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海燕”、“潛龍”、“深海勇士”……這幾天中國深潛很忙

在漆黑的海底, 熱流噴湧形成巨大的“黑煙囪”, 溫度高達上千攝氏度, 搖擺著美麗身段的生物悠然地呼吸著二氧化硫劇毒氣體, 還有更多不為人知的巨大能源……這不是科幻小說的幻境, 而是中國潛水器不懈探索的深海奇境。

進入2018年, 我國各類深海潛水器“爭奇鬥豔”, 不斷“突破自我”, 在大海深處不斷創造著“中國深度”。

深海水下滑翔機 首潛8213米

21日,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船隊成員“向陽紅18”科學考察船在國家海洋局深海基地靠港, 圓滿完成30天的共用航次任務。

視頻載入中...

△視頻《我國深海水下滑翔機 首潛8213米》

“向陽紅18”搭載31套我國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海燕-4000”級水下滑翔機和“海燕-10000”米級水下滑翔機等設備奔赴馬里亞納海溝, 此次共完成了18個剖面的下潛觀測, 其中超過4000米深度的觀測剖面3個, 最大工作深度達到8213米, 刷新了下潛深度的最新世界紀錄, 並獲得大量的寶貴深海觀測資料, 順利通過海上測試。

最大潛深達到8213米, 這是我國深海觀測歷史性的一步, 近萬米的水下滑翔機的研製成功, 會帶動輻射我們國家在深海無人裝備的發展。

載人深潛器 首次下潛考古

20日早晨, 正在我國南海西沙群島北礁海域執行深海考古作業的載人深潛器“深海勇士號”迎來首次下潛。

執行首次深海考古下潛任務的人員由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宋建忠及兩名潛航員組成。 工作期間, 下潛考古隊員通過深潛控制平臺以文字、語音及圖片等方式同水面人員進行溝通。

視頻載入中...

△視頻《載人深潛器“深海勇士號” 首次下潛考古》

西沙群島北礁海域水下能見度近20米。

在潛水器光源的幫助下, 考古隊員沿著規劃路線, 對工作區域進行目測走航調查, 同時用高清視頻系統對調查區域做影像資料獲取。 在經歷了長達八個半小時的水下連續作業後, 深海勇士號才浮出水面。

此次下潛設定的工作計畫基本完成, 遺憾的是沒有發現海底和沉船相關的線索。

國際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技術總監孫鍵表示, 這次工作還是以探索和積累經驗為主, 更接近於做一種區域性的調查。

潛龍3號 完成首潛目標

20日淩晨, 我國最先進的自主潛水器“潛龍三號”首次下潛, 4點46分進入海面, 隨後以每分鐘約50米的速度下潛, 到下午3點53分浮出水面, 下潛最大深度3955米, 航行24.8公里, “潛龍三號”首次下潛順利完成各項測試指標。

“潛龍三號”總設計師劉健說, 此次下潛, 主要是對“潛龍三號”的綜合性能進行測試, 為兩個海試潛次之一。 海試潛次將對“潛龍三號”主要技術指標和功能進行驗證。 之後, 根據需求, “潛龍三號”將在多金屬結核試采區等海域進行試驗性應用。

不斷刷新的“中國深度”

從最初下潛600米到如今的萬米級全海深潛水器能力, 我國深海探測技術裝備不斷在大海深處刷新著“中國深度”, 作業功能也逐步覆蓋海洋科研、大洋礦產資源開發、搜救打撈、考尋古跡、旅遊觀光等。 我國各類深海潛水器競相取得突破, 標誌著我國深海裝備建設向前邁進,也使得我國科學家探索人類知之不多的深海世界邁出了堅實步伐。

標誌著我國深海裝備建設向前邁進,也使得我國科學家探索人類知之不多的深海世界邁出了堅實步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