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0.3秒過關 港珠澳橋不停車通三地

港珠澳大橋即將通車。 記者27日從負責大橋收費系統聯調檢測的廣東聯合電子服務股份公司獲悉, 相關收費系統聯調已順利完成,

這標誌著粵港澳三地歷史性地實現了不停車收費系統的互聯互通。 而大橋收費站90%是自動收費, 通過使用粵通卡與港澳聯名卡的電子標籤, 最快0.3秒實現通關。 /大公報記者 方俊明珠海報導

在毗鄰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的大橋收費站, 所有收費通道連日來都已經開始通電, 每條車道指示牌滾動顯示“港珠澳大橋歡迎您”的字樣。 其間, 掛粵港兩地車牌的商務車從香港方向駛近收費站, 隨著“嘀”一聲, 車道欄杆自動升起, 之後車輛順利通過收費站, 從識別、抬杆到通過, 整個過程所需時間僅0.3秒。

“這標誌著港珠澳大橋順利完成收費系統聯調檢測。 ”廣東聯合電子服務股份公司透露, 在技術上, 港珠澳大橋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相容香港和國標ETC標準及系統,

採用基於5.8G(國標)和2.45G(港標)ETC收費技術;硬體上, 大橋的主體工程實現了一處主線收費站的雙向20條收費車道, 均支援電子不停車收費(ETC)和人工收費(MTC)方式, 在世界尚屬首創。

ETC車道每日可通車萬輛

由於港珠澳大橋ETC收費系統將同步支援納入全國ETC聯網標準的國標ETC卡用戶和安裝香港快易通電子標籤的使用者, 安裝以上兩種電子標籤的車輛, 今後均可快速通行大橋收費站ETC車道。 有參與測試的司機坦言, 以往從香港開車到珠海只能繞道走虎門大橋, 而虎門大橋特別容易塞車, 一趟下來要耗上三個小時乃至半天時間, 現在經港珠澳大橋僅需半個小時, “大橋帶來的這樣跨境便利是實實在在的”。

據瞭解, 港珠澳大橋主線收費站為雙向20條收費車道, 其中18條是電子不停車收費(ETC), 僅保留兩條人工收費車道, 是目前廣東省內ETC車道比例最高的收費站。 從目前廣東使用ETC車道的情況來看, 每條ETC車道每天最多可通過一萬輛車, 而人工收費車道每天只能通過1500至2000輛車。

港人可憑卡在內地高速繳費

近年來, 粵港澳三地在互聯互通方面的合作加速。 其中, 廣東聯合電子服務股份公司與香港快易通公司聯合發佈“快易通.粵通卡”, 令香港車主可在內地聯網的高速公路繳交通行費。 截至去年底, “快易通.粵通卡”累計發行近兩萬張, 高速公路年均通行費已破億元人民幣大關。

在粵澳方面, 廣東聯合電子服務股份公司也與澳門通股份公司、廣發銀行澳門分行合作推出“先消費,

後結算”的“e行卡.澳門通”聯名卡。 此卡實現了粵澳兩地牌車用戶直接在澳門通公司或廣發銀行澳門分行申請辦理開卡, 綁定扣款帳戶後以澳門幣進行結算, 免除結匯和跨境辦理的繁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