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鰠病症狀及防治技術

病原

日本新鰠以及長刺新鰠等寄生而引起的魚病。 日本新鰠頭部呈等腰三角形, 兩腰有兩個波浪形的起伏;第一胸節特大, 後緣幾乎成圓弧, 其餘四節急劇減少;生殖節膨大如壇狀, 寬大於長。 卵囊中間粗, 兩端尖細。 長刺新鰠與日本新鰠主要不同點為頭部半卵形, 後緣平直, 兩側為均勻的弧形, 沒有波浪形的起伏。

病症

病魚身體消瘦發黑, 在體表及各鰭條上, 特別在背鰭、鼻孔附近及尾鰭上, 可看到許多小白點。 病魚常有“浮頭”現象。

流行情況

主要發生在魚種階段。 寄生在青、草、鯉、 鯽、鱅、鱖、鯰、金魚等的鰭、鰓耙、鰓絲和鼻腔等處。

嚴重感染時, 常引起魚種死亡。

防治方法

(1)每立方米水用20克高錳酸鉀溶液浸洗病魚:水溫10~20時, 浸洗20~30分鐘, 水溫21~25℃時, 浸洗15~20分鐘;水溫在25℃以上時, 浸洗10~15分鐘。 可防治金魚的新鰠病。

(2)對青、草魚魚種的新鰠病的防治, 同中華鰠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