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發揮三類物流園區“蓄水池”的作用

我國煤炭資源分佈的總體特點是北富南貧、西多東少, 而用煤大戶則多集中在華東、華南等地區。 在煤炭行銷模式創新的過程中, 應通過物流園區建設實現銷售陣地前移、人員服務前移、業務責任前移, 打造煤炭區域分銷中心, 為客戶提供“門到門”標準化產品服務, 鞏固拓寬銷售管道, 讓園區起到資源“蓄水池”的作用, 發揮資源集散樞紐和“應急性”功能。

煤炭物流園區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消費型物流園區。 整合消費地煤炭資源, 採用現代化配煤技術對原煤進行加工配置, 實現點對點的一次性加工配送,

提供基於客戶需求的定制化摻配和配送等物流增值服務, 提高對客戶的服務水準, 發揮加工配送基地的作用。 二是產地型物流園區。 主要是提升區域資源整合與加工摻配能力, 研究煤的最佳適用性和最大的經濟價值, 對不同礦區、不同用戶, 制定搭配銷售的技術配比方案。 三是中轉型物流園區。 在一些戰略節點和鐵水聯運港, 採取“以租代建”的模式, 提高分銷轉運和地方資源集結能力, 並為進口及海進江搭建轉運平臺。

通過佈局以上三類園區, 可不斷擴大銷售管道, 提高儲配加工與分銷轉運能力。 同時, 煤炭企業可以發展一批資源依賴型、資本紐帶型和實體經營型合作使用者, 促進戰略市場開發, 並積極服務企業電力、鋼鐵、化工等物流需求。

煤炭物流園區的合理選址和對庫存量的科學動態管理, 可避免當煤炭供應緊張之時, 煤礦開足馬力生產造成安全事故, 有效地促進煤炭產業轉型發展, 為實現煤炭工業穩定、安全、高效、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 同時, 亦可實現多地區的應急供煤, 可滿足突發事件和不同時段的不均衡需求, 應對特殊時期的“煤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