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興國良村鎮:百畝覆盆子 種來“生態財”

客家新聞網訊 李玲 肖輝報導:近日, 筆者走訪良村鎮厚村村覆盆子種植基地時看到, 近30名工人正忙著栽種覆盆子, 鬆土、挖坑、栽苗, 井然有序, 一顆顆新栽的覆盆子種苗在春風中煥發著著勃勃生機。

“覆盆子是我們俗稱的‘樹莓’ , 也是一味中藥, 江浙一帶市場需求量大, 果實一旦成熟, 經濟效益相當可觀。 ”正在打理種苗的基地負責人陳祥生談到覆盆子津津樂道, “占地200畝的32000余株種苗目前已基本栽種完成, 今年部分可以掛果, 三年將進入盛產期, 預計每畝可產果500-700斤。 ”

圖為農戶正在栽種種苗。

陳祥生是良村鎮前村村村民, 勤于思考頭腦靈活的他之前在浙江打工時通過朋友瞭解到, 覆盆子產業發展前景好。 經過對比研究, 他發現覆盆子具有耐寒、抗旱、耐貧瘠的特點, 非常適合在家鄉的種植, 市場需求量大且價格可觀, 於是他把目光瞄準在這一新品種的種植上。

2017年7月, 陳祥生返鄉與厚村村村民應道材共同創辦了興國縣祥生種植專業合作社, 並籌資70萬元在轄區內四個村小組集中流轉土地, 建立了200畝覆盆子種植基地。 現在正是覆盆子種植的季節, 基地以最少80元每天的勞務費返聘流轉土地的村民到基地來務工。 不用出遠門就能在家門口就業, 每天有20多位元村民在基地負責清山、種植種苗, 其中有15位貧困戶。

今年58歲的村民應學材擦擦額頭上的汗水, 樂呵呵地告訴筆者:“我們家這3畝地之前完全屬於荒廢的狀態, 沒有一點經濟收益, 現在把土地流轉出來, 可以得到一筆收入, 我還能到基地打工, 一天能掙上100元, 種覆盆子讓荒山不再被廢棄, 還能帶來經濟效益, 這成了村裡致富的新希望。

陳祥生介紹說, “基地今年將繼續擴大種植規模, 把周邊村的貧困戶都吸納到合作社來, 他們既可以在基地打零工, 還可以參與年底分紅, 農戶既有了技術, 又富了口袋, 脫貧再無後顧之憂。 ”

近年來, 良村鎮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 如今, 覆盆子產業是良村鎮又一重要的扶貧項目, 該鎮黨委政府將以春風行動為契機, 助推精准扶貧, 扎實開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 積極探索打好產業扶貧的硬仗。 截至目前, 該鎮共計發展2520畝經濟作物種植, 其中精品水果850畝、蔬菜120畝、中草藥350畝、烤煙1200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