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法制觀察:遊樂場所設施安全怎樣做到百分百

對話人

中國未來研究會旅遊分會副會長 劉思敏

中國人民大學危機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唐 鈞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王宏偉

《法制日報》記者 趙 麗

記者:近年來,遊樂場所設施安全事故時有發生。 遊樂設施存在一定危險性,如果不嚴格管理,可能會給遊客帶來無法彌補的傷害。

劉思敏:遊樂場所設施發生安全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個因素是遊樂場發展速度非常快,基數也比較大,從總體概率的角度講,意外事故也多了。

第二個因素則是在快速發展過程中,經營管理和專業人才方面,存在安全意識上和能力上的缺陷。

第三個因素在於,一些地方的有關部門監管相對滯後,往往是運動式執法。 另外一點,事件的發生雖然有偶然性,但是運營單位安全意識不足,遊客本身安全意識也有待提高。 還有一點就是,對安全事故的處罰、賠償可能偏輕。

唐鈞:遊樂場所設施安全事故是典型的“系統風險”管理問題,其中包括三個方面:

全流程管理的問題。 “上游”的政策制定、“中游”的多方監管、“下游”的嚴格執行,整個流程都要落實到位,才能嚴控“系統風險”。 其中任何一個流程或環節的疏漏,都可能導致事故發生。 雖然絕大多數的遊樂場所設施都能嚴格遵守《大型遊樂設施安全監察規定》並執行,但只要一個環節有所疏忽,悲劇就發生了。

全員責任管理的問題。 遊樂場所設施安全事故通常涉及三方責任:一是負有直接責任的遊樂設施經營者,二是存在租賃關係的公園管理處,三是作為品質監管的質監部門。 在極少數事故中,還存在遊客不遵守規範擅自解脫安全防護的責任。

只有各方都負起責任,承擔起應有的職責,才能真正保障遊樂場所設施的每一次安全。

全要素管理的問題。 與群眾安全直接相關的風險要素,要特別重視,必須通過有效的全要素管理制度和措施,切實保障好“最後一公里”。

遊樂場所設施在每一次啟動前,必須嚴格遵照“風險全要素”的指引做足檢查,例如:安全鎖扣必須鎖死並連接牢固等。 此外,重要的安全須知也需要告知每一位元遊客,共同做好檢查工作。

記者:2017年2月3日14時20分左右,重慶市豐都縣三合街道朝華公園內,一女性市民在乘坐遊樂設施“遨遊太空”時發生意外被甩出。 之後,國家質檢總局特種設備局發佈關於開展“遨遊太空”大型遊樂設施隱患排查的緊急通知,要求按照《特種設備現場監督檢查規則》的要求,對大型遊樂設施生產、使用單位監督檢查,發現問題應當責令立即整改,消除隱患,發現違反法律法規的,依法依規嚴肅查處。

相關監管部門的力度不可謂不大,但類似的安全事故仍不時發生。 有人認為,運動式治理難以根本解決問題。

王宏偉:不能一味地去指責運動式治理,我們要把運動式治理跟常態化治理相結合。 就像中槍一樣,在沒有條件或者情況非常緊急時,這種運動式治理也能夠起到止血的作用,但僅依靠運動式治理,其不能解決長遠的深層次的問題。

唐鈞:遊樂場所設施的安全管理,必須形成常態化的監管,其中要注意三個方面:扭轉事後應急“滅火”的被動局面,改為事前風險評估和隱患排查,形成主動的習慣;扭轉事後僅僅處理“事故”的“表淺層處置”,盡力拓展為修改完善相關“制度”並確保實施的“深層次根治”;扭轉僅僅查處直接當事人責任的“下游”追責,改為全程和全面的問責追責。

相關文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