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如何打通“最後一公里”?把部隊實際作為研發燃點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部隊是軍事科技新成果實踐的廣闊舞臺, 如果軍工研究所攻關取得的裝備技術新成果被“鎖”在實驗室, 不能及時在部隊訓練場這個大舞臺上實戰運用, 這不僅不利於軍工研究所自身的創新發展, 也會制約部隊戰鬥力的提升。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在深化軍民融合發展戰略中主動作為。 為了讓技術新成果與部隊實戰需求精准對接, 他們扎扎實實到部隊蹲點調研、瞭解需求, 研製出多款滿足實戰需求的高新武器裝備, 為部隊戰鬥力建設添磚加瓦。

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的詳細報導——

打通走向戰場的“最後一公里”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著眼部隊實戰需求科研攻關新聞調查

■賈志欣 張世其 趙曉偉

部隊戰鬥力急需解決的難點, 蘊含裝備研發的燃點——

發揮新技術的“乘數效應”

海面靜謐, 看似波瀾不驚, 實則暗流湧動。 演習雙方嚴陣以待, 大戰一觸即發。

一聲令下, 演習開始。 紅方艦艇破浪而行, 鉚足勁準備與藍方艦艇一決高下。

“嘀嘀嘀……”報警聲回蕩在藍方艦艇指揮艙, 悄然前行的紅方艦艇赫然出現在雷達螢幕上。

先敵發現, 方能出其不意。 藍方艦艇指揮員立即下達命令搶先攻擊。 紅方艦艇猝不及防, 敗下陣來。

複盤會上, 紅方艦艇指揮員心情難平, “我們和藍方艦艇使用同樣的雷達, 為什麼他們就能先探測到我們?”紅方艦艇指揮員對雷達的性能提出了質疑。 隨即, 一份關於演習情況的總結報告送到海軍某部劉參謀的桌上。

此事沒過幾天, 第二十二研究所的高級工程師王紅光敲開了劉參謀的房門。

沒想到, 兩人的初次見面使一項“塵封許久”的技術成果成功應用到部隊。

“你是搞電子研究的專家, 幫我想想, 為什麼同樣的裝備在演習場上出現了不同結果?”劉參謀的臉上滿是疑惑。

王紅光沉思片刻, 開始試著分析原因:“有可能是大氣環境對電磁波的傳播產生了影響, 致使雷達產生盲區。 海上大氣環境瞬息萬變, 如果運氣不好碰上了惡劣環境, 再好的雷達也會‘失明’。 ”

“這麼說, 如果能監測到雷達周邊的大氣環境, 我們使用雷達時就能趨利避害了?”劉參謀急切地問道。

“對!前些年, 我和所裡同事為了弄清大氣環境對電磁波傳播的影響, 下了好大功夫才做出理論模型。 ”王紅光回答。

“既然有成果, 為什麼後面沒用在裝備上呢?”劉參謀的追問,

讓王紅光一時無言以對。

王紅光的這段經歷折射出武器裝備發展的一個現實問題——研究所一些新技術沒有第一時間應用到裝備上, 有的研究成果只作為一個實驗報告或幾篇論文被束之高閣。

“研究所擅長的是基礎研究, 注重技術儲備, 缺少的是技術成果向部隊的轉化。 ”談到這個問題, 第二十二研究所副所長楊志強對筆者說, 技術成果轉化是打通“創新鏈”的過程, 要經歷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到技術開發、工程化、產業化等多個階段, 每個階段都存在不同的發展規律, 從事基礎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如果對後面階段重視不足, 就缺少了技術成果轉化的動力。

對軍工研究所來說, 既要腳踏實地進行科研攻關,

更要及時將先進的技術成果轉化為性能優異的裝備, 讓創新“遠水”解部隊戰鬥力“近渴”。

隨後, 研究所領導班子下定決心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他們以“大氣環境監測”專業方向為試點, 將基礎研究的項目組, 併入有著豐富產品化經驗的研發部。 新的團隊既有理論研究, 又有軟體實現、硬體設計, 裝備研發工作也變得順暢起來。 不到一年時間, 新型監測設備成功誕生了。

裝備好不好, 官兵有話語權。 在一次演習中, 海軍某艦在這型監測設備的輔助決策下, 成功規避了不利的大氣環境, 雷達探測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理論研究與裝備研發的‘珠聯璧合’有效解決了理論與實踐‘兩張皮’的問題。 現在目標很清晰, 就是不斷研發新技術, 並持續將這些技術轉化為新裝備,滿足部隊的實戰需求。”王紅光對筆者說。

軍工人必須沉下心到部隊蹲點調研、瞭解需求——

迸發新裝備研發的“思維火花”

高級工程師李振星是所裡頻譜管理科研領域的翹楚。自從他來到所裡,頻譜領域的新技術研發都有他攻關的身影。

這麼一個技術“大拿”,卻在自己熟悉的領域遭遇了“滑鐵盧”——原來,他研製的某新型頻譜監測大資料平臺,經過部隊多次試驗後沒有通過。這個項目可是李振星團隊這些年集智攻關、苦苦研究的成果。

本以為這麼“高大上”的裝備應該是部隊官兵愛不釋手的“香餑餑”。可為什麼在部隊試用後官兵並不歡迎?

帶著這個問題,李振星利用保障部隊演習的機會,來到當時的試用部隊。演習間隙,獲得部隊領導許可後,李振星來到指揮所,開啟了他頗為自信的頻譜監測大資料平臺,只見螢幕上迅速顯示出一份份報告,整個戰場環境態勢一目了然……

“可我想知道在這種環境下,裝備用什麼樣的頻段通信最暢通?”指揮所夏參謀的回饋讓李振星陷入沉思。

再先進的裝備,如不符合實戰需求,官兵們也不會喜歡用。“新裝備研發不能紙上談兵、閉門造車,而是要在部隊實戰化訓練中獲得靈感。”帶著這樣的想法,李振星隨後在部隊待了5個月,收集了一大批來自官兵用裝的需求回饋。

“裝備是很先進,可是操作起來太複雜。”“同類型的裝備型號差異太大,本可以通用的配件卻來自不同廠家,維修保養起來太繁瑣……”

官兵們的“吐槽”,反映出裝備離實戰標準尚有差距。帶著這些問題,李振星回到所裡,迅速投入到這型頻譜監測大資料平臺的改進當中,不到2個月時間,一款操作簡便、功能完善、性能可靠的裝備應運而生。

在一次演習中,這款裝備開機後第一時間將戰場電磁頻譜環境精確回饋到指揮部,有力地保障了各分隊的通信需求。演習結束後,部隊官兵反映說,“改進後的裝備好用多了,操作簡單,結果一目了然。”

裝備的國產化不是簡單地做“加減法”——

孕育中國自己的“親生子”

去年,一篇名為《中越邊境掃雷為何不用機器人?》的文章,引起網友的關注。

中越邊境雷區地形複雜、地雷種類繁多,很多地方只能靠人工排除。炎炎夏日,我軍官兵穿著厚重的防爆服在雷場搜索前行的場景,讓人感動。

前些年,官兵們用的探雷器還是上世紀90年代定型的裝備,探測精度還不能滿足任務需求。一直以來,掌握該核心技術的西方國家對我國實施技術封鎖。

“通過自主創新,實現高性能探雷器的國產化。”一次技術研討會上,第二十二研究所和陸軍某研究所的幾位專家坐到了一起,下決心啃下這塊“硬骨頭”。

第二十二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彭正輝對筆者說,研製初期,他們對國際上公開發表的相關論文和研究成果悉心梳理,再吸收國內上一代裝備的經驗成果,最終確定了新型探雷器的研製方案。

拿出研製方案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實現這一方案,前提是把整個硬體系統設計出來。“硬體設計可以說是整個研製項目中耗時最長的一個階段。特別是元器件測試這個環節,看似簡單,實則工作量非常龐大。有時一個放大器就有十幾種性能相近的型號,性能差距雖小,放在整個電路中卻會引起很大的誤差。僅測試這一項,就需要我們對近千個元器件進行比對和篩選。”

翻過硬體設計這座“婁山關”,緊接著就是軟體研發這個“臘子口”。“難就難在設計出的軟體系統要適應各類土壤,這正是以往裝備最突出的短板。”彭正輝告訴筆者,為了使探雷器在各種土壤環境下保持很高的靈敏度,項目組用了大半年時間對各類土壤特性進行資料分析,在這個基礎上設計出了一種新演算法,使探雷器在複雜的土壤環境中能夠讓地雷無所遁形。

在專案組的艱苦攻關下,用了不到2年時間,我軍國產高靈敏度探雷器問世。這款新型探雷器,不僅精度高、環境適應性強,而且操作簡單、使用輕便,成為官兵們排雷的好幫手。

“對於科技工作者來說,實現裝備的國產化不是簡單地對零部件做一些‘加減法’,而是要掌握核心技術實現自主創新,這樣才能實現我國國防科技工業從跟跑、並跑到領跑的轉變。”彭正輝如是說。

並持續將這些技術轉化為新裝備,滿足部隊的實戰需求。”王紅光對筆者說。

軍工人必須沉下心到部隊蹲點調研、瞭解需求——

迸發新裝備研發的“思維火花”

高級工程師李振星是所裡頻譜管理科研領域的翹楚。自從他來到所裡,頻譜領域的新技術研發都有他攻關的身影。

這麼一個技術“大拿”,卻在自己熟悉的領域遭遇了“滑鐵盧”——原來,他研製的某新型頻譜監測大資料平臺,經過部隊多次試驗後沒有通過。這個項目可是李振星團隊這些年集智攻關、苦苦研究的成果。

本以為這麼“高大上”的裝備應該是部隊官兵愛不釋手的“香餑餑”。可為什麼在部隊試用後官兵並不歡迎?

帶著這個問題,李振星利用保障部隊演習的機會,來到當時的試用部隊。演習間隙,獲得部隊領導許可後,李振星來到指揮所,開啟了他頗為自信的頻譜監測大資料平臺,只見螢幕上迅速顯示出一份份報告,整個戰場環境態勢一目了然……

“可我想知道在這種環境下,裝備用什麼樣的頻段通信最暢通?”指揮所夏參謀的回饋讓李振星陷入沉思。

再先進的裝備,如不符合實戰需求,官兵們也不會喜歡用。“新裝備研發不能紙上談兵、閉門造車,而是要在部隊實戰化訓練中獲得靈感。”帶著這樣的想法,李振星隨後在部隊待了5個月,收集了一大批來自官兵用裝的需求回饋。

“裝備是很先進,可是操作起來太複雜。”“同類型的裝備型號差異太大,本可以通用的配件卻來自不同廠家,維修保養起來太繁瑣……”

官兵們的“吐槽”,反映出裝備離實戰標準尚有差距。帶著這些問題,李振星回到所裡,迅速投入到這型頻譜監測大資料平臺的改進當中,不到2個月時間,一款操作簡便、功能完善、性能可靠的裝備應運而生。

在一次演習中,這款裝備開機後第一時間將戰場電磁頻譜環境精確回饋到指揮部,有力地保障了各分隊的通信需求。演習結束後,部隊官兵反映說,“改進後的裝備好用多了,操作簡單,結果一目了然。”

裝備的國產化不是簡單地做“加減法”——

孕育中國自己的“親生子”

去年,一篇名為《中越邊境掃雷為何不用機器人?》的文章,引起網友的關注。

中越邊境雷區地形複雜、地雷種類繁多,很多地方只能靠人工排除。炎炎夏日,我軍官兵穿著厚重的防爆服在雷場搜索前行的場景,讓人感動。

前些年,官兵們用的探雷器還是上世紀90年代定型的裝備,探測精度還不能滿足任務需求。一直以來,掌握該核心技術的西方國家對我國實施技術封鎖。

“通過自主創新,實現高性能探雷器的國產化。”一次技術研討會上,第二十二研究所和陸軍某研究所的幾位專家坐到了一起,下決心啃下這塊“硬骨頭”。

第二十二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彭正輝對筆者說,研製初期,他們對國際上公開發表的相關論文和研究成果悉心梳理,再吸收國內上一代裝備的經驗成果,最終確定了新型探雷器的研製方案。

拿出研製方案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實現這一方案,前提是把整個硬體系統設計出來。“硬體設計可以說是整個研製項目中耗時最長的一個階段。特別是元器件測試這個環節,看似簡單,實則工作量非常龐大。有時一個放大器就有十幾種性能相近的型號,性能差距雖小,放在整個電路中卻會引起很大的誤差。僅測試這一項,就需要我們對近千個元器件進行比對和篩選。”

翻過硬體設計這座“婁山關”,緊接著就是軟體研發這個“臘子口”。“難就難在設計出的軟體系統要適應各類土壤,這正是以往裝備最突出的短板。”彭正輝告訴筆者,為了使探雷器在各種土壤環境下保持很高的靈敏度,項目組用了大半年時間對各類土壤特性進行資料分析,在這個基礎上設計出了一種新演算法,使探雷器在複雜的土壤環境中能夠讓地雷無所遁形。

在專案組的艱苦攻關下,用了不到2年時間,我軍國產高靈敏度探雷器問世。這款新型探雷器,不僅精度高、環境適應性強,而且操作簡單、使用輕便,成為官兵們排雷的好幫手。

“對於科技工作者來說,實現裝備的國產化不是簡單地對零部件做一些‘加減法’,而是要掌握核心技術實現自主創新,這樣才能實現我國國防科技工業從跟跑、並跑到領跑的轉變。”彭正輝如是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