆工作,已在搜排爆崗位堅持工作11年,先後現場處置爆炸裝置七枚,帶領中隊先後完成贛台會、宜春市兩會會場、宜春市月亮文化節、樟樹藥交會等大型活動重大安保百餘次,2016年2月全程保障習總書記井岡山之行的重大安保任務。先後榮獲“全省優秀人民警察”、 “全市崗位學雷鋒標兵”、 “市青年五四獎章”等稱號。多次獲得宜春市公安局嘉獎以及榮立三等功兩次。

7.胡軍,男,漢族,1992年9月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現任華東交通大學2015級機電研究生黨支部書記,中國發明家協會成員。胡軍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優異、為人樸實,品格高尚,能自覺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胡軍熱愛創新發明,潛心科學研究。在校期間發表科研方向高水準論文6篇(SCI/EI);獲得全國級、省級科技競賽獎項23項,如全國無人機創新設計大賽全國一等獎等;申請創新發明專利30余項,其中,可擕式水果糖度檢測裝置專利已經實現產品的轉化,產生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熱愛創業的胡軍創辦南昌雁翔科技有限公司並擔任公司負責人,公司從事智慧財產權服務,開展大型公益創新發明演講20餘次,與多家企業進行了長期的戰略合作關係。公司的發展得到了時任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時任江西省委書記鹿心社等領導的高度肯定。曾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獲“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提名獎、江西省向上向善好青年、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入圍獎、中國電信獎學金、江西省大學生自主創業事蹟徵集活動第一名等。

8.黃小來,男,漢族,1979年11月生,群眾,本科學歷,現任江西金田糧油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他1996年開始投身大米加工行業並不斷發展壯大,為了幫助農民早日脫貧致富,他帶領著集團公司在黃泥洞打造了1萬畝的井岡蜜柚種植基地,並為周邊農民提供柚苗,並承諾柚果成熟期後採取“公司+訂單+農戶”的產業模式解決果農賣果問題,這一專案的建成增加100多個農民工就業機會,並且帶動周邊2萬多戶農戶脫貧致富。先後榮獲“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江西十佳農業企業”“江西省級民營科技企業”“中國放心糧油示範加工企業”“第十屆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2014年榮獲“全國優秀農業產業化優秀龍頭企業”稱號,2014-2015連續兩年獲得“江西民營企業100強”等殊榮。

9.章傑,男,漢族,1980年2月生,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學歷,現任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副主任醫師。他工作在臨床一線,工作繁重並富有挑戰,年完成手術量近1000台、急危重搶救200餘次、門急診接診病人5000余人次、網路平臺提供免費諮詢及科普宣傳服務病人10000余人;積極參加全國唇齶裂微笑列車免費救治活動,為100餘名先天性唇齶裂患者提供免費救治手術,幫助先天缺陷患兒重獲笑容;科研方面成果豐碩,作為博士後研究員,主持國家自然基金2項、中國博士後面上基金1項以及省部級科研課題6項,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等論文20余篇,有望在頜骨缺損重建組織工程治療方面取得進展。曾獲江西省傑出青年、南昌大學及南昌大學一附院青年崗位能手、贛江青年學者、省“百人遠航工程”培養物件、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10.藍天虹,女,佘族,1993年7月生,共青團員,本科學歷,現任江西天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她于2014年8月成立了江西省天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轄撫州天勢科技企業孵化器,現有一杯(E-bank)眾創空間、中醫藥實驗平臺及辦公園區,總面積近3萬㎡,公司獲評撫州地區唯一一家國家級眾創空間,國家級孵化器、國家級星創天地、是撫州全省科技金融試驗區“6+1”平臺之一。在孵企業51家,成功畢業26家,年營業額近5億元,累計帶動就業4000餘人次,扶貧、帶動脫貧效果顯著;她與省人才專項基金等單位企業創立了省內首支人才基金;參與省青聯項目認領活動、留守兒童微心願活動累計投入資金近20萬元;還開展免費創業培訓、電商培訓等活動三十多場。曾獲2016年工信部領軍人才,2016年撫州市雙創之星,2017撫州市三八紅旗手,2017江西省向好向善好青年。

入圍集體事蹟

(以集體名稱首字筆劃為序)

1.井岡山市茅坪鄉駐神山村扶貧工作組

2017年2月26日,井岡山市在全國宣佈率先脫貧。在茅坪鄉駐村工作組和全村群眾的齊心努力下,神山村實現了全面脫貧。為進一步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圍繞“全民創業、全村美麗、全面小康”的奮鬥目標,神山村繼續鞏固茶竹果產業發展,開發鄉村旅遊扶貧,景色秀美的神山村被評為“中國美麗休閒鄉村”“江西省4A級鄉村旅遊點”;為進一步加強鄉風文明建設,真正實現“智志”雙扶,激發群眾致富奔小康的內生動力,駐村工作組創新“一會兩評三創”管理制度,推出文明風尚積分管理辦法,根據村民的環境衛生、行為道德、家風文明等方面進行積分評比,神山村榮獲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在決勝小康的關鍵階段,神山村將繼續當好排頭兵,爭創老區奔小康的樣板村。

2.龍南縣青年志願者協會

龍南縣青年志願者協會團結引導全縣廣大青年志願者,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志願服務活動,為龍南的文明和諧社會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7年來,協會多次組織開展“學雷鋒”、“保護母親河”、“捐資助學”等各類志願服務活動。協會2010年被團江西省委評為江西省第五屆青年志願服務優秀組織獎,2014年被贛州市授予贛州市十佳志願服務組織,2015年關愛留守孩項目被贛州市評為贛州市十佳注意服務專案,2016年“同心童願、圓夢客家”關愛留守孩志願服務專案獲江西省首屆青年志願服務專案大賽三等獎和江西省志願服務示範專案,“防毒禁毒、共建和諧”項目獲第三屆中國青年志願服務專案大賽銀獎、江西省首屆青年志願服務專案大賽二等獎,第八屆江西省青年志願服務優秀專案獎,2017年龍南青志協被團省委評為第八屆江西省青年志願服務優秀組織獎。協會團隊於2016年入選助人為樂中國好人、江西好人、贛州好人榜單,是全國第一個入選中國好人榜的青年志願者團隊。

3.江西師範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藍天環保社團

江西師範大學藍天環保社團自1996年成立以來,尤其自2007年建立黨支部以來,圍繞專業環保人才和高素質生態文明建設人才,緊扣“綠色環保”主線,堅持“紅色引領、綠色行動、藍色創新”發展理念,構建了環保宣傳、環保實踐和環保創新“三位一體”的綜合實踐活動模式。在環保宣傳和實踐方面,獲全國人大、團中央、教育部等單位授予的各項省部級獎勵60余項,“打造低碳花園島,播撒綠色新希望”入選團中央“中國豐田青年環保專案資助”。在環保創新方面,“鄱陽湖區生態環境保護與監測創新研究團隊”入選團中央“小平科技創新團隊”,並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國家級獎勵5項,人民日報、江西日報等權威媒體多次專版報導,受到了孟建柱、強衛等領導高度肯定。

4.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是省內唯一的心血管病國家臨床重點專科,35歲以下青年醫護人員占全科總人數67.1%。團隊長期致力於志願義診和省市縣共建、精准扶貧、心血管病防控等工作。率先開展10余項新技術,填補了省內空白。青年科研工作成果斐然,承擔國家級課題30多項,部省級課題60多項,獲科研獎勵28項,團隊成員斬獲省醫療行業僅有的兩項自然科學一等獎,科教研水準達國內先進水準。曾獲全國青年文明號,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先進集體,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學科、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畫”創新團隊、教育部心血管介入治療與器械研究工程中心、衛生部心血管介入培訓基地、省內首個國家級胸痛、房顫及心衰中心、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壓專病醫聯體江西中心。

5.南昌市公安消防支隊西湖區大隊八一中隊

南昌市公安消防支隊西湖區大隊八一中隊成立於1949年,歷史可追溯到1910年,曾在朱德指揮下參加了“南昌起義”,是江西省組建最早、出警最多、任務最重的消防部隊。在八一軍旗升起的紅色土地上,一代又一代的八一官兵始終以“傳承紅色基因、永當八一傳人”為己任,秉承“抓團建促黨建、抓黨建帶團建”理念,甘當新時代“八一精神傳承隊、滅火救援先鋒隊、消防知識宣講隊、學習雷鋒服務隊”。近年來,中隊參與處置各類滅火救援戰鬥9600餘起,挽回經濟損失10億多元,成功打贏了萬壽宮商城、贛江遊輪及汶川抗震、唱凱抗洪等大火硬仗。中隊先後榮立集體一等功1次、集體二等功2次、集體三等功4次,榮獲“全國青年文明號”、“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中國好人”集體等省部級以上榮譽20多項。2016年7月,中隊黨支部被中共中央表彰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

6.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

江西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組建於1996年,2006年獨立成科,是省內最早建立的重症醫學科。科室現有工作人員64 人,其中醫生13人,護士51人,其中高級職稱7人,中級職稱人,博士1人,碩士11人。自科室成立以來,始終走在省內重症醫學發展的最前沿,率先在省內開展多種新技術,如PICCO、ECMO等技術,率先完成省內清醒狀態下的ECMO治療、ECMO長途轉運,並將各種新技術在省內各級醫院做積極推廣。江西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除了承擔院內危重病人的救治以外,還擔負著全省各種突發事件急、危、重病人的搶救工作,如2016年奉新重大惡意傷人事件、2017年鷹潭重大車禍以及2018年寧都重大車禍。在2018年寧都重大車禍的危重病人救治中,江西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的醫護人員成功的完成了江西省省內第一例直升飛機救護工作。科室在1998年以來被授予全國青年文明號,是省內鎮靜鎮痛培訓基地,還承擔著省內各級醫院的CRRT、呼吸機等各種培訓帶教工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