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校人”變“系統人” 人才流動活起來

日前, 全省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現場交流活動在韶關學院舉行, 韶關市先行先試推進“縣管校聘”的做法和經驗受到了與會者的廣泛關注。 省教育廳要求各地各部門要深入領會、準確把握“縣管校聘”改革的內涵和要求, 加快推進改革, 確保改革落實見效。

2017年6月, 韶關市被教育部批准為第二批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國家級示範區, 是全省唯一一個地級市。 該市積極探索推進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 努力破解教師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 以問題為導向, 出臺了六份檔,

探索建立了七大機制, 為促進教師資源均衡配置提供了政策保障, “縣管校聘”改革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也為全省提供了可推廣、可複製的經驗。

●南方日報記者 畢式明 通訊員 沈明禮 盧升

“縣管校聘”破解教師流動難題

韶關市現有中小學(含幼稚園、中職)教師3.4萬多人, 近年來該市採取一系列措施, 大力推進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 取得了明顯成效。 但是, 中小學教師隊伍仍面臨著整體積極性不高、流動性差、城區擇校熱、大班額等問題。 由於現行教師隊伍管理存在管理部門多, 教師流動程式繁瑣, 主管部門與學校自主用人權力小、管理職責不清等原因, 制約了上述問題的解決。

為激發教師隊伍活力, 促進教師資源均衡配置,

從2016年4月起, 韶關市開始探索推進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 2017年4月, 韶關市政府正式印發了《關於推進全市基礎教育學校公辦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的工作意見(試行)》, 確定南雄市、湞江區為“縣管校聘”改革試點, 各縣(市、區)逐步啟動有關工作。

“縣管”即縣(市)級教育行政部門按照職能分工, 根據相關部門核定的編制和崗位總數, 依法履行對中小學教師的公開招聘、調配交流等管理職能;“校聘”則要求學校根據需求科學設置崗位, 組織教師公開競聘, 依法與教師簽訂合同, 負責教師的使用和日常管理。 通過推進中小學教師隊伍縣(區)域內統管統用、合理配置, 實現教師由“學校人”向“系統人”轉變, 大力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六份文件確保“縣管校聘”推進

2017年, 韶關市將市四中、市七中、市十中、韶師附小整合成風采實驗學校, 湞江區教育局首次通過公開競崗的方式, 選出了新任校長, 該市的“縣管校聘”改革邁出了重大一步。 除了校長競聘, 湞江區還實施了教師競崗改革、強化交流輪崗, 共有255名教師實現交流輪崗;調整了初中90名編制到小學, 解決了小學編制不足的問題。

為確保“縣管校聘”改革的順利推進, 韶關市出臺了《關於“縣管校聘”管理改革中崗位設置管理和人員流動的實施意見》等六份文件, 建立了七大機制:建立教師編制核定機制, 實行“縣管編制總量, 學校按崗配備”;建立教師崗位管理機制, 實行“縣管崗位結構, 學校按崗定員”;建立教師崗位聘用機制,

實行“縣管人員身份, 學校合理聘用”;建立教師交流輪崗機制, 實行“縣管全域統籌, 學校擇優選派”;建立教師補充機制, 實行“縣管統一招聘, 學校按崗聘用”;建立教師退出機制, 實行“縣管體系標準, 學校考評執行”;建立教職工合法權益保障機制, 實行“縣管權益保障, 學校公開競聘”。

“縣管校聘”盤活教師隊伍整盤棋

南雄市坪田中學離縣城60多公里, 得益于“縣管校聘”制度的實施, 該校有12名教師是近年來從城區向鄉村流動的教師。 該校校長葉樹勝表示, 坪田中學作為山區學校, 優秀老師難引進, 優秀人才難留下, “縣管校聘”很好地解決了優秀教師的流動性問題, 盤活了教師隊伍的整盤棋, 使得教育均衡發展得以在鄉村學校落地。

據瞭解, 南雄市在推進“縣管校聘”工作中, 將職稱評定、職務晉升與教師交流有機結合, 2017年教師交流258人, 教師交流比例達6.4%。

韶關市實施“縣管校聘”改革近一年來, 取得了初步成效, 編制使用效率進一步提高, 崗位聘用基本得到落實, 教師水準進一步提升, 教師只進不出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教師合法權益得到提升。 2017年韶關市公開招聘教師825人, 比2016年多招錄119人;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參與交流輪崗校長132人、教師2020人, 教師交流比例達7.2%;全市現有省市級名教師、名校長、名班主任共174人, 特級教師59人, 省、市“百千萬人才工程”培養物件338人;全市核准中小學(中職、幼稚園)專業技術崗位30416個, 崗位聘用基本得到落實;全市教師平均工資水準與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準“兩相當”, 且略高於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農村邊遠地區教師生活補助從去年的人均900元/月提高到人均1000元/月的政策落實到位,全市共有12040名山區教師受益。

韶關市教育局局長張立江表示,接下來該市將按照崗位競聘方案開展“縣管校聘”改革的首次崗位競聘,教育局與學校教職員重新簽訂聘用合同,學校與教職員簽訂崗位的聘用合同,對三級競聘都沒有被聘用的教職員,由教育局按照中小學教師推出教學崗位的實施辦法來進行待崗培訓和轉崗。

且略高於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農村邊遠地區教師生活補助從去年的人均900元/月提高到人均1000元/月的政策落實到位,全市共有12040名山區教師受益。

韶關市教育局局長張立江表示,接下來該市將按照崗位競聘方案開展“縣管校聘”改革的首次崗位競聘,教育局與學校教職員重新簽訂聘用合同,學校與教職員簽訂崗位的聘用合同,對三級競聘都沒有被聘用的教職員,由教育局按照中小學教師推出教學崗位的實施辦法來進行待崗培訓和轉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