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運輸車、科技哨和大民航的故事

1.“雙動力”砼攪拌運輸車帶來新變化

融合每走一小步, 戰鬥力就邁一大步

“混凝土運輸採取柴油動力, 裝卸作業使用電力驅動, 這款油電混合動力砼攪拌運輸車就是好!”

3月中旬, 火箭軍某基地某旅工區國防施工現場, 機械連操作手、四級軍士長蔡雨祥首次駕駛剛配發的一款“雙動力”砼攪拌運輸車執行坑道內被覆施工任務, 就對新型裝備豎起大拇指。

作為一名有著十幾年裝備使用經驗的“行家裡手”, 在蔡雨祥眼裡, 跟前的“新搭檔”——“雙動力”砼攪拌運輸車, 可謂軍民融合的可喜成果之一。

以往, 部隊基地配發的砼攪拌運輸車採用柴油動力,

裝卸過程中發動機一直空轉, 排放大量有害氣體的同時, 也是出了名的“大嗓門”。 地下施工作業的封閉環境中, 對官兵身心健康帶來不利影響;地方, 眾多大型砼攪拌車生產企業還沒有該型裝備。 “理想中的這一款砼攪拌運輸車在國內實屬空白, 如果能夠研製成功, 不但能改善部隊施工作業環境, 保證戰鬥力, 也能給地方企業帶來巨大經濟效益。 ”當初提需求時, 基地司令員康建國說。

這樣強軍利民的好事, 應當緊抓快幹!部隊迅速成立新裝備研發小組, 數月分析論證後, 一份油電混合動力砼攪拌運輸車研發方案新鮮“出爐”。 地方, 6家大型工程機械製造商同台競技, 擇優下“訂單”。 經過軍地雙方多次論證,

去年底, 新裝備在中標公司車間順利下線。

如今, 工程部隊施工現場, 穿梭於各個施工區域, “大嗓門”們不見了蹤影, 取而代之的是軍地聯合研發的綠色、節能、環保的新型油電混合動力砼攪拌運輸車。 官兵們幹事創業的勁頭更足了, 施工效率也有了顯著提升。 聽到軍士長蔡雨祥一番肯定的話語, 承制單位某集團公司代表劉經理懸著的心也終於落了地。 自家產品獲得一線官兵肯定, 對鞏固軍品市場、進軍民品市場, 更多了幾分底氣。

損害官兵健康, 說到底折損的還是部隊戰鬥力。 感受新型裝備帶來的變化, 蔡雨祥深有感觸地說, 軍民融合發展每走一小步, 部隊戰鬥力就會邁一大步。

基層部隊軍民融合怎麼搞?既不浮於表面,

也不吊高胃口。 對照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 越來越多的部隊意識到, 關鍵在於深挖戰鬥力短板, 有效提出部隊需求。 敢不敢提需求、能不能提需求、會不會提需求, 往往成為制約基層部隊參與軍民融合的一個“通道入口”。

2.官兵不站“死哨”獲得新感悟

向科技創新要戰鬥力, 不是“喊”出來的, 是“幹”出來的

“軍民融合, 目的之一是要把拖累戰鬥力的‘包袱’甩下去, 把練兵備戰的主業扛起來!”

體驗科技創新在執勤中的高效作用後, 武警南陽支隊唐河中隊指導員王文登對軍民融合有了更深一層認知。

今年初, 支隊黨委把科技強勤作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舉措, 積極作為, 主動協調, 將支隊“智慧磐石”工程納入地方“雪亮工程”建設內容——“技防”代替“人防”,

官兵不再站“死哨”。

“如果把哨兵撤下崗樓, 該如何有效掌握執勤目標動態, 提升情況處置效率?”帶著疑問, 支隊多次邀請地方資訊技術專家論證探討, 依託地方優勢科技企業, 著力構建監區三維全景立體地圖, 打造立體防控體系, 確保部隊能時時掌控監區動態。

昔日, 習慣於依靠“人看人”, 哨兵在探頭下站“死哨”、上“死勤”問題比較突出, 哨兵的執勤狀態和目標動態, 上級不能有效掌握。 “遇到部隊執行任務、集訓時, 官兵執勤壓力很大, 不是在執勤就是在準備執勤, 部隊正常訓練開展受到一定影響。 ”對比前後變化, 作訓部門負責人介紹說。

現在, 科技應用實現了對執勤動態的直接掌控,

直接催生了對實際執勤動態的關注點轉變。

他們在對未來的設想中, 就是要把大量盯守任務交給機器, 逐步建立機器盯著態勢、人盯著機器的全新執勤模式, 把能夠用科技手段代替的哨位逐步撤下來, 把哨兵從繁重的站崗放哨中解放出來。

隨著科技強勤逐步推進, 官兵們發現, 執勤部署逐漸優化, 執勤壓力也會一定程度釋放, 每名官兵將有更多精力投入練兵備戰中去, 不斷累積打贏實力, 實現戰鬥力的良性迴圈。 王文登的直接感受是, 官兵們主體作用和首創精神得到進一步拓展, 小想法、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不斷湧現, 官兵參與創新、勇於創新、樂於創新、持續創新的良好氛圍正在逐步形成。 與之相應, 主動發現、培育、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 捕捉軍事執勤工作發展潛在增長點的能力也越來越強。

軍民融合帶來執勤方式的逐步變革,推動執勤工作由數量規模型向品質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效能型轉變。感悟科技強勤帶來的新變化,許多官兵由衷感慨:向科技創新要戰鬥力,還真不是一句空話。長期以來,在科技興軍的探索實踐中,“重人輕技”觀念如影相隨,各種科技手段上了很多,卻始終不敢把哨兵撤下來。現在,隨著軍民融合深度發展,越來越多的地方高新科技將服務於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為我軍建設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

3.“取經”地方航空公司引發新思考

告別淺層次打轉轉,要有“跳一跳”夠得著的目標

當年,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今天,強軍夢的實現,也離不開紮根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的沃土,人民戰爭的思想永遠不過時。

前不久,地方一家航空公司迎來了一批特殊客人——西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師師團兩級訓練、安全、裝備等部門骨幹,他們同地方航空公司專家共同研究提升某型運輸機訓練質效和安全工作品質等方面的有效辦法。

這只是西部戰區空軍某師借力地方資源加快戰鬥力生成的一個縮影。從飛行人員與設計人員、試飛員與工廠一線人員面對面交流,到分批組織飛行人員赴民航企業參觀,借助民航資訊化類比機進行機長預培養,再到軍地協作研發升級虛擬和類比輔助訓練系統……新機長培育的全員額、全過程、全要素,“一體化”的大民航理念貫穿始終。

基層部隊參與軍民融合最忌在淺層次上打轉轉!

有人把參與軍民融合比作跳高,跳得穩妥適當,必須跳得高、落得實,不能放空炮;同時又要有跳起來摘桃子的感覺,有壓力、有動力,不斷摘取高枝上的果實。

參與軍民融合,首先要勇於跳起來。這個對基層部隊來說,是戰鬥力提升的碩果;對企業來說,是分享國防經濟的成果,摘到這個“桃子”著實不易。不費力氣,踮踮腳尖就能實現目標,舒舒服服就能完成任務,那樣容易使人滿足於淺層次的融合,停留在低水準的融合,背離了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初衷。開創新時代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新局面,軍地雙方都必須跳出新的高度。西部戰區空軍某師的軍民融合實踐,可謂一個“跳”起來的生動實例。

“基層就是基礎”,依據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主席在今年全國兩會上關於軍民融合的一系列重要論述,越來越多的基層部隊強烈感到,參與軍民融合要緊緊扭住戰鬥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推動軍民融合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容不得半點虛假,只有以釘釘子的精神,鼓足“一錘接著一錘敲”的幹勁,才能積小為大,步步登高。

捕捉軍事執勤工作發展潛在增長點的能力也越來越強。

軍民融合帶來執勤方式的逐步變革,推動執勤工作由數量規模型向品質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效能型轉變。感悟科技強勤帶來的新變化,許多官兵由衷感慨:向科技創新要戰鬥力,還真不是一句空話。長期以來,在科技興軍的探索實踐中,“重人輕技”觀念如影相隨,各種科技手段上了很多,卻始終不敢把哨兵撤下來。現在,隨著軍民融合深度發展,越來越多的地方高新科技將服務於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為我軍建設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

3.“取經”地方航空公司引發新思考

告別淺層次打轉轉,要有“跳一跳”夠得著的目標

當年,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今天,強軍夢的實現,也離不開紮根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的沃土,人民戰爭的思想永遠不過時。

前不久,地方一家航空公司迎來了一批特殊客人——西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師師團兩級訓練、安全、裝備等部門骨幹,他們同地方航空公司專家共同研究提升某型運輸機訓練質效和安全工作品質等方面的有效辦法。

這只是西部戰區空軍某師借力地方資源加快戰鬥力生成的一個縮影。從飛行人員與設計人員、試飛員與工廠一線人員面對面交流,到分批組織飛行人員赴民航企業參觀,借助民航資訊化類比機進行機長預培養,再到軍地協作研發升級虛擬和類比輔助訓練系統……新機長培育的全員額、全過程、全要素,“一體化”的大民航理念貫穿始終。

基層部隊參與軍民融合最忌在淺層次上打轉轉!

有人把參與軍民融合比作跳高,跳得穩妥適當,必須跳得高、落得實,不能放空炮;同時又要有跳起來摘桃子的感覺,有壓力、有動力,不斷摘取高枝上的果實。

參與軍民融合,首先要勇於跳起來。這個對基層部隊來說,是戰鬥力提升的碩果;對企業來說,是分享國防經濟的成果,摘到這個“桃子”著實不易。不費力氣,踮踮腳尖就能實現目標,舒舒服服就能完成任務,那樣容易使人滿足於淺層次的融合,停留在低水準的融合,背離了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初衷。開創新時代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新局面,軍地雙方都必須跳出新的高度。西部戰區空軍某師的軍民融合實踐,可謂一個“跳”起來的生動實例。

“基層就是基礎”,依據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主席在今年全國兩會上關於軍民融合的一系列重要論述,越來越多的基層部隊強烈感到,參與軍民融合要緊緊扭住戰鬥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推動軍民融合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容不得半點虛假,只有以釘釘子的精神,鼓足“一錘接著一錘敲”的幹勁,才能積小為大,步步登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