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佬讀書往事:馬雲曾自嘲沒文化,任志強每天讀6萬字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 不免談到有關讀書的話題。 互聯網圈大佬們鮮少有稱自己不愛讀書的, 但每個人對於讀書卻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認知。

馬雲:從讀書無用論, 到一年要看100本書

馬雲老師教師出身, 又是湖畔大學的創始人, 本應該對讀書這件事是極力推崇的。

但早年間在央視《對話》節目中, 馬老師卻拋出了“讀書無用論”, 當然並不是往常意義的“讀書無用”, 馬老師自有自己的一套說辭。

主持人陳偉鴻問馬雲現在還讀書嗎?

馬雲說:我很久沒讀書了。 很多人批評我和馬化騰沒有文化, 因為我和馬化騰的辦公室從來不放書。

但是, 辦公室裡面放書, 那是給自己看的嗎?那是給別人看的, 顯得很有文化的樣子。

馬雲說:為什麼不推薦老闆們在辦公室裡面放書?辦公室裡面擺書的, 十個有八個是騙子, 因為他們只是為了想向別人裝出一幅很牛逼的樣子。

但同為嘉賓的王健林一聽就非常不高興了, 他說馬雲是老師, 嘴巴比較能說, 他自己不願意學習, 不願意看書就算了, 還說別人看書的人做得不對, 這也太不厚道了。

馬雲還講了一個道理, 他說公司聘請我當ceo, 不是讓我來辦公室看書的, 如果光看書就能為企業賺錢, 那問題就嚴重了, 他們天天跑去看書就行了。

最後馬雲給出一個自認為形象的比喻:“讀書像汽車加油, 得知道去哪裡, 裝得太多就成了油罐車。 不讀書和讀書太多的人, 都不太會成功, 所以別讀太多書。 ”

雖然馬老師本意上是在說:“紙上得來終覺淺,

成功還是要靠實踐。 ”但是這個略帶標題黨意味的論調, 還是在彼時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受到了不少駁斥。

人民網還專門撰寫評論來質疑這種論斷:

“讀多少書算“讀書太多”?最好給出一個標準的數值, 以備參考。 否則, 讀得不夠或者讀多了, 豈不影響我們成功?”

或許覺得自己言論有失, 馬老師在後續的發言中會自覺地把自己的這番論調解釋為:讀萬卷書, 不如行萬里路, 其實看書和看世界同樣重要。

在2018年開年, 馬雲還在阿裡的內網上發佈了自己的新年目標:

“第一:今年想找出一項自己真正喜歡而且可以堅持持久的體育運動, 真的需要運動了,

第二, 今年也得找出自己真正喜歡的藝術興趣活動來, 比如唱KTV, 唱京劇,

學畫畫寫字…

第三:今年必須安排好時間讀讀書, 計畫打算看100本書(或者100本好電影好電視劇), 這幾年看書不夠啊, 想請大家幫忙推薦些書, 電影。 電視劇的單子, 我準備好好的買書。

其實, 馬老師近年來精神境界大增, 比之於讀書這種固有的獲取新知的傳統方式之外, 更推崇看世界的形式獲取知識, 也無可厚非。

但這並不代表馬老師真的不愛書, 馬老師曾在不同的場合推薦多本書籍:

1.《 人生》

這是馬老師早年讀的一本書,馬雲少年成長並不算順利。18歲高考落榜,開始打工。

而路遙的這本《人生》中,主人公高加林鍥而不捨地參加高考,這使馬雲很受鼓舞,再次高考時就考上了杭州師範。馬雲說世界上最好的大學就是杭州師範,因為在這裡,他找到了自信,他在多次演講中提到這段經歷。

2. 《吃透曾國藩》

這是一本中國式的勵志書,圍繞曾國藩的格言來展開,但卻包羅了中國傳統文化主要的價值觀、思維方式、方法論和人情事理。馬老師非常欣賞書中涉及的理論,並說自己將書中的一些思想運用到了阿裡的企業管理之中。

馬化騰的“認知盈餘”

雖然pony哥馬華騰出生在“普通家庭”,自身還是理科工程師出身,但對於看書這件事,卻相當熱衷。

當初“微信閱讀”剛上線時,馬化騰親自為其月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馬化騰曾說“我個人非常喜歡《Don't make me think》(點石成金),我也給騰訊每一個產品經理都發了一本,它告訴我們用戶喜歡什麼,而我們又該怎麼做。”

馬化騰的閱讀涉獵廣泛,早期偏實用性,後來更注重思維的啟發。

但小馬哥最愛的一本書無疑是《認知盈餘》。

克萊·舍基被譽為“互聯網革命最偉大的思考者”,他對互聯網給人類所帶來的行為舉止和文化變遷洞若觀火,所著的《認知盈餘》在國內尚未正式出版時,便得到包括馬化騰在內的社會各界讀者的廣泛關注。

2011年編譯版《認知盈餘》在國內上市時,馬化騰親自為其作推薦序,寫下名為《互聯網新時代的晨光》2000多字的序。

小馬哥認為“認知盈餘”是新時代線民賦予互聯網從業者最大的紅利之一,克萊·舍基的每一次發現,都在提示我們未來人類世界的一個全新發展維度。

在序中,小馬哥暢言:

“在互聯網的推動下,整個人類社會都變成了一個妙趣無窮的實驗室。我們這一代人,每個人都是這個偉大試驗的設計師和參與者。這個試驗,值得我們屏氣凝神、心懷敬畏、全情投入。”

這也是極少見像小馬哥這樣頂級的互聯網大佬為一本書親自發長文做序,可見書的內容品質極高。

除了《認知盈餘》,小馬哥還推薦過《人人時代》、《贏在頂層設計》、《羅輯思維 : 成大事者不糾結》、《投資革命》等四本書。

讀書狂人任志強

一說起讀書的大佬,讀書狂任志強絕對是繞不開的話題。地產界大佬、原華遠集團董事長任志強被稱為中國讀書最多的商人。

任志強曾向媒體透露,從1985年開始,他堅持每天讀書6萬字,2小時就能讀30萬字:

我每天晚上一般堅持一小時以上讀書,一分鐘看兩頁書。如果不是涉及到經濟上比較難懂的那些書,一分鐘閱讀800-1000字是沒有問題的。

任志強個人藏書數量巨大,他曾拿出上千本書在公司開了間圖書館,對員工開放,而上千本書中都有大量記錄和作者簽名。

此外,任志強還建立了自己的讀書會,是中國商界影響力最大的讀書會之一,每次報名參加者達到數千人。任志強還曾邀請老友潘石屹去武漢讀書會推薦書。

今年的讀書會還發生了一件趣事。潘石屹在薦書會結束後,在朋友圈吐槽:花費巨大精力準備和進行了一下午的讀書、薦書會網路上沒有任何反應,自己順嘴說了一句選物件,選合作夥伴,一個竟然就有1000人觀看,讓人看不懂,想不明白。

任志強曾表達過自己為何狂愛讀書的原因:當他們這代人需要努力學習時,卻趕上了文化大革命,基本無書可讀,此時恰恰處於一個人的求知期。

“發生的很多事情可能都不懂,一開始就是盲從,後來是懷疑,特別需要有越來越多的知識去填補空白,渴望讀書。”

任志強讀書破萬卷,講話開會時各種資料信手拈來、歷史檔如數家珍,之前對房地產市場的判斷也多次被證實。

由於任大佬推薦過的書不計其數,所以直接甩上任志強推薦書單一份:

王興:我有三台kindle,

張一鳴:我有五台

王興亦是出了名的愛讀書,並且涉獵甚廣。

圈內人都知道,王興有3台kindle,家裡、車裡、公司各放一台。他很少能離開書,在接受財經記者小晚採訪時,王興的學識底蘊顯露無疑。

在採訪中,王興表示自己正在讀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書,

“從一戰爆發一百周年我就開始看那本書,現在都還斷斷續續沒有看完。”

對於“戰鬥”一詞的理解,王興稱:

“我看過一本美國退役的特種兵指揮官寫的書,書名叫《mission,men and me》mission是使命,men就是團隊,最後才是自己。我理解的戰鬥就是mission 、men、me。”

當提及美團在諸多領域和競爭對手的競爭是,王興依舊拿戰爭史書來做類比:

“《孫子兵法》說過“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確實團購的事情不是我們打贏的,不是我們打倒了對手,是他們自己絆倒的。

我們教育員工要非常節制。很多人說我攻擊性很弱,我們的高管看起來攻擊性也很弱,但這並不是關鍵。比如美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馬歇爾,從來沒有上過戰場,但他做了很多正確的決定,比如在二戰爆發迅速擴充美國軍隊,該換人的時候換人,甚至把下級提成上級。他本人的戰鬥力和攻擊性很強嗎?可能未必,但這不妨礙他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大戰爭中最大贏家的最高指揮官。”

同樣接受過小晚專訪的張一鳴,被小晚問及:對你影響較大的書有什麼?

張一鳴的回答是《活法》、《少有人做的路》、《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基礎生物學》,還有《世界應你而動》、《你從來沒有努力過》。

小晚忍不住問道,怎麼都是雞湯?

張一鳴:......

而在採訪之前,在時尚芭莎記者說起王興有三台kindle,表揚其閱讀量豐富時,或許覺得自己不能輸,張一鳴玩笑似的對記者說:我有五台 。

但是無論kindle的數量有多少,從採訪中的表現來看,王興的閱讀量高過張一鳴應該是肯定的了。

王興讀書多,但很少高調薦書。而其曾提到次數較多的書有三本。

1. 《The Mission, The Men and Me》

作者講了一個3M原則,第一個M是Mission,任務、使命;第二個M是Men,就是人。第三個就是Me,我自己,他認為按這個順序,當面臨一些相對困難的選擇時。

王興說你可以這樣來思考:首先思考Mission,也就是你的使命是什麼?有時候達到目的可能要有人犧牲,但這是你必須接受的現實,要把使命放在最前面;

其次就是Men,這幫兄弟跟著你出生入死,你要為他們的利益考慮;

最後才是Me,也就是自己。這個3M原則我覺得也適用於指導經營公司。”

2. 《資源革命》

書裡分析了正在進行中的資源革命:3D列印、物聯網、無人駕駛汽車,這三者將如何改變全世界的工業?建築業正在進行模組化革命,太陽能發電很快就會普及....資源的枯竭,既是危機又是商機。

3. 《禮記》

王興曾把孔子比喻成2500年前的創業者,他從魯國起家,有自己一套想法,然後有一套商業計畫書,但他需要獲得支援,在本地沒有得到支持他就到處遊歷,去獲取資源,希望能夠把他的想法變成現實去改變社會,這是孔子一生的故事。

由此可見,每天堅持在飯否上更新狀態感受的王興,其內心世界的思考還是極豐富的。

當碎片化的知識,越來越多的浮泛于生活,王婆賣瓜式的知識販賣,粗鄙盡顯,商人們用各色攻心計,搶奪普羅大眾的時間與認知時。

普通人所能摸索到的困局鑰匙,或許也唯有讀書二字,讓更高的認知,暫壓下生活的苟且。

這是馬老師早年讀的一本書,馬雲少年成長並不算順利。18歲高考落榜,開始打工。

而路遙的這本《人生》中,主人公高加林鍥而不捨地參加高考,這使馬雲很受鼓舞,再次高考時就考上了杭州師範。馬雲說世界上最好的大學就是杭州師範,因為在這裡,他找到了自信,他在多次演講中提到這段經歷。

2. 《吃透曾國藩》

這是一本中國式的勵志書,圍繞曾國藩的格言來展開,但卻包羅了中國傳統文化主要的價值觀、思維方式、方法論和人情事理。馬老師非常欣賞書中涉及的理論,並說自己將書中的一些思想運用到了阿裡的企業管理之中。

馬化騰的“認知盈餘”

雖然pony哥馬華騰出生在“普通家庭”,自身還是理科工程師出身,但對於看書這件事,卻相當熱衷。

當初“微信閱讀”剛上線時,馬化騰親自為其月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馬化騰曾說“我個人非常喜歡《Don't make me think》(點石成金),我也給騰訊每一個產品經理都發了一本,它告訴我們用戶喜歡什麼,而我們又該怎麼做。”

馬化騰的閱讀涉獵廣泛,早期偏實用性,後來更注重思維的啟發。

但小馬哥最愛的一本書無疑是《認知盈餘》。

克萊·舍基被譽為“互聯網革命最偉大的思考者”,他對互聯網給人類所帶來的行為舉止和文化變遷洞若觀火,所著的《認知盈餘》在國內尚未正式出版時,便得到包括馬化騰在內的社會各界讀者的廣泛關注。

2011年編譯版《認知盈餘》在國內上市時,馬化騰親自為其作推薦序,寫下名為《互聯網新時代的晨光》2000多字的序。

小馬哥認為“認知盈餘”是新時代線民賦予互聯網從業者最大的紅利之一,克萊·舍基的每一次發現,都在提示我們未來人類世界的一個全新發展維度。

在序中,小馬哥暢言:

“在互聯網的推動下,整個人類社會都變成了一個妙趣無窮的實驗室。我們這一代人,每個人都是這個偉大試驗的設計師和參與者。這個試驗,值得我們屏氣凝神、心懷敬畏、全情投入。”

這也是極少見像小馬哥這樣頂級的互聯網大佬為一本書親自發長文做序,可見書的內容品質極高。

除了《認知盈餘》,小馬哥還推薦過《人人時代》、《贏在頂層設計》、《羅輯思維 : 成大事者不糾結》、《投資革命》等四本書。

讀書狂人任志強

一說起讀書的大佬,讀書狂任志強絕對是繞不開的話題。地產界大佬、原華遠集團董事長任志強被稱為中國讀書最多的商人。

任志強曾向媒體透露,從1985年開始,他堅持每天讀書6萬字,2小時就能讀30萬字:

我每天晚上一般堅持一小時以上讀書,一分鐘看兩頁書。如果不是涉及到經濟上比較難懂的那些書,一分鐘閱讀800-1000字是沒有問題的。

任志強個人藏書數量巨大,他曾拿出上千本書在公司開了間圖書館,對員工開放,而上千本書中都有大量記錄和作者簽名。

此外,任志強還建立了自己的讀書會,是中國商界影響力最大的讀書會之一,每次報名參加者達到數千人。任志強還曾邀請老友潘石屹去武漢讀書會推薦書。

今年的讀書會還發生了一件趣事。潘石屹在薦書會結束後,在朋友圈吐槽:花費巨大精力準備和進行了一下午的讀書、薦書會網路上沒有任何反應,自己順嘴說了一句選物件,選合作夥伴,一個竟然就有1000人觀看,讓人看不懂,想不明白。

任志強曾表達過自己為何狂愛讀書的原因:當他們這代人需要努力學習時,卻趕上了文化大革命,基本無書可讀,此時恰恰處於一個人的求知期。

“發生的很多事情可能都不懂,一開始就是盲從,後來是懷疑,特別需要有越來越多的知識去填補空白,渴望讀書。”

任志強讀書破萬卷,講話開會時各種資料信手拈來、歷史檔如數家珍,之前對房地產市場的判斷也多次被證實。

由於任大佬推薦過的書不計其數,所以直接甩上任志強推薦書單一份:

王興:我有三台kindle,

張一鳴:我有五台

王興亦是出了名的愛讀書,並且涉獵甚廣。

圈內人都知道,王興有3台kindle,家裡、車裡、公司各放一台。他很少能離開書,在接受財經記者小晚採訪時,王興的學識底蘊顯露無疑。

在採訪中,王興表示自己正在讀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書,

“從一戰爆發一百周年我就開始看那本書,現在都還斷斷續續沒有看完。”

對於“戰鬥”一詞的理解,王興稱:

“我看過一本美國退役的特種兵指揮官寫的書,書名叫《mission,men and me》mission是使命,men就是團隊,最後才是自己。我理解的戰鬥就是mission 、men、me。”

當提及美團在諸多領域和競爭對手的競爭是,王興依舊拿戰爭史書來做類比:

“《孫子兵法》說過“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確實團購的事情不是我們打贏的,不是我們打倒了對手,是他們自己絆倒的。

我們教育員工要非常節制。很多人說我攻擊性很弱,我們的高管看起來攻擊性也很弱,但這並不是關鍵。比如美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馬歇爾,從來沒有上過戰場,但他做了很多正確的決定,比如在二戰爆發迅速擴充美國軍隊,該換人的時候換人,甚至把下級提成上級。他本人的戰鬥力和攻擊性很強嗎?可能未必,但這不妨礙他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大戰爭中最大贏家的最高指揮官。”

同樣接受過小晚專訪的張一鳴,被小晚問及:對你影響較大的書有什麼?

張一鳴的回答是《活法》、《少有人做的路》、《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基礎生物學》,還有《世界應你而動》、《你從來沒有努力過》。

小晚忍不住問道,怎麼都是雞湯?

張一鳴:......

而在採訪之前,在時尚芭莎記者說起王興有三台kindle,表揚其閱讀量豐富時,或許覺得自己不能輸,張一鳴玩笑似的對記者說:我有五台 。

但是無論kindle的數量有多少,從採訪中的表現來看,王興的閱讀量高過張一鳴應該是肯定的了。

王興讀書多,但很少高調薦書。而其曾提到次數較多的書有三本。

1. 《The Mission, The Men and Me》

作者講了一個3M原則,第一個M是Mission,任務、使命;第二個M是Men,就是人。第三個就是Me,我自己,他認為按這個順序,當面臨一些相對困難的選擇時。

王興說你可以這樣來思考:首先思考Mission,也就是你的使命是什麼?有時候達到目的可能要有人犧牲,但這是你必須接受的現實,要把使命放在最前面;

其次就是Men,這幫兄弟跟著你出生入死,你要為他們的利益考慮;

最後才是Me,也就是自己。這個3M原則我覺得也適用於指導經營公司。”

2. 《資源革命》

書裡分析了正在進行中的資源革命:3D列印、物聯網、無人駕駛汽車,這三者將如何改變全世界的工業?建築業正在進行模組化革命,太陽能發電很快就會普及....資源的枯竭,既是危機又是商機。

3. 《禮記》

王興曾把孔子比喻成2500年前的創業者,他從魯國起家,有自己一套想法,然後有一套商業計畫書,但他需要獲得支援,在本地沒有得到支持他就到處遊歷,去獲取資源,希望能夠把他的想法變成現實去改變社會,這是孔子一生的故事。

由此可見,每天堅持在飯否上更新狀態感受的王興,其內心世界的思考還是極豐富的。

當碎片化的知識,越來越多的浮泛于生活,王婆賣瓜式的知識販賣,粗鄙盡顯,商人們用各色攻心計,搶奪普羅大眾的時間與認知時。

普通人所能摸索到的困局鑰匙,或許也唯有讀書二字,讓更高的認知,暫壓下生活的苟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