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網紅”火車站新站房今日啟用!一文讀懂龍岩火車站的嬗變史!

網紅車站 精彩亮相

前世今生故事 | 建議轉發+收藏

今日

龍岩火車站新站房正式啟用

這是一道送分題

今年春運期間

龍岩火車站因為“九小時啟用春運新月臺”火爆全球

獲得全球6億點擊量

成為中國鐵路建設的一張閃亮名片

很多人不知道

龍岩火車站背後的故事

今天

小編就帶你回顧

它的前世今生

閩道更比蜀道難

第一代龍岩火車站

1961年11月20日開辦臨時貨運

1965年初正式交付運營

旅客列車2對, 貨運列車8對(1971年資料)

抗日戰爭年代, 毛主席用“路隘林深苔滑”描述出閩西的道路, 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提出火車過閩西的宏願, 最終被山巒阻隔。

終於,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鷹廈鐵路延伸一段鐵路抵達閩西革命老區。 受限於當年的技術水準, 這條鐵路止步于閩西群山, 龍岩便成了鐵路版圖上的末梢, 列車轟鳴聲在此戛然而止。

雖是盡頭站

但多少改善了閩道難行

交通閉塞的局面

交通不暢, 物流不旺, 發展難跟上

第二代龍岩火車站:

2003年開站

旅客列車45對(2017年資料), 貨物業務由龍岩東貨運站專門辦理

2012年迎來高鐵

2015年贛瑞龍鐵路鋪進車站

遙想當年

閩西是中央蘇區的半壁江山和經濟中心, 紅軍被服廠、造船廠、糧食合作社等在戰火硝煙的年代裡支撐起中央蘇區的工業、經濟, 長汀縣更有“紅色小上海”之稱。

山高林密易守難攻的優勢,

為革命火種提供了屏障, 但在新中國富起來的路上, 閩西卻因此受到制約。

當時的龍岩站

以貨物運輸為主

雖然閩西礦產資源豐富

但因交通不暢, 物流不旺, 發展難跟上

紅土地邁入新時代

第三代龍岩火車站:

2018年1月20日啟用新月臺

2018年4月20日啟用新站房

10個月臺,13條股道

鐵路交通的迅速發展,讓老區礦業、物流業等呈現蓬勃生機。同時,鐵路還讓山美水美的老區納入“快旅慢遊”的網路,美了鄉村富了百姓,這幾年“旅遊扶貧”成為閩西紅土地上的熱詞,幾來年老區圍繞鐵路因地制宜,打造培田村、竹貫村、白石村等106個美麗鄉村,幫促老區脫貧約15萬人。

新時代 新氣象

在未來,閩西有南龍、雙龍等鐵路將投入使用,兩端(贛州、廈門)還有昌贛、福廈高鐵等正在建設當中。

這些鐵路帶著機遇從四面八方而來,也將帶著商機往全國各地而去。

編輯:洪亮

10個月臺,13條股道

鐵路交通的迅速發展,讓老區礦業、物流業等呈現蓬勃生機。同時,鐵路還讓山美水美的老區納入“快旅慢遊”的網路,美了鄉村富了百姓,這幾年“旅遊扶貧”成為閩西紅土地上的熱詞,幾來年老區圍繞鐵路因地制宜,打造培田村、竹貫村、白石村等106個美麗鄉村,幫促老區脫貧約15萬人。

新時代 新氣象

在未來,閩西有南龍、雙龍等鐵路將投入使用,兩端(贛州、廈門)還有昌贛、福廈高鐵等正在建設當中。

這些鐵路帶著機遇從四面八方而來,也將帶著商機往全國各地而去。

編輯:洪亮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