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薦書丨一直想著珍惜時間,並不是真正珍惜時間的方法

[美] 菲力浦·津巴多 / [美] 約翰·博伊德 著

張迪衡 譯

你的時間觀決定了你的人生。

人生的本質就是在度過時間——而你對時間的看法,

實際上決定了你如何度過、利用時間, 那不就是決定了你的人生嗎?

當你感到焦慮的時候, 不妨想想是不是自己的時間觀出現了問題。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菲力浦·津巴多是“時間心理學”的權威研究者, 他提出:

1.你的時間觀決定了你的人生觀

2.偏激的時間觀必會導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3.每個人都能夠調整自己的時間觀, 從而擁有平衡的時間觀。

適度的未來時間觀加上當下時間觀, 再輔以固定的積極懷舊時間觀, 這就是理想的組合時間觀。 如果你能根據情境靈活地轉換時間觀, 就能有效地利用時間, 擁有高效、健康的生活。

津巴多應該是當世最著名的心理學家之一了。 他生於1933年, 並於1959年獲得耶魯大學心理學博士學位,

曾任美國心理學協會(APA)主席, 科學協會主席委員會(CSSP)主席。 他在斯坦福大學任教50餘年, 目前是斯坦福大學的榮譽退休教授。

他最有名的研究是斯坦福監獄實驗——把一群普通的年輕人隨機分成兩組, 分別扮演獄卒和囚犯, 結果他們都代入了角色, 表現出了相應的人格。 除了這個震驚世界的實驗, 津巴多還致力於利用心理學幫助所有人, 其研究涉及害羞、時間、生活英雄、男性問題等領域。 他出版了《心理學與生活》《津巴多普通心理學》等廣受歡迎的相關教材, 並參與制作了《探索心理學》系列節目, 被譽為“當代心理學的形象和聲音”。

由於他數十年來在心理學研究和教學領域的傑出貢獻, 美國心理學協會為他頒發了西爾格德普通心理學終身成就獎。

此外, 他還因其研究榮獲瓦茨拉夫·哈威爾基金獎。

而他的最新作品——和約翰·博伊德合著的《時間的悖論:關於時間觀的科學》, 是他在時間心理學上的一部力作, 也是寫給普通大眾看的絕佳心理讀本, 指導人們如何通過改變時間觀來讓自己生活得更好。

作者對時間觀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認為存在六種時間觀:

關注過去的消極時間觀

關注過去的積極時間觀

關注當下的宿命論時間觀

關注當下的享樂主義時間觀

關注未來的時間觀

超越未來的時間觀

在書中, 津巴多詳細分析了這幾種時間觀的利弊, 並且提出了最佳的時間觀, 其核心是, 平衡。 也塑造一個平衡的時間觀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

適度水準的將來與當下享樂主義, 再加上固定劑量的積極懷舊時間觀, 就是本書宣導的最理想的時間觀組合模式, 也是本書告訴我們的最核心的知識點。

如果我們能夠根據不同的事宜來靈活地轉換時間觀, 我們就能最大程度地利用時間。 比如, 當我們手頭有工作需要完成時, 未來導向時間觀必須起主導作用。 而當我們的工作結束需要放鬆時, 享樂主義時間觀則自然而然成為首選。 在節假日時, 我們需要準備享受家庭生活, 積極懷舊時間觀可能最合適。

正如作者在書中所說:“無論時間給我們發了怎麼樣的一手牌, 我們都只能盡可能地打好它。 因為我們不可能花錢買更多的牌或者換掉手上拿著的牌,

無論我們是誰。 但是, 我們可以學著更有效率地打好手上的這副牌。 ”

關注“黃埔書院”頭條號、公眾號, 獲取更多好書推薦、更多活動報名資訊

— THE END —

©黃埔書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