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空間站“飛天”水下訓練服首亮相

中國太空人中心首次公開展示了空間站“飛天”水下訓練服。 陳亞超/攝

本報訊(通訊員 朱霄雄)“‘飛天’水下訓練服實現全數位化研製生產,

解決了壓力和溫濕度控制、水下操作工效保障、中性浮力狀態實現及水下話音和生理等信號採集與傳輸等技術難題, 突破並掌握了水下隨動的壓力控制與監測、水中無干擾排氣、開放式沉浸換熱和中性浮力保障四大關鍵技術。 ”在近日由中國太空人中心牽頭組織的航太醫學工程發展戰略高峰論壇上, 載人航太工程太空人系統副總指揮尹銳這樣介紹。 論壇期間, 該中心首次公開展示了空間站“飛天”水下訓練服。

為了更好地適應太空失重環境, 圓滿完成載人航太飛行任務特別是出艙活動, 模擬失重訓練已成為各國太空人的“必修課”, 水下失重訓練是國際公認最有效的失重模擬手段。 水下訓練服則是太空人水下模擬失重訓練的專用服裝,

主要用於保障太空人在中性浮力水槽進行模擬失重訓練, 培養太空人在失重條件下的操作習慣, 完成出艙活動的模擬訓練, 同時應用於航天器出艙操作工效評估和出艙程式合理性驗證。

2007年年底, 中國太空人中心建成了世界第二大中性浮力水槽, 太空人翟志剛、劉伯明進行了近80個小時的水下失重訓練, 確保了神舟七號出艙活動圓滿完成。 2014年, 該中心瞄準未來空間站任務, 著手自主研製空間站“飛天”水下訓練服, 現已定型並應用於太空人日常訓練, 標誌著我國太空人系列服裝研製取得重大進展。

據悉, 本屆航太醫學工程發展戰略高峰論壇是中國太空人中心成立5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

主題是“回顧50年技術發展歷程, 展望新時代技術發展方向”。 論壇期間, 載人航太工程副總設計師陳善廣和探月工程首任總設計師葉培建院士分別作特邀報告, 太空人中心副總設計師黃偉芬和劉偉波分別作專題報告, 並圍繞“研究人”“培養人”“保障人”三大目標進行了分會場討論。

責編:賈志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