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最大的問題就是事事講理

在家長的世界裡, 對與錯很重要。 而對於孩子卻不然。 我們越是堅持“對”的事情, 孩子們就越會不由自主地去承擔“錯”的部分。

孩子們天生喜歡故事。 而真正的好故事, 從來不會有無謂的評判。 它不會言之鑿鑿地告訴我們, 什麼是對的, 什麼是錯的;什麼是好的, 什麼是壞的。 只是通過一種富有吸引力的方式, 描述出事實的樣子。

就像我們經常會在格林童話中看到這樣類型的故事:同一個父母生的兩兄弟, 一個是善良的, 一個是惡毒的。 一個很勤快, 一個很懶惰。 一個名字叫真實, 一個名字叫謊言。 這樣截然相反卻又關係密切的組合,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很常見。 在夫妻關係裡, 我們經常見到兩個性格相反的人往往緊密糾纏, 或者和諧得不行。

分析心理學家榮格認為, 這種現象中存在某種作用於內心的互補原理。 也就是說, 人有通過互補, 去完整自我的心理傾向。

從這個意義說, 每個人不是去找另一半, 是去尋找更完整的自己。

榮格把我們未表現出的、被壓抑的那一部分自我命名為“陰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陰影。 也就是自己黑色的另一半。

榮格說, 陰影是不能被消滅的。

如果一個人試圖去壓抑自己的陰影, 會出現什麼結果呢?那個陰影, 一定會尋找其他出口。 甚至會在我們最親近的人身上, 替代出現。

一位媽媽很煩心自己8歲的兒子,

因為自己的孩子總堅持自己是對的, 很明顯不對的也會堅持。 只要事情沒有按照原定計劃行事, 他就容易情緒化, 愛跟人對著幹。

而被問到孩子在學校中的表現時, 學校的對他評價反而是非常好。

孩子的問題, 往往是為自己的父母量身定制的。 就像對和錯是對立的一樣, 媽媽和兒子現在的關係也是對立的。 在學校不這樣, 在家中這樣, 實在有點和媽媽對著幹的意思。

因為媽媽喜歡論對錯, 過於執著於對的, 抵觸錯的, 堅持“一是一, 二是二”, 於是孩子反抗媽媽的方式, 就是故意錯給媽媽看。

想要改變媽媽口中孩子的那些問題——“故意犯錯, 情緒化”等等不好的東西, 需要媽媽自己先改變。

再舉一個例子。 一位爸爸, 他有兩個孩子,

大的是男孩, 小的是女孩。 他會經常當著人面, 表揚自己的小女兒“會來事兒”、“人緣好”, 批評自己的兒子“不行”。

這其實是成人之間才有的評價。 只是發展中的小孩, 如何就能做出這樣幾乎蓋棺定論的評判呢?背後的事實是什麼?聰明的一面和笨拙的一面可能同時存在于這個父親的人格裡。 只是, 他小時候, 聰明的一面更被鼓勵和接納, 而笨拙的一面則更容易被指責、批評。

這個例子, 清晰地呈現了多子女家庭中頻繁在發生的事。 我們有理由相信, 在爸爸的持續催眠下, 這對兄妹一定會按照爸爸的點評方向成長。 從心理學角度說, 就好似倆孩子同時領到了不同的任務, 一個負責聰明、靈巧, 一個負責遲鈍、笨拙。 這樣,

孩子們就被塞進了一個自己專屬的模子裡。 而他們的其他人格部分, 甚至是他們真正的人格部分, 就被忽略、被悄悄抹殺了。 這樣一個過程, 我們稱之為“催眠”。

當然, 在獨身子女家庭中也會存在這種情況。 很多父母們, 習慣了用邏輯思維和大道理, 去評判自己的孩子, 把孩子人為地分為可以接受的部分, 以及不能接受的部分。

一個小時候總被指責、批評太笨的孩子, 長大後, 這部分難受的體驗會被壓抑到內心深處。 等他做了父母以後, 很可能無法容忍自己的孩子表現得笨拙。

現實生活中經常能看到, 父母都是高級知識份子, 孩子卻偏偏厭惡學習;父母行事很正派, 為人很和善, 孩子卻人緣很不好, 攻擊性強, 還總有各種各樣的行為問題,

等等。 這些孩子, 很可能只是活出了父母自己身上被否認的那部分。

物理學上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關係也是。 不止親子關係裡有這樣的現象存在。 親密關係裡也一樣。

道理的本質, 是工具, 非生活本身。 當道理和親密關係衝突, 請扔掉道理。 一個人善於講道理, 說明思維正常, 有常識。 但如果一個人事事都講道理, 只講道理, 那麼很可能他是個很無知的人。

我們日常生活裡的很多事, 並非都條理清晰、黑白分明, 也不需要事事都弄清楚。 各種各樣的對錯、各種各樣的條條框框, 成堆的“你應該”、“你必須”, 已經夠困擾我們的了。

在親密關係中, 就算你有道理, 你贏了, 但你最後卻輸了快樂。 在這一點上, 孩子們比我們更有天份。 他們好像更容易、也更敢於親近人性黑暗的那一部分。

比如還有一個孩子。他屬於先天氣質偏靜,稍文弱。在跟其他小朋友玩的時候,常常會被欺負。有一天,他媽媽給他講了一個故事,說是一家有兩個兄弟,哥哥很壞,各種心機,又是打父母、又是霸佔弟弟財產,甚至最後還把弟弟推下山崖。沒想到最後,弟弟在神仙的指引下發了大財。於是哥哥也假裝掉落山崖,希望能夠發財,結果卻被野獸吃掉了。孩子聽完故事,竟然說:我要做哥哥……

很多媽媽有類似困擾,她們不明白,為什麼孩子會喜歡故事裡頭的那個壞蛋角色?這是不是孩子的道德感出了問題呢?

故事裡的各個非常強勢,有力量。現實中常常被欺負的小孩,當然希望自己變得更強大。從這個角度來說,孩子們是真正能夠生活在當下的人。他們懂得聽從自己體內血液的湧動,會跟隨自己的心,去本能地滋養自己內在的真正需求。

最重要的是,孩子對好壞對錯是沒有那麼多評判的。只有成年人才會說,白色是好的,黑色是壞的;快是好的,慢是壞的。正確就是好的,犯錯誤就是壞的。等等。

而孩子們卻更純粹一些。他們用行動在驗證榮格的那句名言:與其做好人,我寧願做一個完整的人。

他們好像更容易、也更敢於親近人性黑暗的那一部分。

比如還有一個孩子。他屬於先天氣質偏靜,稍文弱。在跟其他小朋友玩的時候,常常會被欺負。有一天,他媽媽給他講了一個故事,說是一家有兩個兄弟,哥哥很壞,各種心機,又是打父母、又是霸佔弟弟財產,甚至最後還把弟弟推下山崖。沒想到最後,弟弟在神仙的指引下發了大財。於是哥哥也假裝掉落山崖,希望能夠發財,結果卻被野獸吃掉了。孩子聽完故事,竟然說:我要做哥哥……

很多媽媽有類似困擾,她們不明白,為什麼孩子會喜歡故事裡頭的那個壞蛋角色?這是不是孩子的道德感出了問題呢?

故事裡的各個非常強勢,有力量。現實中常常被欺負的小孩,當然希望自己變得更強大。從這個角度來說,孩子們是真正能夠生活在當下的人。他們懂得聽從自己體內血液的湧動,會跟隨自己的心,去本能地滋養自己內在的真正需求。

最重要的是,孩子對好壞對錯是沒有那麼多評判的。只有成年人才會說,白色是好的,黑色是壞的;快是好的,慢是壞的。正確就是好的,犯錯誤就是壞的。等等。

而孩子們卻更純粹一些。他們用行動在驗證榮格的那句名言:與其做好人,我寧願做一個完整的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