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代代相傳」從戰太行到美太行 紅旗渠精神歷久彌新

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 隨著時光的變遷, 這種精神已經深刻融進了林州人民的血液中, 他們從戰太行、出太行到富太行、美太行, 讓紅旗渠精神代代相傳。

連日來, 林州市紅旗渠紀念館迎來了一批又一批培訓班學員, 大家通過紀念館留存的紅旗渠建設時期的珍貴照片, 近距離感受紅旗渠精神。

河南調查系統黨員黨性教育

第二期培訓班學員 張廣宇

聽到黨員領導幹部的口糧始終低於群眾, 這一點對我們當代的黨員幹部是有很大的啟發, 黨員幹部只有時時處處做好表率, 才能增強黨員幹部的凝聚力, 才能帶領老百姓堅定地跟黨走。

紅旗渠幹部學院副院長 曹彥鵬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初心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 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紅旗渠是一個充滿初心的地方, 我們要把紅旗渠打造成永久的黨性教育課堂, 永久的幹部教育培訓基地, 讓更多的人從中汲取精神營養。

除了現場教學, 學院還邀請了傳承紅旗渠精神的模範典型和大家交流,

林州市石板岩鄉大堖村黨支部書記許存山就用自己的經歷給學員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

大堖村位於海拔1788米的太行山巔, 交通閉塞, 不通水源。 直到1980年, 仍有67名50歲以上的老人從沒有下過山。 這樣的狀況,

讓當時年僅26歲的許存山毅然回到家鄉, 決心要在壁立千仞的懸崖上鑿出一條山路。

林州市石板岩鄉大堖村黨支部書記 許存山

還有修紅旗渠那樣難嗎?只要咱鼓起勁, 你有這個信心, 有這個決心, 什麼事都難不倒咱。 我就寫了一首言志詩:人生若許年, 壯志立肝膽,心存人民苦,誓把大山搬。

以詩為志,許存山與七十多名村民一起,住在山野,吃在山野,為了炸石開山,他長時間在懸崖峭壁上淩空飛蕩,腰部被繩索勒出了血,睡覺時連衣服都脫不下來。

林州市石板岩鄉大堖村村民 楊安貴

你像這個電線杆都是我們扛上來的,都是發揚紅旗渠精神,老許黨支部書記帶著我們,一股勁一定要修好。

經過八年苦戰,一條通往山下全長38公里的盤山路終於修通。如今,這條路不僅讓村民走出了大山,也讓越來越多的遊客慕名而來。

山東遊客 李華

我從山東濟南過來,看到大堖村修的這個盤山路非常震撼,我覺得這個要沒有一定精神支撐是很難完成的。

現在,在許存山的帶領下,依託盤山公路,大堖村的中藥材種植和生態旅遊產業發展的紅紅火火,村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有奔頭。

林州市石板岩鄉大堖村黨支部書記 許存山

紅旗渠精神是我們林州人民世世代代的精神財富,在紅旗渠精神的鼓舞下,沒有我們幹不成的事。這種精神就是在任何困難面前都不低頭的精神,這種氣概永遠不能丟失。

在紅旗渠精神的影響下,如今的林州市正從戰太行、出太行逐漸向富太行、美太行的目標邁進。

內容總監:徐輝 韓雲

壯志立肝膽,心存人民苦,誓把大山搬。

以詩為志,許存山與七十多名村民一起,住在山野,吃在山野,為了炸石開山,他長時間在懸崖峭壁上淩空飛蕩,腰部被繩索勒出了血,睡覺時連衣服都脫不下來。

林州市石板岩鄉大堖村村民 楊安貴

你像這個電線杆都是我們扛上來的,都是發揚紅旗渠精神,老許黨支部書記帶著我們,一股勁一定要修好。

經過八年苦戰,一條通往山下全長38公里的盤山路終於修通。如今,這條路不僅讓村民走出了大山,也讓越來越多的遊客慕名而來。

山東遊客 李華

我從山東濟南過來,看到大堖村修的這個盤山路非常震撼,我覺得這個要沒有一定精神支撐是很難完成的。

現在,在許存山的帶領下,依託盤山公路,大堖村的中藥材種植和生態旅遊產業發展的紅紅火火,村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有奔頭。

林州市石板岩鄉大堖村黨支部書記 許存山

紅旗渠精神是我們林州人民世世代代的精神財富,在紅旗渠精神的鼓舞下,沒有我們幹不成的事。這種精神就是在任何困難面前都不低頭的精神,這種氣概永遠不能丟失。

在紅旗渠精神的影響下,如今的林州市正從戰太行、出太行逐漸向富太行、美太行的目標邁進。

內容總監:徐輝 韓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