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萊蕪寨裡鎮大高莊村:黨員議事用上“表決權”

“兩委”提議, 黨員表決, 結果公示, 農高區寨裡鎮大高莊村通過聯合議事會, 充分尊重黨員的權利, 讓人心聚起來, 讓村子美起來。

“鄉村振興首先要產業興旺, 農業觀光生態園是我們村今後發展的錢袋子, 必須儘快做出樣子來。 ”在3月31日舉行的黨員聯席會議上, 農高區寨裡鎮大高莊村黨支部書記趙雲長的一番話, 讓在場的42名黨員提振了信心, 會後不到1個月, 意向籌集有20多萬元。 “這要歸功於本村黨員的號召力。 ”趙雲長說。

3年前的大高莊村是一個“髒亂差”的落後村, 路不通、水不通、污水橫流、垃圾遍地、鄰里矛盾糾紛多。

雖然全村有59名黨員, 但過去不少黨員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甚至不承認自己的黨員身份, 在群眾心中缺乏威信。 “村裡一年也就召開兩三次會, 重大事務的決策和部署我們也很想參與, 但卻沒有門路。 ”68歲的老黨員趙先培坦言。 原來, 過去村級事務決策和安排多由村“兩委”自行決議, 黨員如同“稻草人”, 開會是走形式, 所以黨員和村民代表的工作積極性普遍不高, 開會出勤率不足兩成。

2014年, 趙雲長被選為村黨支部書記, 他決定先從基層黨建抓起, 讓黨員帶起頭來, 這樣才能為今後村莊的發展墊好底子。 當選的第二天, 他就提前下達了召開聯合議事會的通知, 結果, 當天來參加會議的不足20人, 原定於上午9點的會議到了10點才開起來。

“聯合議事會每月一次, ‘兩委’提議, 黨員和村民代表共同表決, 結果公示, 通不過堅決不能執行。 ”趙雲長的話說到了與會人員的心坎上。 兩個多小時的會議, 十幾名黨員作了輪番發言。 大家決定首先從改善全村基礎設施水準做起, 儘快解決困擾老百姓多年的“吃水難”“出行難”“排汙難”的問題。 會上眾人發言踴躍, 64歲的老黨員張福合當場就表了態, 主動承擔起修建排水溝的工作。 “只有讓黨員積極參與村級事務的決策, 才能激發他們的模範帶頭作用, 找到作為黨員的‘初心’。 ”趙雲長說。

在第二次聯席會議上, 除去16名流動黨員和1名常年臥病的黨員, 其餘42名本地黨員全部到場, 大家對問題進行了全面梳理, 決定抓住全市“環境綜合提升年”的契機抓緊開工建設,

並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他們把全村劃分成了7個片區, 每個片區內設立一個黨小組, 對這42名黨員進行了明確的責任分工。

2015年3月, 整治工作全面鋪開, 清垃圾、鋪水管、修水渠同時開工, 全村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每位黨員都親臨一線參與勞動, 村民也主動出錢出力。 4月25日中午, 在修建排水溝期間, 張福合突然接到母親去世的消息, 頂著巨大的心理壓力, 在辦完喪事後第3天, 他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 黨員趙新文在村“兩委”還沒有安排任務之前, 主動跟村裡的5位工作困難戶做工作, 先後5次上門談心, 成功說服他們服從上級安排, 為村莊道路修建鋪平了道路。

現如今, 大高莊村建起了3條6米寬、1.1公里長的村內水泥幹道,

98條小巷也已全面硬化;鋪設了4500米的自來水管, 修建排水道2650米;粉刷牆面1600平方米, 安裝路燈70餘盞;修建了700平方米的“法制廣場”“孝德廣場”和“文體廣場”, 村民“吃水難”“出行難”“排汙難”的三大難題得到了徹底解決, 昔日的大高莊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下一步, 我們要在繼續抓好黨建、抓好班子、帶好隊伍的同時, 以黨建為統領, 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 把大高莊打造成集旅遊觀光採摘垂釣親子體驗農耕為一體的旅遊農業莊園。 ”趙雲長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