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甯縣前渠村:從磨面求生活,到育苗謀致富!還有“8大總管”管家事!

前渠人磨面記

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裹挾”下, 磨面從人工走向了機械化。 磨面設備的更新, 麵粉來源的變遷, 讓磨面成了一個時代的符號。 磨面, 與發展同軌、與社會同步, 不僅前渠人, 我們很多人都經歷過這樣的歷史, 也通過磨面見證了這個時代的進步與發展。

如今的前渠村。

磨面, 這個往昔前渠人生活中最搶眼的事, 如今已經不被多少人關注, 村上那台“牛哄哄”的磨面機也被塵封了起來。

前渠, 寧縣盤克鎮的一個貧困村。 上世紀80年代以前, 磨面“霸佔”了人們生活中很大一部分時間。

磨面機

據馬克儉老人回憶, 當時每家每戶都有一個石磨, 每天有一個固定勞力負責磨面。 由於設備簡單粗糙、操作笨重費力, 一個人從早到晚只能磨出50斤左右的麵粉。

1982年, 一次偶然的機會, 馬克儉聽說了磨面機的事情。 實地考察後, 他籌集1400元, 安裝起了前渠村第一台電動磨面機。 前渠人從此告別了手工磨面的歷史。

村裡有了磨面機, 合上電閘就能磨出面?1個小時能磨100斤麵粉?十裡八鄉的鄉親都來了, 拉架子車的牲口繞著老馬的磨面機房拴了一大圈, 到處能聞到牛糞、驢糞味。

為了讓群眾磨面有一個好秩序, 老馬“出臺”了磨面規矩:先到先磨。

他用小本子記下了每個人到來的時間和順序, 按號操作。

這台機器讓老馬成了村上最忙的人, 這也讓他賺了不少錢。 起初磨100斤麥子, 6毛錢, 最後漲到8毛錢, 老馬每天能賺10塊錢左右。

一年之後, 村民許銀也安裝了一台同樣的磨面機, 但磨面的生意似乎並未受到影響。

機械化使得磨面效率大大提高, 但群眾前來磨面的過程卻曲折異常。

曲折的山路

前渠村, 地處兩山之間, 湘樂河從中穿行而過。 這個東西走向的狹長地帶被8條大大小小的溝渠截成了9段。 這8條天然的溝渠, 成為前渠人磨面路上最大的障礙。

據村上老人們介紹, 當時磨一次面, 一般都是3個人, 最少需要2個人, 一個牽牲口的, 一個拉車的, 一個推車的。 遇到溝渠, 架子車難以通過窄窄的獨木橋, 村民只能將糧食卸下, 先把牲口牽過對岸, 然後把糧食一袋袋扛過去, 再把架子車廂、車軲轆依次扛過去, 最後重新套牲口、裝車、出發。

曲折的山路

遇到一個溝渠, 就這樣重複一次。 村民磨一次面, 從天色微亮出發, 到披星戴月歸來, 整整一天, 大部分時間耗在了路上。

這樣的路, 前渠人走了近20年。 2003年, 前渠村“兩委”班子換屆之後, 4個村幹部帶著卷尺和標杆, 立誓要為村民打通一條坦途。 他們自己丈量土地, 規劃路面, 動員群眾出工出力, 風風火火地幹了一年, 一條寬5.5米、長7.5公里的“民心路”修通了。

路修好了,但8條“可惡”的溝渠卻依然阻隔著前渠人的磨面之路。

2004年,村上動員群眾遇溝搭橋,解決“溝患”。前渠人又用了一年的時間,以人工之力修建了8座石橋。

新的通村路

2005年,這條路鋪上了砂石。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村民李天軍安裝了一台大型現代化磨面機,把原來1小時磨100斤麵粉的時間縮短到10分鐘左右。毫無疑問,這台磨面機成了村裡最牛的磨面機。

自然而然,原來的兩台小型磨面機逐漸淡出了前渠人的視野。

除了拉架子車磨面,有的村民還開上了三輪車,把原來路上需要折騰大半天的時間縮短到了幾分鐘。

彈指一揮間,10年過去了。2015年,精准扶貧的春風吹到了前渠,政府出資,對村上7.5公里通村路進行了硬化,加固了8個石橋,更進一步方便了群眾的出行。

自此,磨面不再是前渠人的難腸事。

就在道路升級、村貌變遷的時候,培育苗木風靡了整個村子。廣闊的好“錢景”,讓前渠人“棄耕從苗”,幾乎所有的村民都把土地騰出來發展苗林產業。

苗木讓很多前渠人賺得盆滿缽滿,很多群眾都開上了小汽車。

沒有了耕地,自然沒有了糧食,磨面也就無從談起。

從2014年開始,前渠人食用的麵粉幾乎都是從街道和縣城買回來的。

馬寧源:六屆“當家人”十年“林老闆”

2001年,寧縣盤克鎮前渠村“兩委”換屆,32歲的馬寧源當選村黨支部書記。上任後,他幹了兩件事:修路、育苗。

馬寧源在苗圃中察看剛長出來的新苗。

前渠村在一個東西狹長的川道裡,村裡的主幹道是一條寬1.5米的“搓板路”,南北還縱插著8條大大小小的溝渠,群眾出行得繞了又繞。

2003年至2005年,馬寧源自己丈量尺寸、規劃路面,動員群眾人工修路搭橋,用了兩年多時間,把道路拓寬至5.5米,前渠人走上了砂石路。2015年,借助政策東風,村上對這條路進行了硬化。

修路期間,村上群眾帶著前渠小學的學生,多次到修路築橋的現場進行慰問,敲鑼打鼓扭秧歌,表達著即將走上暢通路的喜悅心情。

修路間隙,馬寧源多次赴周邊的國營林場“取經”後,自己嘗試著培育了4畝刺槐苗。

2005年,馬寧源發現育苗的收入每畝要比種糧食高出兩倍左右。之後,他將自己的苗圃擴大到30畝,並動員村上3名群眾一起育苗。

2009年,苗木的收益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期,每畝產值超過6000元,馬甯源成了名副其實的“林老闆”。在他的極力動員之下,馬曉力、胡興君、劉學民等13人加入育苗隊伍,全村育苗面積達到120畝。

馬寧源查看苗木生長情況

2011至2014年,苗木價格成倍增長,平均每畝地的產值在5萬元以上,大規模的苗木“覆蓋”了整個村子。從此,苗木在前渠村“一業獨大”,很多前渠人從中得到了“重酬”。

從2015年開始,由於市場等方面的原因,苗木產業開始走下坡路,許多貧困群眾的苗木也因此滯銷。

“這個產業不能垮!”馬甯源帶領村幹部和合作社理事,到北京、內蒙古等地屢次考察,給苗木找出路。

綜合分析各方面原因後,馬寧源覺得除了市場原因,苗木品質是關鍵,“沒有樹冠樹形的‘殘疾樹’,肯定沒有人要。”

2017年,馬寧源提出了從新從優從大的“三從”理念,指導群眾培育新品種、優質苗和大苗,對已經培育的苗木進行間伐改造。

為幫助貧困戶解決苗木滯銷問題,去年,他幫助藺牛娃等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銷售苗木,每戶增收約1.2萬元,他還自己掏腰包雇人對老藺的苗圃進行了改造。

前渠村有貧困戶141戶,他們之中的不少人,沒有勞動能力,需要兜底保障。起初評低保的時候,馬寧源先讓8個村民小組組內提名,結果發現村中大姓相互提名的現象較多,提名不公,選人不准。針對這一問題,他組織村幹部,對全村所有家庭進行倒排序,根據排序情況確定享受低保人選,結果公示後無一人有異議。

2017年,為了綠化美化村子,村“兩委”鼓勵群眾種植向日葵,承諾每畝地淨收入800元以上,自己能賣多少賣多少,賣不掉的村上回收。

年終,群眾的向日葵每畝平均收益只有500元左右,達不到承諾“標準”。於是,村上給群眾每畝地補貼了500元,再將剩餘的葵花籽悉數回收,隨後又將回收的葵花籽以過年福利的形式分發給了各戶。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在去年村“兩委”換屆中,本應由黨員選舉村黨支部書記,可馬寧源大膽地提出由所有村民海選村黨支部書記,結果除了自己的一張反對票外,其他村民全票選他繼續擔任“當家人”。

哥倆返鄉當“創客”

2009年,苗林產業逐漸在前渠村興起。隨著苗林產業的不斷發展,特別是苗木價格直線上漲,一大批在外務工的前渠村青年陸續返鄉創業,李永紅、李永甯兄弟倆就是其中的代表。

李永紅,初中畢業後開始在外打工,先後在銀川、廊坊、承德等地務工。他發現運輸行業效益好,便有了跑貨運的想法,2007年回家後上了駕校。拿到駕駛證、買車後,李永紅開始跑運輸,經過幾年的努力,生意逐漸有了起色。2012年,李永紅開始培育苗木,雖然暫時市場有波動,但李永紅覺得國家綠化需求旺盛,苗林產業的前景依然很好。說起今後的打算,李永紅告訴記者,他打算承包個魚塘搞養殖,給周邊群眾紅白事供貨。

與大哥李永紅不同,李永寧回到家鄉後剛好趕上前渠村苗林發展的大好時機。2009年,他貸款3萬元培育了4畝油松容器小苗。兩年後,這4畝油松給李永寧帶來了22萬元的收入。嘗到甜頭的他,總結育苗經驗,不斷學習改進,擴大培育規模,新增苗木品種。如今,李永寧管理著15畝苗木,除去4畝油松容器小苗外,還培育了5畝絲木棉、6畝香花槐。

相較於在外打工“收支平衡”的狀態,育苗、販苗讓李永寧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開上了小汽車,新建了住宅。今年,李永寧瞄準農村勞力不足的空缺,買了一台挖掘機,打算利用育苗間隙,在周邊村鎮攬活。

前渠村的“八大總管”

“總管總管,口袋紙煙裝滿,糖茶把你喝美……”這是寧縣盤克鎮前渠村民說道總管的順口溜。總管,婚喪嫁娶之事的負責人,在農村較為普遍。這些人要麼是村裡的鄉賢或能人,要麼是德高望重者,要麼是村幹部,總之,他們是群眾中間的佼佼者、村民普遍認可的信賴者。他們在經管農村事務、調解矛盾糾紛、推動移風易俗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前渠村,就有這麼8個人。

李德虎。陳飛 攝

李德虎:改變規矩的總管

記者在前渠村見到的第一個總管就是李德虎,他不僅是人陽臺組的老總管,也是村上移風易俗的第一人。“以前無論婚喪嫁娶,事前主家得請人幫忙,事畢得答謝;有人去世得操辦,三周年的時候還得操辦,非常繁瑣。”李德虎說。2014年,李德虎去同鄰鄉參加朋友兒子的婚禮,發現那裡的“新規”簡樸時尚。回來之後,他恰巧經管一樁“白事”,當時正值收穫的季節,村民都比較忙碌。李德虎首先征得主家同意後,隨即與幾個村幹部和長者一起商量縮短操辦時間,得到了大家的認同。自此之後,前渠村婚喪嫁娶不超過兩天,喪事只辦一次。

楊秀寧。陳飛 攝

楊秀寧:資歷最淺的總管

38歲的楊秀寧,2014年開始當起了總管,他告訴記者,自己是被“逼迫”當的總管,“很多人都外出打工,村上許多事情沒人經管。大家都推舉我當總管,沒辦法,最後就‘趕鴨子上架’,一邊學習求教,一邊嘗試經管,慢慢就會了。”第一次當總管時,楊秀寧生怕自己做不好,就提前向村上的幾個老總管請教,把辦事流程和注意事項都一一記錄了下來。楊秀甯覺得,當總管就是要比別人操心更多、學習更勤。四年時間,楊秀甯不斷地成長,小到燒湯炒菜,大到風俗禮儀,他都已輕車熟路。

王紅紅。鄭朝靜 攝

王紅紅:逃避採訪的總管

“逃避採訪”並不是王紅紅不會說或說不到點子上,只是他擔心“曝光”,多次找理由推脫了記者的採訪。在前渠村蹲點期間,記者幾次“守株待兔”未果後,搞了一個“突然襲擊”。初見時,王紅紅正在地裡覆膜,交談中,記者發現他聲音洪亮,很是健談,便問他為什麼“拒絕”採訪?他笑著說:“這麼小的一點事還要上報紙,怕親戚看到不好意思……”打開話匣子後,王紅紅告訴記者,因為老實勤快,被老總管們看重,培養他為接班人。當上總管後,他也成了村裡的衛生監督員,每次經管事,都親自盯飯菜,希望大家吃得安全放心。

(點擊下方圖片看採訪視頻▼)

李生瑞。趙丹 攝

李生瑞:轉型發展的總管

一個小本,一支筆,64歲的李生瑞正站在地頭,有序地指揮著工人們幹活。李生瑞和其他總管不太一樣,不僅經管村裡的婚喪嫁娶,還替兩個兒子經管著所有的苗木。“現在村裡年輕人也多,我也該‘退位讓賢’,騰出更多的時間幫兒子打理苗圃,讓他們有更多的精力好好發展。”李生瑞說,做事得有條不紊,不能像無頭蒼蠅一樣。他用小本子把每個工人幹活的情況都記錄了下來,誰起了多少苗?誰該拿多少工錢?他都記得一清二楚。他認為,對工人不能苛刻,得把他們當家人,悉心照顧,周到服務,這樣才能“雙贏”。

被譽為“慶陽苗林第一村”的前渠,可謂名副其實

前渠村苗木觀光示範園

寧縣盤克鎮前渠村被稱為“慶陽苗林第一村”,這裡不僅家家戶戶地裡種苗木,就連院落裡外的犄角旮旯、山邊河灘的荒地也都用來種苗木。

4月1日中午12時許,前渠村的一片油松地裡,十多位村民熱火朝天地起著油松苗,這些油松苗要運往陝西延安,一共12.2萬株,可收入4.2萬元。

前渠村苗木觀光示範園

前渠村苗木種植起步早,不少村民從中獲益,貧困戶因此脫貧。近幾年,雖然這項產業發展遇到了瓶頸,但村“兩委”積極探索新辦法,苗林產業發展有了新的起色,這一株株小樹苗又在前渠村“火”了起來。

村民齊栽植 收益陡增

前渠村位於子午嶺林緣區,雖然缺少平整的可耕地,但宜林山地多,土壤肥沃、灌溉條件便利、光照充足、有效積溫高,有培育優質苗木得天獨厚的優勢。

起苗。

2003年,前渠村黨支部書記馬甯源憑著自己在林場打工時學到的育苗技術,率先在自己的4畝地上搞起了苗木培育。“當時村裡人都不看好這個產業,2005年苗木有收益時,雖然收入不高,但比種糧食的收益翻了一番。”馬寧源告訴隴東報/掌中慶陽記者。

2006年,馬甯源動員村民段懷甯等3名村民一起栽植苗木,共培育國槐、刺槐、油松等70多畝。2009年,這些苗木初見效益,平均每年每畝地收入2000元。隨即,馬甯源動員馬曉力等13戶村民發展苗木產業,全村種苗面積達到120多畝。2011年,這些兩年生的苗木產值高,平均每年每畝地收入約2.6萬元。

面對這搶眼的收益,很多村民都“紅了眼”。從2011年起,前渠人“一窩蜂”地栽植苗木,之後的3年,全村每年每畝地收入約8000元左右,苗木成了前渠人的“搖錢樹”。

看著前渠村紅火的苗木產業,盤克鎮其他村子的村民坐不住了,紛紛加入了發展苗林產業的大軍。短短幾年光陰,昔日靠種糧糊口的農民,搖身一變成了存款數萬的“林農”。

起苗。

起苗。

據馬寧源回憶,前渠村接待外地客商最多的一天,20多輛13.5米長的半掛車運苗,村裡人手不夠,鄰村鄰鄉的人也來打工,單是起苗的人每人每天收入都在200元以上,挖大苗的工人每天能掙1000多元。2014年,前渠村苗木一次性收入10萬以上的有13人,最多的一戶收入達到80多萬元。

“從新從優從大” 困境突圍

看到種植苗木的效益好,村民在不懂市場行情的情況下,盲目跟風種植油松,且種植面積大,很多村民只注重了數量,將苗木種植得太密,造成樹苗成活率低,苗木品質大大下降。從2015年開始,苗木價格大跌,前渠村的樹苗嚴重滯銷,村民們坐在田間一籌莫展。

馬海崗講述自己苗木種植的情況。

村民馬海崗是村裡的“苗木經紀人”,他手裡掌握著很多客商資源。他告訴隴東報/掌中慶陽記者,以前客商來運苗木時,只要是活苗都行,但從2015年開始,大多客商都要粗壯的、樹型樹冠好看的精品苗木。“達不到客商的要求,苗木自然就賣不出去了。”馬海崗說,“此外,種植的樹種單一,市場銷售服務體系不完善,也是導致苗木滯銷的原因。”

放眼望去,前渠村的土地上大部分種植著樹苗。

因病致貧的貧困戶孫濤是前渠村的育苗“達人”。雖然近幾年村裡苗木銷售不景氣,但孫濤培育的苗木卻不愁銷路。“前期培育和後期管理同樣重要。”孫濤說,什麼時候澆水、澆多少水,什麼時候該間伐,他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正因為有種植優質苗木的意識,孫濤精心培育的油松苗高、壯、綠,樹冠樹型都很好,“兩年生的油松苗最好賣,我種了3.5畝的油松苗,今年都能賣完。”孫濤自信地說。

孫濤講解自己的育苗經驗

面對產業發展中的困境,在孫濤的經驗和外出考察學習的基礎上,從去年開始,村“兩委”按照從新、從優、從大的理念,引導村民在苗木培育上轉型升級。在品種上,由常綠樹種轉變為彩葉樹種,培育紫葉矮櫻、絲綿木、金葉複葉槭等;培育優質苗木,給村民育苗提供技術指導,引導村民科學管理;培育大苗,培育樹型樹冠好的2.5米左右的苗木,以適應市場需求。

農民有了“靠山” 抱團發展

為了繼續發展壯大苗林產業,前渠村成立了慶陽森園春綠化工程有限公司和寧縣盤克綠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以“331+”產業扶貧模式助推產業結構調整,引導農民走“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路子。

前渠村幾乎家家都種植有樹苗。

馬寧源介紹,以慶陽森園春綠化工程有限公司為依託,以寧縣盤克綠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為載體,群眾以土地和現有苗木入股,資源變資產;精准扶貧貸款和閒置資金入股,資金變股金;參與合作社分紅,農民變股東,實現“三變”改革模式。合作社統一管理,確定種植苗木品種,尋找管道進行銷售,最大限度規避風險,保障農戶收益。

準備育苗土壤。

修剪樹苗。

寧縣盤克綠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15年10月,至今已流轉土地320畝,帶動貧困戶62戶,貧困戶以土地或資金入股合作社,參與合作社分紅,還可利用閒置時間在合作社打工,每天可掙100元左右。這些土地除了培育油松、側柏等容器苗,訂單種植白皮松、櫻花等之外,其中的120多畝已經打造成精品苗林基地,種植紫葉矮櫻、木槿花等彩葉樹種和觀賞性強的月季等花卉。

村裡還多次邀請苗林專家為農戶提供技術指導,為農戶提供了苗木種子和容器袋,並組織村民去陝西楊淩學習苗林經營技術。

挖樹苗。

裝車。

在新發展思路的引領下,前渠村生產的30多種中高檔苗木已打入北京、內蒙古、青海、寧夏、河南等地的市場。在前渠村採訪期間,正是苗木銷售的旺季,苗木地裡都是忙碌的身影,有些群眾中午不回家在地裡起苗,有的為了趕時間裝車,甚至要忙到夜間淩晨。

新品種樹苗。

新品種樹苗。

如今,前渠村的村民不用再“單打獨鬥”,抱團發展讓他們有了“靠山”。

前渠村記憶

在前渠村蹲點採訪期間,記者在與當地老人和村幹部的交流中發現,前渠村的很多地名,包括前渠這個名字,都承載著一段獨有的記憶。從這些記憶中,我們能夠依稀瞭解前渠村發展演變的脈絡。

前渠村

寧縣有前渠,卻無後渠。據老人們講,以前,在村子對面的一個山峁上,住著一戶姓權的人家,久而久之,人們就將這裡稱之為權峁。離權峁不遠的溝渠裡住著一戶姓田的人家,這條溝渠就被當地人喚作田渠。後來,村子的人口漸漸多了,但權峁和田渠還是被習慣性地保留了下來,當地人有的把村子叫作權峁,有的喚作田渠。因為在方言中,“權”“田”“前”音接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官方檔上出現了“前渠”這名字,大家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妥。前渠村的名字就這樣誕生了。

樓子底

即樓子底下。據孫全英老人回憶,他小的時候,樓子還在。因為那時候社會動盪、土匪橫行,為了防禦土匪騷擾、保護村民,當時村上修建了這個泥土城堡,村民喚之樓子。可輾轉到後來,這裡被土匪佔據了。新中國成立後,土匪沒了,樓子卻廢棄了,這裡成了孩子們的遊樂場。由於這裡地勢較高,村民都居住在樓子下面,所以就有了“樓子底”的說法。隨著時間的推移,村民用土都從這裡攫取,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樓子不見了。雖然樓子不見了,但“樓子底”被作為一個村民小組的名字保留了下來。

碑子灘

又稱馬家碑子灘。按照馬克儉老人的說法,這裡曾經是馬家人的祖墳。清代時,馬家有人做過大官,死後依規制,族人在他墳前立了一塊巨大的功德碑,植柏樹於前,意為志節高尚;墳後植李子樹,意為子孫有為,同時按照八卦方位在四周設立了八根鐵旗杆。後來馬家人去世後,都埋葬在這裡,碑子灘因此而得名。上世紀六十年代,為了給農田讓步,碑子灘的石碑和旗杆被拆除了,柏樹和李子也被挖掉了。現在,碑子灘被一大片苗木所覆蓋,就連當地人也指不出其具體位置,但“碑子灘”及他的故事卻流傳至今。

古城牆,其實不是城牆,而是過去大戶蔡家修建的護院牆,但當地人一直將此叫作古城牆。據說,當時的蔡氏家族實力非常大,護院牆有三四米厚,宛若城牆一樣,同時挖有三四米深、五六米寬的護院河,整個蔡家大院近百畝之大。鼎盛時期,大院周邊的一應土地盡歸蔡家所有。後來,蔡家勢去,護院牆遭到破壞,護院河也被填平了。如今,在前渠村依然可見護院牆的遺跡,但已剩殘垣斷壁。

這樣的地名,前渠村還有不少,比如馬渠、石榴咀、桃花灣……每一個地方都有故事,都承載著前渠村的發展軌跡,成為當地人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文:隴東報/掌中慶陽記者 安志鵬 劉家瑋 鄭朝靜 見習記者 趙丹

圖:隴東報/掌中慶陽記者 陳飛 鄭朝靜 見習記者 趙丹

隴報君推薦

不限戶籍!2018年蘭州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 943 名!

甘肅省政府印發通知!明確危房、棚戶區改造,老舊社區電梯改造,助殘扶貧等新政!

【小李侃政務】落實辦稅事項“最多跑一次”,慶陽稅務部門是這樣做的~~~

本期責任編輯 祿永峰 編輯 范亮

隴東報社新媒體部

一條寬5.5米、長7.5公里的“民心路”修通了。

路修好了,但8條“可惡”的溝渠卻依然阻隔著前渠人的磨面之路。

2004年,村上動員群眾遇溝搭橋,解決“溝患”。前渠人又用了一年的時間,以人工之力修建了8座石橋。

新的通村路

2005年,這條路鋪上了砂石。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村民李天軍安裝了一台大型現代化磨面機,把原來1小時磨100斤麵粉的時間縮短到10分鐘左右。毫無疑問,這台磨面機成了村裡最牛的磨面機。

自然而然,原來的兩台小型磨面機逐漸淡出了前渠人的視野。

除了拉架子車磨面,有的村民還開上了三輪車,把原來路上需要折騰大半天的時間縮短到了幾分鐘。

彈指一揮間,10年過去了。2015年,精准扶貧的春風吹到了前渠,政府出資,對村上7.5公里通村路進行了硬化,加固了8個石橋,更進一步方便了群眾的出行。

自此,磨面不再是前渠人的難腸事。

就在道路升級、村貌變遷的時候,培育苗木風靡了整個村子。廣闊的好“錢景”,讓前渠人“棄耕從苗”,幾乎所有的村民都把土地騰出來發展苗林產業。

苗木讓很多前渠人賺得盆滿缽滿,很多群眾都開上了小汽車。

沒有了耕地,自然沒有了糧食,磨面也就無從談起。

從2014年開始,前渠人食用的麵粉幾乎都是從街道和縣城買回來的。

馬寧源:六屆“當家人”十年“林老闆”

2001年,寧縣盤克鎮前渠村“兩委”換屆,32歲的馬寧源當選村黨支部書記。上任後,他幹了兩件事:修路、育苗。

馬寧源在苗圃中察看剛長出來的新苗。

前渠村在一個東西狹長的川道裡,村裡的主幹道是一條寬1.5米的“搓板路”,南北還縱插著8條大大小小的溝渠,群眾出行得繞了又繞。

2003年至2005年,馬寧源自己丈量尺寸、規劃路面,動員群眾人工修路搭橋,用了兩年多時間,把道路拓寬至5.5米,前渠人走上了砂石路。2015年,借助政策東風,村上對這條路進行了硬化。

修路期間,村上群眾帶著前渠小學的學生,多次到修路築橋的現場進行慰問,敲鑼打鼓扭秧歌,表達著即將走上暢通路的喜悅心情。

修路間隙,馬寧源多次赴周邊的國營林場“取經”後,自己嘗試著培育了4畝刺槐苗。

2005年,馬寧源發現育苗的收入每畝要比種糧食高出兩倍左右。之後,他將自己的苗圃擴大到30畝,並動員村上3名群眾一起育苗。

2009年,苗木的收益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期,每畝產值超過6000元,馬甯源成了名副其實的“林老闆”。在他的極力動員之下,馬曉力、胡興君、劉學民等13人加入育苗隊伍,全村育苗面積達到120畝。

馬寧源查看苗木生長情況

2011至2014年,苗木價格成倍增長,平均每畝地的產值在5萬元以上,大規模的苗木“覆蓋”了整個村子。從此,苗木在前渠村“一業獨大”,很多前渠人從中得到了“重酬”。

從2015年開始,由於市場等方面的原因,苗木產業開始走下坡路,許多貧困群眾的苗木也因此滯銷。

“這個產業不能垮!”馬甯源帶領村幹部和合作社理事,到北京、內蒙古等地屢次考察,給苗木找出路。

綜合分析各方面原因後,馬寧源覺得除了市場原因,苗木品質是關鍵,“沒有樹冠樹形的‘殘疾樹’,肯定沒有人要。”

2017年,馬寧源提出了從新從優從大的“三從”理念,指導群眾培育新品種、優質苗和大苗,對已經培育的苗木進行間伐改造。

為幫助貧困戶解決苗木滯銷問題,去年,他幫助藺牛娃等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銷售苗木,每戶增收約1.2萬元,他還自己掏腰包雇人對老藺的苗圃進行了改造。

前渠村有貧困戶141戶,他們之中的不少人,沒有勞動能力,需要兜底保障。起初評低保的時候,馬寧源先讓8個村民小組組內提名,結果發現村中大姓相互提名的現象較多,提名不公,選人不准。針對這一問題,他組織村幹部,對全村所有家庭進行倒排序,根據排序情況確定享受低保人選,結果公示後無一人有異議。

2017年,為了綠化美化村子,村“兩委”鼓勵群眾種植向日葵,承諾每畝地淨收入800元以上,自己能賣多少賣多少,賣不掉的村上回收。

年終,群眾的向日葵每畝平均收益只有500元左右,達不到承諾“標準”。於是,村上給群眾每畝地補貼了500元,再將剩餘的葵花籽悉數回收,隨後又將回收的葵花籽以過年福利的形式分發給了各戶。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在去年村“兩委”換屆中,本應由黨員選舉村黨支部書記,可馬寧源大膽地提出由所有村民海選村黨支部書記,結果除了自己的一張反對票外,其他村民全票選他繼續擔任“當家人”。

哥倆返鄉當“創客”

2009年,苗林產業逐漸在前渠村興起。隨著苗林產業的不斷發展,特別是苗木價格直線上漲,一大批在外務工的前渠村青年陸續返鄉創業,李永紅、李永甯兄弟倆就是其中的代表。

李永紅,初中畢業後開始在外打工,先後在銀川、廊坊、承德等地務工。他發現運輸行業效益好,便有了跑貨運的想法,2007年回家後上了駕校。拿到駕駛證、買車後,李永紅開始跑運輸,經過幾年的努力,生意逐漸有了起色。2012年,李永紅開始培育苗木,雖然暫時市場有波動,但李永紅覺得國家綠化需求旺盛,苗林產業的前景依然很好。說起今後的打算,李永紅告訴記者,他打算承包個魚塘搞養殖,給周邊群眾紅白事供貨。

與大哥李永紅不同,李永寧回到家鄉後剛好趕上前渠村苗林發展的大好時機。2009年,他貸款3萬元培育了4畝油松容器小苗。兩年後,這4畝油松給李永寧帶來了22萬元的收入。嘗到甜頭的他,總結育苗經驗,不斷學習改進,擴大培育規模,新增苗木品種。如今,李永寧管理著15畝苗木,除去4畝油松容器小苗外,還培育了5畝絲木棉、6畝香花槐。

相較於在外打工“收支平衡”的狀態,育苗、販苗讓李永寧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開上了小汽車,新建了住宅。今年,李永寧瞄準農村勞力不足的空缺,買了一台挖掘機,打算利用育苗間隙,在周邊村鎮攬活。

前渠村的“八大總管”

“總管總管,口袋紙煙裝滿,糖茶把你喝美……”這是寧縣盤克鎮前渠村民說道總管的順口溜。總管,婚喪嫁娶之事的負責人,在農村較為普遍。這些人要麼是村裡的鄉賢或能人,要麼是德高望重者,要麼是村幹部,總之,他們是群眾中間的佼佼者、村民普遍認可的信賴者。他們在經管農村事務、調解矛盾糾紛、推動移風易俗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前渠村,就有這麼8個人。

李德虎。陳飛 攝

李德虎:改變規矩的總管

記者在前渠村見到的第一個總管就是李德虎,他不僅是人陽臺組的老總管,也是村上移風易俗的第一人。“以前無論婚喪嫁娶,事前主家得請人幫忙,事畢得答謝;有人去世得操辦,三周年的時候還得操辦,非常繁瑣。”李德虎說。2014年,李德虎去同鄰鄉參加朋友兒子的婚禮,發現那裡的“新規”簡樸時尚。回來之後,他恰巧經管一樁“白事”,當時正值收穫的季節,村民都比較忙碌。李德虎首先征得主家同意後,隨即與幾個村幹部和長者一起商量縮短操辦時間,得到了大家的認同。自此之後,前渠村婚喪嫁娶不超過兩天,喪事只辦一次。

楊秀寧。陳飛 攝

楊秀寧:資歷最淺的總管

38歲的楊秀寧,2014年開始當起了總管,他告訴記者,自己是被“逼迫”當的總管,“很多人都外出打工,村上許多事情沒人經管。大家都推舉我當總管,沒辦法,最後就‘趕鴨子上架’,一邊學習求教,一邊嘗試經管,慢慢就會了。”第一次當總管時,楊秀寧生怕自己做不好,就提前向村上的幾個老總管請教,把辦事流程和注意事項都一一記錄了下來。楊秀甯覺得,當總管就是要比別人操心更多、學習更勤。四年時間,楊秀甯不斷地成長,小到燒湯炒菜,大到風俗禮儀,他都已輕車熟路。

王紅紅。鄭朝靜 攝

王紅紅:逃避採訪的總管

“逃避採訪”並不是王紅紅不會說或說不到點子上,只是他擔心“曝光”,多次找理由推脫了記者的採訪。在前渠村蹲點期間,記者幾次“守株待兔”未果後,搞了一個“突然襲擊”。初見時,王紅紅正在地裡覆膜,交談中,記者發現他聲音洪亮,很是健談,便問他為什麼“拒絕”採訪?他笑著說:“這麼小的一點事還要上報紙,怕親戚看到不好意思……”打開話匣子後,王紅紅告訴記者,因為老實勤快,被老總管們看重,培養他為接班人。當上總管後,他也成了村裡的衛生監督員,每次經管事,都親自盯飯菜,希望大家吃得安全放心。

(點擊下方圖片看採訪視頻▼)

李生瑞。趙丹 攝

李生瑞:轉型發展的總管

一個小本,一支筆,64歲的李生瑞正站在地頭,有序地指揮著工人們幹活。李生瑞和其他總管不太一樣,不僅經管村裡的婚喪嫁娶,還替兩個兒子經管著所有的苗木。“現在村裡年輕人也多,我也該‘退位讓賢’,騰出更多的時間幫兒子打理苗圃,讓他們有更多的精力好好發展。”李生瑞說,做事得有條不紊,不能像無頭蒼蠅一樣。他用小本子把每個工人幹活的情況都記錄了下來,誰起了多少苗?誰該拿多少工錢?他都記得一清二楚。他認為,對工人不能苛刻,得把他們當家人,悉心照顧,周到服務,這樣才能“雙贏”。

被譽為“慶陽苗林第一村”的前渠,可謂名副其實

前渠村苗木觀光示範園

寧縣盤克鎮前渠村被稱為“慶陽苗林第一村”,這裡不僅家家戶戶地裡種苗木,就連院落裡外的犄角旮旯、山邊河灘的荒地也都用來種苗木。

4月1日中午12時許,前渠村的一片油松地裡,十多位村民熱火朝天地起著油松苗,這些油松苗要運往陝西延安,一共12.2萬株,可收入4.2萬元。

前渠村苗木觀光示範園

前渠村苗木種植起步早,不少村民從中獲益,貧困戶因此脫貧。近幾年,雖然這項產業發展遇到了瓶頸,但村“兩委”積極探索新辦法,苗林產業發展有了新的起色,這一株株小樹苗又在前渠村“火”了起來。

村民齊栽植 收益陡增

前渠村位於子午嶺林緣區,雖然缺少平整的可耕地,但宜林山地多,土壤肥沃、灌溉條件便利、光照充足、有效積溫高,有培育優質苗木得天獨厚的優勢。

起苗。

2003年,前渠村黨支部書記馬甯源憑著自己在林場打工時學到的育苗技術,率先在自己的4畝地上搞起了苗木培育。“當時村裡人都不看好這個產業,2005年苗木有收益時,雖然收入不高,但比種糧食的收益翻了一番。”馬寧源告訴隴東報/掌中慶陽記者。

2006年,馬甯源動員村民段懷甯等3名村民一起栽植苗木,共培育國槐、刺槐、油松等70多畝。2009年,這些苗木初見效益,平均每年每畝地收入2000元。隨即,馬甯源動員馬曉力等13戶村民發展苗木產業,全村種苗面積達到120多畝。2011年,這些兩年生的苗木產值高,平均每年每畝地收入約2.6萬元。

面對這搶眼的收益,很多村民都“紅了眼”。從2011年起,前渠人“一窩蜂”地栽植苗木,之後的3年,全村每年每畝地收入約8000元左右,苗木成了前渠人的“搖錢樹”。

看著前渠村紅火的苗木產業,盤克鎮其他村子的村民坐不住了,紛紛加入了發展苗林產業的大軍。短短幾年光陰,昔日靠種糧糊口的農民,搖身一變成了存款數萬的“林農”。

起苗。

起苗。

據馬寧源回憶,前渠村接待外地客商最多的一天,20多輛13.5米長的半掛車運苗,村裡人手不夠,鄰村鄰鄉的人也來打工,單是起苗的人每人每天收入都在200元以上,挖大苗的工人每天能掙1000多元。2014年,前渠村苗木一次性收入10萬以上的有13人,最多的一戶收入達到80多萬元。

“從新從優從大” 困境突圍

看到種植苗木的效益好,村民在不懂市場行情的情況下,盲目跟風種植油松,且種植面積大,很多村民只注重了數量,將苗木種植得太密,造成樹苗成活率低,苗木品質大大下降。從2015年開始,苗木價格大跌,前渠村的樹苗嚴重滯銷,村民們坐在田間一籌莫展。

馬海崗講述自己苗木種植的情況。

村民馬海崗是村裡的“苗木經紀人”,他手裡掌握著很多客商資源。他告訴隴東報/掌中慶陽記者,以前客商來運苗木時,只要是活苗都行,但從2015年開始,大多客商都要粗壯的、樹型樹冠好看的精品苗木。“達不到客商的要求,苗木自然就賣不出去了。”馬海崗說,“此外,種植的樹種單一,市場銷售服務體系不完善,也是導致苗木滯銷的原因。”

放眼望去,前渠村的土地上大部分種植著樹苗。

因病致貧的貧困戶孫濤是前渠村的育苗“達人”。雖然近幾年村裡苗木銷售不景氣,但孫濤培育的苗木卻不愁銷路。“前期培育和後期管理同樣重要。”孫濤說,什麼時候澆水、澆多少水,什麼時候該間伐,他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正因為有種植優質苗木的意識,孫濤精心培育的油松苗高、壯、綠,樹冠樹型都很好,“兩年生的油松苗最好賣,我種了3.5畝的油松苗,今年都能賣完。”孫濤自信地說。

孫濤講解自己的育苗經驗

面對產業發展中的困境,在孫濤的經驗和外出考察學習的基礎上,從去年開始,村“兩委”按照從新、從優、從大的理念,引導村民在苗木培育上轉型升級。在品種上,由常綠樹種轉變為彩葉樹種,培育紫葉矮櫻、絲綿木、金葉複葉槭等;培育優質苗木,給村民育苗提供技術指導,引導村民科學管理;培育大苗,培育樹型樹冠好的2.5米左右的苗木,以適應市場需求。

農民有了“靠山” 抱團發展

為了繼續發展壯大苗林產業,前渠村成立了慶陽森園春綠化工程有限公司和寧縣盤克綠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以“331+”產業扶貧模式助推產業結構調整,引導農民走“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路子。

前渠村幾乎家家都種植有樹苗。

馬寧源介紹,以慶陽森園春綠化工程有限公司為依託,以寧縣盤克綠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為載體,群眾以土地和現有苗木入股,資源變資產;精准扶貧貸款和閒置資金入股,資金變股金;參與合作社分紅,農民變股東,實現“三變”改革模式。合作社統一管理,確定種植苗木品種,尋找管道進行銷售,最大限度規避風險,保障農戶收益。

準備育苗土壤。

修剪樹苗。

寧縣盤克綠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15年10月,至今已流轉土地320畝,帶動貧困戶62戶,貧困戶以土地或資金入股合作社,參與合作社分紅,還可利用閒置時間在合作社打工,每天可掙100元左右。這些土地除了培育油松、側柏等容器苗,訂單種植白皮松、櫻花等之外,其中的120多畝已經打造成精品苗林基地,種植紫葉矮櫻、木槿花等彩葉樹種和觀賞性強的月季等花卉。

村裡還多次邀請苗林專家為農戶提供技術指導,為農戶提供了苗木種子和容器袋,並組織村民去陝西楊淩學習苗林經營技術。

挖樹苗。

裝車。

在新發展思路的引領下,前渠村生產的30多種中高檔苗木已打入北京、內蒙古、青海、寧夏、河南等地的市場。在前渠村採訪期間,正是苗木銷售的旺季,苗木地裡都是忙碌的身影,有些群眾中午不回家在地裡起苗,有的為了趕時間裝車,甚至要忙到夜間淩晨。

新品種樹苗。

新品種樹苗。

如今,前渠村的村民不用再“單打獨鬥”,抱團發展讓他們有了“靠山”。

前渠村記憶

在前渠村蹲點採訪期間,記者在與當地老人和村幹部的交流中發現,前渠村的很多地名,包括前渠這個名字,都承載著一段獨有的記憶。從這些記憶中,我們能夠依稀瞭解前渠村發展演變的脈絡。

前渠村

寧縣有前渠,卻無後渠。據老人們講,以前,在村子對面的一個山峁上,住著一戶姓權的人家,久而久之,人們就將這裡稱之為權峁。離權峁不遠的溝渠裡住著一戶姓田的人家,這條溝渠就被當地人喚作田渠。後來,村子的人口漸漸多了,但權峁和田渠還是被習慣性地保留了下來,當地人有的把村子叫作權峁,有的喚作田渠。因為在方言中,“權”“田”“前”音接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官方檔上出現了“前渠”這名字,大家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妥。前渠村的名字就這樣誕生了。

樓子底

即樓子底下。據孫全英老人回憶,他小的時候,樓子還在。因為那時候社會動盪、土匪橫行,為了防禦土匪騷擾、保護村民,當時村上修建了這個泥土城堡,村民喚之樓子。可輾轉到後來,這裡被土匪佔據了。新中國成立後,土匪沒了,樓子卻廢棄了,這裡成了孩子們的遊樂場。由於這裡地勢較高,村民都居住在樓子下面,所以就有了“樓子底”的說法。隨著時間的推移,村民用土都從這裡攫取,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樓子不見了。雖然樓子不見了,但“樓子底”被作為一個村民小組的名字保留了下來。

碑子灘

又稱馬家碑子灘。按照馬克儉老人的說法,這裡曾經是馬家人的祖墳。清代時,馬家有人做過大官,死後依規制,族人在他墳前立了一塊巨大的功德碑,植柏樹於前,意為志節高尚;墳後植李子樹,意為子孫有為,同時按照八卦方位在四周設立了八根鐵旗杆。後來馬家人去世後,都埋葬在這裡,碑子灘因此而得名。上世紀六十年代,為了給農田讓步,碑子灘的石碑和旗杆被拆除了,柏樹和李子也被挖掉了。現在,碑子灘被一大片苗木所覆蓋,就連當地人也指不出其具體位置,但“碑子灘”及他的故事卻流傳至今。

古城牆,其實不是城牆,而是過去大戶蔡家修建的護院牆,但當地人一直將此叫作古城牆。據說,當時的蔡氏家族實力非常大,護院牆有三四米厚,宛若城牆一樣,同時挖有三四米深、五六米寬的護院河,整個蔡家大院近百畝之大。鼎盛時期,大院周邊的一應土地盡歸蔡家所有。後來,蔡家勢去,護院牆遭到破壞,護院河也被填平了。如今,在前渠村依然可見護院牆的遺跡,但已剩殘垣斷壁。

這樣的地名,前渠村還有不少,比如馬渠、石榴咀、桃花灣……每一個地方都有故事,都承載著前渠村的發展軌跡,成為當地人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文:隴東報/掌中慶陽記者 安志鵬 劉家瑋 鄭朝靜 見習記者 趙丹

圖:隴東報/掌中慶陽記者 陳飛 鄭朝靜 見習記者 趙丹

隴報君推薦

不限戶籍!2018年蘭州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 943 名!

甘肅省政府印發通知!明確危房、棚戶區改造,老舊社區電梯改造,助殘扶貧等新政!

【小李侃政務】落實辦稅事項“最多跑一次”,慶陽稅務部門是這樣做的~~~

本期責任編輯 祿永峰 編輯 范亮

隴東報社新媒體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