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吉安市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情況的報告——2018年1月8日在吉安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劉曉彬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託, 我向大會報告全市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情況, 請予審議。 並請各位市政協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關於全市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情況和生態環境狀況

2017年, 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認真落實黨的十九大及國家、省關於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決策部署, 加快推進“三個走在前列”“兩大戰略任務”, 統籌抓好生態文明建設各項工作, 全市生態環境品質穩步提高。 森林覆蓋率穩定在67.6%, 主要河流監測斷面水質達成率100%,

空氣環境品質保持在國家Ⅱ級標準, 完成省節能“雙控”和溫室氣體排放目標考核, 生態文明主要指標穩居全省前列, 資源利用效率進一步提高, 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進一步健全。

一年來, 我們著力抓好了以下五個方面工作:

(一)著力抓好統籌協調, 生態文明推進機制更加完備。 一是突出頂層設計。 市委四屆四次全會專門研究部署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 出臺了貫徹意見, 提出了六個方面24項具體任務、六大生態工程、100個重點專案及33項重點制度成果清單, 明確了綠色崛起的總體思路和基本路徑。 二是堅持高位推動。 市委統攬全域, 召開領導小組會議部署推進全市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市人大持續推進監督,

連續兩年聽取審議全市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報告;市政府統籌謀劃, 推動生態文明各項重大部署落地實施;市政協以及各民主黨派深入開展相關調研, 積極建言獻策;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生態文明建設, 全市上下進一步樹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 三是強化貫徹落實。 2017年省生態文明年度工作要點確定的我市26項重點事項已完成24項, 1項達到年度目標進度;市生態文明工作要點確定的68項重點工作, 50項已完成或基本完成, 13項達到年度目標進度;市生態文明試驗區貫徹意見部署的年度24項重點改革任務, 20項已出成果。

(二)著力加強改革創新, 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日趨完善。 一是生態保護立法加快推進。

頒佈實施了第一部實體性法規《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 推動了水庫水質保護等立法工作, 出臺了《關於加快建設吉安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的決議》, 嚴格執行了吉泰走廊生態保護等決議, 制定了“生態文明、法治護航”實施意見, 生態環境保護法治化進程不斷加快。 二是完善國土空間管控體系。 完成了吉安市生態環境保護、吉泰走廊區域生態保護等規劃編制, 生態保護紅線管控區域占全市國土面積23.9%, 5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縣(市)完成了產業准入“負面清單”編制。 三是加大環境保護監管力度。 出臺了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實施辦法, 制定了城市執法體制改革改進城市管理、生態環境監測網路建設等指導性意見,
簽訂了年度生態環保、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 井岡山市成立了全省首個生態旅遊法庭, 創建了“生態旅遊審判110”模式。 四是強化環保問責追責。 出臺了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意見, 將領導幹部自然資源審計向鄉鎮延伸, 完成了一縣五鄉自然資源資產責任審計工作, 印發了重點區域污染物管控責任分工方案, 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一票否決、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終身追責”制度。

(三)著力推進環境治理, 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加速整改。 一是全面開展城鄉環境治理。 制定了大氣、水、土壤等專項治理方案, 深入開展了“清淨整潔”“清土封塵”“三禁”等專項行動, 市中心城區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基本完成,

淘汰(改造)燃煤鍋爐264台, 完成了50家企業排汙許可證核發工作。 在全省率先出臺覆蓋市縣鄉三級的“河長制”工作方案, 開展了以富水河和蜀水河為示範河流的流域生態綜合治理, 全市水土流失治理面積達116.53平方公里。 二是深入推進農村環境治理。 全面完成畜禽規模養殖“三區”劃定工作, 制定了規範生豬養殖管理辦法及建設方案, 禁養區內退養率達100%。 出臺了鎮村環境集中整治實施意見, 加大了空心村、空心房整治及危舊土坯房改造力度, 全市4431個新農村建設村點“七改三網”建設任務基本完成, 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效顯著, 所有縣(市、區)通過省級考核驗收。 三是嚴肅整改環保督察回饋問題。 針對中央、省環保督察回饋的問題, 制定了整改方案,細化了整改措施及時限。中央環保督察回饋整改的9個問題,3個已銷號,其餘6個正在加快整改,省環保督察組轉辦319個信訪問題全部辦結。

(四)著力發展綠色經濟,生態文明建設基礎不斷夯實。一是加快發展綠色產業。首位產業和龍頭企業“優惠八條”全面落實,成功組建電子資訊研究院,電子資訊產業不斷壯大,先進裝備製造、大健康、中醫藥等產業加快發展。新增六大富民產業種植面積70.3萬畝,“井岡蜜柚”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新增無公害農產品、綠色、有機食品28個,綠色食品累計認證數量占全省近1/4。“全景吉安、全域旅遊”戰略成效顯著,羊獅慕成功創建國家4A景區,遂川最美梯田、萬安萬花世界等成為旅遊新亮點。二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關閉退出煤礦企業3家,加大“地條鋼”打擊力度,全面完成去產能年度任務。加快實施企業技術改造,推進一批重點技術改造專案建設,支援企業資訊化、智慧化成果應用,食品、建材等傳統企業生產效率進一步提高。三是積極發展迴圈經濟。生態迴圈養殖社區建設走在全省前列,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率達到77.3%。清潔能源加快發展,風電總裝機容量超27萬千瓦,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超26萬千瓦。井岡山經開區國家迴圈化改造示範試點加快推進,新增3家省級工業園區迴圈化改造試點。

(五)著力推動綠色惠民,綠色崛起共識進一步凝聚。一是爭創了一批示範試點。成功獲批國家低碳城市,吉州窯入選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南風面獲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羅霄山大峽谷獲批國家森林公園,玉峽湖和吉湖入選國家濕地公園試點,新增2個省級生態文明示範縣和4個省級生態文明示範基地。二是加大生態扶貧力度。遂川縣省級生態扶貧試驗區試點加快推進,完成生態扶貧搬遷0.89萬人,全市光伏扶貧專案規模達15萬千瓦,覆蓋474個貧困村、1.5萬貧困戶,2021個生態護林員指標全部落實到建檔立卡貧困戶。三是提升城鄉綠化水準。城區增綠補綠工程建設進度加快,僅中心城區建成街頭遊園85個。森林品質精准提升,完成人工造林29.5萬畝、森林撫育32.1萬畝,總投資83.9億元的國開行國家儲備林貸款專案成功落地。四是宣導綠色生活理念。全市新投放222輛新能源公車、6000輛以上公共自行車,吉安市BRT(快速公交)項目加快推進,低碳出行的理念逐步形成。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生態文明建設仍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加快發展與保護環境的矛盾仍然突出,綠色產業發展體系還有待健全,環境容量壓力加大,科技支撐和服務薄弱,綠色崛起的支撐仍然不足;二是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治理能力仍然不強,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不完整,生態環保投入總體不足,污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仍然滯後;三是生態環境保護壓力依然很大,空氣品質改善目標壓力較大,秸稈禁燒、垃圾分類、農村環境整治等工作任重道遠,生態環境品質與人民群眾的新期待還有差距。對於這些問題和困難,我們將始終保持清醒認識,堅決擔負職責使命,努力在未來的工作中改進解決。

二、下步工作打算

201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起步之年,也是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關鍵之年。按照全省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一年開好局、兩年有變化、四年見成效”的發展目標,今年全市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生態強市戰略,以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為抓手,推進綠色發展、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加強生態系統保護、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力爭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改革成果,建設空氣清新、河水清澈、大地清潔的美麗家園,努力在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上走前列。

今年全市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目標是:空氣品質優良率達到80%以上,主要河流監測斷面水質達成率穩定在100%,萬元GDP能耗和溫室氣體排放量分別下降3%和4.8%,萬元生產總值用水量下降6.9%,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率達到91%,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完成省下達目標任務。制度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生態立法、生態扶貧、垃圾分類、生態化養殖等領域形成一批具有吉安特色和影響力的生態文明改革成果。

圍繞上述目標,重點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提升綠色發展水準。聚焦“1+4”產業,加快推進益豐泰TFTLCD面板、歐司朗照明、立訊射頻等專案建設,促進電子資訊產業“點、線、面、體”全鏈發展。實施“製造業50強培育計畫”,推動移動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等與現代製造業融合發展。統籌推進生物醫藥大健康、通航、軍民融合等產業發展。深入實施全域旅遊戰略,抓好吉水進士文化等旅遊集聚區建設,推動吉州窯等景區爭創5A級景區。實施“旅遊+文化”工程,推動文化和旅遊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特色富民產業,提升六大特色富民產業規模化、生態化、標準化、品牌化水準,深化井岡蜜柚“6611工程”,新增六大富民產業種植面積40萬畝,。建設一批三產融合田園綜合體,打造“稻蝦共生”等綜合種養基地2萬畝以上,促進產品和產業雙環保。全面淘汰小規模生豬養殖,打造30個以上生態迴圈養殖社區樣板,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率達到80%以上。繼續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過剩產能,關閉退出8家煤礦,完成43萬噸煤礦去產能任務,推進一批清潔化生產、迴圈化改造、資源化綜合利用等重點項目建設。

(二)抓好生態環境污染防治。堅決做好中央和省環保督察回饋問題整改工作。開展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健全環境資訊平臺,全面監測大氣、水、土壤等環境指標。實施大氣污染防治工程,持續開展城市“四塵”“三煙”“三氣”專項治理,深入推進“降坡封塵”“建築揚塵”“餐飲油煙”“煙花爆竹”“三禁”等專項整治行動,加強農作物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實施水污染防治工程,深入開展“清河護河”行動,打造“河長制”升級版,全面消滅黑臭水體,完善城鎮汙水處理及配套管網,實現工業園區汙水處理設施全覆蓋,推動中心城區備用水源項目開工建設,保障群眾用水安全。實施土壤污染防治工程,加大重金屬污染防治力度,開展土壤修復工程,抓好農業面源污染治理,保持農藥化肥使用“零增長”。實施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推進中心城區和井岡山市垃圾分類工作,強化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提升、農民建房“兩違”整治等專項行動,全面推行農村垃圾協力廠商治理,所有中心鄉鎮實現標準化垃圾壓縮站全覆蓋。推進殯葬改革,加快建設公益生態墓園。完成縣市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選址規劃,加快中心城區垃圾焚燒發電、樟山垃圾填埋場擴容和危廢處置中心、螺子山污泥糞便處理廠等專案建設。

(三)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實施山水林田湖草保護與建養工程。嚴格生態空間開發與管控,全面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及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管控要求,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嚴格執行產業准入“負面清單”管理,嚴格“兩高一資”類專案審批,所有縣(市、區)嚴禁引入危險廢棄物再生利用項目。加強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風景名勝區等重要生態功能區域保護,完成人工造林22萬畝、低效林改造19.6萬畝、森林撫育25萬畝,抓好國開行貸款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推進“城市雙修”和“海綿城市”建設,加快河東濱江生態公園及街頭小遊園、公共綠地建設進度,對破壞的山體、污染的土壤及河流、水體進行生態修復。加強農村原生態保護,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打造一批美麗示範鄉鎮、示範村和示範庭院。強化濕地保護和恢復,推進贛江水生態綜合治理與修復工程,保障重要水源涵養區、江河源頭區的生態安全,打造贛江最美岸線。

(四)強化生態文明制度創新。推進2017年的24項制度落地實施,抓好2018年確定的7項制度改革。加快水庫水質保護、城市綠地管理等立法工作,制定全市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規定。完成全市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完善生態文明考核評價機制,細化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實行縣鄉黨政主要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責任常態審計制度,引導廣大領導幹部牢固樹立“綠色政績觀”。扎實推進試點示範,推動井岡山經開區創建國家生態示範園區,爭創國家和省級園區迴圈化改造試點,健全綠色低碳迴圈發展體系,推進省級生態扶貧試驗區建設,創建一批省級生態文明示範縣(區)和示範基地。完善環保監管制度體系,組建吉安市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機構,完成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改革,建立環境保護統一監管和綜合執法機制。開展生態護法行動,協調設立生態法庭,加大環境資源違法犯罪打擊力度。依託中科院泰和千煙洲試驗站,組建吉安生態環境研究院。探索利用市場化機制促進生態環境保護,推行環境污染防治協力廠商治理。

(五)抓好生態文化建設。實施綠色生活引導工程,深入開展節水、節電、節氣等專項行動,探索推進有利於生態環保的管理制度。宣導綠色出行,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力爭實現城市步行和自行車出行率達到20%,公共交通機動化出行分擔率達到40%。開展創建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等行動。深入開展保護生態、愛護環境、節約資源的宣傳教育活動和知識普及活動,讓群眾成為生態文明的主導者、建設者,共用生態文明成果。

各位代表!讓吉安的天常藍、水長清、地永綠,事關我們每個人的切身利益,事關子孫後代的長遠幸福。我們將牢牢把握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歷史機遇,認真執行本次大會各項決議,銳意進取,善謀實幹,全力推進我市生態文明建設,為實現“三個走在前列”“兩大戰略任務”作出更大的貢獻!

制定了整改方案,細化了整改措施及時限。中央環保督察回饋整改的9個問題,3個已銷號,其餘6個正在加快整改,省環保督察組轉辦319個信訪問題全部辦結。

(四)著力發展綠色經濟,生態文明建設基礎不斷夯實。一是加快發展綠色產業。首位產業和龍頭企業“優惠八條”全面落實,成功組建電子資訊研究院,電子資訊產業不斷壯大,先進裝備製造、大健康、中醫藥等產業加快發展。新增六大富民產業種植面積70.3萬畝,“井岡蜜柚”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新增無公害農產品、綠色、有機食品28個,綠色食品累計認證數量占全省近1/4。“全景吉安、全域旅遊”戰略成效顯著,羊獅慕成功創建國家4A景區,遂川最美梯田、萬安萬花世界等成為旅遊新亮點。二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關閉退出煤礦企業3家,加大“地條鋼”打擊力度,全面完成去產能年度任務。加快實施企業技術改造,推進一批重點技術改造專案建設,支援企業資訊化、智慧化成果應用,食品、建材等傳統企業生產效率進一步提高。三是積極發展迴圈經濟。生態迴圈養殖社區建設走在全省前列,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率達到77.3%。清潔能源加快發展,風電總裝機容量超27萬千瓦,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超26萬千瓦。井岡山經開區國家迴圈化改造示範試點加快推進,新增3家省級工業園區迴圈化改造試點。

(五)著力推動綠色惠民,綠色崛起共識進一步凝聚。一是爭創了一批示範試點。成功獲批國家低碳城市,吉州窯入選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南風面獲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羅霄山大峽谷獲批國家森林公園,玉峽湖和吉湖入選國家濕地公園試點,新增2個省級生態文明示範縣和4個省級生態文明示範基地。二是加大生態扶貧力度。遂川縣省級生態扶貧試驗區試點加快推進,完成生態扶貧搬遷0.89萬人,全市光伏扶貧專案規模達15萬千瓦,覆蓋474個貧困村、1.5萬貧困戶,2021個生態護林員指標全部落實到建檔立卡貧困戶。三是提升城鄉綠化水準。城區增綠補綠工程建設進度加快,僅中心城區建成街頭遊園85個。森林品質精准提升,完成人工造林29.5萬畝、森林撫育32.1萬畝,總投資83.9億元的國開行國家儲備林貸款專案成功落地。四是宣導綠色生活理念。全市新投放222輛新能源公車、6000輛以上公共自行車,吉安市BRT(快速公交)項目加快推進,低碳出行的理念逐步形成。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生態文明建設仍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加快發展與保護環境的矛盾仍然突出,綠色產業發展體系還有待健全,環境容量壓力加大,科技支撐和服務薄弱,綠色崛起的支撐仍然不足;二是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治理能力仍然不強,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不完整,生態環保投入總體不足,污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仍然滯後;三是生態環境保護壓力依然很大,空氣品質改善目標壓力較大,秸稈禁燒、垃圾分類、農村環境整治等工作任重道遠,生態環境品質與人民群眾的新期待還有差距。對於這些問題和困難,我們將始終保持清醒認識,堅決擔負職責使命,努力在未來的工作中改進解決。

二、下步工作打算

201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起步之年,也是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關鍵之年。按照全省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一年開好局、兩年有變化、四年見成效”的發展目標,今年全市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生態強市戰略,以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為抓手,推進綠色發展、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加強生態系統保護、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力爭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改革成果,建設空氣清新、河水清澈、大地清潔的美麗家園,努力在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上走前列。

今年全市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目標是:空氣品質優良率達到80%以上,主要河流監測斷面水質達成率穩定在100%,萬元GDP能耗和溫室氣體排放量分別下降3%和4.8%,萬元生產總值用水量下降6.9%,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率達到91%,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完成省下達目標任務。制度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生態立法、生態扶貧、垃圾分類、生態化養殖等領域形成一批具有吉安特色和影響力的生態文明改革成果。

圍繞上述目標,重點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提升綠色發展水準。聚焦“1+4”產業,加快推進益豐泰TFTLCD面板、歐司朗照明、立訊射頻等專案建設,促進電子資訊產業“點、線、面、體”全鏈發展。實施“製造業50強培育計畫”,推動移動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等與現代製造業融合發展。統籌推進生物醫藥大健康、通航、軍民融合等產業發展。深入實施全域旅遊戰略,抓好吉水進士文化等旅遊集聚區建設,推動吉州窯等景區爭創5A級景區。實施“旅遊+文化”工程,推動文化和旅遊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特色富民產業,提升六大特色富民產業規模化、生態化、標準化、品牌化水準,深化井岡蜜柚“6611工程”,新增六大富民產業種植面積40萬畝,。建設一批三產融合田園綜合體,打造“稻蝦共生”等綜合種養基地2萬畝以上,促進產品和產業雙環保。全面淘汰小規模生豬養殖,打造30個以上生態迴圈養殖社區樣板,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率達到80%以上。繼續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過剩產能,關閉退出8家煤礦,完成43萬噸煤礦去產能任務,推進一批清潔化生產、迴圈化改造、資源化綜合利用等重點項目建設。

(二)抓好生態環境污染防治。堅決做好中央和省環保督察回饋問題整改工作。開展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健全環境資訊平臺,全面監測大氣、水、土壤等環境指標。實施大氣污染防治工程,持續開展城市“四塵”“三煙”“三氣”專項治理,深入推進“降坡封塵”“建築揚塵”“餐飲油煙”“煙花爆竹”“三禁”等專項整治行動,加強農作物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實施水污染防治工程,深入開展“清河護河”行動,打造“河長制”升級版,全面消滅黑臭水體,完善城鎮汙水處理及配套管網,實現工業園區汙水處理設施全覆蓋,推動中心城區備用水源項目開工建設,保障群眾用水安全。實施土壤污染防治工程,加大重金屬污染防治力度,開展土壤修復工程,抓好農業面源污染治理,保持農藥化肥使用“零增長”。實施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推進中心城區和井岡山市垃圾分類工作,強化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提升、農民建房“兩違”整治等專項行動,全面推行農村垃圾協力廠商治理,所有中心鄉鎮實現標準化垃圾壓縮站全覆蓋。推進殯葬改革,加快建設公益生態墓園。完成縣市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選址規劃,加快中心城區垃圾焚燒發電、樟山垃圾填埋場擴容和危廢處置中心、螺子山污泥糞便處理廠等專案建設。

(三)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實施山水林田湖草保護與建養工程。嚴格生態空間開發與管控,全面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及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管控要求,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嚴格執行產業准入“負面清單”管理,嚴格“兩高一資”類專案審批,所有縣(市、區)嚴禁引入危險廢棄物再生利用項目。加強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風景名勝區等重要生態功能區域保護,完成人工造林22萬畝、低效林改造19.6萬畝、森林撫育25萬畝,抓好國開行貸款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推進“城市雙修”和“海綿城市”建設,加快河東濱江生態公園及街頭小遊園、公共綠地建設進度,對破壞的山體、污染的土壤及河流、水體進行生態修復。加強農村原生態保護,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打造一批美麗示範鄉鎮、示範村和示範庭院。強化濕地保護和恢復,推進贛江水生態綜合治理與修復工程,保障重要水源涵養區、江河源頭區的生態安全,打造贛江最美岸線。

(四)強化生態文明制度創新。推進2017年的24項制度落地實施,抓好2018年確定的7項制度改革。加快水庫水質保護、城市綠地管理等立法工作,制定全市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規定。完成全市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完善生態文明考核評價機制,細化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實行縣鄉黨政主要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責任常態審計制度,引導廣大領導幹部牢固樹立“綠色政績觀”。扎實推進試點示範,推動井岡山經開區創建國家生態示範園區,爭創國家和省級園區迴圈化改造試點,健全綠色低碳迴圈發展體系,推進省級生態扶貧試驗區建設,創建一批省級生態文明示範縣(區)和示範基地。完善環保監管制度體系,組建吉安市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機構,完成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改革,建立環境保護統一監管和綜合執法機制。開展生態護法行動,協調設立生態法庭,加大環境資源違法犯罪打擊力度。依託中科院泰和千煙洲試驗站,組建吉安生態環境研究院。探索利用市場化機制促進生態環境保護,推行環境污染防治協力廠商治理。

(五)抓好生態文化建設。實施綠色生活引導工程,深入開展節水、節電、節氣等專項行動,探索推進有利於生態環保的管理制度。宣導綠色出行,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力爭實現城市步行和自行車出行率達到20%,公共交通機動化出行分擔率達到40%。開展創建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等行動。深入開展保護生態、愛護環境、節約資源的宣傳教育活動和知識普及活動,讓群眾成為生態文明的主導者、建設者,共用生態文明成果。

各位代表!讓吉安的天常藍、水長清、地永綠,事關我們每個人的切身利益,事關子孫後代的長遠幸福。我們將牢牢把握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歷史機遇,認真執行本次大會各項決議,銳意進取,善謀實幹,全力推進我市生態文明建設,為實現“三個走在前列”“兩大戰略任務”作出更大的貢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