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閱讀的意義在於,“給狹窄的心,一個大的宇宙”

晨報特級首席記者 孫立梅

幾乎每個受學生歡迎的老師身上, 都有一些不知怎麼就開始流傳起來的段子。 在復旦大學中文系, 關於張新穎老師最著名的段子是這樣的:正上著課呢, 張老師站在講臺上忽然自顧自地發起呆來, 下面的學生面面相覷。 不知過了多久, 只聽得張老師一聲歡呼“我悟了”, 回過神來, 繼續上課。

這個段子至少有十來年的歷史了。 以此求證于當事人, 張新穎笑:“這肯定是假的嘛。 哪怕是跟我接觸不多的人, 相信也能感覺得到‘我悟了’這種話根本不是我的風格, 不是我的畫風。 當然,

學生們這麼傳, 肯定都是出於好意, 但真的不要演變成這麼誇張的說法。 ”

但確實不止一個上過張新穎課的學生說過, 張老師在上課前或者課間, 有時會長時間望著窗外深思(發呆), 好像一下子從周圍的人聲嘈雜中隱退到另一個世界似的, 這時大家都不敢貿然上前打擾他。

張新穎最近一次出人意料之舉, 是2014年推出《沈從文的後半生:1948—1988》, 又在4年之後的不久前, 推出很多讀者原本認為“應該不會倒轉來寫”的《沈從文的前半生》。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 剛剛過去的這個週末, 張新穎應巴金故居之邀, 帶來新作《沈從文的前半生》以及主題講座, 吸引了不少讀者。 而在沈從文之外, 張新穎更願意跟普通讀者尤其是年輕讀者聊天的內容,

用他前些年出版的一本書的書名就可以概括:讀書這麼好的事。

德國偉大的作家歌德曾經在書信裡說:“我要像摩西那樣祈禱:主啊, 給我狹窄的胸以空間。 ”馮至在著名的《十四行集》裡把這句話改成兩行詩:“給我狹窄的心/一個大的宇宙”。

誰不追求精神和心靈空間的擴展呢?可是怎樣才能達到這種擴展?怎樣才能使個人的狹窄的心逐漸變大, 變得豐富多彩, 變成一個大的心靈宇宙?

讀書是特別重要的一條途徑。

——摘自張新穎《讀書這麼好的事》

沈從文的後半生超越了時代可能強加給自己的角色

新聞晨報:近年來名人傳記出版非常多, 但2014年您推出《沈從文的後半生》, 讀者還是蠻吃驚的, 因為很少看到只寫“後半生”的傳記。

這次是什麼原因, 讓您轉過頭來再寫“前半生”呢?

張新穎:從我對沈從文的理解來說, 這個人生命的階段性特別明顯, 以1948年為界, 在此之前他是一個搞文學的人, 之後就變成了一個研究文物的人。 在2002年《沈從文全集》出版之前, 是沒有可能寫他的後半生的。 《沈從文全集》32卷, 其中將近一半的量是他在世的時候沒有發表過的, 這其中又有絕大部分是他1949年之後寫的, 包括書信。 《沈從文全集》的出版, 使得他的後半生的書寫成為可能。 沈從文後半生非常豐富的東西以前是被忽略的, 所以我就很著急, 很願意大家瞭解他的後半生在做什麼, 所以就從後半生寫起。

我在《沈從文的後半生》裡也提到過, 沈從文的前半生已經被寫過很多次了。

他前半生的文學階段, 還可分成三個小的階段。 第一個階段, 是從他出生, 到二十一二歲時離開湘西, 一個年輕的生命形成了;第二個階段, 是他二十一二歲到北京開始寫作, 到1936年-1937年, 他從一個完全不知道怎麼寫作的人, 變成一個備受矚目的作家, 這時候他最好的作品《邊城》《湘行散記》都已經寫出來了;然後是第三個階段, 抗戰爆發之後的沈從文, 出乎大家意料, 大家都覺得你前面已經寫得這麼好了, 怎麼不接著寫下去呢?這時候的沈從文, 是一個非常苦惱、痛苦、不知道拿自己怎麼辦也不知道怎麼跟這個世界相處的人, 是一個不斷在想問題的人。 這個階段以前被寫得很少, 這是非常吸引我的地方。

還有, 作為寫作者, 寫後半生的時候,

我的感覺是非常難受的, 後半生從頭到尾就是一個調子, 非常壓抑, 我寫到最後都不想寫了, 或者想趕快寫完吧, 趕快從這個事情中解脫出來。 我後來想自己寫沈從文的前半生, 是不是也有一種補償心理。 因為寫後半生太難受了, 我想寫一些愉快的東西, 寫前半生總體比後半生愉快, 而且愉快得多, 我猜想讀者讀起來也會比較愉快。

新聞晨報:您有那麼大的衝動先寫後半生, 是因為認同後半生的沈從文活出了生命的厚重感, 或者某種高度嗎? 張新穎:如果沒有後半生, 沈從文生命的厚重感肯定能減掉一半, 甚至更多。 如果沒有後半生, 他就是一位很優秀的作家, 到此為止了。 但有了後半生, 他成了一個以自己的生命持續與時代對話的人, 而且是在他周圍大部分人都失去了對話能力的時候,他還保持著這種對話能力,用沈從文自己的話說,就是他做了一個“健康的選擇”。沈從文後半生的意義,還可以說他超越了一個時代可能強加給自己的角色,活出了自己想要活的樣子。

跟很多人想法不一樣我覺得張兆和是一個太了不起的人了

新聞晨報:沈從文寫給張兆和的“我走過許多地方的路,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形狀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現在還經常被拿出來作為情話範本,但對沈從文的後半生有點瞭解的讀者會傾向于認為,對沈從文的痛苦,妻子張兆和是要負一部分責任的,他們後半段的婚姻是不幸福的。您怎麼評價張兆和?

張新穎:我跟很多人的想法不太一樣,我覺得張兆和是一個太了不起的人了。用世俗的眼光來看,沈從文是一個“不正常”的人,張兆和是一個正常的人。一個“不正常”的人需要正常人來保護、支持、安慰。很多人在說到他們夫妻感情的時候,會說張兆和不是很理解沈從文。這個說法從哪裡來的呢?是張兆和自己說的。

張兆和編完《從文家書——從文兆和書信選》 之後,寫了一個很短的後記,她說:“從文同我相處,這一生,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後來逐漸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壓,是在整理編選他遺稿的現在。”

什麼樣的人,會說出“我不理解他”這樣的話,而且還是在丈夫死後,她完全有機會美化自身的情況下?我覺得是一個心胸特別寬大、特別真誠的人。有的人其實未必理解,但會在人走之後,說“我理解他”、“我一直都理解他,哪怕別人都不理解的時候”,這樣的我們見過太多了吧?張兆和能說出這一點,已經完全超出了一般的……我不願意點名誰的家屬。

沈從文的後半生,張兆和是不理解沈從文說的很多事情的。這很正常,因為大家都不理解,沈從文的朋友也不理解。但即使不理解,她也包容了他。我覺得不理解而包容,比理解而包容更不容易,更加了不起。沈從文很清楚張兆和對他意味著什麼,在他思想上最痛苦的時候,他最怕的事情就是張兆和離開他。我寫沈從文的後半生,最大的體會就是,如果沒有張兆和,就沒有沈從文的後半生。

舉個例子,後半生沈從文搞文物研究,他又很愛幫助別人,家裡一天到晚人來人往,但他們家只有一間房子。沈從文跟人談得很高興,家庭主婦可是沒地方呆的,經常還要躲到外面去,你想想張兆和有多難啊!

要努力讓自己的生命不那麼單調活得豐富點寬闊點

新聞晨報:林語堂在《蘇東坡傳》中說,“知道一個人,或不知道一個人,與他是否為同代人,沒有關係,主要的倒是對他是否有同情的瞭解。歸根結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瞭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瞭解我們真正喜歡的人”。讀者也很好奇,一個做傳的人跟傳主之間,是不是需要這樣的相近性?您與沈從文的相近性在哪裡?

張新穎:好像不能這樣說,這樣說我就有點誇大自己了。確實會有一個研究者和研究對象之間的關係,但是這個關係的契合度,我也不知道在哪裡。我只能說,沈從文這個人很吸引我,很打動我。

避開問題本身,我有一點另外的建議,就是如果要做研究,我建議你選一個很好的、很大的研究物件。這樣當你在研究他的時候,他會不斷地給你營養,使你的研究工作豐富。好的學術研究,你能跟你的研究物件之間建立良好的關係,而你的研究物件又足夠豐富的話,他會不斷給你帶來營養,使你在研究過程中獲得快樂,獲得進步。所以說不一定是要找一個跟我特別像的研究物件,而是說要找一個比我好、比我高、比我大、比我豐富、能夠給我很多東西的物件。

新聞晨報:如果沈從文的前、後半生能帶給讀者一些借鑒或意義的話,您會怎麼說?

張新穎:沈從文的前半生色彩層次很多,後半生我剛才說了很暗淡,但依然是特別豐富、特別厚實的。沈從文的一生可以給我們一個啟示——一個人不管是前半生還是後半生,不管什麼年齡什麼境遇,都應該努力讓自己的生命不那麼單調,把自己的生命過得豐富一點、寬闊一點。

一個人要不斷地獲得營養,可是我們都生活在同樣的世界,為什麼有的人獲得的多,有的人就少呢?當然這跟外界條件有關,但也跟一個人的心態有關。我要讓外界的事情進來,首先得把自己的心打開。但這樣的一個生命習慣,這樣的一個打開的狀態,在不同的人那裡是很不同的。有的人可能一輩子就沒怎麼打開過,有的人就打開得很大。還有的人,可能30歲之前很開,30歲之後就覺得自己什麼都懂了,就慢慢關了,所以到了40歲就比較討厭,到了50歲就在退步了。很多人的後半生,生命的豐富性都在減少,在萎縮,這跟他生命的狀態是有關係的。

而縱觀沈從文的一生,我覺得也是一個奇跡,他是一個從小就不斷吸收、不給自己設限的人。他看自然,看人事,看文化,都沒有限制,所以很多東西都能夠進來。而且他的這個沒有限制,一直延續到了生命的最後,這使得他的後半生可以超越外界的壓力和實際生活的困頓。

閱讀的意義在於給狹窄的心一個大的宇宙

新聞晨報:現在我們全社會都在強調閱讀的重要性,您前幾年出過一本書《讀書這麼好的事》,用了馮至著名的詩句“給我狹窄的心/一個大的宇宙”。我相信在您所說的擴大生命豐富性的辦法當中,讀書是一個很重要的途徑,但也有年輕一代的讀者反駁:難道只有看書嗎?看電影、聽音樂、打遊戲,不也能獲得這樣的豐富性嗎? 張新穎:現在各方面有意思的事情特別多,就把大家的精力分散開來了,但我們還是強調閱讀的重要性,因為它是不可取代的。當然過去我們從閱讀當中獲得的知識,現在有可能通過其他的形式獲得,但閱讀作為一個精神活動方式,不是單純的只有獲得知識這一點意義,它是非常綜合、非常豐富的,其他形式有可能取代它的一點或幾點,但不可能完整地取代它。對於年輕一代,我覺得強調這一點非常重要。

新聞晨報:最近幾年上海和全國的閱讀報告當中,電子書閱讀和付費閱讀的資料都在提高。我很好奇,您會經常看電子書嗎? 張新穎:電子閱讀在年輕人當中很普遍了,現在的學生買個電子版,一個方便,一個省錢,我覺得是很正常的。但對我來說,我們這個年齡,已經習慣了讀紙上的書,我還是保持著讀紙書的習慣。對年輕一代慢慢習慣了讀電子書,很難評判是對還是不對。只要閱讀存在,我覺得不論什麼形式都好,但閱讀是要有的。

新聞晨報:您在復旦任教多年,怎麼看待當下大學生的閱讀方式或思維方式? 張新穎:這個問題我還真回答不了。我可以說一個感受,你就知道為什麼了。我剛開始做老師的時候,去上課,我可以假設另外一個我坐在講臺下面,把自己當成學生,來評判講臺上的老師講得好不好,因為我能知道底下學生的反應,知道他們心裡想什麼。但現在這個辦法不靈了,我沒辦法假設我還是一個學生坐在下面,來看上面的我在講課,因為我不知道他們心裡在想什麼。所以你讓我評判,我也不能指責他們,也不能表揚他們,因為實在瞭解得少,而隔得比較多。

新聞晨報:您提到沈從文一生保持打開著的心態,您自己現在處於怎樣的狀態呢? 張新穎:我現在還願意去接觸新的東西,還願意去理解比我更年輕的人,還願意去拓展自己的各種各樣的範圍,包括知識、情感、想像的範圍。我覺得我的心態還可以。

古老的方法

是最好的方法

笨拙的精神

是最好的精神

新聞晨報:《讀書這麼好的事》 中有一篇對我個人的觸動非常大,就是您提到要讀“難書”。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的是“我只看或者主要看某一類書”,對另外一些可能也很優秀的書則表示“看不進去”。我想聽一下您對“難書”的看法。

張新穎:一個人不斷地進步,是靠看難書來的。一本書如果看起來很輕鬆,不難懂,就證明它講的那個東西跟你已經有的東西,比如知識、情感、想像的範圍,差不多是重疊的。如果是超出了你已有的範圍,讀這樣的書就比較困難。但人就是要看超出自己範圍的東西,才可以擴大一點,才可以更豐富、更進步一點。我是在這個意義上,強調要看一些跟自己已有的範圍不太一樣的東西。

當然,所謂“難書”並沒有一定的公式。比如有些書你開始看不下去,後來還是看不下去,這種書跟你就是“無緣”的,也沒必要勉強。有些書,你第一次看的時候很吃力,等到你更進步一些的時候再讀,就不吃力了,你能感覺自己也在發生變化。這應該是一個經常性的體驗。

新聞晨報:現在有種做法,比如同樣寫沈從文的愛情,我可以從“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切入,那就是一個煽情的愛情故事;我也可以從沈從文臨終前說“三姐我對不起你”切入,那就是一對文壇怨偶的悲劇。這兩者都很能抓人眼球,也都會被很多讀者喜愛、轉發。您曾經寫過一篇“網路時代的笨拙精神”,在“笨拙”和“高效”“眼球”之間,您會果斷選擇前者嗎?

張新穎:我當然會選擇笨拙。因為這種東西都是假的啊,你看多了就知道那些“10萬+”是怎麼回事。它們都有很鮮明的特徵,比如個性很突出,很吸引眼球,但那一定是對於事物、事件或者人物的簡化,就是我們說的標籤化。因為生命的豐富性,歷史事件的複雜性,這些東西都是沒辦法用一兩句話概括的,都沒辦法能讓人看一眼就什麼都懂。當我說一件事情的時候,我願意從頭到尾把這個事情說明白,我知道這樣說可能不好聽、不動聽、不吸引人,但它是一個儘量地保持豐富性和複雜性的東西。而來聽的人,也要有一點耐心啊。

但現在這樣的一個手機閱讀的習慣,對流量的追求,跟我們要完整、深入地瞭解一個東西,在很多時候都是相悖的。對我們做教師、做研究的人來說,是不太會追求這種“高效”的。我也寫到過,古老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笨拙的精神是最好的精神。哪怕已經到了21世紀,這句話在很多事情上依然有效。

新聞晨報:前些時候,一位外賣工人拿到中國詩詞大會的冠軍,他說自己就是利用工作間歇抄寫、背誦詩詞的,在我們旁觀者看來,他在背誦詩詞的過程中也非常好地安置了自己的生活和精神。您作為看書人、寫書人,能否請您簡單概括下,讀書對您個人生活的意義是什麼? 張新穎:閱讀對我的意義,這個問題太好回答了。如果沒有閱讀,現在的我根本會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個人。沒有閱讀,就沒有我所有的知識、情感、想像。因為閱讀對我來說就是一個日常生活嘛,沒了閱讀,我連日常生活都沒有了。

而且是在他周圍大部分人都失去了對話能力的時候,他還保持著這種對話能力,用沈從文自己的話說,就是他做了一個“健康的選擇”。沈從文後半生的意義,還可以說他超越了一個時代可能強加給自己的角色,活出了自己想要活的樣子。

跟很多人想法不一樣我覺得張兆和是一個太了不起的人了

新聞晨報:沈從文寫給張兆和的“我走過許多地方的路,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形狀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現在還經常被拿出來作為情話範本,但對沈從文的後半生有點瞭解的讀者會傾向于認為,對沈從文的痛苦,妻子張兆和是要負一部分責任的,他們後半段的婚姻是不幸福的。您怎麼評價張兆和?

張新穎:我跟很多人的想法不太一樣,我覺得張兆和是一個太了不起的人了。用世俗的眼光來看,沈從文是一個“不正常”的人,張兆和是一個正常的人。一個“不正常”的人需要正常人來保護、支持、安慰。很多人在說到他們夫妻感情的時候,會說張兆和不是很理解沈從文。這個說法從哪裡來的呢?是張兆和自己說的。

張兆和編完《從文家書——從文兆和書信選》 之後,寫了一個很短的後記,她說:“從文同我相處,這一生,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後來逐漸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壓,是在整理編選他遺稿的現在。”

什麼樣的人,會說出“我不理解他”這樣的話,而且還是在丈夫死後,她完全有機會美化自身的情況下?我覺得是一個心胸特別寬大、特別真誠的人。有的人其實未必理解,但會在人走之後,說“我理解他”、“我一直都理解他,哪怕別人都不理解的時候”,這樣的我們見過太多了吧?張兆和能說出這一點,已經完全超出了一般的……我不願意點名誰的家屬。

沈從文的後半生,張兆和是不理解沈從文說的很多事情的。這很正常,因為大家都不理解,沈從文的朋友也不理解。但即使不理解,她也包容了他。我覺得不理解而包容,比理解而包容更不容易,更加了不起。沈從文很清楚張兆和對他意味著什麼,在他思想上最痛苦的時候,他最怕的事情就是張兆和離開他。我寫沈從文的後半生,最大的體會就是,如果沒有張兆和,就沒有沈從文的後半生。

舉個例子,後半生沈從文搞文物研究,他又很愛幫助別人,家裡一天到晚人來人往,但他們家只有一間房子。沈從文跟人談得很高興,家庭主婦可是沒地方呆的,經常還要躲到外面去,你想想張兆和有多難啊!

要努力讓自己的生命不那麼單調活得豐富點寬闊點

新聞晨報:林語堂在《蘇東坡傳》中說,“知道一個人,或不知道一個人,與他是否為同代人,沒有關係,主要的倒是對他是否有同情的瞭解。歸根結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瞭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瞭解我們真正喜歡的人”。讀者也很好奇,一個做傳的人跟傳主之間,是不是需要這樣的相近性?您與沈從文的相近性在哪裡?

張新穎:好像不能這樣說,這樣說我就有點誇大自己了。確實會有一個研究者和研究對象之間的關係,但是這個關係的契合度,我也不知道在哪裡。我只能說,沈從文這個人很吸引我,很打動我。

避開問題本身,我有一點另外的建議,就是如果要做研究,我建議你選一個很好的、很大的研究物件。這樣當你在研究他的時候,他會不斷地給你營養,使你的研究工作豐富。好的學術研究,你能跟你的研究物件之間建立良好的關係,而你的研究物件又足夠豐富的話,他會不斷給你帶來營養,使你在研究過程中獲得快樂,獲得進步。所以說不一定是要找一個跟我特別像的研究物件,而是說要找一個比我好、比我高、比我大、比我豐富、能夠給我很多東西的物件。

新聞晨報:如果沈從文的前、後半生能帶給讀者一些借鑒或意義的話,您會怎麼說?

張新穎:沈從文的前半生色彩層次很多,後半生我剛才說了很暗淡,但依然是特別豐富、特別厚實的。沈從文的一生可以給我們一個啟示——一個人不管是前半生還是後半生,不管什麼年齡什麼境遇,都應該努力讓自己的生命不那麼單調,把自己的生命過得豐富一點、寬闊一點。

一個人要不斷地獲得營養,可是我們都生活在同樣的世界,為什麼有的人獲得的多,有的人就少呢?當然這跟外界條件有關,但也跟一個人的心態有關。我要讓外界的事情進來,首先得把自己的心打開。但這樣的一個生命習慣,這樣的一個打開的狀態,在不同的人那裡是很不同的。有的人可能一輩子就沒怎麼打開過,有的人就打開得很大。還有的人,可能30歲之前很開,30歲之後就覺得自己什麼都懂了,就慢慢關了,所以到了40歲就比較討厭,到了50歲就在退步了。很多人的後半生,生命的豐富性都在減少,在萎縮,這跟他生命的狀態是有關係的。

而縱觀沈從文的一生,我覺得也是一個奇跡,他是一個從小就不斷吸收、不給自己設限的人。他看自然,看人事,看文化,都沒有限制,所以很多東西都能夠進來。而且他的這個沒有限制,一直延續到了生命的最後,這使得他的後半生可以超越外界的壓力和實際生活的困頓。

閱讀的意義在於給狹窄的心一個大的宇宙

新聞晨報:現在我們全社會都在強調閱讀的重要性,您前幾年出過一本書《讀書這麼好的事》,用了馮至著名的詩句“給我狹窄的心/一個大的宇宙”。我相信在您所說的擴大生命豐富性的辦法當中,讀書是一個很重要的途徑,但也有年輕一代的讀者反駁:難道只有看書嗎?看電影、聽音樂、打遊戲,不也能獲得這樣的豐富性嗎? 張新穎:現在各方面有意思的事情特別多,就把大家的精力分散開來了,但我們還是強調閱讀的重要性,因為它是不可取代的。當然過去我們從閱讀當中獲得的知識,現在有可能通過其他的形式獲得,但閱讀作為一個精神活動方式,不是單純的只有獲得知識這一點意義,它是非常綜合、非常豐富的,其他形式有可能取代它的一點或幾點,但不可能完整地取代它。對於年輕一代,我覺得強調這一點非常重要。

新聞晨報:最近幾年上海和全國的閱讀報告當中,電子書閱讀和付費閱讀的資料都在提高。我很好奇,您會經常看電子書嗎? 張新穎:電子閱讀在年輕人當中很普遍了,現在的學生買個電子版,一個方便,一個省錢,我覺得是很正常的。但對我來說,我們這個年齡,已經習慣了讀紙上的書,我還是保持著讀紙書的習慣。對年輕一代慢慢習慣了讀電子書,很難評判是對還是不對。只要閱讀存在,我覺得不論什麼形式都好,但閱讀是要有的。

新聞晨報:您在復旦任教多年,怎麼看待當下大學生的閱讀方式或思維方式? 張新穎:這個問題我還真回答不了。我可以說一個感受,你就知道為什麼了。我剛開始做老師的時候,去上課,我可以假設另外一個我坐在講臺下面,把自己當成學生,來評判講臺上的老師講得好不好,因為我能知道底下學生的反應,知道他們心裡想什麼。但現在這個辦法不靈了,我沒辦法假設我還是一個學生坐在下面,來看上面的我在講課,因為我不知道他們心裡在想什麼。所以你讓我評判,我也不能指責他們,也不能表揚他們,因為實在瞭解得少,而隔得比較多。

新聞晨報:您提到沈從文一生保持打開著的心態,您自己現在處於怎樣的狀態呢? 張新穎:我現在還願意去接觸新的東西,還願意去理解比我更年輕的人,還願意去拓展自己的各種各樣的範圍,包括知識、情感、想像的範圍。我覺得我的心態還可以。

古老的方法

是最好的方法

笨拙的精神

是最好的精神

新聞晨報:《讀書這麼好的事》 中有一篇對我個人的觸動非常大,就是您提到要讀“難書”。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的是“我只看或者主要看某一類書”,對另外一些可能也很優秀的書則表示“看不進去”。我想聽一下您對“難書”的看法。

張新穎:一個人不斷地進步,是靠看難書來的。一本書如果看起來很輕鬆,不難懂,就證明它講的那個東西跟你已經有的東西,比如知識、情感、想像的範圍,差不多是重疊的。如果是超出了你已有的範圍,讀這樣的書就比較困難。但人就是要看超出自己範圍的東西,才可以擴大一點,才可以更豐富、更進步一點。我是在這個意義上,強調要看一些跟自己已有的範圍不太一樣的東西。

當然,所謂“難書”並沒有一定的公式。比如有些書你開始看不下去,後來還是看不下去,這種書跟你就是“無緣”的,也沒必要勉強。有些書,你第一次看的時候很吃力,等到你更進步一些的時候再讀,就不吃力了,你能感覺自己也在發生變化。這應該是一個經常性的體驗。

新聞晨報:現在有種做法,比如同樣寫沈從文的愛情,我可以從“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切入,那就是一個煽情的愛情故事;我也可以從沈從文臨終前說“三姐我對不起你”切入,那就是一對文壇怨偶的悲劇。這兩者都很能抓人眼球,也都會被很多讀者喜愛、轉發。您曾經寫過一篇“網路時代的笨拙精神”,在“笨拙”和“高效”“眼球”之間,您會果斷選擇前者嗎?

張新穎:我當然會選擇笨拙。因為這種東西都是假的啊,你看多了就知道那些“10萬+”是怎麼回事。它們都有很鮮明的特徵,比如個性很突出,很吸引眼球,但那一定是對於事物、事件或者人物的簡化,就是我們說的標籤化。因為生命的豐富性,歷史事件的複雜性,這些東西都是沒辦法用一兩句話概括的,都沒辦法能讓人看一眼就什麼都懂。當我說一件事情的時候,我願意從頭到尾把這個事情說明白,我知道這樣說可能不好聽、不動聽、不吸引人,但它是一個儘量地保持豐富性和複雜性的東西。而來聽的人,也要有一點耐心啊。

但現在這樣的一個手機閱讀的習慣,對流量的追求,跟我們要完整、深入地瞭解一個東西,在很多時候都是相悖的。對我們做教師、做研究的人來說,是不太會追求這種“高效”的。我也寫到過,古老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笨拙的精神是最好的精神。哪怕已經到了21世紀,這句話在很多事情上依然有效。

新聞晨報:前些時候,一位外賣工人拿到中國詩詞大會的冠軍,他說自己就是利用工作間歇抄寫、背誦詩詞的,在我們旁觀者看來,他在背誦詩詞的過程中也非常好地安置了自己的生活和精神。您作為看書人、寫書人,能否請您簡單概括下,讀書對您個人生活的意義是什麼? 張新穎:閱讀對我的意義,這個問題太好回答了。如果沒有閱讀,現在的我根本會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個人。沒有閱讀,就沒有我所有的知識、情感、想像。因為閱讀對我來說就是一個日常生活嘛,沒了閱讀,我連日常生活都沒有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