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會出現總數超過50萬顆的小行星帶?

宇宙是一個既神秘, 又極富有規律的存在, 人類對於宇宙的認知非常有限, 但是這有限的認識就很有規律性, 所謂大道至簡。 我們發現宇宙有兩大基本特性, 一是宇宙是物質的, 也就是宇宙是有物質組成的, 組成宇宙的各類物質我們稱為天體;二是宇宙是運動的, 組成宇宙的天體都處在不斷的運動之中。

小行星帶的成因

宇宙中的各類天體相互吸引、相互繞轉而組成不同等級的天體系統, 我們發現不管天體系統的等級高低, 其運動的基本形式都是一樣的, 那就是做“繞轉運動”, 月球繞著地球轉, 地球繞著太陽轉, 太陽系繞著銀河系中心轉, 至於銀河系繞著什麼轉, 就不清楚了, 不過肯定也是在做繞轉運動。

小行星帶位置示意圖

在太陽系中, 八大行星幾乎在同一平面上, 以相同的方向, 以橢圓的軌道繞著太陽做週期性運動, 幾乎是一種完美的運動形態。 但是, 在完美的八大行星繞日公轉畫面中好像有一些不協調的因素, 那就是位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不是存在著一顆大行星, 而是一個小行星帶, 裡面存在著無數的小行星, 估計其總數超過50萬顆。

地球、月球和穀神星

人類對於小行星帶中的小行星進行了編號, 目前已經編到了120437顆小行星, 這些小行星個頭差異很大, 其中有三顆最大的小行星, 分別是智神星、婚神星和灶神星, 直徑都超過了400千米。 在小行星帶中還有一顆矮行星, 名為穀神星, 可以說是小行星帶中的老大了, 直徑大約為950千米,

上述四顆由於個頭較大都呈球形形態, 至於其他小行星, 由於個頭很小, 多呈不規則形態, 有的甚至只有塵埃大小。

月球和穀神星、智神星、灶神星和婚神星對比圖

總數超過50萬顆的小行星, 分佈在繞太陽運行的巨大軌道上, 其實是非常稀薄的,

那麼, 為什麼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會有這麼一個小行星帶呢?關於小行星帶的成因, 科學上有各種說法, 其中比較公認的觀點是, 在太陽系形成初期, 在不同的軌道上, 物質由於引力不斷聚集而形成行星, 也就是說本來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 也會形成一顆行星的。

小行星帶

不過,由於該軌道位置距離木星太近,而木星的體積和品質巨大,由於受到木星重力作用的影響,使得物質很難形成巨大的行星。當然,也有觀點認為,起初在小行星帶位置上是有一顆大行星的,後來由於發生了巨大的爆炸,從而碎裂形成小行星帶。還有觀點認為,小行星帶上本來有多顆類似穀神星的矮行星,然後彼此發生了碰撞,從而破碎形成小行星帶。這些假說都沒有定論,小行星帶的真正成因還有待我們人類去繼續研究。

小行星

【延伸閱讀】

太陽系小行星帶中最大的天體——穀神星

太陽系小行星帶三傑:灶神星、智神星和婚神星

小行星帶

不過,由於該軌道位置距離木星太近,而木星的體積和品質巨大,由於受到木星重力作用的影響,使得物質很難形成巨大的行星。當然,也有觀點認為,起初在小行星帶位置上是有一顆大行星的,後來由於發生了巨大的爆炸,從而碎裂形成小行星帶。還有觀點認為,小行星帶上本來有多顆類似穀神星的矮行星,然後彼此發生了碰撞,從而破碎形成小行星帶。這些假說都沒有定論,小行星帶的真正成因還有待我們人類去繼續研究。

小行星

【延伸閱讀】

太陽系小行星帶中最大的天體——穀神星

太陽系小行星帶三傑:灶神星、智神星和婚神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