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最倒楣的一型坦克 剛投產就爆發戰爭 戰爭結束又因性能落後退役

在兩栖坦克的發展方面, 蘇聯的起步是非常早的。 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時候他們就先後列裝了T-37和T-38兩栖坦克。 然而到了40年代時,

這兩種坦克的裝甲和火力就均顯貧弱了。 為此, 一種新型坦克被設計出來替換它們。 與T-37, T-38相比, 新型的T-40在坦克的三大主要性能上都有了提升:它的速度從前者的40公里/小時提升到了45公里/小時, 最大裝甲厚度從9毫米增加到了13毫米, 它的機槍口徑也從7.62毫米擴大到了12.7毫米。 因而在1941年時, 代替已經於兩年前停產的T-38兩栖坦克, T-40投入了批量生產。

然而, 熟悉歷史的朋友大約已經反應過來, 這個時間正好卡在納粹德國入侵蘇聯的前夕。 因為德軍突然進攻的緣故, 蘇聯在衛國戰爭前期損失了大量的裝備和工業設施, 因而在隨後的戰爭中, 武器的數量比品質更加被部隊看重。 在這種情況下, 坦克的浮渡能力相對是可有可無的, 但是為了水上推進而增加的複雜程度則難以接受。 更何況, 不需要浮渡之後省下來的重量盡可以挪用給火力和防護, 反而能增強坦克的生存能力。 由T-40發展而來的T-60輕型坦克拋棄了兩栖能力, 而進一步強化了火力和裝甲。 生產數量達6000輛之多。

在戰前, T-40本身生產的數量就不大(222輛), 而等到戰爭終於結束的時候, T-40型坦克即使可以恢復生產, 其性能也已經落後了, 因而在戰後這種坦克很快就退出了現役。 等到新一代的兩栖坦克PT-76裝備部隊的時候, 時間已經到了上世紀50年代初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