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解密颱風——颱風有個正確的打開方式

颱風到底是什麼?

那麼颱風是如何從誕生走向滅亡的呢?

颱風是一個深厚的低壓系統, 它的中心氣壓很低, 低層有顯著向中心集中的氣流, 頂部氣流主要向外擴散。

如果從垂直方向把颱風切開, 可以看到有明顯不同的三個區域, 從中心向外依次為:颱風眼區、雲牆區、螺旋雨帶區。

颱風眼區的平均直徑為40千米, 雖然他位於颱風的中心, 但這裡風力很小, 天朗氣清, 可謂是颱風裡的“世外桃源”。

雲牆區位于颱風眼周圍寬幾十千米、高十幾千米的區域, 也稱眼壁。 這裡雲牆高聳, 狂風呼嘯, 大雨如注, 海水翻騰, 天氣最為惡劣。

螺旋雨帶區位於雲牆外, 這裡有幾條雨(雲)帶呈螺旋狀向眼壁四周輻合, 雨頻寬幾十千米到幾百千米, 長幾千千米, 雨帶所經之處會降暴雨, 並出現大風天氣。

可見, 颱風所到之處必將帶來狂風暴雨, 如果我們不能及時預測他的到來, 必將會給我們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好消息是, 現在的氣象學家們已經能夠通過衛星、雷達等高科技手段觀測到颱風的行蹤。

經過統計發現, 侵擾我國的颱風有較為典型的“航線”, 分別是:西行路徑、西北路徑和轉向路徑。

西行路徑:熱帶氣旋從源地(指菲律賓以東洋面)一直向偏西方向移動, 往往在廣東、海南一帶登陸。

西北路徑:熱帶氣旋從源地一直向西北方向移動, 大多在臺灣、福建、浙江一帶沿海登陸。

轉向路徑:熱帶氣旋從源地向西北方向移動, 當靠近我國東部近海時, 轉向東北方向移動。

那麼, 如果颱風真的來了會給我們帶來哪些麻煩?我們又該如何防禦呢?

颱風災害主要由其引起的狂風驟雨所致, 狂風會引發風災, 暴雨會造成洪澇和城市內澇、農田漬澇。此外還會帶來次生地質災害(如泥石流、山體滑坡)等。

颱風來了,小夥伴們該做點啥?

首先,我們要及時收看天氣預報,瞭解最新的天氣動態,一旦得知颱風有可能登陸,一定要做好準備工作:

取消一切露天活動,學校必要時停課,並做好人員疏散工作,同時切斷戶外電源。海上船隻應立即到避風場所避風,同時加固港口設施。妥善安置容易受颱風影響的室外物品,關緊門窗,檢查電路、爐火、煤氣等設施是否安全。處於危舊房屋及可能受淹的低窪地區的群眾應及時轉移至安全地方。

其次,當颱風登陸時,儘量不要外出,應到堅固結實的房屋中避風避雨。如果在室外,千萬不要在臨時搭建物、看板等附近避雨,以防被砸傷。正在開車的人應立即將車開到地下停車場或隱蔽處。如果你此時正在海上躲避不及或遇上颱風時,應及時與岸上有關部門聯繫,爭取救援。等待救援時,應主動採取應急措施,依據能夠獲得的最新的颱風資訊,及時修正航行方向,迅速果斷地避開颱風。

暴雨會造成洪澇和城市內澇、農田漬澇。此外還會帶來次生地質災害(如泥石流、山體滑坡)等。

颱風來了,小夥伴們該做點啥?

首先,我們要及時收看天氣預報,瞭解最新的天氣動態,一旦得知颱風有可能登陸,一定要做好準備工作:

取消一切露天活動,學校必要時停課,並做好人員疏散工作,同時切斷戶外電源。海上船隻應立即到避風場所避風,同時加固港口設施。妥善安置容易受颱風影響的室外物品,關緊門窗,檢查電路、爐火、煤氣等設施是否安全。處於危舊房屋及可能受淹的低窪地區的群眾應及時轉移至安全地方。

其次,當颱風登陸時,儘量不要外出,應到堅固結實的房屋中避風避雨。如果在室外,千萬不要在臨時搭建物、看板等附近避雨,以防被砸傷。正在開車的人應立即將車開到地下停車場或隱蔽處。如果你此時正在海上躲避不及或遇上颱風時,應及時與岸上有關部門聯繫,爭取救援。等待救援時,應主動採取應急措施,依據能夠獲得的最新的颱風資訊,及時修正航行方向,迅速果斷地避開颱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