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和尚玄奘辯論大會能超越古印度本土和尚嗎?

本文作者黃強

一轉眼, 玄奘離開祖國, 遠涉西域, 輾轉來到印度留學、巡禮, 已有十多年的光景。 在那爛陀寺的研經, 求教, 玄奘對於佛學經典的研究爛熟於心, 佛學造詣與印度的高僧相比也是毫不遜色, 連戒賢法師也極為稱讚。 西行目的是求取真經, 瞭解《瑜伽論》的疑惑。 如今, 真經已經取到, 玄奘萌發了回國的念頭, 他開始收拾行裝, 整理佛像經文。

【圖XX-94, 《大唐玄奘》玄奘思考】

那爛陀寺的僧人聞聽玄奘準備回國, 依依不捨, 這幾年他們與玄奘相處的非常融洽, 對於玄奘的博學多才, 佩服至極。 他們勸玄奘留下來。 玄奘表示:“印度是佛陀的誕生地, 不是我不願意在這裡禮佛, 而是玄奘西行求法的心願就是求取真經, 普度眾生。 我來到這裡, 承蒙恩師為我講解《瑜伽師地論》, 消除了我以前學經的疑惑, 不虛此行。 歸國後, 我將以平生之力, 翻譯佛經, 弘揚佛法。 使更多的信眾能夠像我一樣,

讀到佛教的原始真經, 以此報答恩師教導之恩。 ”戒賢聞聽玄奘一席話, 深有感觸:“這是菩薩的意思, 我的心願與你一樣。 請諸位不要再苦留玄奘了, 讓他歸去。 ”

【圖XX-95, 印度那爛陀寺遺址】

兩天之後, 東印度迦摩縷波國鳩摩羅王使者攜帶文書送到那爛陀寺,

邀請玄奘去該國。 鳩摩羅王久聞玄奘的大名, 如今在自己國家見到了玄奘, 甚是歡喜。 玄奘這一住就是一個多月。

戒日王討伐恭禦陀國得勝回朝, 聽說玄奘去了迦摩縷波國, 為鳩摩羅王講經說法, 很是震驚。 “我屢次請他們過來, 他們沒有過來, 如今卻到了別國。 ”於是派使者通知鳩摩羅王:“趕緊將中國高僧護送過來。 ”一個月的講經說法, 鳩摩羅王已經被玄奘的人格魅力, 佛學修為所折服, 如何捨得放玄奘離開?他讓使臣傳話給戒日王:“要我頭可以, 要玄奘法師, 不行。 ”戒日王聞聽使者的傳話, 勃然大怒。 “小小的鳩摩羅王太不把我戒日王放在眼裡, 為一個僧人竟然說出這樣無禮的話。 ”聞聽戒日王發怒, 鳩摩羅王也知道這話說重了,

他擔心引起兩國戰爭, 自己國家也不是戒日王的對手。 於是立刻調遣大象部隊二萬人, 乘船三萬艘, 護送玄奘溯恒河而上, 拜見戒日王, 消除誤會, 避免戰爭。

【圖XX-96, 玄奘郵票】

在恒河北營行宮安置玄奘休息, 鳩摩羅王帶著群臣, 到了恒河南岸,

拜見戒日王。 戒日王見鳩摩羅王行禮恭敬, 他知道是因為鳩摩羅王敬重玄奘, 也就不再追究當初言語的唐突。 他催問:“為什麼不將中國高僧一同帶來?”鳩摩羅王回答:“大王敬重高僧大德, 這樣唐突請玄奘法師過來不夠禮貌。 戒日王道覺得說的有理, 表示明天迎請玄奘。 戒日王雖然這麼說了, 但是到了晚上就按捺不住, 一更時, 戒日王命令屬下在恒河裡點燃了數千盞河燈, 敲響步鼓, 燈火將夜晚照耀的如同白晝, 在群臣簇擁下, 戒日王前往行宮迎請玄奘法師。 戒日王是當時五印度的盟主, 出巡時有金鼓數百面助威, 一步一擊, 號為節步鼓。 也只有戒日王有此等儀仗, 其他國的國王是不敢僭用的。 如今迎請玄奘法師, 擺出這樣的儀仗,可見對玄奘法師是何等的尊重。

第二天早上,將玄奘與鳩摩羅王進了曲女城,戒日王盛情款待玄奘。戒日王問:“聽說為了與小乘教徒辯論,法師寫了《制惡見論》,現在何在?”玄奘回答:“帶在身邊。”於是遞交給戒日王。戒日王讀後,很是滿意。對近臣隨從感慨道:“我聽說太陽一出,則螢光、蠟燭光黯然失色;天上的雷聲一響,錘子鑿子的敲打聲就聽不到了。小乘各派的學說,如今,都被玄奘法師所批駁,你們看看還有那位高僧可以與玄奘法師一辯高下的?”

戒日王又說:“你們上座提婆犀那,自以為學識淵博,見解獨特,傲居諸部之首,經常詆毀大乘學說。如今聽說大乘學派的高僧來了,就藉口去吠舍厘巡禮聖跡,不敢正視。如此說來,你們也就這些本領。今天聽了玄奘法師的經論,茅塞頓開。我們對法師說的教義深信不疑,只是其他國家的小乘佛教的信徒,依然墨守成規,執迷不悟。我的意思,在曲女城為法師舉辦一次佛法大會,邀請五印度的沙門、婆羅門、外道等所有教徒都來參加,請法師開講大乘佛法的微妙之理。一方面杜絕譭謗之心,另一方面弘揚法師的佛學修為,弘揚大乘佛法。”

有機會宣講大乘佛法,駁斥小乘教徒對大乘佛法的詆毀,普度眾生,自然也契合玄奘的心願。是日戒日王發敕文,通告各國以及各派教徒,準備在曲女城召開中國法師說經論道大會。

根據排程,冬初時分,玄奘與戒日王溯恒河而上,臘月時抵達會場。五印度中有18個國家的國王蒞臨大會,諳知大乘、小乘學說的僧人3000多人,婆羅門教、旁門外道信徒2000多人,那爛陀寺1000多名僧人,齊聚會場,場面非常壯觀。

貞觀十五年(641)初春某日開會揭幕。玄奘法師作為論主,端坐寶床,宣講《大乘序作論》意。為了讓大家都能聽到玄奘經論的要旨,還安排那爛陀寺沙門明賢法師,在玄奘講過一遍之後,當眾再宣讀一遍。另外還寫錄一本,懸掛在會場門外,方便大家理解。會場大門張貼告示:如果宣講經文中一個字說的沒有道理被駁倒,自當斬首謝罪。告示貼出來,圍觀的人很多,但是看的多,說的少,到了晚上竟然無一人揭榜發問。從早到晚,竟然沒有一人站出來與玄奘辯論。戒日王非常高興,他打心眼裡佩服玄奘。

第二天早上,法會照常舉行。玄奘開講《破惡見論》,對小乘教徒詆毀大乘教義進行駁斥,連續講了五天。對於玄奘的批評,小乘教徒坐不住了,心懷怨恨,準備採取報復行為。戒日王聽說小乘教徒的陰謀,立即貼出告示,警告小乘教徒不要圖謀不軌,有膽敢傷害玄奘法師的,將嚴懲不貸。

法會圓滿結束,玄奘完勝,乘坐大象巡遊曲女城,接受信眾的禮拜。人們讚譽玄奘為“大乘天”“解脫天”。至此,玄奘聲名遠揚五印度。

黃強,字不息。服飾史學家、金學家,多年來致力於中國服飾史、民國史、南京地方史研究,均有著作出版。已出版《南京歷代服飾》《消失的南京舊景》《趣民國》《另一隻眼看金瓶梅》等著作14本,其著作入選“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專案。

擺出這樣的儀仗,可見對玄奘法師是何等的尊重。

第二天早上,將玄奘與鳩摩羅王進了曲女城,戒日王盛情款待玄奘。戒日王問:“聽說為了與小乘教徒辯論,法師寫了《制惡見論》,現在何在?”玄奘回答:“帶在身邊。”於是遞交給戒日王。戒日王讀後,很是滿意。對近臣隨從感慨道:“我聽說太陽一出,則螢光、蠟燭光黯然失色;天上的雷聲一響,錘子鑿子的敲打聲就聽不到了。小乘各派的學說,如今,都被玄奘法師所批駁,你們看看還有那位高僧可以與玄奘法師一辯高下的?”

戒日王又說:“你們上座提婆犀那,自以為學識淵博,見解獨特,傲居諸部之首,經常詆毀大乘學說。如今聽說大乘學派的高僧來了,就藉口去吠舍厘巡禮聖跡,不敢正視。如此說來,你們也就這些本領。今天聽了玄奘法師的經論,茅塞頓開。我們對法師說的教義深信不疑,只是其他國家的小乘佛教的信徒,依然墨守成規,執迷不悟。我的意思,在曲女城為法師舉辦一次佛法大會,邀請五印度的沙門、婆羅門、外道等所有教徒都來參加,請法師開講大乘佛法的微妙之理。一方面杜絕譭謗之心,另一方面弘揚法師的佛學修為,弘揚大乘佛法。”

有機會宣講大乘佛法,駁斥小乘教徒對大乘佛法的詆毀,普度眾生,自然也契合玄奘的心願。是日戒日王發敕文,通告各國以及各派教徒,準備在曲女城召開中國法師說經論道大會。

根據排程,冬初時分,玄奘與戒日王溯恒河而上,臘月時抵達會場。五印度中有18個國家的國王蒞臨大會,諳知大乘、小乘學說的僧人3000多人,婆羅門教、旁門外道信徒2000多人,那爛陀寺1000多名僧人,齊聚會場,場面非常壯觀。

貞觀十五年(641)初春某日開會揭幕。玄奘法師作為論主,端坐寶床,宣講《大乘序作論》意。為了讓大家都能聽到玄奘經論的要旨,還安排那爛陀寺沙門明賢法師,在玄奘講過一遍之後,當眾再宣讀一遍。另外還寫錄一本,懸掛在會場門外,方便大家理解。會場大門張貼告示:如果宣講經文中一個字說的沒有道理被駁倒,自當斬首謝罪。告示貼出來,圍觀的人很多,但是看的多,說的少,到了晚上竟然無一人揭榜發問。從早到晚,竟然沒有一人站出來與玄奘辯論。戒日王非常高興,他打心眼裡佩服玄奘。

第二天早上,法會照常舉行。玄奘開講《破惡見論》,對小乘教徒詆毀大乘教義進行駁斥,連續講了五天。對於玄奘的批評,小乘教徒坐不住了,心懷怨恨,準備採取報復行為。戒日王聽說小乘教徒的陰謀,立即貼出告示,警告小乘教徒不要圖謀不軌,有膽敢傷害玄奘法師的,將嚴懲不貸。

法會圓滿結束,玄奘完勝,乘坐大象巡遊曲女城,接受信眾的禮拜。人們讚譽玄奘為“大乘天”“解脫天”。至此,玄奘聲名遠揚五印度。

黃強,字不息。服飾史學家、金學家,多年來致力於中國服飾史、民國史、南京地方史研究,均有著作出版。已出版《南京歷代服飾》《消失的南京舊景》《趣民國》《另一隻眼看金瓶梅》等著作14本,其著作入選“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專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