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和平病”只能用真刀真槍來打敗

部隊還是要練, 不採取實戰化練兵, 不加強練兵的力度, 就無法消除“和平病”。 習主席這一“兩會金句”, 引起官兵持續熱議, 也給如何糾治“和平病”開出了“藥方”。

練兵力度越強, “和平病”就越少。 革命戰爭年代, 我軍指戰員整天備戰打仗, 睡覺吃飯都得想著防敵人偷襲, 哪會有什麼“和平病”?到了相對和平時期, 少數官兵心中的弦鬆懈了, 敵情觀念淡薄了, 練兵備戰的強度下降了, “和平病”就隨之生長。 朱德說過:“訓練自己成為國家民族的勁旅,成為黨無戰不勝、無堅不摧的鐵軍, 乃是我們部隊目前重要的任務, 特別是環境比較安定的部隊,

更應如此。 ”朱德的話警示我們:處於和平環境下的部隊, 苦練不怠、精武不止, 就不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和平病”。

有一本書講述了健銳營的蛻變。 健銳營曾是滿清八旗兵的精銳, 早年因“聚處無他誘,勤操自致精”名噪一時, 取得著名的金川大捷。 但到了道光年間, 懶惰驕奢之風彌漫, 訓練廢弛, 軍力銳減。 騎射和馬術原是八旗兵的看家本領, 每週都要進行騎射訓練, 可後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以致“十人上馬半數落, 齜牙咧嘴腿骨折”。 全營火槍打靶, 竟無一人全部命中。 當年“威若雷霆, 動如風發”的八旗兵成了毫無戰鬥力的烏合之眾, 面對西方列強的入侵, 不堪一擊, 屢戰屢敗。 由此可見, 一旦荒廢了訓練, “和平病”就會愈加嚴重,

直至無藥可救。

黨的十八大以來, 我軍深入推進實戰化訓練, 增加了練兵的強度, 糾正了一些比較明顯的“和平病”。 但用戰鬥力標準來評判, 用實戰的鐵尺來衡量, 用強大對手的實力來對照, 我們的訓練強度仍顯不足, 一些“和平病”仍然頑固地存在。 比如, 以不打仗的心態去做打仗的準備, 戴著安全的“緊箍咒”施訓, 練兵備戰的“二八現象”, 研究現代戰爭積極性不高, 適應新體制“三轉”不夠等等。 這些問題, 單靠教育整頓不能完全解決, 只能用高強度的訓練逼一逼, 在真槍實彈、真訓實練、真考實訓中全面消除。

怯敵還是藝淺, 善戰必定藝精。 當年戚繼光的部隊, 剛開始也有怯敵的“和平病”, 但經過嚴酷訓練, 終於練出自信,

提振了血氣, 從而戰無不勝。 訓練力度增強了, 訓練環境複雜了, 訓練課目變難了, 持之以恆、久久為功, 官兵的戰鬥作風、虎氣血性、良好心理、打贏能力自然就上去了。 缺少強度力度難度, 是不可能成為虎狼之師的, 也不可能在與敵作戰中所向披靡。

訓練力度強不強, 一個根本前提就看是否把訓練擺在戰略地位、放在中心位置, 是否真正做到訓練人員、時間、內容、課目的落實。 我們反復講的“二八現象”, 根子就在於訓練人員未落實。 如果訓練人員落實了, 就不會有那麼多人“推材料”、那麼多訓練計畫被取消、就不會形成文山會海。 打贏戰爭不靠材料靠實力, 人員不訓全, 內容不訓精, “二八現象”就難以根除。

訓練力度強不強,

一個重要檢驗標準就看是否把打贏放在首位。 有人一抓訓練, 就消極保安全, 颳風下雨、電閃雷鳴時不敢訓, 這本身就是一種“和平病”。 殊不知, 安全不是保出來的, 訓練力度強了, 安全才有保證。 各種險難課目、極限課目、挖潛課目都沒訓過, 一旦上了戰場, 不出事才怪呢!只有增強訓練強度, 多設險局困局難局, 逼著官兵想辦法去解決, 才能提高應對風險、化險為夷的能力。 動不動就強調安全事故, 哪還有什麼訓練效益?新一代《軍事訓練條例(試行)》明確指出, “不得以安全為由簡化訓練內容, 降低難度強度”。 事實證明, 訓練強度有了, 安全本領才會高, “和平病”才沒有存在空間。

悠悠萬事, 練為最要。 “和平病”只能用真刀真槍來打敗, 用實戰化訓練來戰勝。

全軍官兵都按照實戰標準練起來, 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遵循實戰要求和戰爭節奏, 哪裡還會有那麼多“和平病”?

(作者單位:河南省商丘軍分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