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宋清輝:傳統醫療機構未來只能靠互聯網醫院生存

近日, 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 審議並原則通過了《關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作為首個提到“互聯網醫院”的國家政策檔, 在為互聯網醫院發展增加動力的同時, 也為其制定了條條框框。 在國家政策的調控和互聯網技術的推動下, 互聯網醫院勢必對現有的醫療體系產生巨大的衝擊。 誰可以迎頭趕上, 誰就可能脫穎而出。 與此同時, 老百姓看病也可能出現新的方式, 有了更大的便利。

傳統醫療機構未來只能靠互聯網醫院生存

我認為, 在國家層面對互聯網醫院的高度支持下, 預計互聯網醫院未來幾年的發展將呈現爆發態勢。 據清暉智庫統計, 到2020年, 我國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將達到1000億元。 不過, 目前行業增速已趨於飽和, 模式各異的互聯網醫療企業都在尋求更理性的發展之路。 互聯網醫療發展的終極點就是互聯網醫院, 而且互聯網醫院由於規避了政策對醫院的限制,

同時也沒有診療人數的限制, 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 但與此同時, 互聯網醫院的局限性也很明顯, 中國醫療服務體系的需求難點主要在患者對名醫名家的需求, 主要體現在對掛號的需求上, 而不是遠端問診的需求。

對互聯網醫院而言, 未來三年的盈利模式預計還是以藥品的收入為主。 畢竟互聯網醫院前期, 還是以針對小病和慢病為主的普通疾病的問診為主。

未來, 醫療行業在互聯網技術的推動下, 會推動行業朝著移動化、智慧化和資訊化方向發展, 並對產業鏈的上下游產生深遠的影響。 就拿藥品電子監管碼幾乎等同於藥品的身份證為例, 一些互聯網巨頭憑藉互聯網技術優勢,

目前不但可以獲取上游廠商藥品出廠情況、商業流通的物流結構以及藥品流向, 而且還可以獲取下游銷售終端, 如醫療機構、藥店等的進貨情況。 互聯網巨頭掌握了這些醫藥行業最核心的商業資料, 為它們在醫藥界的未來發展增加了不少想像空間。

由此可見, 互聯網醫療、尤其是醫療領域之外的互聯網巨頭, 未來對醫療行業造成的衝擊是無比巨大的, 特別是對傳統醫藥銷售管道的衝擊。 今後, 培養消費者網上購藥習慣就成了這些互聯網巨頭的一項任務。 而傳統的醫療行業由於沒有流量、技術等優勢, 只能求助於這些互聯網巨頭。

在未來幾年裡, 老百姓將會從互聯網醫院享受到三大便利:一是藥價降低。

可以想像一下, 以藥店比價的方式推動藥品線上銷售, 甚至還會對消費者進行小額補貼, 對藥品價格體系的衝擊毫無疑問影響是巨大的;二是掛號難掛號貴問題得到解決, 消費者就醫便利化程度大大提高;三是避免無序就醫。 患者通過網上問診, 大概就知道了是否要到大醫院以及到哪一級別或哪家醫療機構就診, 此舉無疑緩解了大醫院就醫負擔。 與此同時, 遠端醫療也讓患者在基層醫療機構, 就能夠接受高級別醫療機構名家的診療服務。

(作者系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 著有《一本書讀懂經濟新常態》等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