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中國法援基金會三年來辦理法援案近20萬件

 本報記者 蔡長春

“今年是‘1+1’中國法律援助志願者行動專案啟動十周年, 2017年我們向中西部地區派遣了143名律師志願者和167名大學生志願者或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創志願者派遣數量史上最高, 最近新一輪的志願者招募工作已在緊張進行中。 ”近日, 《法制日報》記者來到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 理事長張彥珍介紹說。

據瞭解, 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作為目前唯一一家以推進法律援助事業發展、服務全面依法治國為使命的全國性公募慈善組織, 是法律援助基金事業的重要建設者之一。 2015年以來, 特別是慈善法正式實施後, 基金會充分發揮作為社會組織的職能作用, 致力於共建共治共用, 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了積極貢獻。

助力打贏中西部扶貧攻堅戰

2016年8月, 在西藏日喀則市桑則珠區擔任志願者的王忠線律師剛到援助地不久,

就接到一份涉及6.5萬畝土地、多家企業近期預計投資60億、遠期涉及投資280億的扶貧產業專案合同。 憑藉扎實的法律基礎和豐富的工作經驗, 王忠線認真調查分析後發現該合同存在多項嚴重問題。 於是他迅速將此事反映給當地政府部門, 協助其解決了全部問題, 成功推動該專案健康順利落地。 在日喀則這兩年, 王忠線為群眾增收或地方減損過億元, 防範法律風險涉及金額2億元, 惠及群眾8000多人, 廣受社會各界好評。

嚴桂琴、婁恒文、陳惠藝……大量和王忠線一樣的律師志願者不畏艱苦的工作環境, 在綜合援助、培訓本地法律人才、擔任政府法律顧問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為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公共法律服務需求,

基金會立足公益法律服務, 充分發揮職能優勢和服務特色, 積極參與支援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的法律扶貧工作。

一組資料很能說明問題, 2015年以來, 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募集善款近4億元, 為大力開展法律扶貧提供了可靠的物質保障;組織500多個縣法律援助中心、130余家律師事務所、45家民辦非企業單位、82家工會婦聯系統的有關部門和累計11700多人次的執業律師, 積極參與法律扶貧活動, 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必要的人才支持。

此外, 基金會還有力推進造血性扶貧, 通過一對一地傳幫帶或集中授課培訓等方式, 三年來為經濟欠發達地區培養法律服務人才380余人, 成為推動當地法治建設、助力脫貧攻堅的新生工作力量;一些律師志願者甚至在服務地區建起律師事務所,

僅西藏地區就已經有3家律所落地生根, 進一步提高了當地的法律服務水準。

傳遞法治溫暖助力民生發展

2012年7月, 康力澤律師參加了“1+1”中國法律援助志願者行動, 先後服務于海南澄邁、廣西鐵山港和新疆塔城, 他始終秉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懷著對困難群眾的關心關愛, 傳遞黨和政府的溫暖, 堅守在法律援助事業的最前沿。 2017年11月6日, 來自貴州畢節大山深處的工人小於來到接待中心, 反映雇傭方拖欠其工資1.9萬元。 康力澤當即為小於進行了登記, 並以扎實的法律功底和認真負責的態度, 成功協助其合理合法維權, 幫助小於在春節前成功拿到了欠款。

康力澤只是眾多律師志願者的一個縮影。

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秘書長胡占山告訴記者, 2015年以來, 基金會不斷提升公益法律服務的供給能力, 大力推進法律援助慈善專案深化實施, 努力提升民生效益, 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近20萬件, 為32萬餘貧困人口挽回經濟損失129億餘元。

同時, 基金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廣泛開展法治宣傳, 三年來共舉辦法治講座和普法宣傳累計11000餘場次, 解答群眾諮詢226萬餘人次, 營造了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發展環境;組織動員德才兼備的執業律師為200多個縣人民政府擔當法律顧問, 為打造法治政府、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引領法援慈善事業深入發展

“今年我還要報名繼續擔任志願者。 ”馬蘭律師最近在向基金會報名時如是說。 時至今日,馬蘭已在甘肅、西藏、雲南、貴州、青海等地連續擔任8年志願者,還獲得過“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2017年10月,馬蘭又去了海拔4300米的“天上瑪多”。瑪多縣是青海省海拔最高、條件最艱苦的縣,她努力克服了“不吃不餓、睡眠差、渾身無力、胸悶氣喘”等諸多高原反應,全身心地投入到瑪多法律援助各項工作中。截至當前,馬蘭在瑪多縣已接待群眾法律諮詢119人次,受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23件,結案17件。

三年來,基金會通過實施法律扶貧慈善項目,培養法律援助志願者和“中彩金”法律援助專案辦案律師1.13萬余人,在有效緩解了法律扶貧人手不足問題的同時,還培養出馬蘭、郭二玲、陳賢和曹旭等一批先進典型,帶動更多同行業人員和相同志趣的愛心人士參與法律扶貧慈善事業。

此外,基金會大力弘揚“慈心為民、善舉濟世”的社會主義慈善文化,引領法律援助慈善事業深入發展,培育了一批法律援助品牌項目,帶動其他省級、地市級法律援助基金會廣泛開展法律援助公益事業。同時,培育了一批法律援助民辦非企業單位,帶動工會、婦聯、律師協會、高校等系統發起成立以法律扶貧為宗旨的法律服務機構達179家,進一步擴大了法律援助服務困難群眾的覆蓋面。

據介紹,下一步,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繼續堅持陽光透明資訊公開,深入踐行“慈心為民、善舉濟世”的慈善理念,不斷推進共建共治共用的民生事業深化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本報北京4月24日訊

時至今日,馬蘭已在甘肅、西藏、雲南、貴州、青海等地連續擔任8年志願者,還獲得過“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2017年10月,馬蘭又去了海拔4300米的“天上瑪多”。瑪多縣是青海省海拔最高、條件最艱苦的縣,她努力克服了“不吃不餓、睡眠差、渾身無力、胸悶氣喘”等諸多高原反應,全身心地投入到瑪多法律援助各項工作中。截至當前,馬蘭在瑪多縣已接待群眾法律諮詢119人次,受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23件,結案17件。

三年來,基金會通過實施法律扶貧慈善項目,培養法律援助志願者和“中彩金”法律援助專案辦案律師1.13萬余人,在有效緩解了法律扶貧人手不足問題的同時,還培養出馬蘭、郭二玲、陳賢和曹旭等一批先進典型,帶動更多同行業人員和相同志趣的愛心人士參與法律扶貧慈善事業。

此外,基金會大力弘揚“慈心為民、善舉濟世”的社會主義慈善文化,引領法律援助慈善事業深入發展,培育了一批法律援助品牌項目,帶動其他省級、地市級法律援助基金會廣泛開展法律援助公益事業。同時,培育了一批法律援助民辦非企業單位,帶動工會、婦聯、律師協會、高校等系統發起成立以法律扶貧為宗旨的法律服務機構達179家,進一步擴大了法律援助服務困難群眾的覆蓋面。

據介紹,下一步,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繼續堅持陽光透明資訊公開,深入踐行“慈心為民、善舉濟世”的慈善理念,不斷推進共建共治共用的民生事業深化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本報北京4月24日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