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消費清淡導致豬價乏力 行情轉折還看淘汰情況

芝華最新豬價指數10.25, 環比下跌了0.01, 同比下跌33.%, 創出近兩輪週期的價格新低。 農業農村部監測資料顯示, 豬糧比已經價跌破5.5:1, 生豬養殖開始出現全面虧損。 芝華資料高級分析師姚桂玲表示, 這樣的狀況主要是由供需基本面寬鬆導致的。

根據芝華資料監測顯示, 從貿易形勢看, 全國大部分地區生豬供應量略微偏多, 屠宰企業銷量普遍清淡, 收購量偏少。 同時, 收購均重依然偏大, 大多維持在230-255斤, 豬肉的供給量明顯增加。 據芝華資料調研, 貿易商反應最多的是下游消費乏力, 豬肉供給量偏多, 因此豬價持續低迷。

從消費端來看, 豬肉價格下跌主要是消費乏力, 而和進口肉關係不大, 因為國內豬價很低, 內外價差較小。 “尤其是東北地區, 豬價創下了全國新低, ”姚桂玲分析道, “南運受阻是主要原因, 而且目前整體消費情況差, 南北價差小, 東北豬價很難起來。 ”

目前豬價已經跌至5塊, 大多數養殖企業都處於虧損狀態。 “目前牧原的養殖成本為5.7元/斤, 溫氏在6元/斤, 其他上市公司約6.1-6.5元/斤。 豬價大幅下跌, 不管是小散戶還是大企業都會出現資金問題, 特別是今年飼料原料價格上漲, 成本上移, 大小養殖戶日子都不好過。 ”姚桂玲表示, 春節前豬價下跌, 大型養殖企業就已經有了加速出欄跡象。 “這個可以從企業公告資料看出, 一季度正邦科技、天邦股份、牧原股份、溫氏股份生豬銷售量同比值都有很大幅增加。

對於“養殖大戶”溫氏股份生豬養殖虧損的狀況, 姚桂玲表示, 溫氏除了有生豬養殖業務外, 還有肉雞、原奶及乳製品等等業務板塊, 產業鏈上下游縱向跨度長, 橫向整合能力也強。 “生豬養殖業務是他們最大的一塊業務, 也是利潤來源最重要的一塊, 目前豬價下跌, 對企業利潤肯定是會有或多或少的影響。 但企業股價不只受企業利潤影響, 還會受其他消息面的題材影響。 ”她表示, 目前瞭解到, 一些養殖企業正在使用金融工具避險:“牧原股份有參與飼料原料期貨交易, 還有一些未上市的養殖大企業有參與生豬價格保險。 這些都有利於企業防範價格風險,

有利於維持相對穩定的收益。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