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國際學校放棄原有教學模式,家長將面臨兩次擇校

關心民辦教育的業內人士和家長們, 你們最關心的事, 來了!

2018年4月20日, 教育部面向社會公開徵求, 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的回饋意見。

為支援和規範社會力量興辦教育, 保障民辦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教育部擬提請國務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399號)進行修訂。 在充分調研與廣泛徵求意見基礎上, 教育部研究起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

教育部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公眾均可提出回饋意見。

意見回饋截止時間為2018年5月20日。

 政策解讀

1.民促法三審通過, 義務教育和非義務教育市場格局將如何變化?

只有非義務教育可以選擇營利性, 而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學校, 或退出, 或轉成非營利, 收費標準必須由政府決定(以前可自主決定)。

未來投資可能呈現“啞鈴型”:更多投向幼稚園、高中高等教育, 義務教育階段的大幅減少。

 2. 民促法三審通過, 私立學校如何選擇營利性和非營利性身份?各自的優劣勢分別是什麼?

以前沒有明確區分營利和非營利, 目前為止政府從來沒有批准過營利性民辦學校, 所有民辦學校都可以獲得合理回報。

此次民促法修改後, 兩家在海外上市的國際學校(涵蓋了幼稚園-高中), 需要把義務教育階段剝離出來, 不能上市。

營利性優劣勢:1)優勢:政策上明確了可以獲得辦學收益, 對營利性和非營利性的土地使用優惠一視同仁, 資產歸投資人所有;2)劣勢:既然是營利性, 就要按照企業法人來財務核算, 面臨很高的稅收, 這是投資者需要重新考慮的問題。

非營利性優劣勢:1)優勢:政府在資源上提供充分保障;2)劣勢:收費由政府確定, 標準怎麼定還不知道, 面臨價格重新調整的風險;另外, 土地資產不歸投資者所有。 可能逼退一部分投資人的熱情。

 3. 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變成非營利後, 課程設置、盈利性如何變化?

課程設置方面:

1)站在政策高度來看這次修法, 是國家為了維護教育主權, 明確了不管是什麼性質的學校, 義務教育的內容必須由政府規定。

2)很多國際學校提供從幼稚園到高中的全套國際化教育, 高中結束後直接出國, 但以後這種模式不可能繼續下去了。 1-9年級必須完成國家設定的課程和課時, 而且規定的課程必須用中文授課, 如果國際學校仍然按照國外模式培養,

那就只能用課外時間, 這對學生來說負擔太重, 所以國際學校的小學、初中肯定會放棄原來的教學模式。

3)而如果幼稚園和高中仍然採用國際模式、小學進行義務教育, 那銜接方面就存在很大問題。 所以民辦的國際學校會進一步研究該怎麼轉變。

盈利性方面:只有國際幼稚園和國際高中可以盈利, 而原來國際學校收費高是因為引入全套的國外課程, 現在把1-9年紀拆分出去後, 高中繼續採用原來那樣的國外模式難度較大, 收費也難以在維持那麼高的水準。

4. 幼稚園、小學、初中和高中同時涵蓋的綜合私立學校, 會在新規下作出哪些調整?

已經上市:必須拆分成兩個法人, 把義務教育部分單獨拆出來。

沒有上市:不需要拆分成兩個法人, 只需要把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按照國家要求重新設定。 現在國家已經對義務教育有嚴格的監察機制, 不管是什麼性質的學校, 課程內容、課時等必須受政府控制。

民辦學校的短板:生源得不到保護, 要靠自己的資源獲得生源, 同時費用必須由政府決定。 而公立學校的生源會得到政策保障(戶口、學區等)。

5. 家長如何更好的為孩子選擇學校:幼稚園/小學/初中?

以前, 家長如果想將孩子送出國讀大學, 可以選擇國際學校, 從幼稚園開始提供一條龍的國際化教學。

但是修訂法案後, 由於1-9年級必須被拆分出來, 家長就面臨兩次選擇:

首先, 幼稚園結束後, 是進公立小學還是民辦小學?公立小學受到戶口限制, 但是民辦學校與公立學校一樣的課程,品質得不到保證,收費卻高了不少。

其次,初三畢業後,是直接出國還是在國內讀高中,要不要參加中國的高考。

政策問答Q&A

 Q1:如果海外上市的民辦教育已經是非營利,還要拆分嗎?

A1:國家從沒有批准過營利性,以前國家不會太多干涉民辦教育的上市。但現在強制規定義務教育不能上市,因為上市資產肯定是營利性的,就與法律衝突。

 Q2:只招外籍學生的民辦學校,受到影響嗎?

A2:不受影響

Q3:雙語教學的課程需要改變嗎?

A3:必須改變,義務教育階段的所有課程必須用中文講授。即使配備一些國外引入的課程,也不會再得到認證。

 Q4:中國籍學生還可以放棄中國學籍、上國際課程嗎?

A4:不能再放棄中國學籍,所有中國籍學生都必須完成: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國家課程標準規定的課程,而且一定要參加中考。父母作為義務制教育的監護人,如果沒有讓孩子完成義務制教育,可能受到法律的追究,學校不敢冒這個風險。

 Q5:國際學校能以國際課程為主,適當結合政府規定的課程嗎?

A5:操作空間很小,因為學校都必須按國家要求完成特定課程的課時安排,並達到一些標準點(比如學生的作業、老師的課綱),政府會就這些東西定期檢查。

原來政府還會通融,允許學校用外語教規定的課程,但以後不可能。

 Q6:想要留學的學生能不能選擇:把主要精力放在雙語課程上,同時也參加中考?

A6:沒有學校可以提供這種幫助,無法兼顧雙語教學和義務教育必修課,國際學校只能以課外班的形式完成一些雙語課程,但是不能保證完成原來設定的課時。另外,課外班的收費是完全市場化的。所以家長可能會傾向于在小學階段直接把孩子送出國,未來出國的低齡化趨勢更加劇。

但是民辦學校與公立學校一樣的課程,品質得不到保證,收費卻高了不少。

其次,初三畢業後,是直接出國還是在國內讀高中,要不要參加中國的高考。

政策問答Q&A

 Q1:如果海外上市的民辦教育已經是非營利,還要拆分嗎?

A1:國家從沒有批准過營利性,以前國家不會太多干涉民辦教育的上市。但現在強制規定義務教育不能上市,因為上市資產肯定是營利性的,就與法律衝突。

 Q2:只招外籍學生的民辦學校,受到影響嗎?

A2:不受影響

Q3:雙語教學的課程需要改變嗎?

A3:必須改變,義務教育階段的所有課程必須用中文講授。即使配備一些國外引入的課程,也不會再得到認證。

 Q4:中國籍學生還可以放棄中國學籍、上國際課程嗎?

A4:不能再放棄中國學籍,所有中國籍學生都必須完成: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國家課程標準規定的課程,而且一定要參加中考。父母作為義務制教育的監護人,如果沒有讓孩子完成義務制教育,可能受到法律的追究,學校不敢冒這個風險。

 Q5:國際學校能以國際課程為主,適當結合政府規定的課程嗎?

A5:操作空間很小,因為學校都必須按國家要求完成特定課程的課時安排,並達到一些標準點(比如學生的作業、老師的課綱),政府會就這些東西定期檢查。

原來政府還會通融,允許學校用外語教規定的課程,但以後不可能。

 Q6:想要留學的學生能不能選擇:把主要精力放在雙語課程上,同時也參加中考?

A6:沒有學校可以提供這種幫助,無法兼顧雙語教學和義務教育必修課,國際學校只能以課外班的形式完成一些雙語課程,但是不能保證完成原來設定的課時。另外,課外班的收費是完全市場化的。所以家長可能會傾向于在小學階段直接把孩子送出國,未來出國的低齡化趨勢更加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